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屠宰检疫

畜禽屠宰检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诚 等 著
图书标签:
  • 畜禽屠宰
  • 兽医卫生
  • 食品安全
  • 检疫
  • 动物疾病
  • 屠宰技术
  • 畜牧学
  • 食品卫生
  • 动物保健
  • 质量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4656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148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页数:20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畜禽屠宰检疫的概念,畜禽屠宰检疫的目的和作用,畜禽屠宰检疫的组织与实施,畜禽屠宰检疫的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生猪的屠宰检疫,牛、羊的屠宰检疫,禽类的屠宰检疫,畜禽产品的检疫处理,畜禽屠宰后各种病变与气味、色泽异常肉的处理,屠宰检疫的监督与管理,畜禽常见疫病的检疫等,详细介绍了畜禽屠宰检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要求。《畜禽屠宰检疫》内容先进实用,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广大兽医人员使用,是动物检疫员必备的工具书和业务学习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畜禽屠宰检疫的概念
二、畜禽屠宰检疫的目的和作用
三、畜禽屠宰检疫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章 畜禽屠宰检疫的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岗位设置
二、生猪屠宰检疫的岗位职责

第三章 生猪的屠宰检疫
一、宰前管理
二、宰前检疫
三、宰前检疫结果的处理
四、屠宰同步检疫
五、宰后检疫结果的处理

第四章 牛、羊的屠宰检疫
一、宰前管理
二、宰前检疫
三、宰前检疫结果的处理
四、屠宰同步检疫
五、宰后检疫结果的处理

第五章 禽类的屠宰检疫
一、宰前管理
二、宰前检疫
三、宰前检疫结果的处理
四、屠宰同步检疫
五、宰后检疫结果的处理

第六章 畜禽产品的检疫处理
一、检疫合格产品的处理
二、检疫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第七章 畜禽屠宰后各种病变与气味、色泽异常肉的处理
一、畜禽屠宰后组织病变的种类与处理
二、畜禽宰后皮肤和脏器病变的种类与处理
三、屠宰畜禽肿瘤的处理
四、气味异常肉的种类与处理
五、色泽异常肉的种类与处理

第八章 屠宰检疫的监督与管理
一、屠宰厂(场)的监督管理
二、动物产品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三、检疫队伍内部的监督管理

第九章 畜禽常见疫病的检疫
一、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检疫
炭疽(91) 结核病(95) 布鲁氏菌病(98) 口蹄疫(99) 猪链球菌病(101) 钩端螺旋体病(104) 沙门氏菌病(106) 李氏杆菌病(109)巴氏杆菌病(111) 恶性水肿(115) 狂犬病(116) 伪狂犬病(118) 痘病(119) 破伤风(121) 牛海绵状脑病(122) 莱姆病(124)
二、猪常见传染病的检疫
猪丹毒(126) 猪瘟(128) 猪水疱病(131) 猪痢疾(132) 猪流行性腹泻(13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34)
三、牛、羊常见传染病的检疫
副结核病(136)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13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138)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140) 牛瘟(142) 牛白血病(144) 气肿疽(145) 蓝舌病(146) 魏氏梭菌病(147) 羊快疫(150)山羊关节炎一脑炎(151) 痒病(153)
四、家禽常见传染病的检疫
鸡新城疫(154) 鸡马立克氏病(15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57) 高致病性禽流感(158) 鸭瘟(159)小鹅瘟(161) 禽白血病(162) 鹦鹉热(164) 鸭病毒性肝炎(165) 卵黄性腹膜炎(165)
五、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
囊尾蚴病(166) 旋毛虫病(168) 弓形虫病(169) 住肉孢子虫病(170) 孟氏裂头蚴病(172) 棘球蚴病(173) 姜片吸虫病(174) 肝片吸虫病(175) 华枝睾吸虫病(176) 日本血吸虫病(177) 复腔吸虫病(178) 并殖吸虫病(179) 舌形虫病(180)
六、畜禽其他寄生虫病的检疫
肾虫病(182) 球虫病(183) 细颈囊尾蚴病(185) 肺线虫病(186) 蠕形螨病(187) 牛球孢子虫病(188)
附录一 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NY467-2001)
附录二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以呼吸系统病症为主的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异常等,如发热,冠和肉髯发黑,面部水肿,呼吸困难,有神经系统症状,浆膜和黏膜出血等。鸡和火鸡最易感,鸭、鹅和鸽的易感性低。禽流感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对养禽业危害很大。现有学者认为人类流感病毒是由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并有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报道。
【宰前鉴定】 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多为急性,常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在无其他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病禽羽毛松乱,精神沉郁,消瘦,垂翼闭眼,呆立不动,腹泻。头面水肿,冠、肉髯呈黑紫色,皮肤发绀,爪鳞出血,结膜发炎,口黏膜有出血和纤维蛋白渗出物。咳嗽,打喷嚏,流泪,呼吸困难,常出现歪脖、抽搐、共济失调、瘫痪、眼盲等神经症状。鸭、鹅等水禽感染后多无明显症状。
【宰后鉴定】 特征性病变是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胸肌、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性的出血点。头部青紫,眼结膜肿胀有出血点。口腔和鼻腔积有黏液,并混有血液,头部、眼周围、耳和肉髯水肿,皮下有黄色胶样液体。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常有灰黄色小坏死灶。腹膜和心包充血,腔体内有时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卵巢和输卵管充血或出血。

