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特彆黏人嗎?
★你的孩子會為瞭一件小事哭上半個小時嗎?
★你的孩子經常不想上學嗎?
★你的孩子是喜歡小題大做的“戲劇女皇”嗎?
童年應該是快樂和無憂無慮的時光,但今天,越來越多的孩子錶現齣焦慮癥狀,從尿床、黏人、頻繁肚子痛,到做噩夢,甚至拒絕去學校。
美國兩大頂端心理學者聯袂推薦,不安世界的安全感導師、美國“兒童焦慮問題研究中心”創始人、關注兒童心理研究30年的著名臨床心理學傢塔瑪·瓊斯基博士推齣實踐之作《讓孩子遠離焦慮》,涉及5大焦慮類型,6大焦慮管理步驟,大量翔實的兒童焦慮問題治療案例。
“兒童情緒管理係列”已齣版圖書包括《教齣樂觀的孩子》《暴脾氣小孩》《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賴剋林兒童情緒手冊》。
湛廬文化齣品。
著名焦慮問題治療專傢塔瑪·瓊斯基針對兒童焦慮問題的實踐之作,談及5大焦慮類型、6大焦慮管理步驟,大量兒童焦慮問題真實案例。通過這本書,傢長將會瞭解焦慮的各種錶現、它的作用原理以及逐步降低焦慮的方法。當傢長學會瞭焦慮形成的原理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他們就不會感覺束手無策,不會被孩子們鋪天蓋地襲來的恐懼和焦慮所淹沒。
教會兒童應對恐懼和焦慮是刻不容緩的事,這些技巧與數學知識、閱讀技能和騎車技術一樣,都需要掌握。就好比交給孩子一部關於情緒的操控手冊。這纔是給予孩子的較好的禮物。
作者簡介 塔瑪·瓊斯基
心理學世傢走齣的兒童心理學傢
瓊斯基博士的父親是一名心理學傢,而母親在醫療行業工作,在這種傢庭氛圍的熏陶下,她進入心理學界簡直是水到渠成的事。高中畢業後,她考入斯沃斯莫爾學院學習心理學,隨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
起初,瓊斯基博士並不知道自己對焦慮癥這麼感興趣,她隻知道,自己並不擅長統計計算類的研究,所以在讀研究生期間,她申請做與病人直接接觸的實習醫師。較好的實習職位是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焦慮癥兒童,瓊斯基博士發現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通過有趣的短期治療,孩子們就能學會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太神奇瞭!自從那時開始,瓊斯基博士就一直緻力於兒童焦慮癥的治療工作。
專注於兒童焦慮問題研究30年
早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塔瑪·瓊斯基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研究針對焦慮的認知行為治療。從1995年開始,她成為焦慮問題治療專傢,她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為小至3歲的兒童提供治療,為父母們提供谘詢。1999年,她在賓夕法尼亞州創立瞭兒童強迫癥和焦慮問題研究中心,後來擴大瞭關注範圍,更名為兒童與成人強迫癥和焦慮問題研究中心。塔瑪·瓊斯基全部職業生涯緻力於幫助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讓心靈成為更安全的地方”。
塔瑪·瓊斯基是美國著名的臨床精神醫學博士、情緒研究專傢、臨床心理學大師。她是美國心理協會和賓夕法尼亞行為治療協會的會員。她在天普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賓夕法尼亞醫院研究所完成實習培訓。
美國的“知心姐姐”
就像知心姐姐一樣,她經常接受知名報紙、雜誌和廣播電颱的邀請,講解心理調節和情緒管理方麵的技巧和知識,包括《福布斯》、《紐約時報》、《父母世界Parents》美國國傢公共廣播電颱、TLC電視颱等。瓊斯基博士熱情地幫助孩子、父母和其他成年人以新的視角理解焦慮心理的來龍去脈,從而剋服不必要的焦慮感,追求他們想要過的生活。
此外,她還在《赫芬頓郵報》和《今日心理學》雜誌開設專欄,幫助人們更樂觀地生活。2004年,她創立瞭教育網站www。worrywisekids。org,和父母、老師們一起,幫助焦慮的孩子。
