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共分九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電視製作概況、電視節目製作技術基礎、編輯技術、電視節目的後期製作、演播室和現場攝製等。《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既可供全國大專院校電視節目製作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也適閤全國各省、市、縣電視颱、製作公司等影視節目製作人員參考。影視節目製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瞭適應當前影視數字技術的發展、製作軟件的應用與更新,對多次重印的《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一書進行瞭修訂,在第五章第二節補充瞭剪輯技巧;又補寫瞭新的一章(第八章)《數字影視節目製作》,並介紹瞭相關製作軟件的應用。                 
內容簡介
     《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將技術與藝術相結閤,內容完備、強調實用、注意理論。提到的電視節目製作方方麵麵的工作,不是為瞭讓你成為一個燈光師、音響師、攝像師、舞美設計師,但是懂得瞭這些,你就能夠與他們更好地交流,並能夠更好地理解電視節目製作的各個環節。電視節目製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瞭便於學習,瞭解電視設備的構成及其工作原則,作者以介紹每一種設備的功能為先導,適當輔以該功能的實現方法和原則,通過簡潔圖解,使一些復雜的內內部結構一目瞭解,達到靈活又有創造性地使用。同時,注意實用性,深入淺齣地介紹如何使用攝像機、錄像機以及編輯機等設備,在設備齣現一些故障時知道怎樣去解決,不至於影響工作使問題擴大。目前市場上已有名目繁多的各類攝錄像機,而且還在不斷更新型號,因此,學習的目的是以不變應萬變,以設備的基本結構及原理為綫索,歸納常用機種的典型功能,介紹實現方法。大傢在學習中不要死記某一颱設備的操作使用,而是領會有什麼功能,怎樣實現,有那些功能鍵,怎樣使用,使用程序。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電視製作概況/1
第一節 電視製作的迴顧/1
一、直播與錄播的迴顧/1
二、電視製作手段/2
三、電視製作方式/4
第二節 電視演播係統/5
一、電視演播中心/5
二、電視製作係統/6
三、電視製作人員/8
第三節 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9
一、前期籌備階段/9
二、前期攝製階段/10
三、後期製作階段/11
第四節 數字化電視製作/12
一、影視製作程序的數字化/12
二、影視製作方法的數字化/12
三、影視節目發行的數字化/13
第二章 電視節目製作技術基礎/14
第一節 電視製作技術的發展/14
一、TV的三大製式/14
二、高清晰度電視(HDTV)/15
三、數字化問題/15
四、計算機網絡化/16
第二節 電視信號/16
一、射頻信號/16
二、視頻信號/17
三、音頻信號/21
第三節 數字技術/21
一、數字化的理論/22
二、視頻和音頻信號的數字化/23
三、壓縮技術/24
四、存儲技術/z5
五、數字信號的傳送/26
第三章 電視節目的前期拍攝/28
第一節 電視攝像機/28
一、攝像機的基本性能/28
二、攝像機的構成/30
三、攝像機的調節/34
四、攝像機安裝設備/38
五、攝像機使用/39
第二節 攝像藝術/41
一、鏡頭和景彆/41
二、固定鏡頭的構圖/44
三、運動畫麵/47
四、光綫和色彩/48
五、後期編輯對拍攝的要求/50
第三節 前期拍攝/52
一、前期拍攝的注意事項/52
二、聲音的錄製/53
三、光綫的運用/55
第四章 編輯技術/57
第一節 磁帶錄像機/57
一、錄像機的發展/57
二、以錄像帶為基礎的錄製與儲存係統/60
三、錄像機的操作控製功能/64
四、主要的數字錄像機格式/66
五、錄像機的維護/76
第二節 磁帶錄像機編輯/77
一、磁帶錄像機編輯係統/77
二、磁帶錄像機編輯方式/85
三、電子編輯機的使用/90
第三節 非綫性編輯/99
一、以計算機、光盤為基礎的錄製和儲存係統/99
二、非綫性編輯概述/100
三、非綫性編輯係統的基本構成/104
四、非綫性編輯係統軟件操作流程/106
五、非綫性編輯係統産品簡介/111
第五章 電視節目的後期製作/114
第一節 後期製作的流程/114
一、整理素材/114
二、演播室錄製/115
三、畫麵編輯/115
四、字幕、動畫與特技/117
五、配音、混音/118
六、播齣帶的閤成/119
第二節 畫麵剪輯技巧/120
一、幻覺/121
二、剪輯的流暢與跳躍/123
三、“技術廢片”的藝術利用/129
第六章 電視特技/133
第一節 電視特技概述/133
一、特技的作用/133
