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塵,
自媒體人。
有書、富蘭剋林讀書俱樂部、親寶寶、hugo等多傢平颱簽約作者。
多篇熱文被人民日報、有書、十點讀書等大號轉載,纍計閱讀過億。
作為一位普通媽媽,她用女性的柔軟力量,經營起一個傢庭的幸福。
作為一位優秀的寫作者,她用暖心文字,寫理智觀點,抒天下女子心聲。
代錶作《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曾引爆各大平颱轉發熱潮,引起韆萬讀者共鳴。
公眾號:馮塵(ID:feng-chen66)
目 錄前言 願你和孩子把日子過成詩/ 01
Chapter1 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
爸爸媽媽,請持證上崗 / 002
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 / 010
父母最高級的愛,是和孩子肩並肩 / 016
孩子,就是用來“慣”的 / 024
充滿儀式感的養育,纔是真正的富養 / 032
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 / 038
Chapter2 孩子,你可以慢慢長大
請給孩子留些自由空間 / 044
接納孩子的情緒,到底有多重要 / 051
孩子彆怕,媽媽會保護你 / 058
彆讓我們的想象力限製瞭孩子的未來 / 065
最好的愛,是“我能看見你的感受” / 072
彆讓你的付齣感,綁架孩子的人生 / 080
好的教育,是用心澆灌,靜候花開 / 087
Chapter3 請成為你曾渴望的父母
你不必成為完美媽媽 / 096
世界上最極緻的美味,是媽媽的味道 / 103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 109
爸媽,你們愛的是我,還是手機 / 118
你說的每句話,都會嵌入孩子的靈魂 / 125
父母真的不能當著孩子麵吵架嗎?未必 / 132
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和孩子立規矩 / 140
Chapter4 願你被世界溫柔相待
命令式育兒,真的能培養齣理想的孩子嗎 / 150
彆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暴跳如雷 / 157
請勿再以愛之名,剝奪孩子的勇氣 / 163
每個沒擔當的孩子背後,都站著過度保護的父母 / 169
父母打人時,孩子在乾嗎 / 174
該如何保護你,我的孩子 / 181
Chapter5 以溫柔和愛,靜候花開
你是在為孩子消費,還是在自我安慰 / 190
從孩子會說話開始,就要教會他好好說話 / 200
中國小孩該不該過外國節日 / 207
這纔是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 212
過多的興趣班,正在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 218
為什麼學瞭那麼多育兒知識,還是帶不好自己的孩子 / 225
番外 蘋果同學的幾個小段子/ 235
我一直覺得,養育孩子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程,而這本書,就像是這場旅程中最貼心的嚮導,為我這個“菜鳥”媽媽提供瞭太多寶貴的經驗。我一直很睏惑,為什麼我努力付齣瞭那麼多,卻還是覺得哪裏不對勁?孩子有時候非常黏人,讓我無法抽身做任何事,有時候又錶現齣強烈的反叛,讓我感到無所適從。書裏有一段關於“依戀關係”的論述,讓我醍醐灌頂。我終於明白,孩子黏人並非“壞事”,而是他們安全感的體現,而他們的反叛,也可能是在探索獨立。書中教我如何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如何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同時,設定閤理的界限。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做”,更是引導我們去“理解為什麼”。我開始嘗試書中提齣的“共情”技巧,學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理解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用成人的邏輯去評判他們。慢慢地,我發現和孩子的溝通變得順暢多瞭,那些曾經讓我抓狂的時刻,也逐漸轉化為理解和包容。書中關於“挫摺教育”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再害怕孩子經曆失敗,而是鼓勵他們從失敗中學習,培養他們的韌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從一個被動應對者,變成瞭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我不再是被動地“養”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活”齣精彩。
評分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共鳴感”。它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心中那些難以啓齒的睏惑和掙紮,同時也為我提供瞭解決之道。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一個“不閤格”的媽媽,因為我有時候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感到煩躁,會因為自己的疲憊而忽略孩子。書裏有一段關於“媽媽也是人”的論述,讓我感到釋然。它讓我明白,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麵對自己的不完美。我開始學著去接納自己的情緒,去原諒自己的過失。我發現,當我不再苛責自己時,我反而能更溫柔地對待我的孩子。書中關於“如何與傢人一起分擔育兒的責任”的建議,也讓我深受啓發。我不再總是孤軍奮戰,而是學著去與丈夫溝通,去尋求他的支持。我發現,當傢人能夠齊心協力時,育兒的道路也會變得更加輕鬆和愉快。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育兒並非是一個人的“戰爭”,而是一個“團隊”的“戰役”。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育兒知識,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哲學”。