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共分九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电视制作概况、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基础、编辑技术、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演播室和现场摄制等。《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既可供全国大专院校电视节目制作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也适合全国各省、市、县电视台、制作公司等影视节目制作人员参考。影视节目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适应当前影视数字技术的发展、制作软件的应用与更新,对多次重印的《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一书进行了修订,在第五章第二节补充了剪辑技巧;又补写了新的一章(第八章)《数字影视节目制作》,并介绍了相关制作软件的应用。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内容完备、强调实用、注意理论。提到的电视节目制作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灯光师、音响师、摄像师、舞美设计师,但是懂得了这些,你就能够与他们更好地交流,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电视节目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便于学习,了解电视设备的构成及其工作原则,作者以介绍每一种设备的功能为先导,适当辅以该功能的实现方法和原则,通过简洁图解,使一些复杂的内内部结构一目了解,达到灵活又有创造性地使用。同时,注意实用性,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使用摄像机、录像机以及编辑机等设备,在设备出现一些故障时知道怎样去解决,不至于影响工作使问题扩大。目前市场上已有名目繁多的各类摄录像机,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型号,因此,学习的目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以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原理为线索,归纳常用机种的典型功能,介绍实现方法。大家在学习中不要死记某一台设备的操作使用,而是领会有什么功能,怎样实现,有那些功能键,怎样使用,使用程序。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电视制作概况/1
第一节 电视制作的回顾/1
一、直播与录播的回顾/1
二、电视制作手段/2
三、电视制作方式/4
第二节 电视演播系统/5
一、电视演播中心/5
二、电视制作系统/6
三、电视制作人员/8
第三节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9
一、前期筹备阶段/9
二、前期摄制阶段/10
三、后期制作阶段/11
第四节 数字化电视制作/12
一、影视制作程序的数字化/12
二、影视制作方法的数字化/12
三、影视节目发行的数字化/13
第二章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基础/14
第一节 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14
一、TV的三大制式/14
二、高清晰度电视(HDTV)/15
三、数字化问题/15
四、计算机网络化/16
第二节 电视信号/16
一、射频信号/16
二、视频信号/17
三、音频信号/21
第三节 数字技术/21
一、数字化的理论/22
二、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字化/23
三、压缩技术/24
四、存储技术/z5
五、数字信号的传送/26
第三章 电视节目的前期拍摄/28
第一节 电视摄像机/28
一、摄像机的基本性能/28
二、摄像机的构成/30
三、摄像机的调节/34
四、摄像机安装设备/38
五、摄像机使用/39
第二节 摄像艺术/41
一、镜头和景别/41
二、固定镜头的构图/44
三、运动画面/47
四、光线和色彩/48
五、后期编辑对拍摄的要求/50
第三节 前期拍摄/52
一、前期拍摄的注意事项/52
二、声音的录制/53
三、光线的运用/55
第四章 编辑技术/57
第一节 磁带录像机/57
一、录像机的发展/57
二、以录像带为基础的录制与储存系统/60
三、录像机的操作控制功能/64
四、主要的数字录像机格式/66
五、录像机的维护/76
第二节 磁带录像机编辑/77
一、磁带录像机编辑系统/77
二、磁带录像机编辑方式/85
三、电子编辑机的使用/90
第三节 非线性编辑/99
一、以计算机、光盘为基础的录制和储存系统/99
二、非线性编辑概述/100
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构成/104
四、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操作流程/106
五、非线性编辑系统产品简介/111
第五章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114
第一节 后期制作的流程/114
一、整理素材/114
二、演播室录制/115
三、画面编辑/115
四、字幕、动画与特技/117
五、配音、混音/118
六、播出带的合成/119
第二节 画面剪辑技巧/120
一、幻觉/121
二、剪辑的流畅与跳跃/123
三、“技术废片”的艺术利用/129
第六章 电视特技/133
第一节 电视特技概述/133
一、特技的作用/133
二、特技的分类/133
第二节 视频切换系统/136
一、视频切换系统/136
二、视频切换系统的技术要求/138
三、模拟特技/140
四、视频切换台及其应用/148
第三节 数字特技/151
一、概述/151
二、数字特技效果/154
三、特技制作要点/157
四、特技制作系统/157
第四节 电脑特技/163
第五节 虚拟演播室技术/165
一、概述/165
二、虚拟演播室技术/166
三、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发展/169
第六节 电视图形、图像处理/172
一、电视字幕/172
二、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175
三、计算机动画/179
第七章 演播室和现场摄制/183
第一节 演播室制作系统/183
一、控制室/183
二、演播室/186
三、演播室视频系统/188
四、演播室音频系统/191
五、演播室灯光系统/197
第二节 演播室节目制作/199
一、演播室摄像/199
二、演播室灯光照明/202
三、演播室音响/205
四、舞美布景和道具/207
五、服装、化妆/209
六、上镜人/210
七、演播室电视直播程序/210
第三节 现场节目摄制/214
一、现场摄制(实况转播)系统/214
二、现场节目制作/216
第四节 电视导播/218
一、导播在摄制中的工作/218
二、导播的艺术切换/220
三、导演的术语/222
第八章 数字影视节目制作/224
第一节 数字影视节目制作概述/224
一、数字视频信号/224
二、电脑中视频的帧和场问题/226
三、数字图像格式/227
第二节 数字合成概述/230
一、什么是合成(Composition)/230
二、抠像(Keying)/231
三、调色(Color Correction)/233
四、文字特效(Text Effect)/241
第三节 After Effects合成软件的操作流程/242
一、素材导入(Project)/243
