小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彩图版

小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彩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编委会 著
图书标签:
  • 成语
  • 小学生
  • 词典
  • 彩图
  • 语文
  • 学习
  • 工具书
  • 教育
  • 益智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亚运村图书大厦
出版社: 湖南教育
ISBN:9787553937502
商品编码:29657805680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小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彩图版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01
作者:本书编委会 译者: 开本: 64开
定价: 32.8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53937502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一本针对小学生读者的多功能速查成语词典。“四查笔画索引”这一特色索引满足小学生读者的实际查找需要,共有注音、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连用、提示、趣味成语、成语接龙、成语故事、彩色插图等10余项功能帮助读者积累成语,提高成语应用能力。


《中华诗词鉴赏与吟诵》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自先秦至近现代的经典诗词佳作,旨在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一本集知识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鉴赏与吟诵指南。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侧重于诗词的文化背景、美学特征与鉴赏要领,下卷则聚焦于古代诗词的吟诵技巧、韵律把握与个性化表达。 第一部分:诗词的土壤与脉络(上卷) 第一章:汉字之美与音韵之魂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中文的音韵结构为诗歌提供了天然的音乐性。本章深入剖析汉字声调(平仄)的组合规律,探讨“押韵”在不同朝代诗歌中的演变及其对诗篇情感基调的影响。我们将详细解析上、下平声,以及入声字在古代韵书中的归属,帮助读者理解“平仄不入,诗句难成”的深层原因。 1.1 汉语的声调系统与诗律基础: 区分四声与宫商角徵羽的对应关系,阐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粗略原则在格律诗中的应用。 1.2 韵部的演变: 从《诗经》的古韵到唐宋的近体韵,解析不同时期韵书(如《平水韵》)的构建逻辑及其对后世创作的制约与启发。 1.3 词的节奏感: 探讨叠字、散字在句末或句中的作用,如何通过节奏的快慢来烘托气氛。 第二章:文学思潮与诗歌流派 诗歌是时代的镜子。本章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考察不同历史阶段的主流思想如何塑造了诗歌的面貌。我们将聚焦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理解诗歌风格的巨大差异。 2.1 先秦的质朴与风雅:《诗经》的现实主义与楚辞的浪漫主义。 重点分析《国风》中朴素的情感表达与屈原作品中宏大、瑰丽的想象力。 2.2 魏晋风骨与山水田园的兴起: 探讨玄学对曹植、嵇康等人的影响,以及陶渊明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艺术化处理。 2.3 唐诗的巅峰:初唐的宫廷气象、盛唐的浑厚磅礴、中唐的社会关怀与晚唐的凄婉。 以“初唐四杰”、“李杜韩白”及“江西诗派”为坐标,分析其艺术成就与思想深度。 2.4 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辨析柳永、李清照的细腻柔美与苏轼、辛弃疾的开阔雄浑,理解“词为艳科”到“以诗为词”的转变。 第三章:意象、比兴与情感的编码 诗歌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本章专注于诗歌内部的表意机制,解析古代诗人如何运用有限的文字负载无限的情感与哲思。 3.1 意象的构建与流变: 探讨“月亮”、“杨柳”、“落花”、“孤舟”等核心意象在不同语境下的象征意义。例如,“月亮”从“思乡”到“孤寂”再到“团圆”的复杂内涵。 3.2 比、兴手法的精妙运用: 细致区分比喻、象征与《诗经》传统中的“兴”的独特功能——由物及情,情景交融的起点。 3.3 诗歌的“留白”艺术: 分析虚写和省略手法的强大张力,理解何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何引导读者进行二次创造性的想象。 3.4 叙事诗与抒情诗的结构差异: 对比陈子昂的边塞诗与李商隐的无题诗在结构组织上的不同侧重。 第二部分:吟诵的法门与心印(下卷) 第四章:格律的精确把握——平仄与对仗 吟诵的基石是准确。本章深入探究格律诗对音律的严苛要求,强调对仗在形式美感中的核心地位。 4.1 律诗的声律要求: 详细讲解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颔联、颈联的平仄格式,区分“正对”、“流水对”和“粘对”。 4.2 对仗的工整标准: 从词性相对、平仄协调到意境互补,提供辨别“工对”与“宽对”的实例分析。特别指出拗救的技巧及其对整体和谐的影响。 4.3 词牌的韵脚与句式: 介绍常见词牌(如《蝶恋花》《沁园春》)的限定,解析词牌如何通过固定句式限制和引导词人的情感表达。 第五章:吟诵的实践——气口、停顿与节奏 吟诵不仅是朗读,更是一种再创作,需要对诗歌内在情绪流动的精准捕捉。 5.1 气口与换气的科学性: 讲解气口的选择并非随意中断,而是要顺应句法结构和语义逻辑。长句如何分段换气而不失连贯性。 5.2 节奏的强弱处理: 探讨如何根据诗歌的主题(如边塞诗的雄壮、闺怨诗的低回)调整重音和节奏的快慢。例如,七言诗中“二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重心的变化。 5.3 吟诵的腔调与情感投射: 分析不同地域和流派的吟诵风格(如北方腔的抑扬顿挫与南方腔的婉转细腻)。强调“先悟情,后依腔”,避免腔调对原意的扭曲。 5.4 朗诵与吟诵的区别: 明确朗诵侧重于清晰传达文本信息,而吟诵则更侧重于恢复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第六章:名篇示范与个性化演绎 本章通过对十篇不同体裁、风格的代表作进行深度解析与示范性吟诵指导,帮助读者融会贯通前述理论。 6.1 《将进酒》的豪放与气势引导: 如何在吟诵中体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愤懑交织的情感。 6.2 杜甫《登高》的沉郁顿挫: 解析其对仗的工整与情感的深沉如何通过缓慢、凝重的吟诵节奏体现出来。 6.3 李清照《声声慢》的叠字艺术: 探讨如何利用停顿和气息的微弱变化来模仿“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绝望心境。 6.4 词曲的转折处理: 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分析上阕的雄浑与下阕的哲思在吟诵速度和音量上的微妙过渡。 结语:诗心与道——永恒的传承 本书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典精神世界的门。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声律之美和意境之深,读者将能真正体会到“一字不着,无字不美”的境界,让古人的心声在今日的呼吸中得以回响。 ---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兼顾诗律的学术探讨与实际吟诵操作的技巧指导。 2. 跨越体裁限制: 涵盖诗、词、歌、赋中的代表性作品,体系完整。 3. 强调历史语境: 深入解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避免脱离文本的空泛赞美。 4. 注重“再创造”: 引导读者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发挥个性化的声音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老朋友”了!自从搬回家里,它就成了书架上最亮眼的一颗星。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明亮的色彩和活泼的插图,一看就知道是专门为我们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我一打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色彩斑斓的配图,它们简直是活生生的,把那些抽象的成语变得具体可感。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成语“画蛇添足”,书里的配图就真的画了一个小人给蛇添上脚,特别逗趣,一下子我就把这个成语的意思记住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大小适中,不费眼睛。很多成语的解释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场景,不像有些词典那样干巴巴的,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个会说话的“小老师”,总能在我不经意间,把知识点巧妙地塞进我的脑子里。每次写作文遇到瓶颈的时候,我都会翻开它,随便翻几页,总能淘到一些宝藏词汇,让我的文章瞬间“增色”不少。这本词典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让我这个“小书虫”对学习成语这件事都充满了热情。

