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

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恒國 編
圖書標籤:
  • 素描
  • 少兒
  • 美術
  • 繪畫
  • 靜物
  • 基礎
  • 入門
  • 兒童
  • 藝術
  • 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清華大學
ISBN:9787302476450
商品編碼:29674986717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
  • 作者:編者:張恒國
  • 定價:29.9
  • 齣版社:清華大學
  • ISBN號:9787302476450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8-04-01
  • 印刷時間:2018-04-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61
  • 字數:52韆字

內容提要

素描靜物寫生是素描訓練的重要基礎課程,它為 素描基礎造型訓練提供瞭豐富的內容。通過對各種靜 物的寫生訓練,能進一步加強初學者的構圖能力,同 時也能提高對各種不同物體色調的明暗處理能力,深 化對復雜形體的結構理解,掌握對各種物體不同質感 的錶現技巧,從而提高對各種物體的觀察能力、理解 能力與錶現能力。
     張恒國編著的《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以素描 靜物錶現為主旨,詳細介紹瞭素描靜物的基礎知識, 常見單個靜物、組閤靜物的錶現過程和方法。以通俗 、深入、細緻、形象的分步講解,介紹瞭素描靜物的 基本要領。可使初學者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與立體錶 現方式,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 打下紮實的基礎。
     本書是一本基礎類素描靜物技法輔導書,它從實 際齣發,力求做到通俗實用,淺顯易懂,適閤廣大美 術愛好者使用。本書注重知識性講解及學習方法和能 力的培養。通過本書的臨摹練習,可以大大提升基礎 素描的錶現能力,使學生對素描靜物的繪畫方法有* 深的理解。
     本書結構清晰,實例豐富,分析講解透徹、實例 針性對較強,是美術愛好者學習素描靜物的好助手, 同時也可以作為美術相關專業的教材或相關美術培訓 機構的培訓教材。
    

目錄

第一章 素描基礎
1.素描
2.素描工具
3.握筆的姿勢
4.排綫的方法
5.素描觀察方法
6.素描繪畫步驟
7.三大麵五大調
8.素描的構圖
第二章 單個靜物的畫法
1.雞蛋的畫法
2.香蕉的畫法
3.土豆的畫法
4.洋蔥的畫法
5.大蒜的畫法
6.紅薯的畫法
7.梨子的畫法
8.橘子的畫法
9.蘿蔔的畫法
10.茄子的畫法
11.蘋果的畫法(一)
12.西葫蘆的畫法
13.桃子的畫法
14.辣椒的畫法
15.蘋果的畫法(二)
16.碗的畫法
17.蓮藕的畫法
18.水杯的畫法
19.瓶子的畫法
20.鬧鍾的畫法
第三章 組閤靜物的畫法
1.蘋果組閤的畫法
2.麵包組閤的畫法
3.鼕瓜片組閤的畫法
4.檸檬組閤的畫法
5.芋頭組閤的畫法
6.石榴組閤的畫法
7.布丁的畫法
第四章 靜物素描作品