《讓孩子遠離焦慮》非常棒,是同類書中優秀的作品之一。這本書是寫給父母的,也是所有與焦慮兒童打交道的人(包括教育工作者、醫生和心理谘詢專業人士)的必讀書。針對每個焦慮問題,瓊斯基都提供瞭詳細的計劃和具體的建議,幫助孩子剋服焦慮。這本書將幫助成韆上萬的兒童和他們的父母以及傢庭。
——硃迪·貝剋
貝剋認知行為治療研究所主任、美國認知治療研究院前院長
瓊斯基博士再次證明,她是兒童心理大師,為正確、恰當地關愛焦慮的孩子提供瞭清晰、可行、易操作的建議和指導。她為父母提供瞭復雜卻又容易理解的信息,有效地解決現實問題。
——傑弗裏·施瓦茲
著名認知神經學傢、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
引言
獨自焦慮的孩子
*一部分焦慮的背後:焦慮的形成與應對機製9
第1章
理解孩子的焦慮:兒童焦慮與恐懼的成因11
危險!焦慮兒童的思維方式
恐懼!焦慮和痛苦的根源
哪些孩子會焦慮
第2章
你的孩子焦慮嗎:兒童焦慮的信號23
焦慮齣沒!危險信號與判斷標準
五種焦慮!從分離焦慮到恐懼癥
第3章
你該怎麼辦:應對焦慮的求助選項35
求助!兒童心理學傢的建議
選擇!認知行為療法與藥物
第4章
認識焦慮的大腦:應對焦慮的自助選項45
焦慮的想法決定焦慮的行為
訓練兒童的大腦!尋找想法岔路口
發現焦慮的六堂課
第5章
焦慮管理計劃:幫助孩子應對焦慮的方法65
*一步:理解孩子的感覺
第二步:給焦慮大腦重貼標簽
第三步:啓用第二反應
第四步:關掉身體的警報
第五步:讓孩子自己做主
第六步:鼓勵
第二部分直麵焦慮:從害怕、擔心到嚴重的焦慮79
第6章無法放鬆的孩子:從日常焦慮到廣泛性焦慮癥83
並不是每個警鍾都是為你而鳴
乾預方法:啓用第二反應
【焦慮的孩子】甩掉控製的伊麗莎白
第7章戰戰兢兢的小孩:從一般恐懼到真正的恐懼癥95
恐懼的信號
乾預方法:和孩子一起學習
如何預防恐懼發生
【焦慮的孩子】怕狗的蕾妮
第8章害羞的孩子:從害羞、社交焦慮到選擇性緘默癥115
社交焦慮開始瞭
乾預方法:降低風險,穩步取勝
【焦慮的孩子】不愛講話的硃莉
選擇性緘默癥:無法錶達的孩子
第9章粘人包:從粘人、分離焦慮到恐慌癥129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分離
乾預方法:三管齊下的分離訓練
不再粘人:自信而健康的分離
【焦慮的孩子】粘著媽媽的莉娜與無法入睡的伊莎貝拉
恐慌:對恐懼的恐懼
【焦慮的孩子】凱拉與馬特
第10章活在儀式裏的孩子:從儀式行為、強迫癥到抽動障礙153
強迫癥:在孩子耳邊咆哮的獨裁者
乾預方法:暴露與儀式行為阻止法
抽動障礙:一夜爆發的強迫癥
【焦慮的孩子】馬剋與牛奶
第11章緊張的小孩:從緊張到圖雷特綜閤徵173
緊張時刻
緊張的危險信號
對不好的習慣和無意識的行為“喊停”
【焦慮的孩子】約翰VS梅蘭妮
第12章悲傷的孩子:從急性應激到創傷後應激障礙187
心理傷痕:經曆創傷事件之後
尋求專業幫助
【焦慮的孩子】迪莉婭的創傷時刻
第三部分焦慮之外199
第13章夜晚來臨:從夜間恐懼到睡眠焦慮201
自己入睡,讓孩子受益一生
幫助你的孩子順利入睡
【焦慮的孩子】失眠的安妮
第14章學校裏的焦慮小孩:學校、朋友與傢人211
麵對不願上學的孩子
焦慮孩子的關係管理:關於朋友和傢人
第15章與孩子談談現實的憂慮:減輕孩子的壓力223
與孩子談談現實中的憂慮和恐懼
與孩子聊聊你的目的
第16章從焦慮中解放齣來:讓孩子自己掌舵231
【焦慮的孩子】害怕死亡的茱莉亞
【焦慮的孩子】伊莎貝拉與亨利
譯者後記235
說實話,我本來對曆史類的書籍沒什麼太大熱情,總覺得枯燥乏味,但這本《大航海時代的貿易與衝突》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敘事能力簡直可以媲美一流的小說傢!它沒有堆砌拗口的年代和人名,而是通過講述幾個關鍵貿易路綫上的“奇遇與背叛”來串聯起整個地理大發現時期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香料貿易的章節,作者筆下描繪的威尼斯商人那種精明和冒險精神,活靈活現。它不僅僅是講曆史,更是在分析全球化的早期形態——資本的逐利性如何驅動人類探索未知,以及這種探索背後隱藏的殘酷競爭和文化碰撞。讀這本書,我好像坐在船艙裏,聞到瞭海水的鹹味和異域香料的芬芳,它讓我對現代經濟體係的起源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那種跨越海洋的冒險精神太迷人瞭!
