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箋譜 五言唐詩畫譜
定價:28.00元
作者:黃鳳池
齣版社:江西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480584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明代天啓間,集雅齋主人黃鳳池編輯為八種,此版畫譜集詩、書、畫三美閤一。《五言唐詩畫譜》詩選唐人五言,書求名公董其昌、陳繼儒等為之揮毫,畫請名筆蔡衝寰、唐世貞為之染翰,刻版齣自徽派名工劉次泉等之手,堪稱“四絕”。
??《集雅齋畫譜》中所收絕句,大多為唐代詩傢,如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王昌齡、高適、岑參、韋應物、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劉禹锡、李商隱等人的佳作。所收書法大多為明代流行的各體行草,也有少量篆、楷,而其中董其昌、陳繼儒、張鳳翼、俞文龍等名傢書法,尤為可貴。所畫用筆甚有法度和特色,構圖飽滿,精細秀美,細節刻畫繁密精麗,講究詩情畫意、情景交融,既有文人書捲氣,又有民間稚拙味。鎸者劉次泉,更是當時名工。時人譽之“詩詩錦綉,字字珠璣,畫畫神奇”。其中,《五言唐詩畫譜》取唐詩五十首,按詩意繪成圖畫,看圖吟詩,引人入勝。
??以詩、文、畫抒情寄思,嚮為文人本色。詩文畫的融通,中國畫意境的錘煉,能使人領略作品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方法。此畫譜,斷不能僅作教材看,它更是一部全麵展示詩、書、畫、刻的藝術鑒賞辭典。逡巡於方冊,玩之如啖蔗然,為藝者之冠冕是也。讀此書可一唱三嘆,觀此書三美俱備,品此書四味同賞。君不聞“腹有詩書氣自華”,吾與刻者、觀者之所求,豈非殊途同歸矣。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剛收到這本書,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雖然標題中提到瞭“中國古代箋譜”和“五言唐詩畫譜”,但實際內容遠不止這些。它更像是一本穿越時空的藝術指南,將我帶入瞭一個錦綉繁華的古代中國。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圖,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聽到唐詩的韻律在畫捲中流淌。黃鳳池先生的畫風,既有文人畫的淡雅,又不失匠心獨運的巧思。他筆下的山川河流,勾勒齣盛唐的壯麗;他描繪的人物神態,捕捉到詩人心中的悲歡離閤。我尤其喜歡其中描繪的幾幅山水畫,遠處的峰巒疊嶂,近處的亭颱樓閣,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心生嚮往。更令人驚喜的是,每幅畫旁邊都配有相應的唐詩,這些詩句,平日裏讀來或許隻是文字,但配上如此意境深遠的畫作,便有瞭靈魂。那些或慷慨激昂、或婉約低吟的詩句,與畫麵相得益彰,仿佛是畫傢在用畫筆續寫詩篇,又像是詩人藉畫筆抒發情懷。這本書不單單是欣賞,更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得以在視覺和文字的雙重享受中,體會中國古代文人的雅趣和審美情趣。它不僅僅是一本畫譜,更是一扇窗,讓我窺見瞭那個遙遠而又迷人的時代。
評分我通常對這類“畫譜”類的書籍並不太感冒,總覺得它們過於專業,離我的生活有些遙遠。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更像是一場溫潤的文化體驗,讓我沉浸在中國古代的詩意世界裏,久久不能自拔。黃鳳池先生的畫,有一種獨特的治愈感,無論是描繪山間的幽靜,還是江邊的煙波浩渺,都透露齣一種超然物外的寜靜。而當這些畫麵與那些膾炙人口的五言唐詩結閤時,便産生瞭奇妙的化學反應。我試著去找一些自己特彆喜歡的唐詩,看看書中的畫作是否能觸動我內心的共鳴,結果令我十分驚喜。那幅描繪夕陽下歸舟的畫,配上“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詩句,簡直就是將那種漂泊異鄉的愁緒具象化瞭,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的意義,並不在於它能教會我多少繪畫技巧,而在於它能喚醒我內心深處對美的感知,對詩歌的理解,以及對那個遙遠時代的淡淡懷想。它是一本能夠陪伴你,在你感到疲憊時,給你帶來一絲慰藉的書。
評分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時,對“箋譜”這個詞並沒有太多的概念,更多的是對“五言唐詩畫譜”這個標簽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並非是一本冰冷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位博學的智者,在娓娓道來。黃鳳池先生的畫作,不僅僅是二維的平麵呈現,更像是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他巧妙地將唐詩的意境融入畫麵,讓讀者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仿佛置身於詩歌所描繪的情境之中。我發現,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留白”,它並沒有把所有的意象都解釋得一清二楚,而是留給讀者足夠的想象空間。比如,某幅畫中,隻是簡單勾勒齣幾個模糊的背影,旁邊配上一首關於思念的詩,讀者便能自行腦補齣無數個關於離彆、關於牽掛的畫麵。這種“意在言外”的處理方式,恰恰是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它不僅鍛煉瞭讀者的想象力,更深化瞭我們對詩歌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品味中國古代詩歌的魅力,也讓我們看到瞭繪畫藝術在傳承文化中的獨特作用。
評分收到這本書,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想把裏麵的畫都臨摹一遍,但很快我就打消瞭這個念頭。因為這本書的內容,遠比單純的繪畫技法要深刻得多。它更像是一種文化基因的傳承,將那些韆古傳誦的唐詩,以一種全新的、更具象化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麵前。黃鳳池先生的畫作,不僅僅是描繪瞭詩歌的場景,更重要的是,他捕捉到瞭詩歌的情緒和精神。那些山水,不再是簡單的風景,而是承載瞭詩人思緒的載體;那些人物,不再是靜態的肖像,而是活靈活現地展現瞭詩歌中的情感波動。我反復翻閱著,每一次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新的感悟。比如,某一幅描繪月下獨酌的畫麵,寥寥幾筆,便勾勒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灑脫,與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完美契閤。這本書讓我明白,好的畫譜,不應該隻是教你如何下筆,更應該教你如何去“看”,如何去“懂”。它通過視覺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詩歌意象,變得觸手可及,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那些耳熟能詳的唐詩,發現其中隱藏的更多層次的韻味。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著實讓我對“畫譜”二字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打破瞭我以往對畫譜刻闆印象的桎梏,呈現齣一種意想不到的豐富性和深度。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將讀者置於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空間。黃鳳池先生的創作,並非簡單的圖文疊加,而是將詩歌的情感、意境與繪畫的視覺語言進行瞭一種巧妙的融閤與再創作。他並非生硬地將詩句轉化為畫麵,而是通過對詩歌意象的深刻理解,提煉齣最能觸動人心的元素,並將其轉化為充滿藝術感染力的視覺呈現。我嘗試著去解讀每一幅畫與詩歌之間的關聯,有時是意象的呼應,有時是情感的共鳴,有時甚至是一種反差帶來的獨特美感。例如,一幅描繪孤舟獨釣的畫麵,配上“孤帆遠影碧空盡”的詩句,便將那種離愁彆緒渲染得淋灕盡緻;而另一幅描繪盛宴狂歡的場景,配以“人生得意須盡歡”的詩句,又顯得格外貼切,充滿瞭及時行樂的張力。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精湛的繪畫技藝,更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解讀能力,它引導讀者去深入理解唐詩的內涵,去感受古人細膩的情感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