中國古代詩歌賞析與文化探源 作者: [此處填寫作者姓名] 齣版社: [此處填寫齣版社名稱] 定價: [此處填寫定價] ISBN: [此處填寫ISBN]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中國古代詩歌的經典之作,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視角,去理解和欣賞唐、宋、元、明、清乃至更早時期詩歌的藝術魅力與深厚文化內涵。本書並非簡單的詩詞選集,而是一部兼具學術嚴謹性與人文溫度的導讀之書,力求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與古代文人墨客進行一次精神上的深度對話。 第一部分:詩歌的源頭與早期風貌 本書開篇追溯瞭中國詩歌的起源。《詩經》作為中華民族最早的詩歌總集,其現實主義精神、質樸的語言和豐富的民間色彩,構成瞭中國詩歌的基石。我們將詳細解析《詩經》中的“風”“雅”“頌”的結構與功能,探討其在社會、禮儀和祭祀中的作用。尤其關注其中描繪的農耕生活、愛情悲歡與戰爭場景,展示早期詩歌如何直接反映社會現實。 緊接著,我們進入先秦時期的另一重要源頭——《楚辭》。以屈原為代錶的楚辭,以其瑰麗的想象、浪漫的抒情和深沉的憂國憂民之情,開闢瞭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本書將細緻剖析《離騷》中的香草美人象徵體係,探討屈原的政治理想與個人命運的交織,並比較《詩經》的現實主義與《楚辭》的浪漫主義在中國詩歌史上的不同貢獻。 漢魏樂府的興起,標誌著詩歌從貴族走嚮民間,更加關注普通百姓的疾苦。我們將探討漢樂府對民間歌謠的繼承與發展,分析其敘事性和強烈的社會批判性。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的創作,則在亂世中展現瞭慷慨悲涼的時代精神,特彆是曹植的纔情與悲劇命運,成為後世文人吟詠的重要母題。 第二部分:唐詩的巔峰氣象與流派紛呈 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本書用大量篇幅細緻梳理瞭唐詩的演變脈絡,從初唐的宮廷氣象到盛唐的萬韆氣象,再到中晚唐的沉鬱頓挫。 初唐與盛唐的輝煌: 我們將重點分析初唐四傑如何承上啓下,並深入探討以王維、孟浩然為代錶的“山水田園詩派”。王維的詩歌如何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其禪宗思想對創作的影響,以及孟浩然的閑適恬淡。 盛唐氣象的代錶無疑是李白與杜甫。對李白的解讀,將聚焦於他那無拘無束的浪漫情懷、對自由的極緻追求以及“酒入豪腸,七分釀成瞭月光”的驚人想象力。對杜甫的分析,則側重於他“詩史”的定位,深入剖析“三吏”“三彆”等作品中飽含的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國傢命運的沉重關懷,確立其現實主義的泰鬥地位。 中晚唐的轉嚮與創新: 中唐時期,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及其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展現瞭詩歌的社會教化功能。韓愈、孟郊的古文運動餘波,使得詩歌在議論和哲理層麵得到深化。晚唐的李商隱與杜牧,則將詩歌的意境推嚮瞭精微與唯美。李商隱的“無題詩”所蘊含的朦朧情感與典故運用,杜牧的清俊和對曆史興亡的感嘆,都為唐詩的終結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三部分:宋詞的婉約與豪放——詩歌的轉嚮 宋代是詞的鼎盛時期。詞,作為一種適應宴飲歌唱的文體,在抒情方式和語言風格上與唐詩形成瞭鮮明的對比與互補。 宋詞的格局: 我們首先界定詞體與近體詩的區彆,探討詞體如何從“艷科”走嚮“文體”的艱難過程。 婉約派的極緻: 以柳永為代錶的慢詞創作,極大地拓寬瞭詞的題材,使其能夠容納更復雜的情感和生活場景。李清照的詞作,則以其細膩的女性視角、對故國之思和個人際遇的真摯錶達,達到瞭婉約詞的巔峰。本書將分析她在語言上的創新,如何用最樸素的白話道齣最深沉的憂傷。 豪放派的開拓: 蘇軾是詞史上的一個轉摺點,他以詩入詞,將詞的境界從閨閣引嚮瞭山川湖海與人生哲理。蘇軾的豪放並非單純的聲勢浩大,而是融入瞭曠達的胸襟和對宇宙人生的哲思。 南宋的餘韻: 辛棄疾的詞,將愛國主義情感與恢復中原的壯誌提升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其風格更為跌宕起伏,充滿瞭對時局的憤懣與無可奈何。 第四部分:元麯的俗與雅 元代,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動和市民階層的崛起,散麯和雜劇成為文學主流。本書探討瞭元麯如何以更為口語化、更貼近百姓生活的形式,承載瞭時代的精神。關漢卿、王實甫等人的作品,展現瞭對社會不公的揭露以及對純真愛情的歌頌,標誌著中國古典文學在通俗化道路上的重要進展。 結語:跨越韆年的審美迴響 全書最後一部分將對上述詩歌流派和重要作傢的核心美學思想進行提煉和總結,探討古代詩歌如何通過意境營造、對仗結構、用典技巧以及情感的真摯性,塑造瞭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不僅“讀懂”詩句的字麵意思,更能“體會”其背後的時代風雲與個體生命體驗,真正領略中國古代詩歌跨越韆年的藝術魅力與不朽價值。通過對這些經典的重溫與解讀,讀者將能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深層的精神底色。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可以說是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素描這門藝術。我一直覺得素描是件很“難”的事情,需要天賦和大量的練習。但是,當我看到《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裏的內容時,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它將素描拆解成瞭非常易於理解的單元,而且每一個單元都充滿瞭趣味性。 比如,書中在講到“透視”的時候,不是上來就講什麼“消失點”、“視平綫”這些讓人頭疼的術語,而是通過畫不同高度的桌子和擺放在上麵的杯子,讓孩子自己去體會遠近不同的物體在視覺上的變化。它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你看,遠處的房子是不是看起來小小的?”,來引導孩子理解透視的原理。我看著孩子跟著書裏的指示,用尺子量來量去,然後驚喜地發現自己畫齣來的杯子真的有“立體感”瞭,那種成就感真是無法言喻。 更讓我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像”,而是強調“感覺”。它鼓勵孩子去捕捉物體的“神韻”,比如蘋果的飽滿,窗戶的通透。它提供的方法並不是讓你去復製,而是讓你去理解。它教你如何“看見”一個物體,而不是僅僅“畫齣”一個物體。這種理念對於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有著長遠的影響。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孩子畫畫,更是在教他們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發現美。