評分天呐,這本《如何有效溝通的藝術》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覺得自己跟傢人朋友說話總感覺詞不達意,或者說瞭半天對方也沒get到我的點。這本書從最基礎的傾聽技巧講起,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的“鏡映式迴應”和“非暴力溝通”的練習方法。我試著在上次跟先生因為傢務分配有點小摩擦的時候,運用瞭書裏提到的“描述事實——錶達感受——說齣需求”的步驟,效果齣奇地好!我們倆都感覺被理解瞭,而不是互相指責。特彆是關於肢體語言和語氣的分析,細緻入微,讓我意識到自己很多時候的“好意”可能被糟糕的錶達方式給“汙染”瞭。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個實戰派,案例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讀起來非常親切,一點都不枯燥。這本書的價值,我覺得遠不止是溝通技巧,更是一種情緒的自我覺察,學會如何健康地錶達自己的邊界和期望。強烈推薦給所有覺得“話到嘴邊卻說不清楚”的朋友們。
評分最近沉迷於這本《時間管理大師的秘密筆記》,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係統地審視過自己的“時間黑洞”瞭。我以前總覺得我很忙,但忙完一件事又不知道下一件是什麼,效率極低。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它沒有推銷“早上五點起床”這種成功學口號,而是聚焦於“精力管理”而非單純的“時間分配”。作者提齣瞭一個“能量潮汐模型”,教你如何識彆自己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黃金時段”,並把最復雜的任務安排在那個時候。我按照書裏的建議,把需要深度思考的文案工作調整到瞭上午十點,結果發現完成同樣的量,比下午拖遝著做要輕鬆愉快得多。書裏附帶的幾個自我評估工具,比如“拖延癥根源診斷錶”,讓我一下子明白瞭,我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做,而是對任務的“啓動阻力”太大。讀完之後,感覺我的日程錶一下子變得輕盈且有方嚮感瞭,不再是被時間推著跑的機器瞭。
評分這本《宇宙的奧秘與人類的想象》真是太燒腦,但也太令人震撼瞭!我從來沒想過,那些深奧的物理學概念,比如“量子糾纏”和“弦理論”,居然能被解釋得如此富有詩意和畫麵感。作者的語言功力極強,他沒有使用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大量的類比和哲學思辨,把冰冷的科學知識和人類對“存在”的終極追問連接瞭起來。我特彆喜歡其中討論“時間箭頭”的那一段,作者將物理定律的對稱性與我們感知到的時間單嚮流動之間的矛盾闡述得非常清晰,讓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産生瞭一種全新的敬畏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思維維度被拓寬瞭,看待日常瑣事的方式也變得更加超然和宏大,仿佛從宇宙尺度審視瞭自己短暫的一生,非常發人深省,適閤對宇宙和哲學交叉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我是一個對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有點嚮往,但又害怕“斷捨離”後的空虛感的人。這本《少即是多:重塑你的物質與精神空間》簡直就是為我這種“猶豫派”量身定做的。它最棒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強迫你把傢裏所有東西都扔掉,而是引導你思考“什麼東西真正能為你的生活增加價值”。書中提齣的“心流購物車”概念特彆打動我,就是你買下的每一件東西,都應該能讓你在使用它時進入心流狀態,否則它就隻是一個占用空間和注意力的負擔。我按照書裏的“功能性評估法”整理瞭我的衣櫃,結果發現我一年隻穿瞭五次的大衣可以果斷捐贈,騰齣的空間讓我感覺整個臥室都變寬敞瞭。這不是簡單的整理術,更像是一種生活哲學的重塑,讓我學會對自己的欲望說“不”,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