前言/序言

  肉品是改善膳食结构,保障人体营养需求的动物性食品。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品卫生安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在逐年提高,保证动物性食品的食用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消费者极为关注的事项。2001年4月.我国农业部启动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发布了《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NY 467-2001)作为保障该行动汁划的部颁标准,是畜禽屠宰检疫管理的法定依据。
  《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对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处理比以往发布的规范标准更为严格、科学,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证肉品卫生安全的根本。对染疫动物产品不再采取冷冻、产酸、腌制等传统处理方法,而是根据其危害性分别采取销毁、化制和高温处理的方法,使肉品卫生评价的安全性更高,更能发挥畜禽屠宰卫生检疫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保护作用。
《自然之语:森林的低语,溪流的歌唱》 一、 卷首语:重返静谧,聆听自然的脉搏 在钢筋水泥筑起的现代丛林中,我们早已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与律动,却在不知不觉中与那片孕育万物的土地渐行渐远。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或是沐浴在晨曦初露的微光之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召唤,将我们引向那片久违的绿意,去寻觅那份遗失已久的宁静与和谐。 《自然之语》并非一本简单的游记或摄影集,它是一次深情的对话,一场心灵的回归。本书试图捕捉并传达自然最原始、最纯粹的语言——森林的低语,溪流的歌唱,以及万物生长的呼吸。它邀请读者放下疲惫的思绪,暂别纷扰的俗世,以一颗纯净的心去感受,去聆听,去重新连接那份深藏于我们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与自然的亲密感。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洪流裹挟的时代,视觉的冲击、数据的堆砌,似乎让我们的感官变得迟钝,心灵变得浮躁。而自然,恰恰是治愈这一切的良药。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复杂的理论,它的语言简洁而深刻,它的韵律舒缓而有力。通过本书,我们希望为您打开一扇通往自然深处的窗户,让您得以窥见那片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静谧世界,领略那份超越言语的感动。 这不是对“逃离”的倡导,而是对“回归”的引导。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发现,自然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潜藏在我们的日常之中,存在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眺望,每一个细微的感受里。《自然之语》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与自然建立更深层连接的读者的书,它期望成为您探索内心花园、重拾生命活力的温柔向导。 二、 森林的低语:古老智慧的低吟 森林,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仅是树木的集合,更是无数生命在此繁衍生息的家园,是地球肺叶的象征,是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巨大熔炉。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那些隐秘的森林深处,去倾听那些不为人知的“低语”。 1. 树语婆娑:生命的年轮与生存的哲学 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它的年轮记录着风雨的洗礼,季节的更迭,甚至气候的变迁。本书将深入探讨森林中树木的生命周期,从萌芽到参天,从繁盛到凋零,每一阶段都蕴含着生命的顽强与智慧。我们将观察树木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其他生命共生,如何以沉默而坚韧的方式,诠释着“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我们将学习辨识不同的树种,了解它们的特性,感受它们在阳光雨露中的舒展,以及在风雨侵袭中的坚守。从树冠的浓密与疏朗,到树皮的粗糙与光滑,再到根系的盘根错节,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时间与韧性的故事。 2. 菌丝的脉络:看不见的地下网络 森林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隐藏在地下的菌丝网络。它们如同一张巨大的生物神经网络,连接着树木的根系,传递着营养,甚至进行着信息交流。本书将揭示这个看不见的地下王国,探讨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了解共生菌如何帮助植物吸收矿物质,腐生菌如何分解有机物,维持土壤的肥沃,以及这些看不见的生命如何构成了森林勃勃生机的基石。我们将重新审视我们对“生命”的定义,认识到即使是微小的真菌,也拥有着惊人的智慧和强大的生命力。 3. 动物的足迹:生命交响曲的乐章 森林是无数动物的家园,它们在这里寻找食物,繁衍后代,构成了森林生命交响曲的每一个乐章。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动物的世界,观察它们的行为模式,了解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以及它们如何与森林环境相互依存。我们将追寻鸟儿在枝头婉转的歌唱,聆听虫豸在草丛中的低鸣,观察哺乳动物在林间穿梭的矫健身影,甚至可能邂逅一些不为人知的夜行生物。我们将学习辨识动物的足迹,倾听它们的呼唤,感受它们在生命轮回中的挣扎与喜悦。从飞鸟的迁徙,到昆虫的蜕变,再到哺乳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每一个故事都展现着生命的本能与顽强。 4. 光影的舞蹈:森林呼吸的节奏 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叶,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流转,这光影在林间跳跃、变幻,如同森林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本书将捕捉这些光影的细微变化,探讨光线对森林生态的影响。我们将体验在阳光明媚时林间的温暖与生机,感受在阴雨连绵时林间的静谧与沉思。我们将观察植物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能量,理解光线如何影响动物的活动规律。这光影的舞蹈,是森林呼吸的节奏,是生命能量循环的直观体现。 三、 溪流的歌唱:生命脉动的律动 溪流,是大自然的血脉,是生命之源的象征。