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0—3歲全營養計劃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李軼君田曦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0541900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風靡世界的經典幼兒教育方案20世紀西方*的兒童啓濛教材。
3歲前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教育、學習決定其一生。
英國發錶教育白皮書指齣:從4-5歲纔開始的兒童教育已經太遲瞭,假如不加強3歲前的教育,就無法保證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科學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
性格:孩子成年後的性格基本上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基本不變;
智商: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基本不變;
學習:3歲之前是兒童在感知覺、記憶、思維等形成中*為敏感的時期,3歲之後的學習活動將事倍功半;
身高:3歲之前是孩子身高發展*為關鍵的階段,3歲之前對身高造成的損害將永遠無法彌補。
0~3歲嬰幼兒時期是人生中個快速生長的高峰期。這一時期孩子適齡、適當的營養攝取,直接決定瞭孩子大腦發育和免疫機製的建立,以及日後的身體健康。某種營養物質的缺失或是攝入不當,將有可能造成孩子終身無法逆轉的身體損害。
引言 為什麼“3歲決定孩子'一生
3歲看老的科學依據
開發大腦潛能的關鍵期
3歲是學習的關鍵期
3歲存在語言爆發現象
身高增長取決於3歲
章 0-3歲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
節 0~3歲寶寶的生理特點
新生兒期寶寶的發育特點
嬰兒期寶寶的發育特點
幼兒期寶寶的發育特點
第二節 0~3歲寶寶的體格發育特點
寶寶的大腦發育特點
寶寶的身高增長狀況
寶寶的視力發育特點
寶寶的體格發育特點
寶寶的牙齒發育特點
第三節 0~3歲寶寶的體格發育測量
第二章 0-3歲寶寶的營養素全接觸
節 生命物質
水
糖類
蛋白質
脂肪
第二節 微量元素
鈣
鐵
銅
鋅
碘
(石西)
第三節 維生素
維生素C
維生素A
維生素D
維生素E
維生素K
維生素B族
第三章 母乳——上天賜給寶寶完美的營養品
節 母乳是0~6月寶寶佳主食
第二節 珍貴的初乳
第三節 哺乳的媽媽健康多
第四節 母乳喂養的次數和時間安排
第五節 媽媽如何判斷乳汁是否充足
第六節 産後無乳怎麼辦
第七節 給寶寶一個舒服的吃奶姿勢
第八節 母乳喂養的小竅門
第九節 夜間授乳的注意事項
第十節 不宜母乳喂養的幾種情況
第十一節 如何給寶寶斷奶
第四章 0-3歲健康寶寶的全營養方案
周 産後早接觸,初乳喂養好
第2周 照顧寶寶有技巧,奶水喂養有講究
第3~4周 堅持喂母乳,添加魚肝油
1~2月 如果母乳不足,適當補充維生素C
2~3月 體內代謝加快,注意攝入水分
3~4月 開始斷奶準備,適當添加輔食
4~5月 嘗試更多輔食,補鐵防止貧血
5~6月 增加斷奶食品,防止營養缺乏
6~7月 添加固體食品,促進寶寶齣牙
7~8月 食物種類多一點,斷奶痛苦少一點
8~9月 適當補充粗縴維,啃食有利牙萌齣
9~10月 注意口腔衛生,找準斷奶時機
10~11月 寶寶飯量變大,適當增加食物量
11~12月 食物結構變化大,培養三餐好習慣
1歲1~3月 營養均衡健康好,食譜變化彆重樣
1歲4~6月 強化口腔咀嚼鍛煉,開始嘗試自己吃飯
1歲7~9月 食物盡量細、軟、爛,保證寶寶吸收好
1歲9~12月 粗糧細做巧搭配,禁用刺激類食品
2歲1~3月 寶寶營養食物補,飲食不宜亂進補
2歲4~6月 注意食品營養衛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2歲7~9月 注意牙齒保健,增加健齒食品
2歲9~12月 獨立進餐有耐心,防止營養不均衡
第五章 食物是寶寶天然的營養品
節 乳品類
西己方奶粉
酸奶
鮮牛奶
奶酪
第二節 蔬菜類
鬍蘿蔔
黃瓜
西紅柿
白菜
菠菜
南瓜
豆腐
鼕瓜
洋蔥
絲瓜
茄子
土豆
白蘿蔔
海帶
竹筍
蓮藕
菜花
第三節 肉蛋類
豬肉
雞肉
魚肉
牛肉
雞蛋
鴨蛋
鵪鶉蛋
第四節 瓜果類
蘋果
桃子
梨
西瓜
橘子
獼猴桃
草莓
葡萄
香蕉
紅棗
第五節 堅果類
闆栗
核桃
花生
第六章 寶寶常見疾病的飲食調理
節 感冒
風寒感冒
風熱感冒
暑熱感冒
不同感冒的治療方法
小兒感冒的食療膳方
第二節 嘔吐
引起嘔吐發生的4種常見原因
小兒嘔吐的護理方法
小兒嘔吐的食療膳方
第三節 腹瀉
腹瀉常見的並發癥
從三個方麵預防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飲食調養原則
小兒腹瀉的食療膳方
第四節 便秘
小兒便秘的原因
便秘預防有方法
小兒便秘的食療膳方
第五節 哮喘
哮喘的主要錶現癥狀
哮喘的護理與預防
小兒哮喘的食療膳方
第六節 百日咳
小兒百日咳臨床錶現與預防
小兒百日咳的食療膳方
第七節 鵝口瘡
心脾積熱鵝口瘡
虛火上浮鵝口瘡
如何預防鵝口瘡
小兒鵝口瘡的食療膳方
第八節 蕁麻疹
蕁麻疹的預防與護理
小兒蕁麻疹的食療膳方
第九節 小兒厭食
精神性厭食
疾病性厭食
不良飲食習慣性厭食
微量元素缺乏性厭食
維生素失常性厭食
如何治療小兒厭食
小兒厭食的食療膳方
第十節 小兒佝僂病
小兒佝僂病的主要臨床錶現
預防小兒佝僂病的關鍵
小兒佝僂病的食療膳方
第十一節 小兒濕疹
小兒濕疹的預防
小兒濕疹的食療膳方
第十二節 小兒夜啼
小兒夜啼産生的原因
小兒夜啼的食療膳方
第十三節 小兒汗癥
引起小兒汗癥的原因
治療小兒汗癥的食療膳方
第十四節 小兒水痘
小兒水痘的飲食調理
小兒水痘的食療膳方
第十五節 小兒缺鐵性貧血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臨床錶現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食物預防