我以前總是覺得,有瞭孩子之後,自己的生活就變得一團糟,再也沒有瞭自由和快樂。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如何將養育孩子與個人成長巧妙地結閤起來。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媽媽的自我實現”的探討,它讓我意識到,即使成為瞭媽媽,我也依然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和追求。我不再因為照顧孩子而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學著去平衡工作和傢庭,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的建議,也讓我深受啓發。我不再總是強調孩子的付齣,而是鼓勵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去珍惜身邊的人。我發現,當孩子學會感恩時,他們的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平和和快樂。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育兒並非是“犧牲”,而是一種“成全”。它讓我明白瞭,如何纔能在養育孩子的同時,讓自己也活齣精彩。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焦慮的媽媽,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孩子跟不上同齡人。這本書就像是給我吃瞭一顆“定心丸”。它用非常科學、理性的方式, debunked瞭很多我曾經的誤解和焦慮。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們不應該過早地去催促和比較。我開始學著去放慢腳步,去欣賞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獨特魅力。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再總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而是學著用清晰、明確的規則來引導他們。我發現,當孩子懂得規則,他們會變得更加自律和有責任感。這本書讓我從一個“控製型”媽媽,變成瞭一個“引導型”媽媽。我不再總是試圖去控製孩子的一切,而是學著去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成長。
評分當我讀完這本書,我腦海裏隻有一個詞——“溫暖”。它不像很多育兒書籍那樣,上來就講大道理,而是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與我分享著養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是一個比較內嚮的媽媽,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顯得有些笨拙和不知所措。書裏有一段關於“愛的語言”的論述,讓我豁然開朗。它讓我明白瞭,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愛的錶達方式,而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去發現並迴應他們獨特的愛的語言。我開始嘗試著去用肢體接觸、肯定的話語、實際的行動等不同的方式來錶達對孩子的愛,並觀察孩子的反應。我發現,當我對孩子說“我愛你”的時候,孩子眼中的光芒是那麼的耀眼。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麵情緒”的指導,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再因為孩子發脾氣而感到沮喪,而是學著用平和的心態去引導他們。我發現,當我對孩子錶示理解和支持時,他們的情緒也會很快平復。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再是一個孤軍奮戰的媽媽,而是擁有瞭一位精神上的“導師”。
評分這本書真的像一場及時雨,在我最手足無措的時候,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我是一個新手媽媽,每天都沉浸在孩子此起彼伏的哭聲和無休止的喂奶、換尿布中,感覺自己快要被掏空瞭。孩子一哭,我就心慌,不知道是餓瞭、纍瞭還是不舒服,焦慮感像潮水一樣將我淹沒。産後抑鬱的陰影也時不時地籠罩著我,覺得自己不夠好,配不上當一個媽媽。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它沒有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用真實、接地氣的故事,一點點地剖析媽媽們可能遇到的睏境,並給齣瞭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部分,它教會我如何識彆自己的情緒,如何與負麵情緒和平共處,而不是被它們吞噬。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卸下瞭沉重的包袱,重新找迴瞭力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在作者的筆下,竟然也充滿瞭詩意。我開始嘗試著去欣賞孩子每一次的進步,去感受和孩子在一起的點滴時光,即使是哄睡的過程,我也努力去發現其中的溫柔。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養育孩子,更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將平凡的日子過成一首動人的詩。我把它推薦給瞭我所有身邊的媽媽朋友,希望她們也能從中獲得力量和啓迪。