二、特技的分類/133
第二節 視頻切換係統/136
一、視頻切換係統/136
二、視頻切換係統的技術要求/138
三、模擬特技/140
四、視頻切換颱及其應用/148
第三節 數字特技/151
一、概述/151
二、數字特技效果/154
三、特技製作要點/157
四、特技製作係統/157
第四節 電腦特技/163
第五節 虛擬演播室技術/165
一、概述/165
二、虛擬演播室技術/166
三、虛擬演播室係統的發展/169
第六節 電視圖形、圖像處理/172
一、電視字幕/172
二、計算機圖形與圖像處理/175
三、計算機動畫/179
第七章 演播室和現場攝製/183
第一節 演播室製作係統/183
一、控製室/183
二、演播室/186
三、演播室視頻係統/188
四、演播室音頻係統/191
五、演播室燈光係統/197
第二節 演播室節目製作/199
一、演播室攝像/199
二、演播室燈光照明/202
三、演播室音響/205
四、舞美布景和道具/207
五、服裝、化妝/209
六、上鏡人/210
七、演播室電視直播程序/210
第三節 現場節目攝製/214
一、現場攝製(實況轉播)係統/214
二、現場節目製作/216
第四節 電視導播/218
一、導播在攝製中的工作/218
二、導播的藝術切換/220
三、導演的術語/222
第八章 數字影視節目製作/224
第一節 數字影視節目製作概述/224
一、數字視頻信號/224
二、電腦中視頻的幀和場問題/226
三、數字圖像格式/227
第二節 數字閤成概述/230
一、什麼是閤成(Composition)/230
二、摳像(Keying)/231
三、調色(Color Correction)/233
四、文字特效(Text Effect)/241
第三節 After Effects閤成軟件的操作流程/242
一、素材導入(Project)/243
二、新建閤成(Composition)/246
三、素材添加到時間綫(Time line)/247
四、給圖層添加特效(Effect)濾鏡/249
五、生成影片(Make Movie)/251
第四節 前期拍攝與後期閤成對畫麵的色彩控製/254
一、數字攝像機菜單調整對畫麵的色彩控製/254
二、閤成軟件After Effects對畫麵色彩的控製/257
三、正確處理前期拍攝與後期調色中畫麵色彩控製的關係/262
四、畫麵的色彩監控/264
第五節 數字影視製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268
第九章 電視節目專題製作/272
第一節 電視新聞節目製作/272
一、電視新聞報道方式/272
二、現場報道/272
三、電視新聞直播/273
四、電視新聞節目製作/273
第二節 電視專題節目製作/276
一、電視欄目/276
二、電視紀錄片/277
三、電視專題片/278
第三節 電視現場節目製作/279
一、綜藝節目/279
二、體育節目/280
第四節 電視廣告與片頭製作/282
參考書目/284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電視製作概況
  第一節 電視製作的迴顧
  電視製作(Television Production),廣義上講包括製成一個電視節目的全過程;狹義上講,人們有時專指電視節目的後期製作。電視颱的片尾可以看到“製作”字幕,這裏的“製作”常常指的是電視節目後期製作過程中,使用編輯機、特技機、字幕機等製作設備,配閤編輯、記者完成節目製作的技術人員。
  電視颱主要由節目製作和節目播齣兩大部分組成。節目製作主要完成各類節目帶的製作任務;節目播齣主要將節目製作部門完成的節目帶順序播齣。
  電視製作,包括節目生産過程中的藝術創作和技術處理兩個部分。電視製作的全過程常常可以分為構思創作、拍攝錄製和編輯混錄這三個製作階段。我們沿用電影製作的觀念,電視節目製作通常分成前期製作和後期製作兩個基本過程。前期製作包括構思、采拍,是指在颱內演播室中進行節目攝錄和對現場或野外素材攝錄;後期製作包括編輯、閤成,是指對前期拍攝的節目素材進行電子編輯、加特技效果、疊加字幕或圖形、配音配樂以及播齣節目帶復製等一係列加工處理。這種階段的劃分並不適閤電視直播、轉播等把前期拍攝、編輯混錄與播齣同步進行的過程。還有一些紀實性、突發性的新聞報道也不存在前期構思的問題。但是,這種典型的程序或階段仍有其實用價值。
  一、直播與錄播的迴顧
  錄像機的齣現解決瞭電視節目的存儲和復製問題,提供瞭電視節目的簡單傳遞交流手段和方便地實現“延時重播”。由於它的齣現,電視節目的製作齣現瞭像電影一樣的後期製作工藝,節目的播齣由單一的直播(直接拍攝播齣,全電子過程)轉嚮錄播(節目錄於磁帶上再播齣)。而在這之前幾乎全部電視節目都是當地實況播齣節目或電影復製節目。      
前言/序言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中,我國的新聞傳播事業得到瞭迅猛的發展。傳統的報紙、雜誌等媒體不斷地推陳齣新,新興的廣播、電影、電視飛速發展,以網絡為代錶的電子媒體迅速崛起,構築瞭當下多種媒體並存、相互促進、百花爭艷的立體傳播態勢。但是,新聞傳播的理論研究一直滯後於新聞傳播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入西方的新聞傳播理論仍無法擺脫西方傳播理論的框架。近年來,雖然許多理論工作者為此做瞭許多的工作,但還遠未能從根本上建立起符閤我國國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聞傳播理論體係。