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食療膳方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徹底顛覆瞭我對“早期教育”的刻闆印象。我之前總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吃喝拉撒睡,最多就是買些早教卡片或者昂貴的玩具。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強調的是“全方位營養”,不僅僅是奶粉和輔食的配比,更多的是對孩子精神世界、情感聯結的精細化構建。比如,書中花瞭很大篇幅來討論“環境的豐富性”對孩子認知發展的影響。我記得有段描述提到,比起五顔六色的塑料玩具,孩子對自然光影變化和不同材質的觸覺體驗更感興趣。受此啓發,我開始有意識地在傢裏布置一些天然材料的角落,比如放一小塊光滑的鵝卵石、一小筐乾燥的豆子,讓孩子去觸摸、去感受。結果,孩子對這些“原始”材料的專注力,遠超我給他買的那些高科技電動玩具。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特彆有親和力,它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長輩在耳邊細細道來,讓人讀起來心裏暖暖的,充滿瞭力量。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就是“預見性”。它讓我仿佛擁有瞭提前看到未來寶寶發展軌跡的地圖。與其他側重於“解決當前問題”的書籍不同,這本書更像是一份“未來規劃書”。它用非常清晰的脈絡,勾勒齣孩子在2歲半到3歲時可能齣現的“執拗期”或“規則挑戰期”,並提前給齣瞭應對策略。我提前瞭解瞭這些挑戰,心裏就有底瞭,不至於等到問題真的爆發時手足無措。比如,書中關於“自主如廁訓練”的準備工作,從孩子腿部力量的訓練,到對馬桶的興趣培養,都提前半年就開始布局瞭。這種前瞻性的指導,讓我在育兒的路上,始終保持著主動權,而不是被動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它教會我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的育兒哲學,讓我對未來三年的育兒旅程充滿瞭期待和掌控感。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閱讀和實踐的經典之作。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配圖也值得稱贊,細節之處見真章。我之前買過幾本育兒書,內容不錯但閱讀體驗極差,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人頭暈眼花。但這本的設計非常人性化,大量的圖錶、時間綫和關鍵點提煉,讓復雜的信息變得易於消化。尤其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它關於“輔食添加的順序和技巧”的部分。它不僅僅給齣瞭食物清單,更重要的是結閤瞭不同月齡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發展麯綫,來建議最佳的食物形態。比如,書中詳細對比瞭“手指食物”和“泥糊狀食物”在不同階段對孩子口腔肌肉發展的側重點。我以前總擔心孩子吃得不夠多,現在反而更關注他吃東西的方式和體驗。這種“質”上的提升,讓我對喂養這件事,從焦慮轉變成瞭享受。這本書就像一位全能的營養師和發育專傢駐紮在我的床頭櫃上,隨時都能提供精準的支持,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避免瞭不必要的恐慌。
評分哇,這本書真的太棒瞭,我一口氣就看完瞭!裏麵的育兒理念簡直就是為我這種新手媽媽量身定做的。特彆是關於寶寶早期運動發展的那些章節,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以前總覺得孩子大瞭自然就會走會跑,這本書卻詳細地解釋瞭0到3歲是身體協調性和大運動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裏麵的各種小遊戲和活動建議,簡單易操作,材料也都是傢裏現成的,一點不費力。我試著跟著書裏的指導,每天花半小時陪寶寶玩“空中自行車”和“滾球接力”,沒想到孩子的反應這麼積極,腰腹力量明顯增強瞭好多。而且,這本書不隻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那種科學依據的闡述,讓我這個“理論派”媽媽感到非常踏實。它讓我明白瞭,每一個看似無聊的動作,其實都蘊含著孩子成長的密碼。那種親子互動的樂趣,也因為有瞭這本書的指引,變得更有目標性,不再是漫無目的的瞎忙活瞭。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寶寶早期體能發展有追求的傢長,這絕對是一本實用的“實操手冊”,而不是一本空洞的口號書。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層次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種東拉西扯的育兒雜燴,而是邏輯清晰地構建瞭一個0到3歲的成長藍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情緒管理啓濛”的論述。通常我們總覺得小寶寶哪裏會懂情緒管理,但這本書卻詳細分析瞭嬰兒期對“拒絕”和“等待”的反應機製,並提供瞭一套非常溫和且堅定的引導方法。我實踐瞭書中關於“給予緩衝時間”的小技巧,比如在需要給孩子說“不”的時候,先蹲下來,用平靜的語氣描述他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嗬斥。效果簡直是立竿見影!孩子雖然還是會哭鬧,但那種失控的尖叫明顯減少瞭,他似乎開始理解,即使需求沒有立刻被滿足,世界也不會崩塌。這種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思路,比單純的“安撫”要有效得多。這本書真正教你如何與孩子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哪怕他隻會咿呀學語。它不是在教你如何“馴服”孩子,而是在教你如何“陪伴”他成為一個有邊界感、情緒穩定的個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