評分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想著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太多瞭,可能也不會有什麼新意。但讀完之後,我隻能說,我被徹底“打臉”瞭,而且是心甘情願地被“打臉”。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它沒有迴避育兒過程中的那些“狼狽”和“痛苦”,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接地氣的方式,將它們呈現在我們麵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媽媽的自我成長”的關注,它讓我意識到,育兒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更是媽媽的蛻變。書中那些關於“接納不完美”的理念,讓我這個總是追求完美的媽媽,終於可以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念。我開始學著去擁抱自己的缺點,去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去享受那個當下。我不再因為孩子的一點點小錯而過度自責,而是把每一次挑戰都看作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書中關於“如何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的建議,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陪伴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我開始學著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放下手機,全身心地投入,去聽他們講學校裏發生的趣事,去陪他們玩他們喜歡的遊戲。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卻讓我們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融洽。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糊塗”媽媽,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手忙腳亂,也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到瞭叛逆期,更是讓我頭疼不已,感覺自己說什麼都是錯的,怎麼勸都不聽。書裏有一段關於“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的章節,讓我大為震動。它讓我明白,孩子的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需求。我開始嘗試著去“讀懂”孩子的眼神,去傾聽他們那些未說齣口的話。書中提供的“積極迴應”技巧,讓我找到瞭與孩子溝通的“法寶”。我不再總是用批評和指責來迴應孩子,而是學著用鼓勵和支持來引導他們。慢慢地,我發現孩子也開始願意和我分享他們的煩惱和喜悅,我們之間的隔閡也逐漸消失。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再總是事事代勞,而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去犯錯,去學習。我逐漸放手,發現孩子比我想象的要更優秀,更獨立。這本書就像是我的“育兒寶典”,讓我從一個手足無措的媽媽,變成瞭一個自信、有方法的媽媽。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本溫暖的百科全書,涵蓋瞭從孕育生命到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為我提供瞭全方位的指導。我是一個比較追求“完美”的媽媽,總是希望把一切都做到最好,結果卻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孩子一旦生病,我就焦頭爛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孩子,卻忽略瞭自己的需求。書裏有一段關於“自我關懷”的論述,讓我深受觸動。它提醒我,媽媽也是一個人,也需要休息和喘息的空間。隻有照顧好自己,纔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我開始嘗試著在照顧孩子之餘,為自己留齣一些獨處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閱讀、聽音樂,或者隻是簡單地發發呆。這些微小的改變,讓我感覺精神得到瞭極大的恢復。書中關於“親子溝通”的技巧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不是教我如何“說教”,而是教我如何“傾聽”,如何用尊重和理解的態度與孩子交流。我學會瞭如何有效地引導孩子錶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替他們包辦。我感覺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再是簡單的“供養”關係,而是充滿瞭愛和理解的夥伴關係。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養育孩子並非一味地付齣,而是一個相互滋養、共同成長的過程。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懶癌”媽媽,對於很多育兒的理論和方法,總是提不起興趣。但這本書不一樣,它用一種非常輕鬆、有趣的方式,將復雜的育兒理念變得生動易懂。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小貼士”,它們就像是散落在路邊的寶石,隨時都能為我提供靈感。我一直覺得,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充滿瞭各種挑戰和犧牲。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育兒過程中的“樂趣”和“美好”。它鼓勵我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去欣賞他們每一次小小的進步。我開始學著去和孩子一起玩耍,去扮演他們喜歡的角色,去參與他們的世界。我發現,原來育兒也可以是如此有趣和充滿驚喜。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建議,也讓我茅塞頓開。我不再強迫孩子去學習,而是嘗試著將學習融入到他們的生活和遊戲中。我發現,當孩子對學習産生興趣時,他們的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育兒並非是一場“戰役”,而是一場充滿愛和樂趣的“遊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