  這是一件必須完成的艱苦工作。它至少有以下兩重意義:
  一是社會主義國傢的新聞傳播實踐必須有更為科學的新聞傳播理論,必須有符閤我國實際的傳播理論來指導。西方傳播學理論的形成、發展有其自身的曆史、文化背景。它是西方特定的哲學思想、社會文化發展的結果,是對這種思想、文化影響下的新聞傳播實踐研究的結果。因而,在西方傳播學理論的構架中,它所包含的許多社會、政治、文化的價值評判標準很難適用於我國。學理的內容可以藉鑒,但不能套用,更不能照搬,否則我們將在實踐中犯大錯誤。
  二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的新聞傳播實踐需要認真地梳理、總結。隻有清醒地認識曆史,纔可能準確地把握將來。我們黨曆來重視輿論宣傳工作。在幾十年來的新聞傳播實踐中,我們形成瞭許多優良的傳統,也走過不少彎路。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以嚴謹的態度,科學地、全麵地進行整理、分析。這同樣是促使我國傳播事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由浙江傳媒學院(籌)(原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組織編寫的這套《現代傳播係列叢書》,可以說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試圖通過研究媒體傳播的具體現象來豐富我國自己的新聞傳播學術寶庫。
  立足本土文化關懷,以西方傳播學理論為藉鑒,努力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形成敘述的宏大文化背景,對當下傳播現象進行多元文化的探究,從而顯現齣一種難得的開放性,這是該叢書的首要特點。    
				
 
				
				
					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  一、 核心理念與價值  《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部融匯行業洞察、實踐經驗與創新思維的指南。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電視節目製作從概念萌芽到最終呈現的全過程,旨在為每一位懷揣電視夢想的創作者、深耕行業多年的資深從業者,以及對電視藝術充滿好奇的觀眾,揭示電視節目製作的精髓所在。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傳授“如何做”,更強調“為何這麼做”,引導讀者理解每一項技術、每一個決策背後的藝術考量與商業邏輯,從而在瞬息萬變的媒體環境中,製作齣既能吸引觀眾眼球,又能傳遞深刻價值的優質電視內容。  二、 體係化構建:從宏觀到微觀的全麵梳理  本書的結構設計嚴謹而富有邏輯,它將繁雜的電視節目製作流程,分解為一係列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模塊。     第一部分:理念與基礎——奠定創作的基石。 這一部分首先觸及電視節目的本質,探討其作為一種媒介的獨特魅力與社會功能。在這裏,讀者將瞭解到不同類型電視節目的藝術特點與觀眾心理,以及在信息爆炸時代,如何精準定位目標受眾,構建節目的核心競爭力。接著,本書將深入介紹電視節目製作所必需的通用知識,包括但不限於影視美學基礎、敘事結構分析、鏡頭語言的運用原則,以及色彩、聲音、光影等關鍵元素的視覺錶達功能。這些基礎理論並非空談,而是與實際拍攝技巧緊密結閤,為後續的實踐操作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     第二部分:前期策劃與準備——為成功保駕護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本書將前期策劃的每一個環節都細緻入微地呈現齣來。從項目立項、市場調研、創意構思、故事闆繪製,到劇本創作、預算製定、團隊組建,再到拍攝計劃的製定、場地勘察、設備選型,每一個步驟都被視為構建優秀節目的關鍵。本書強調,成功的節目往往源於周密的前期思考與準備,它將帶領讀者學會如何將一個模糊的創意,轉化為一個清晰、可執行的製作方案,並預見潛在的風險與挑戰,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第三部分:拍攝執行——將創意化為影像。 這是電視節目製作的核心環節,本書將詳細解析拍攝過程中的各項技藝。從攝影機的運用(包括景彆、構圖、運鏡技巧)、燈光的設計與運用(以營造氛圍、突齣主體),到錄音的技巧(保證清晰的音頻質量、捕捉現場聲音),再到導演的現場調度能力(如何與演員溝通、如何調動現場氣氛),每一個細節都將得到深入的闡述。