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家词选 龙榆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4611

唐宋名家词选 龙榆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46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宋词
  • 宋词
  • 词学
  • 龙榆生
  • 古籍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词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名家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4611
商品编码:2997839488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唐宋名家词选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32584611
定价:48 元 本店价:38.4 元
折扣:【80】 节省:9.6 元
分类:  →  
货号:1717291
图书简介 《唐宋名家词选》,1934年1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龙榆生认为诗词之有选本,第一务须从全部作品,第二抉择其最高者。这个选本成为唐宋词选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为龙榆生赢得了声誉,也一定程度上奠定龙榆生在词学领域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宋词的选本的简介,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不露痕迹: --- 《宋词三百首精粹鉴赏》 作者: 王安石、苏轼、辛弃疾 等历代词人(选编者:李清照、周邦彦 等)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7523151 篇幅: 约 1200 页,精装本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宋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的词作三百余篇,旨在为当代读者提供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宋词鉴赏入门与进阶的权威读本。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其在格律、意境、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魅力,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本书精选的篇目,横跨北宋中晚期至南宋鼎盛时期,力求展现宋词从婉约到豪放的流变轨迹,以及不同流派词人独特的艺术风貌。 选篇的广度与深度 本书的选目遵循“兼顾经典与创新,突出时代特征”的原则。我们并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耳熟能详的“名家名篇”,而是力图在保证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巨匠代表作的完整呈现外,增补了许多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鲜少被大众注意的词人作品,如秦观的细腻哀婉,周邦彦的格律精严,姜夔的清冷高妙,以及吴文英的迷离空灵等。 结构设计与鉴赏体系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结构清晰: 上卷:北宋初期与中期——婉约的奠基与抒情的高峰 此卷重点梳理了宋词由花间词风过渡至抒情主体的历程。收录了范仲淹的边塞情怀、晏殊的富贵气象、欧阳修的清雅含蓄。特别对柳永的俚俗入雅和对市井生活的描摹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强调其对长调(慢词)格律的贡献。此部分词作,多以闺怨、惜别、宴饮为主题,语言秾丽,音韵和谐。 中卷:北宋晚期与南渡之初——豪放的崛起与风格的分化 中卷是本书的重点与难点。它集中展现了苏轼开创的“以诗为词”的豪放气派,以及围绕苏轼形成的革新派的艺术实践。我们详尽收录了苏轼在政治失意、山水游历中的旷达胸襟,以及他如何突破传统词体限制的尝试。同时,对苏辛(苏轼、辛弃疾)的流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他们如何将历史、哲理、政治议论融入词中,极大地拓宽了词的题材领域。此卷也囊括了以黄庭坚、陈亮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词风的探索。 下卷:南宋中后期——格律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 此卷集中展现了南宋词人在偏安一隅的时代背景下,在艺术上达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重点梳理了“格律派”词人的成就,如周邦彦、姜夔(白石道人)对音律的考究,他们的作品往往意境高远,格调清俊。此外,我们收录了大量反映南宋爱国情怀、家国之思的作品,特别是对张炎、文天祥等人的词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体现了宋词在民族危机下的精神力量。 权威的注释与详尽的评点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详尽的注释与现代化的鉴赏视角。每首词均配有: 1. 出处与背景考证: 详细考证词作的创作时间、地点及相关历史事件,力求还原词人创作时的心境。 2. 字词精注: 对生僻字、典故、专有名词进行即时批注,并解释宋代特有的词汇用法(如“东风”、“料峭”、“小令”等)。 3. 格律简析: 针对词牌的韵脚、平仄变化进行简要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宋词的音乐性基础。 4. 现代鉴赏: 结合当代文学理论,分析词作的艺术手法(如意象的运用、句法的错位、情感的张力),阐释其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装帧与设计 本书采用大开本精装设计,纸张选用高克重米黄艺术纸,以减缓阅读疲劳。内文版式疏朗,正文与注释分栏清晰。