二、新建合成(Composition)/246
三、素材添加到时间线(Time line)/247
四、给图层添加特效(Effect)滤镜/249
五、生成影片(Make Movie)/251
第四节 前期拍摄与后期合成对画面的色彩控制/254
一、数字摄像机菜单调整对画面的色彩控制/254
二、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对画面色彩的控制/257
三、正确处理前期拍摄与后期调色中画面色彩控制的关系/262
四、画面的色彩监控/264
第五节 数字影视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68
第九章 电视节目专题制作/272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272
一、电视新闻报道方式/272
二、现场报道/272
三、电视新闻直播/273
四、电视新闻节目制作/273
第二节 电视专题节目制作/276
一、电视栏目/276
二、电视纪录片/277
三、电视专题片/278
第三节 电视现场节目制作/279
一、综艺节目/279
二、体育节目/280
第四节 电视广告与片头制作/282
参考书目/284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电视制作概况
第一节 电视制作的回顾
电视制作(Television Production),广义上讲包括制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全过程;狭义上讲,人们有时专指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电视台的片尾可以看到“制作”字幕,这里的“制作”常常指的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使用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等制作设备,配合编辑、记者完成节目制作的技术人员。
电视台主要由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两大部分组成。节目制作主要完成各类节目带的制作任务;节目播出主要将节目制作部门完成的节目带顺序播出。
电视制作,包括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电视制作的全过程常常可以分为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和编辑混录这三个制作阶段。我们沿用电影制作的观念,电视节目制作通常分成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两个基本过程。前期制作包括构思、采拍,是指在台内演播室中进行节目摄录和对现场或野外素材摄录;后期制作包括编辑、合成,是指对前期拍摄的节目素材进行电子编辑、加特技效果、叠加字幕或图形、配音配乐以及播出节目带复制等一系列加工处理。这种阶段的划分并不适合电视直播、转播等把前期拍摄、编辑混录与播出同步进行的过程。还有一些纪实性、突发性的新闻报道也不存在前期构思的问题。但是,这种典型的程序或阶段仍有其实用价值。
一、直播与录播的回顾
录像机的出现解决了电视节目的存储和复制问题,提供了电视节目的简单传递交流手段和方便地实现“延时重播”。由于它的出现,电视节目的制作出现了像电影一样的后期制作工艺,节目的播出由单一的直播(直接拍摄播出,全电子过程)转向录播(节目录于磁带上再播出)。而在这之前几乎全部电视节目都是当地实况播出节目或电影复制节目。
前言/序言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不断地推陈出新,新兴的广播、电影、电视飞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体迅速崛起,构筑了当下多种媒体并存、相互促进、百花争艳的立体传播态势。但是,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新闻传播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入西方的新闻传播理论仍无法摆脱西方传播理论的框架。近年来,虽然许多理论工作者为此做了许多的工作,但还远未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
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艰苦工作。它至少有以下两重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传播实践必须有更为科学的新闻传播理论,必须有符合我国实际的传播理论来指导。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是西方特定的哲学思想、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对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的新闻传播实践研究的结果。因而,在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构架中,它所包含的许多社会、政治、文化的价值评判标准很难适用于我国。学理的内容可以借鉴,但不能套用,更不能照搬,否则我们将在实践中犯大错误。
二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新闻传播实践需要认真地梳理、总结。只有清醒地认识历史,才可能准确地把握将来。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几十年来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我们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也走过不少弯路。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科学地、全面地进行整理、分析。这同样是促使我国传播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由浙江传媒学院(筹)(原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编写的这套《现代传播系列丛书》,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通过研究媒体传播的具体现象来丰富我国自己的新闻传播学术宝库。
立足本土文化关怀,以西方传播学理论为借鉴,努力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形成叙述的宏大文化背景,对当下传播现象进行多元文化的探究,从而显现出一种难得的开放性,这是该丛书的首要特点。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 一、 核心理念与价值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融汇行业洞察、实践经验与创新思维的指南。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电视节目制作从概念萌芽到最终呈现的全过程,旨在为每一位怀揣电视梦想的创作者、深耕行业多年的资深从业者,以及对电视艺术充满好奇的观众,揭示电视节目制作的精髓所在。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传授“如何做”,更强调“为何这么做”,引导读者理解每一项技术、每一个决策背后的艺术考量与商业逻辑,从而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中,制作出既能吸引观众眼球,又能传递深刻价值的优质电视内容。 