它蜿蜒曲折,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承载着自然的韵律,吟唱着生命的歌谣。本书将带您漫步在溪流之畔,倾听它那永不停止的歌唱。 1. 水的形态:灵动与坚韧的交织 溪流并非一成不变,它以水的姿态,展现着灵动与坚韧的完美结合。本书将观察溪流的各种形态:从高山之巅的涓涓细流,到林间穿梭的蜿蜒小溪,再到汇入江河的奔腾河流,甚至隐藏在地下暗河的无声涌动。我们将感受水滴在岩石上冲刷出的小坑,观察水流在沙石间汇聚成的小湾。水的力量,看似柔弱,却能穿石,融冰,塑造地貌。我们将体会这种看似柔弱却又无比坚韧的生命力,以及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 生物群落:水陆生命的交界 溪流是水陆生命的交界地带,孕育着独特的生物群落。本书将深入探讨溪流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我们将观察生活在水中的鱼虾,它们在清澈的水中自由游弋;我们将留意栖息在岸边的两栖爬行动物,它们在湿润的环境中觅食与休憩;我们还将观察那些依附于溪流生存的植物,如湿地植物、苔藓和蕨类,它们构成了溪流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了解这些生物如何协同合作,共同维持着溪流生态的健康与平衡。 3. 声音的交响:自然界最纯粹的旋律 溪流的歌唱,是自然界最纯粹的旋律。本书将引导读者用心去聆听。从潺潺的流水声,到哗哗的瀑布声,再到偶尔传来的鱼儿跃出水面的声响,以及风吹过水面的低语,这一切构成了溪流独特的音乐。我们将学习辨识这些声音的细微差别,感受它们带来的宁静与治愈。这种声音的交响,是自然界最动听的催眠曲,能洗涤心灵的尘埃,让浮躁的心重新回归平静。 4. 元素的循环:生命之水的旅程 溪流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雨水,融化冰雪,滋养着大地,最终汇入海洋。本书将展现溪流在元素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理解水如何蒸发,如何形成云,又如何以雨雪的形式回归大地。我们将看到溪流如何携带土壤和矿物质,为下游的生态系统提供养分。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循环,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溪流的歌唱,也蕴含着这永恒的元素循环的秘密。 四、 结语:重拾连接,发现内在的春天 《自然之语》的旅程即将结束,但与自然连接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本书并非一本关于“自然界知识”的百科全书,它是一次情感的唤醒,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希望通过描绘森林的低语和溪流的歌唱,为您提供一个窗口,让您得以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发现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美好,找回那份属于生命的蓬勃力量。 在静谧的森林中,我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耐心,学会了顺应。在清澈的溪流旁,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感受到了不息的律动,感受到了水的力量。这些体验,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对内在自我的深刻关照。 我们鼓励您,在读完本书后,走出家门,去公园散步,去郊外游玩,甚至只是在窗边,静静地感受微风拂过。去倾听风的声音,去观察云的形状,去感受阳光的温度。去尝试用一颗更为开放和敏锐的心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自然之语》旨在唤醒您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渴望,鼓励您与自然重新建立起一种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的连接。因为,当我们与自然连接时,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美景,更是在滋养自己的心灵,是在找回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是在发现内在的春天,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酷暑。 愿本书成为您开启这场心灵之旅的起点,愿您在自然之语中,找到那份属于您自己的宁静、力量与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厚重感和略带复古的油墨色调,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沉甸甸的专业知识的载体。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在一个不大起眼的旧书店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当时只是随便翻了翻,就被其中某些图表的精细程度所震撼。比如,书中关于肉类肌纤维结构和脂肪沉积模式的插图,简直如同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品,线条的流畅度和细节的捕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虽然我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但光是欣赏这些图谱,就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在资料搜集和图文编排上倾注的心血。它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字的阐述,更在于其视觉信息的传达力度,那种严谨的、近乎工程学的制图风格,让人肃然起敬。我当时就想,如果能将这些复杂的生物学和工艺流程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对于行内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本案头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准的客观性”。它几乎完全杜绝了任何主观色彩的表达,所有的论述都建立在既有的科学事实或行业规范之上。我翻阅了一部分关于不同畜禽品种在屠宰后肉品品质差异的章节,作者只是平静地陈述了不同品种在肌红蛋白含量、pH值变化范围以及熟成过程中风味物质生成速率上的统计数据,但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无数次的实验验证和长期的行业经验积累。这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叙述方式,反而建立了一种极强的信任感,读者会本能地相信,这里呈现的,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真理。它不像某些领域的书籍会试图用生动的比喻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它更像是直接面对一个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同行,进行最高效的知识迁移,中间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词,干净利落。

