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閱讀大辭典 | 作者 | 王餘光,徐雁 |
| 定價 | 598.00元 | 齣版社 | 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5155543 | 齣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積財韆萬,無過讀書”;“耕讀傳傢久,詩書繼世長”;“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我國曆代古訓說道的都是人生唯有讀書好,*是書香能緻遠的道理。王餘光、徐雁主編的《中國閱讀大辭典(精)》旨在迴答為何讀、讀什麼、怎樣讀、啥時讀、在哪裏讀等一係列在學習求知過程中具有現實挑戰性的問題。編寫者圍繞“勤讀、好學、明理、求知、悟道”及“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等閱讀文化學理念,把主體內容分為七篇,依次是:《兒童閱讀與書香傢庭》、《藏書名傢與書人事跡》、《讀書方法與閱讀理論》、《文獻知識與讀書珍聞》、《讀書門徑與讀物推廣資源》、《社會組織與閱讀推廣案例》、《數字化讀物與新媒體閱讀》。 本書附錄有《讀書之樂》、《讀書,曆久彌新的話題》、《小學生基礎閱讀、推薦閱讀書目》、《“ 中學生閱讀行動指南”中的基本閱讀、拓展閱讀書目》、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南京圖書館“ 陶風圖書奬”、“深圳讀書月”年度推齣的“十大好書”、《“悅讀經典”——南京大學通識教育之中外經典悅讀書目》、《“書之書”:中外書籍文化史典藏書目》及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河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曾祥芹先生的學術代錶作《創建具有民族化、現代化色彩的“漢文閱讀學”》等若乾重要書香資訊。全書主題鮮明,闆塊清晰,知識性強,對於 “書香傢庭”、“書香校園”、“書香機關”、“書香社區”和民間讀書會(群)組織等具有業務參考性和理念啓迪性,是一部“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工具之書。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有書香纔有“精神故鄉”(序言) 從“開捲觀書”到“啓屏索知”——數字化時代行之有效的若乾閱讀方法論(前言) 篇 兒童閱讀與書香傢庭 第二篇 藏書名傢與書人事跡 第三篇 讀書方法與閱讀理論 第四篇 文獻知識與讀書珍聞 第五篇 讀書門徑與讀物推廣資源 第六篇 社會組織與閱讀推廣案例 第七篇 數字化讀物與新媒體閱讀 附錄 (1)“影響中國曆史的三十本書”目錄 (2)北京“小學生基礎閱讀、推薦閱讀”書目 (3)“中學生閱讀行動指南”中的基本閱讀、拓展閱讀書目 (4)“文津圖書奬”(20062015年)獲奬書目及推薦閱讀書目 (5)“陶風圖書奬”(2011—2014年)獲奬書目 (6)“深圳讀書月”(2006--2015年)年度“十大好書”目錄 (7)“東亞人文100導讀”導讀書目 (8)“悅讀經典”:南京大學通識教育之中外經典悅讀書目 (9)“書之書”:中外書籍文化史典藏書目 (10)中外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目錄(附錶) (11)“讀書之樂”——《中國讀書大辭典》前言徐 (12)“讀書,曆久彌新的話題”——《中國讀書大辭典》品評錄 (13)創建具有民族化、現代化色彩的“漢文閱讀學”——《閱讀學新論》導論 編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講,初次看到它厚重的體量時,我內心是有些抗拒的,畢竟現在誰不喜歡電子化的便捷呢?但是,當我真正沉下心來使用它之後,我深刻體會到瞭紙質書特有的魅力和不可替代性。在沒有電子屏幕的乾擾下,捧著這本書,那種知識實體化的感覺是電子文檔無法給予的。你可以隨時在旁邊做批注,用不同顔色的筆標記重點,這種物理上的互動,極大地加深瞭記憶和理解。此外,它的檢索係統——雖然是基於傳統索引——設計得也極為高效,讓你不得不慢下來,用一種更專注的狀態去尋找信息,反而避免瞭網絡搜索時那種信息過載和注意力分散的問題。這本書,成功地為現代讀者提供瞭一個高質量、無乾擾的深度閱讀和學習的“避風港”。
評分這本書的編纂理念,在我看來,是它區彆於市麵上其他同類書籍的核心競爭力。它似乎不僅僅滿足於羅列詞條和解釋含義,而是深入挖掘瞭漢語言文字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學語境下的演變脈絡。我嘗試查找瞭一些較為生僻的古典文學詞匯,它的解釋往往會引用多處經典例證,並且對詞義的細微差彆進行瞭深入的辨析,這對於一個深度文學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將自己局限於傳統文學的範疇,而是對近現代以來新産生的,但已融入日常閱讀習慣的詞語,也給予瞭詳盡的考證和定位。這種兼顧曆史深度與現實廣度的編撰視野,使得它成為瞭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活的”辭典,能夠跟上時代閱讀習慣的步伐,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古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莊重感。我尤其喜歡封麵那種低調的金色燙印,在燈光下微微泛著光,但又不會顯得俗氣,很符閤一本工具書應有的格調。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觸感細膩,拿起來不會有廉價感,而且油墨的印製非常清晰,即便是細小的字體在長時間閱讀後也不會讓人感到疲勞。從排版上看,整體布局非常閤理,章節之間的邏輯劃分清晰可見,查找起來也十分方便,不像有些辭典那樣把內容堆砌得讓人眼花繚亂。這種對細節的把控,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查閱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載體。每一次翻閱,都能感受到設計者和編輯團隊對於“閱讀”這件事所抱持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用“沉浸式”來形容或許有些誇張,但絕對是愉悅且富有啓發性的。我發現自己不再僅僅是“查”一個詞,而是會不自覺地“讀”進去。它的很多詞條後麵附帶的“引申義辨析”或者“文化背景補充”部分,總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新的知識點,感覺像是在進行一次結構化的、主題明確的閱讀學習。比如,我隨便翻到一頁,看到瞭關於某個古代哲學概念的詞條解釋,立刻被吸引住瞭,順著它提供的關聯詞匯一路“串”瞭下去,不知不覺就花瞭一個多小時。這種將工具性與知識拓展性完美融閤的設計,非常符閤當代讀者對信息獲取效率和深度學習的雙重要求,讓查閱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變成瞭一種主動探索的樂趣。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文字工作的自由撰稿人,我最看重的是工具書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在使用瞭這段時間後,我可以肯定地說,這本“大辭典”在準確性上幾乎無可挑剔。我特意交叉比對瞭幾處我個人略有疑惑的成語典故齣處,它的溯源追溯得非常精準,甚至糾正瞭我之前的一些錯誤認知。而且,它所提供的釋義條目不僅準確,而且邏輯嚴密,層層遞進。對於那些一詞多義的情況,它采用瞭非常科學的分類方式,區分瞭主要的、次要的以及已經不再使用的古義,這極大地避免瞭在實際寫作或翻譯過程中産生歧義的風險。可以說,它為我的日常工作提供瞭堅實可靠的語言基石,大大提高瞭我的文本質量控製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