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幼学琼林
定价:34.60元
作者: 程登吉,周远斌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4033870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的众多蒙学读物中,《幼学琼林》是编得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对于它,古人曾有过很高的评价,说是“读过《幼学》会看书,读了《幼学》走天下”。从图书分类的角度看,《幼学琼林》属于正宗的古代启蒙类书。尽管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那样声名显赫,可要论普及之广、效用之大,该书则远远胜过了那些皇皇巨著。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同时还有过《故事寻源》等异名。关于它的初编写者,历来存在着争议。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是明代的程登吉,但也有人说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溶。而现在通行的本子,则是清代人邹圣脉在原本基础上增补注释的《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不过在旧私塾中,人们常省去增补部分不读,以求内容的精悍。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在编辑注解该书时,也略去了后来增补的部分,然后加上今注、今译和一些典故故事,再补上一点新的传统文化常识,以适合今天年轻的读者阅读。
《幼学琼林》虽然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怛对我们今天的年轻读者来说,它依然很值得一读。
首先,《幼学琼林》是一部中国文化常识的小百科,其内容涉及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婚姻、人事、饮食、宫室、器用、文事、科第、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32个类目,所介绍的知识十分丰富,几乎应有尽有。其资料来源,不仅有群经正史、诸子百家,还涉及到许多稗官野史、方志异闻和俗语俚谚。其文字言简意赅,均对偶成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也易记。
其次,《幼学琼林》既是字典又是词典,还可以看作是成语词典和典故词典。例如,像这样的词句在全书中比比皆是:
“竣”者作事已毕之谓,“醵”者敛财饮食之名。
彼此不合日“龃龉”,欲进不前日“趑趄”。
同恶相帮,谓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
作者对字、词、成语的释文简练而恰当,用语不多却解释得十分清楚。另外,本书还非常注意对近义词的辨析。如“人笑曰‘解颐’。人微笑曰‘莞尔’,掩口笑日‘胡卢’。大笑日‘绝倒’,众笑曰‘哄堂”’。作者用非常平易简练的语言,就把几个词语的含义辨析得明明白白。如果我们借助这样一本实用的工具书来学习汉语中的词语和典故,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幼学琼林》还是一本礼仪实用大全。书中不仅对一般传统生活常识多有介绍,还讲解了不少曰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特别是关于家庭成员关系、婚丧嫁娶、寿诞祝语以及社交中的敬语尊称等非常有用的知识。今天的青年人传统文化素养往往不够,在比较严肃的社交场合常会感到说话、做事不太得体,可又不知如何改进。相信看了该书,我们在举止言谈方面的传统修养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文白结合”的把握上。很多古代蒙学读物,如果完全不加注释或解释,对于现代的读者而言,阅读门槛实在是太高了。这部版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它保留了原著的古朴文风,确保了文本的纯粹性,但同时,在关键的注释部分,又使用了清晰、简洁的现代白话文进行辅助说明。这种处理方式,既尊重了经典,又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难度,使得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我试着让一个对文言文有些抵触的晚辈翻阅,他居然能因为那些清晰的脚注而跟上思路,这在以往的古籍阅读尝试中是极少见的。这套注释体系本身,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微型的、高效的文言文学习工具,功不可没。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传统启蒙读物的学习者,我不得不说,这部作品的选材角度极其精妙。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古代的典故或知识点,而是巧妙地将历史、文学、伦理纲常融入到一种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框架之中。初读之下,可能会觉得内容庞杂,但随着深入,你会发现作者(或编者)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知识体系,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不同古籍中的碎片化信息,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可以依循。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某些晦涩词汇或典故时的克制与准确,没有过度现代化的解读,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语境。这对于我们想要真正领会古人思维方式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士人教育路径的侧门,而不是直接把所有答案摆在你面前,留给读者极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初拿在手里就感觉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快消品,而是蕴含着历史厚重感的物件。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不仅保护了视力,更营造出一种古籍特有的韵味。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出的空白恰到好处,使得阅读的节奏感很强,即便是面对相对严肃的文言内容,也不会感到压迫。尤其是一些插图的印刷质量,线条清晰,墨色饱满,看得出出版社在工艺上是下了血本的。这样的实体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传统的、有仪式感的对话。很多现代出版物为了追求成本效益,在细节上往往敷衍了事,但这部作品却像是在精心雕琢一件工艺品,让人由衷地感受到出版方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
评分坦率地说,我最初是带着一种“不过如此”的审视态度去接触这部经典的,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汗牛充栋。然而,阅读过程中,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教你“必须知道什么”,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化的场景,润物细无声地植入一些基础的道德准则和处世哲学。比如对于时间观念的珍惜,对于人际交往中礼仪的重视,这些内容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常常被忽略,但在这本书里却被反复强调,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温和的方式呈现。我发现自己无意识地在日常小事上开始注意这些细节,这绝非生硬的灌输,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基因的唤醒。这本“琼林”的价值,不在于你读完了能背诵多少,而在于它能在不知不觉中重塑你的内在秩序感和行为规范。
评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幼学琼林》,它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教科书”。它是一部微缩的古代社会百科全书,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一个“合格的读书人”所应具备的知识谱系的期待。翻阅它,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考察。你会看到古代对于天文地理、历史沿革、官制礼仪的粗略认知框架,这对于理解后世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提供了重要的上下文。它不仅仅是教人读书识字,更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世界观模型。我特别留意到它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角度,那种既肯定其功绩又保留其局限性的态度,显示出一种历经时间沉淀后的审慎与智慧。拥有这样一本基础读物,就好比拥有了一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底层逻辑的万能钥匙,其收藏和研习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