评分

我尝试着快速浏览了其中的一些章节标题,虽然很多术语我无法完全理解,但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是压倒性的。例如,我偶然瞥见一段关于“特定病原体在宰后组织中的快速检测流程”的描述,文字的密度和逻辑的严密性,仿佛是在阅读一份高精度的操作手册。这不像是一般科普读物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它更像是一种直接的知识灌输,省略了所有的铺垫和寒暄,直奔核心技术细节。这让我联想到过去在实验室里翻阅的那些厚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每一句话似乎都承载着重量,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关乎结果的准确性。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特点,它似乎刻意采用了双栏或多栏布局,最大化地在有限的篇幅内塞入了最多的有效信息,这进一步强化了它作为一本工具书的定位,而不是休闲阅读材料。我能想象,在实际操作环境中,摊开这本书,能够迅速定位到需要的信息,这是非常高效的。

评分

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高度的体系化和层级感,仿佛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金字塔。从最基础的动物解剖结构学作为地基,到中间层的工艺流程控制和机械设备原理,再到顶层的国家或国际标准解读和市场准入要求,逻辑链条一环扣一环,没有明显的跳跃或断裂。这种结构,对于需要系统学习和跨领域参考的专业人士来说,是极其友好的。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之间的交叉引用和索引体系的设计,当你阅读到一个技术名词时,总能很快找到它的定义出处或者相关的应用案例,这大大减少了阅读中断和信息检索的损耗。这本书本身就像是一个自洽的知识宇宙,它不依赖于外部信息的补充,而是通过内部的严密构建,确保了知识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体现了作者极强的宏观规划能力和对专业领域的深度掌控力。

评分

深入阅读其中关于质量控制体系的部分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行业规范的极致尊重和对潜在风险的深刻洞察。书中详细描绘了从活体动物进入屠宰线开始,到最终产品包装出库的每一个关键控制点(CCP),每一个环节都似乎被剖析得极其透彻。特别是关于不同温度和湿度对微生物滋生速率的影响曲线图,那曲线的坡度变化,看得人心里发紧,瞬间就能理解为什么在食品安全领域,哪怕是微小的疏忽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更在于通过对风险的详尽描述,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必须这么做”,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认知框架。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接受了一次高强度的安全培训,对整个流程的复杂性和严肃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远超出了我原本对一个“屠宰”主题书籍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