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金秋丹青:“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集
:180.00元
售价:122.4元,便宜57.6元,折扣68
作者:“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组委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2175887
字数:
页码:2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局和中国石油报社联合主办“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评委会从数千幅参赛来稿作品中精选出300多幅作品,先后在大庆、西安、克拉玛依、成都、北京举办巡回展览。大赛组委会将作品精华汇集成册,编成《金秋丹青:“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集》,这是石油岁月的缩影,也是人生金秋的展现,闪耀着中国石油离退休系统的文化风采。
前言
题词
“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巡展掠影
“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总结表彰会掠影
摄影获奖作品
美术获奖作品
书法获奖作品
评委点评参赛作品
我一直觉得,艺术作品集就像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心灵的风景。这本书的标题——“金秋丹青”,就已经勾勒出一种充满诗意的画面感。金色,象征着成熟、丰收,也带着一种温暖的光辉;丹青,则是中国画的代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集”的副标题,更加明确了这是一次聚焦于特定时期和区域的艺术盛会。我个人对摄影尤其情有独钟,常常沉醉于那些通过镜头捕捉到的瞬间,它们有的是恢弘的自然风光,有的是细腻的人物情感,有的是城市变迁的痕迹。我想象着,在这本书中,那些摄影作品定会将“金秋”这个季节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层林尽染的山峦,还是金黄稻浪的田野,亦或是那些在秋日阳光下闪耀的人物肖像,都将是令人难忘的视觉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读者,我对“金秋大庆杯”这样带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艺术赛事总是充满了好奇。比赛的名称中“大庆”二字,让我联想到这个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气息,而“金秋”则寓意着收获与繁荣。这本书集结的不仅仅是单一门类的艺术作品,而是涵盖了美术、书法、摄影这三大艺术形式,这本身就极具看点。这意味着读者将有机会在同一本书中,欣赏到水墨丹青的写意挥洒,硬笔柔毫的苍劲飘逸,以及光影变幻的真实记录。我深信,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艺术背景的创作者们,在“金秋”这个美好的时节,用他们的画笔、墨水和镜头,一定描绘出了各自心中最美的“大庆”,或者说,他们对“金秋”这个主题有了别具一格的诠释。我期待着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那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艺术氛围。
评分我对这种集结了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艺术赛事优秀作品的出版物有着莫名的偏爱。它们往往代表着一个时期内,特定领域内的最高艺术水平和最新创作动态。“金秋丹青”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诗情画意,仿佛能闻到秋天的气息,看到斑斓的色彩。“‘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集”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内容涵盖的广度,美术、书法、摄影,三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碰撞与融合,本身就充满了看点。我尤其喜欢书法作品,那种墨迹在纸上的飞白、浓淡、枯湿,都蕴含着创作者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情感。而摄影作品,则能真实地记录下“金秋”时节的风景,或许是大庆这座城市独特的秋日风貌,也可能是人们在秋日里的生活百态。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着我去发掘其中的艺术瑰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沉淀了岁月光泽的金色,仿佛将整个秋天的辉煌都浓缩其中。书名“金秋丹青”,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和艺术的韵味,“金秋”点明了季节的丰收与绚烂,“丹青”则直接指向了绘画艺术。而“‘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集”则清晰地表明了这本书的性质,它是一场盛大艺术赛事成果的汇聚。我一直对这类汇集了各路艺术家精心创作的作品集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往往能展现出不同视角下的美,以及创作者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故事,一种情感,一种技艺的传承。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看到那些令人惊艳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以及那些定格在镜头里的动人瞬间。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艺术的对话,一个能够激发我创作灵感的宝藏。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承载的艺术价值。书名“金秋丹青”,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淡雅而又庄重的艺术气息。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能够触及人心最深处的情感。而“‘金秋大庆杯’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集”这样一个清晰的定位,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构图布局,书法作品的笔锋走势、结构章法,摄影作品的光影运用、景物选择,这些都是我渴望深入探究的。我想象着,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可能会被一幅色彩浓烈的美术画作所吸引,也可能被一篇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所折服,更可能被一张富有故事感的摄影作品所打动。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近距离欣赏和学习不同艺术门类的精髓,去感受创作者们对“金秋”这一主题的多元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