二、 体系化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梳理 本书的结构设计严谨而富有逻辑,它将繁杂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模块。 第一部分:理念与基础——奠定创作的基石。 这一部分首先触及电视节目的本质,探讨其作为一种媒介的独特魅力与社会功能。在这里,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艺术特点与观众心理,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构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接着,本书将深入介绍电视节目制作所必需的通用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影视美学基础、叙事结构分析、镜头语言的运用原则,以及色彩、声音、光影等关键元素的视觉表达功能。这些基础理论并非空谈,而是与实际拍摄技巧紧密结合,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前期策划与准备——为成功保驾护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本书将前期策划的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从项目立项、市场调研、创意构思、故事板绘制,到剧本创作、预算制定、团队组建,再到拍摄计划的制定、场地勘察、设备选型,每一个步骤都被视为构建优秀节目的关键。本书强调,成功的节目往往源于周密的前期思考与准备,它将带领读者学会如何将一个模糊的创意,转化为一个清晰、可执行的制作方案,并预见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第三部分:拍摄执行——将创意化为影像。 这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本书将详细解析拍摄过程中的各项技艺。从摄影机的运用(包括景别、构图、运镜技巧)、灯光的设计与运用(以营造氛围、突出主体),到录音的技巧(保证清晰的音频质量、捕捉现场声音),再到导演的现场调度能力(如何与演员沟通、如何调动现场气氛),每一个细节都将得到深入的阐述。本书会探讨不同场景下的拍摄策略,如何在高压的拍摄周期内保证效率与质量,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部分:后期制作——赋予影像生命。 拍摄完成只是完成了“骨架”,而后期制作则是为节目注入“灵魂”。本书将涵盖剪辑的艺术(如何通过节奏、画面组合叙事)、调色(影响观众情绪、塑造视觉风格)、声音设计与混音(为画面增添层次感、营造氛围),以及视觉特效(VFX)的应用(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增强表现力)。读者将学习到如何通过精湛的后期技术,将素材转化为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最终作品。 第五部分:发行与传播——让作品触达观众。 制作再精良的节目,如果无法有效触达目标观众,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本书的这一部分将探讨电视节目的发行渠道(传统电视台、网络平台、新媒体)、宣传推广策略(预告片制作、社交媒体互动、公关活动),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传播效果。此外,本书还会触及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等与节目发行息息相关的议题。 第六部分:行业前沿与未来展望——引领时代潮流。 电视媒体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行业前沿。它将探讨新技术(如AI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VR/AR的融合)、新模式(如互动电视、短视频叙事)、以及用户观看习惯的变化,对电视节目制作带来的影响。本书鼓励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与适应,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引领行业发展。 三、 深入剖析与实践指导 本书在每一章节的阐述中,都力求做到“言之有物,术有归属”。 案例分析: 大量引用国内外经典电视节目的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其制作过程中的亮点与创新之处,让读者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论。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节目,力求全面展示电视制作的多元化魅力。 技术解析: 对于涉及到的各项技术,本书都力求解释得清晰易懂,并辅以图文示例,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无论是复杂的后期合成,还是精妙的运镜手法,都将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 经验分享: 汇集了众多资深电视制作人的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这些“过来人”的忠告与提醒,往往是书本理论无法完全涵盖的,对于指导实践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思维启迪: 本书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引导。它鼓励读者跳出固有模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敢于挑战传统。 四、 适用人群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适合广泛的读者群体: 电视行业从业者: 导演、制片人、编剧、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剪辑师、后期特效师、策划等,本书将为他们提供系统性的知识补充与实践指导,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精益求精。 影视院校学生: 为正在学习影视制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沿的行业视野,是他们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有力助手。 内容创作者与短视频制作者: 随着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兴起,许多传统电视制作的理念和技艺同样适用于这些新兴领域,本书将帮助他们提升内容质量和制作水准。 对电视节目制作感兴趣的爱好者: 即使没有专业的背景,本书也能带领他们一窥电视节目制作的神秘面纱,理解节目背后的辛勤付出与匠心独运。 五、 结语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修订版)》是一部献给所有电视创作者的诚意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对电视艺术的致敬,一份对未来媒体发展的展望。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投身于电视节目制作的伟大事业,用更优质的内容,点亮观众的生活,传递更多的温暖与思考。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掌握精湛的制作技艺,秉持创新的理念,是每一位电视人披荆斩棘、成就梦想的必备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