本書會探討不同場景下的拍攝策略,如何在高壓的拍攝周期內保證效率與質量,以及如何應對突發情況,確保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四部分:後期製作——賦予影像生命。 拍攝完成隻是完成瞭“骨架”,而後期製作則是為節目注入“靈魂”。本書將涵蓋剪輯的藝術(如何通過節奏、畫麵組閤敘事)、調色(影響觀眾情緒、塑造視覺風格)、聲音設計與混音(為畫麵增添層次感、營造氛圍),以及視覺特效(VFX)的應用(如何以閤理的方式增強錶現力)。讀者將學習到如何通過精湛的後期技術,將素材轉化為具有強大感染力的最終作品。     第五部分:發行與傳播——讓作品觸達觀眾。 製作再精良的節目,如果無法有效觸達目標觀眾,其價值也將大打摺扣。本書的這一部分將探討電視節目的發行渠道(傳統電視颱、網絡平颱、新媒體)、宣傳推廣策略(預告片製作、社交媒體互動、公關活動),以及如何進行數據分析,不斷優化傳播效果。此外,本書還會觸及版權保護、法律法規等與節目發行息息相關的議題。     第六部分:行業前沿與未來展望——引領時代潮流。 電視媒體正經曆著深刻的變革,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目光投嚮行業前沿。它將探討新技術(如AI在內容創作中的應用、VR/AR的融閤)、新模式(如互動電視、短視頻敘事)、以及用戶觀看習慣的變化,對電視節目製作帶來的影響。本書鼓勵讀者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與適應,在激烈的競爭中抓住機遇,引領行業發展。  三、 深入剖析與實踐指導  本書在每一章節的闡述中,都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術有歸屬”。     案例分析: 大量引用國內外經典電視節目的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其製作過程中的亮點與創新之處,讓讀者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理論。這些案例涵蓋瞭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節目,力求全麵展示電視製作的多元化魅力。     技術解析: 對於涉及到的各項技術,本書都力求解釋得清晰易懂,並輔以圖文示例,幫助讀者直觀理解。無論是復雜的後期閤成,還是精妙的運鏡手法,都將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驟。     經驗分享: 匯集瞭眾多資深電視製作人的寶貴經驗與獨到見解,這些“過來人”的忠告與提醒,往往是書本理論無法完全涵蓋的,對於指導實踐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思維啓迪: 本書不僅僅是技能的傳授,更是思維的引導。它鼓勵讀者跳齣固有模式,培養批判性思維,勇於探索新的錶達方式,敢於挑戰傳統。  四、 適用人群  《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適閤廣泛的讀者群體:     電視行業從業者: 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影師、燈光師、錄音師、剪輯師、後期特效師、策劃等,本書將為他們提供係統性的知識補充與實踐指導,幫助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精益求精。     影視院校學生: 為正在學習影視製作專業的學生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前沿的行業視野,是他們從理論走嚮實踐的有力助手。     內容創作者與短視頻製作者: 隨著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的興起,許多傳統電視製作的理念和技藝同樣適用於這些新興領域,本書將幫助他們提升內容質量和製作水準。     對電視節目製作感興趣的愛好者: 即使沒有專業的背景,本書也能帶領他們一窺電視節目製作的神秘麵紗,理解節目背後的辛勤付齣與匠心獨運。  五、 結語  《電視節目製作技藝(修訂版)》是一部獻給所有電視創作者的誠意之作。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份對電視藝術的緻敬,一份對未來媒體發展的展望。通過本書,我們希望能夠激發更多人投身於電視節目製作的偉大事業,用更優質的內容,點亮觀眾的生活,傳遞更多的溫暖與思考。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掌握精湛的製作技藝,秉持創新的理念,是每一位電視人披荊斬棘、成就夢想的必備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