评分

这本书的耐用度和细节处理也让我非常满意。作为一本经常被翻阅的书,它的装订质量真的很关键。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纸张挺厚实的,不像有些薄薄的小册子用几次边缘就开始卷边或者脱页了。封面是那种硬壳的,能够很好地保护里面的内容,就算我不小心把它塞到书包的最底层,也不会担心内容受损。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成语后面,还附带了一个“辨析”小栏目。比如,有的成语意思相近,但用法却有细微差别,这本书很清晰地指出了它们的异同点,这对我们避免“用错成语”的情况非常有帮助。记得有一次我差点把“蔚为大观”和“蔚蔚壮观”搞混,就是靠着词典里的一个小小的提示才及时纠正过来的。这些微小但关键的细节,正是体现了编者对我们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怀。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知识,而是真正地在教我们如何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对“词典”这类书是有点敬而远之的,觉得它们大多是大人才看的东西,枯燥乏味。但拿到这本《小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彩图版》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魔法书”。里面收录的成语数量非常可观,感觉几乎涵盖了我们课本上所有需要的,甚至还有很多课外拓展的。但最棒的是,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来解释。比如,对于一些带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它会用类似“小故事”的形式把背景讲清楚,比如“卧薪尝胆”的故事,讲得比我们历史老师讲得还有画面感。而且,这本书的“多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它在一些成语的后面会标注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这简直是拓展词汇量的捷径。我经常在写日记的时候,会特意去查阅一下有没有更生动的表达方式,结果总能有意外的收获。这本书的互动性和启发性,真的远超出了一个传统工具书的范畴。

评分

这本词典的“彩图版”特色,真的是加分项中的王牌。我承认,我是一个视觉学习者,文字堆砌对我来说就是一座大山。但是,这本书的插图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幅图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而且它们的位置和内容安排都非常合理,绝不是那种为了凑数而乱画的“花架子”。这些图画不仅解释了成语的字面含义,很多时候还传递了成语背后的文化意境。比如,我看到“一箭双雕”的插图时,一下子就能理解“一举两得”的精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这些图画让词典变得“亲人化”了,我不再是抱着一本厚厚的工具书,而是捧着一本可以一起玩味的图册。我甚至会带着它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互相考一考谁记得的成语多,谁能最快地在书里找到特定主题的词汇。这本书成功地将枯燥的记忆过程,转化成了一种充满探索乐趣的游戏体验,这是我给它打满分的核心原因。

评分

我得说,这本词典的编排逻辑简直是太聪明了!它完全没有按照传统的A-Z或者笔画顺序来排列,而是非常巧妙地将成语分成了不同的主题类别,比如“描写心情”、“形容动物”、“表达赞美”等等。这种分类方式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简直是救星啊!我们记东西往往是根据场景和感受来的,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当我想写一个关于“高兴”的场景时,我可以直接翻到“表达心情”那一栏,里面满满的都是生动形象的成语供我选择,什么“兴高采烈”、“眉开眼笑”,一下子就让我的描述丰富了起来。而且,每个成语下面都会有详细的解释,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还会给出这个成语的典故出处,虽然是给小学生看的,但讲述得非常精炼有趣,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特别喜欢它在例句方面的处理,那些例句都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听懂的话来构造的,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一听就知道这个成语该用在什么地方。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让学习成语的过程变得异常顺畅和有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