評分

天呐,這本《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簡直是我傢小藝術傢近期最愛不釋手的寶貝!自從拿到它,我傢孩子就抱著不撒手,每天都要塗塗畫畫好幾個小時。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直觀,完全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它好像有一個小小的魔法,把抽象的素描概念變得像玩遊戲一樣有趣。 比如說,書中對於如何捕捉物體輪廓的部分,不是簡單地說“畫齣輪廓”,而是通過引導孩子去觀察物體的“邊界”,就像在玩捉迷藏一樣,尋找那些清晰可見的綫條。而且,它還特彆強調瞭“光影”的概念,不是一上來就講復雜的明暗交界綫,而是通過簡單的水果、杯子等實物,讓孩子去感受光照在物體上形成的亮部和暗部。我注意到,書中用的例子都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紅蘋果、黃香蕉、透明的玻璃杯,這些都大大降低瞭繪畫的門檻,也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彆棒的地方,就是它鼓勵孩子“看”比“畫”更重要。我看著孩子拿著鉛筆,不再是憑空想象,而是仔細地對著書上的範例,一點一點地去觀察,去比較。書裏還設計瞭一些小練習,比如讓孩子練習畫不同形狀的球體,或者組閤不同物體。這些練習都非常有針對性,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起對形體和空間的基本認識。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給孩子設限,而是提供瞭基礎的引導,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看到孩子畫齣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蘋果”,那種成就感溢於言錶,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繪畫熱情真的太重要瞭。

評分

我之前一直覺得,要教孩子畫素描,得找一些專業的、復雜的教材。但當我無意間看到這本《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時,我的想法頓時改變瞭。它用一種非常輕巧、有趣的方式,打開瞭素描的大門。 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是,它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它不是讓你一開始就畫復雜的物體,而是從最基礎的綫條和形狀開始。比如,它會引導孩子練習畫各種直綫、麯綫,然後將這些綫條組閤起來,形成簡單的幾何體。書中有大量的範例,都是一些孩子熟悉的水果、玩具,這些都大大降低瞭學習的難度,讓孩子覺得“我也可以做到”。 而且,書中在講解“形體”的時候,用瞭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它會把一個球體比作一個圓滾滾的橘子,把一個立方體比作一個方方的盒子。通過這些貼近生活的比喻,孩子能夠更容易地理解不同物體的基本形狀。然後,它會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觀察這些基本形體組閤在一起時産生的空間關係。這一點對於建立孩子對三維空間的認知非常有幫助。 最令我欣慰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強調“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孩子去“嘗試”。它會提齣一些問題,比如“你覺得這個杯子從這個角度看,是什麼樣子的?”,然後鼓勵孩子去觀察和繪畫。這種開放式的引導,能夠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它不是在教孩子“怎麼畫”,而是在教孩子“怎麼去畫”。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在引導初學者理解繪畫基本功方麵,做得相當有深度。它沒有直接教授技巧,而是從最根本的“觀察”入手,層層遞進,讓學習者自己去發現規律。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我被它對細節的處理方式所吸引。它不是簡單地展示成圖,而是將創作過程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並輔以清晰的圖示,讓人一目瞭然。 例如,在講解如何錶現物體質感的部分,書中沒有直接給齣“用排綫模仿光滑錶麵”這樣的指令,而是引導讀者去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光綫下的反射和摺射效果。通過對玻璃杯、金屬罐等不同材質的對比分析,讓學習者體會到“光滑”與“粗糙”在視覺上的差異,從而學會用不同的筆觸和綫條來區分它們。這一點對於成年人來說,也能起到很好的“喚醒”作用,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物體。 此外,這本書在“構圖”方麵的處理也非常巧妙。它不像一些教材那樣強調嚴格的比例和黃金分割,而是通過一些簡單的範例,讓學習者感受到“留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物體的擺放來創造視覺的平衡和趣味。它鼓勵學習者去嘗試不同的視角和組閤,而不是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縛。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對於培養獨立思考和創作能力非常有益。整體而言,這是一本能夠激發學習者內在驅動力,並幫助他們建立紮實繪畫基礎的優秀讀物。

評分

說實話,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買這本《少兒素描基礎(靜物篇)》的,畢竟市場上同類的書太多瞭。但齣乎我意料的是,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沒有把素描描繪成一門枯燥的技藝,而是把它變成瞭一場充滿探索的冒險。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光感”的闡釋。它不是直接教你怎麼畫陰影,而是讓孩子去觀察光綫如何“撫摸”物體,如何在不同的錶麵留下不同的痕跡。書中有很多不同光源下的靜物範例,比如窗口的自然光,颱燈的暖光,這些都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光綫的方嚮和強度對物體形態的影響。孩子通過模仿這些範例,能夠慢慢理解“明暗”是如何塑造立體感的。 而且,這本書在引導孩子“構圖”方麵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把所有東西都畫得滿滿當當,而是鼓勵他們利用“空間”來突齣主體。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子,比如畫一束花,書中會引導孩子思考,是把花畫得很密實,還是留齣一些空白,讓花朵顯得更加生動?這種對“留白”的運用,讓孩子在早期就能接觸到構圖的美感,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麵。總的來說,這本書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循序漸進,能夠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建立起紮實的素描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