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视摄像有规律可循,但寻找和掌握其规律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打破规律、寻求创新才是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传媒界带来了走多媒介融合道路的新理念,在这一理念下,许多传统的规律将被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等待,而是要边干边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宗旨。
本实验教材共分电视摄像概述、单项实验两个单元,其主体是单项实验部分。本教材在形式上尽可能地按照实验课要求的格式编写,在内容上,力求原理、技术与艺术三者结合,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故该教材不但可以作为大学生的实验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传媒界从业人员的实践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单元 电视摄像概述
第一章 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电视的三大制式
第二节 高清晰度电视(HDTV)
第三节 数字化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化
第二章 电视信号
第一节 射频信号
第二节 视频信号
第三节 音频信号
第三章 数字技术
第一节 数字化的理论
第二节 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第三节 压缩技术
第四节 存储技术
第四章 电视摄像机
第一节 摄像机的基本性能
第二节 摄像机的构成
第三节 摄像机的调节
第四节 摄像机安装设备
第五章 电视制作的三种方式
第一节 ENG方式
第二节 EFP方式
第三节 演播室制作方式
第二单元 单项实验
实验一 白平衡调整
实验二 固定画面
实验三 推镜头
实验四 拉镜头
实验五 摇镜头
实验六 移动拍摄
实验七 利用三脚架拍摄
实验八 综合运动拍摄
实验九 夜景拍摄
实验十 模拟夜景拍摄
实验十一 电视摄像构图(1)
实验十二 电视摄像构图(2)
实验十三 电视声音的录制
实验十四 电视摄像布光(1)
——电视摄像布光的基本知识
实验十五 电视摄像布光(2)
——新闻播音室布光方法及其技术处理
实验十六 电视摄像布光(3)
——虚拟演播室布光技巧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二、机身
(一)电子快门
电子快门主要用于动态摄像以及显示器的扫描频率。它可以减低曝光量,使画面细部得到清晰呈现,并能够解决快速移动带来的影像模糊问题。可选择的快门速度有1/50(正常)、1/100、1/250、1/500、1/1 000、1/2 000等。快门速度越快,运动图像越清楚,但进光量越少。目前可变速电子快门还具有清晰扫描功能。在拍摄电视机上的画面或计算机显示器上的画面时,画面上会出现水平条纹。这是因为显示器的扫描频率和摄像机的扫描频率不一样而造成的。当然,若使用清晰扫描功能就能够准确控制摄像机的快门速度,使之正好对应于显示器的扫描频率,使条纹消失。清晰扫描功能的电子快门速度选择为1/50.3秒到1/101.1秒共157挡。各种机型会有不同的挡数。另外,应注意计算机显示器的扫描频率有多种多样,可能会做不到完全消除干扰图形,并且显示器的扫描频率也可能会随运行软件而改变。
(二)滤色片与滤色镜
在摄像过程中,通常要求光源色温与滤色片的色温平衡性相一致,否则,就会导致偏色。光源色温高于滤色片的色温平衡性,图像偏蓝;光源色温低于滤色片的色温平衡性,图像偏红。这种色温误差越大,偏色也就越严重。
摄像机除了内部带有的滤色片外,有时还可通过在镜头前加滤色镜来调节色温平衡和创造特殊效果。滤色镜可以校正色温、色补偿和创造色彩效果。
校色温滤色镜专门用于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色温,以满足摄像机对光线色温的要求。橙色系列用于降低色温;蓝色系列用于提高色温。
在室外拍摄时,摄像机即使光圈开到最小,也不能处理高光区。在摄像机上选择中灰滤色片(ND filter),可以降低投射到成像系统的光线强度,同时完全不会影响到光线的色彩,在强光的情况下常常使用。ND滤色片的另一个用途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光圈,得到较小的景深,使得前、后的景物都能虚化。
(三)白平衡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照明情况选择适当的滤色片(filter)。白平衡功能则可以做更细致的调整,使其在光线偏色的情况下,能正确地还原白色。黑平衡用来设定画面的黑色基准。
前言/序言
1969年7月21日,全球5.2亿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观众坐在各自的家中,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由美国CBS广播公司转播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登陆的实况。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舱舷梯的最后一级时,指着他即将踏上月球粉状表面的左脚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于全人类来说,这是向前跨了一大步。”这一大步,预示着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起点,同时,这一大步又预示着人类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时期。它印证了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此前提出的“电视的出现促成了地球村的诞生”的著名论断。
事隔近40年,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令人瞠目结舌,而多媒介的传播方式同样使人耳目一新。最起码来说,网络传播速度的迅捷和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使人类信息传播从手段、方法、技巧直至理念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一反以前报纸、电台、电视台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和各自独立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双向互动、多媒介融合、优势互补的新格局。这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方式,改变了文科和理工科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淡化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界限,因此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半个多世纪来,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类人才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重课堂而轻实验,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偏弱。近七八年虽有较大的改观,但仍与教育部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用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与多数学校无完善的实验教学环境与设施,与全国至今无一部正规出版的配套的实验教材,也与办学者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极大的关联。
电视摄像实验教程/21世纪新闻传播学实验系列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电视摄像实验教程/21世纪新闻传播学实验系列教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我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我有深刻的内涵……
评分
☆☆☆☆☆
我们是怎样的人?
评分
☆☆☆☆☆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评分
☆☆☆☆☆
坏人自然是一本坏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奇臭的味道。
评分
☆☆☆☆☆
如果是面向市场的书,卖得好就是好书,如果从读者的角度看,在阅读内容之前,书的好坏其实是可以从装帧上鉴别出来的。装帧花哨的,可能流行一时但没什么收藏价值;纸张简陋的,适合等车时翻翻;一般来说,好的书封面设计合理美观,内页简洁,字体行距适中,总之阅读起来十分舒适。问题补充: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评分
☆☆☆☆☆
坏人自然是一本坏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奇臭的味道。
评分
☆☆☆☆☆
你说的真好。一楼的回答十分精彩。
评分
☆☆☆☆☆
评分
☆☆☆☆☆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