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典藏书系:智囊
定价:32.80元
作者: 冯梦龙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463417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n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使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校勘价值。书中的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是十分有益的。应当特别提及的是书辑《闺智》一部,记叙了许多有才智、有勇谋、有远见卓识的妇女,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使此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性质。
n内容提要
《智囊》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1625),这年冯梦龙已届天命之年,还正在各地以做馆塾先生过活,兼为书商编书以解无米之炊。此时也是奸党魏忠贤在朝中掌权,提督特务机关东厂,大兴,正红得发紫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比较黑暗的时期之一。冯梦龙编纂这部政治色彩极浓,并且许多篇章直斥阉党掌权之弊的类书,不能不令人对冯氏大智大勇的胆识表示敬佩。
目录
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1646年),名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明末长洲人,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编辑,作品颇丰,其中以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为。《苏州府志人物志》中曾称冯梦龙先生为“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
文摘
序言
我对古代的诗词歌赋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而《唐诗三百首》无疑是集大成者。这本书几乎陪伴了我度过了无数个安静的夜晚,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无论是边塞的雄浑,还是闺阁的婉约,都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我喜欢那种反复吟诵的感觉,仿佛能通过文字的韵律,与千年前的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沉郁、王维的禅意,每一种情绪都能在书中找到最完美的表达。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审美教育,教会了我如何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如何在寻常巷陌中捕捉到诗意。每次翻开,总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那些意象的运用和典故的巧妙,都让人拍案叫绝。
评分《孙子兵法》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来自其极致的实用性和战略高度。初看时,觉得它似乎只适用于军事领域,但深入研读后才发现,其核心思想完全可以应用于商业竞争、项目管理乃至个人职业规划。孙武的分析逻辑严密得令人敬畏,他对“知己知彼”、“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阐述,简直是关于信息优势和心理战的教科书。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对全局的把握能力,它教导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战术得失,而要从战略层面去布局和决策。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有力,没有丝毫的冗余,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密计算的棋子,为构建整体的胜利蓝图服务。阅读它,就像是接受了一次高强度的思维训练,让我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审慎和高效。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部名为《红楼梦》的巨著,曹雪芹的文字功力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对封建社会末世贵族生活细致入微的描摹,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深刻的象征意义。黛玉的敏感多思、宝钗的圆融周到、宝玉的痴情叛逆,这些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更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洞察,书中对“情”的探讨达到了极高的哲学高度。你会在那些诗词歌赋中感受到极致的美感,也会在那些家族的兴衰荣辱中体会到世事的无常。每次读到关键情节,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那种被故事完全牵引的感觉,是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
评分自从读了《道德经》,我的心境仿佛被洗涤了一遍,变得更加平和与豁达。老子的文字简短精炼,却蕴含着无穷的哲理,读起来像是在品一壶陈年的老茶,需要慢慢咂摸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醇。他所阐述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高压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开始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我不再执着于眼前的得失,而是尝试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起起落落。这本书就像一位沉默而智慧的长者,在你迷茫时,用最朴素的语言指引你回归本心。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改变了我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学会了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真理。
评分这本《资治通鉴》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权谋、智慧与人性的百科全书。初读时,我被它宏大的叙事和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所吸引,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司马光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无论是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是阴险狡诈的权臣,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历史事件的评述,那种冷静客观中透着对世事人情的洞察力,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感悟,关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出路,这些古人的智慧至今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它不是那种读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需要反复品味,每一次都能带来新的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