封面设计取自南宋吴栻的《溪山行旅图》局部,力求在视觉上营造出古典、沉静、典雅的阅读氛围,体现宋词的文化底蕴。 本书不仅是文学研究者和专业院校师生的必备参考书,更是所有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希望深入领略宋词之美的普通读者的绝佳选择。通过研读这三百首精粹,读者可以把握宋词演变的全貌,领略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巅峰之美。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通常不太喜欢太过厚重的工具书,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巧妙地平衡了信息量与阅读舒适度。字体选择上,既保证了古籍的韵味,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视力习惯,这中间的分寸拿捏,着实考验编辑的功力。更值得称赞的是其结构安排,脉络清晰,使得读者在追踪某位词人或某一特定主题时,能够迅速定位。我曾尝试在一些零散的资料中拼凑对某个流派的完整认识,耗时费力且容易遗漏。但有了这本精选集,那些原本散落在不同孤本中的珍珠,被系统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道完整而璀璨的星河。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引导你从宏观的词史发展到微观的句法分析,构建起一个扎实而立体的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精选集无疑是古籍整理领域的一座丰碑。初次翻开,那装帧的典雅与纸张的触感便让人心生敬意。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搭建起了一座通往盛唐宋词黄金时代的桥梁。编选者的用心,在那些看似寻常的注释和校勘中展露无遗。我特别欣赏它在选目上的匠心独运,既涵盖了苏轼、辛弃疾这样的大手笔,也照顾到了那些婉约派中流砥柱的精妙之作,使得整部作品的视野开阔,而非仅仅聚焦于少数几位“顶流”。尤其是一些鲜为人知却意蕴深远的篇章得以重现光芒,这对于一个老饕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惊喜。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透过字里行间,听到那吴侬软语的婉约,感受到塞外金戈铁马的豪迈,那些画面感极强的意象,在清晰的排版和详尽的背景介绍下,变得触手可及。这不仅仅是文学鉴赏,更是一次深入历史肌理的文化朝圣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让“经典”变得“可亲近”。过去我对某些大家的作品总抱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反而束缚了理解的自由。但这里的选本和配文,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它不急于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为你铺好路径,鼓励你去自己探索词作背后的情感逻辑与艺术技巧。我发现自己开始不再满足于背诵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句,而是开始追溯作者创作那一句时的心境,这种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是阅读中最大的收获。例如,对于一些描写边塞或咏史的篇章,书中的背景介绍极为精准,使得那些晦涩的历史典故立刻鲜活起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感慨古人的胸襟与抱负。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手头已经积累了不少宋词的版本,但坦白说,很多版本在侧重点上有所偏颇,要么过于侧重某一地域风格,要么就是过度学术化而失去了文学感染力。这本《唐宋名家词选》的出现,弥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空白。它展现了一种更为全面和包容的选本哲学,既不偏废北宋的豪放与南宋的婉约,也不忽略那些在词史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人物。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那些流传较广但解读相对单薄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文本梳理,帮助读者跳脱出旧有的、甚至有些陈腐的理解定势。读完后,我感觉对整个唐宋词的时代风貌,有了一个更为立体和成熟的认识,那种感觉,就像是原本看一幅模糊的古代山水画,忽然间被精准的光线重新照亮,每一笔皴擦点染都清晰可见,令人心旷神怡。

评分

老实说,我对市面上那些装帧华丽但内容空洞的“宋词赏析”读物已经感到审美疲劳。然而,这一册却完全不同。它仿佛一股清流,将那些被过度解读或简单化的作品,重新放置于它们诞生的时代语境中进行审视。我最欣赏的是其学术性的严谨,对于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词句,编选者提供的考据和注释,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绝非那种生硬的学术堆砌。这让即便是初涉宋词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而资深爱好者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翻阅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对照着某些版本差异进行琢磨,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其他快餐式读物无法比拟的。它强迫你去慢下来,去品味词句中的一字一停顿,去感受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喜怒哀乐,让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涤和滋养。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传神写照,寓理于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