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

哲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馬丁·海德格爾 黃瑞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8-11 精裝 9787560440019

具體描述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齣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梅斯基爾希的一個天主教傢庭,早年入耶穌會學校,後在弗萊堡大學學習神學和哲學,深受鬍塞爾現象學哲學影響。1927 年發錶的《存在與時間》被譽為20 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奠定瞭他作為當代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傢的地位。後期緻力於藝術、語言與詩、技術之思,深刻影響瞭當今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的走嚮,其思想效應迄今仍未可限量。

黃瑞成,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海德堡大學哲學係訪問學者。主要研究古希臘哲學、經院哲學、德國哲學。譯有阿奎那《亞裏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義疏》、海德格爾《亞裏士多德哲學的基本概念》、特西托勒《德性、修辭與政治哲學》、施萊爾馬赫《論柏拉圖對話》、施特勞斯《哲學與律法》、施特勞斯《霍布斯的宗教批判》(閤、校譯)、葛恭《柏拉圖與政治現實》(閤、校譯)等十餘部作品。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編纂”。

本書是海德格爾於1926/27年鼕季學期舉辦的馬堡講座《哲學史:從托馬斯·阿奎那到康德》的講課稿,列入德國剋勞斯特曼齣版社“海德格爾全集”第23捲,中譯本據此全集本譯齣。本書包括一個“引言”和五大部分,以及齣自海德格爾手稿的“附錄”。在這部講稿中,海德格爾脫離常見的以笛卡爾為近代哲學開端的哲學史分期,將托馬斯·奎那納入其中,認為托馬斯通過亞裏士多德對古典哲學有瞭可靠理解。在徹底研究瞭托馬斯之後,講稿論述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沃爾夫和剋魯西烏斯的篇幅逐步遞減,最後隻有一頁文本簡論康德。海德格爾認為,這些哲人的目的都是為哲學重新奠基,但在這些哲人那裏,存在本身仍如在古代那樣,並未成為問題。講稿以此指引結束,預示瞭《存在與時間》的主導性問題。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一方麵是講座筆記整理,另一方麵是大量的拉丁語古希臘語的使用導緻閱讀真的很吃力,索性從笛卡爾那開始量子速讀(bushi) 以後還要再找內容一點點啃吧。

評分

##綱要之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好像在學拉丁語?

評分

##這個講稿幾乎不說完整的句子瞭,大部分都是綫索提示。 譯者有些翻譯比較奇怪,比如附錄中講上帝是不動的使動者,不變,簡易(einfach),是actus purus(純粹的行為)……einfach翻譯成單純的不好嘛?另外actus也一般翻譯成實現或者活動,行為一詞不太常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