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孩子只听得懂故事的语言!
★妈妈不知道怎么办,故事全知道!
★每天给孩子讲故事的妈妈,就是好的妈妈!
★爱孩子,就请像喂牛奶一样每天喂故事给孩子吧!
★讲故事是好的教养方式!
★192个故事良方,养出聪明、幸福感强、善良、自信、勇敢的好孩子!
内容简介
《用故事喂大孩子系列(套装共5册)》里有受小朋友喜欢的、精彩到令人拍案叫绝的绘本故事。书中的故事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的口语全新演绎,对远离孩子真实生活的情节做了适当修改。针对每个故事设置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通过思考,自己找出故事的内涵。孩子出现相应的行为问题时,读某个有针对性的故事给他,孩子听完就有用!
作者简介
故事达妈团队,由一群爱孩子、每天认真给孩子讲故事,并享受亲子阅读的家长组成。在这个队伍里,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绘本馆的老师,有专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还有很多普通家长。
闭队成员:
朵朵妈
本套书的主要执笔人,在亲密育儿道路上探索前行的普通妈妈。热衷亲子共读,敬畏绘本故事之于孩子朴素而神奇的影响与力量。坚定不移地爱自己,爱孩子,以及孩儿她爸。孩子2岁,亲子阅读1年半。
小远妈
亲子沟通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倡导用故事滋养孩子的心灵。孩子6岁,亲子阅读5年。
西西妈
旅居法国8年,回国后创建了“爱心树屋”儿童阅读馆。爱阅读,爱孩子,擅长用启发式问题调动孩子的思维。孩子10岁,亲子阅读9年半。
葱爸
小葱同学的“懒爸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专栏撰稿人。在稳重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顽童般的心。由于经常为父不尊,与儿子“打”成一片,久之父威渐失,只得靠编一些故事来“统治”儿子。孩子4岁,亲子阅读2年。
北北妈
活跃在各大育儿论坛的“故事妈妈”,和孩子共同品读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精彩绘本。认为故事是孩子好的“思维体操”,提倡高质量的陪伴从讲好故事开始。孩子5岁半,亲子阅读5年。
目录
《培养聪明好学的孩子》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培养懂爱会爱的孩子》
《培养自信乐观的孩子》
《培养有梦想、豁达勇敢的孩子》 前言/序言
哪个孩子不爱听故事?哪个妈妈不讲故事给孩子听?
台湾亲子达人汪培挺提倡,要像喂牛奶一样,每天“喂”故事书给孩子。德国教养专家也指出,父母的教养主张,都已经暗含在故事里了。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只要开对“故事药方”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从孩子半岁起就给孩子讲故事的妈妈来说,故事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小小的婴孩,只要听到你讲的情节欢快、语气轻松的故事,璇会露出甜美的笑容,真是莫大的神奇!
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5岁半了,在这有故事陪伴的5年时间里,他结识了很多故事里的伙伴:从“小兔子汤姆”系列里的小汤姆,到“青蛙弗洛格”,再到“花格子大象艾玛”,到如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少年三国》里的英雄人物。
在这些或温暖感人、或惊险刺激、或积极向上的故事里,孩子不但能够进入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还能够跟随主人公去冒险,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主人公找到缺点,并为“他”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获得了提高,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人在童年时期,对于故事是多么渴望啊!尽管有非常多好玩儿的玩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只要妈妈喊:“快来听故事喽!”我们总是放下正在玩的游戏跑到妈妈身边,坐在妈妈怀里,舒舒服服地开始神奇的想象之旅。
从孩子可以听筒单情节的温馨故事开始,到孩子彻底不再听妈妈讲故事,自己选择喜欢的故事去读,这中间七八年的时间里,要“喂”多少故事给孩子啊!即使每天讲一个故事,也要讲两三千个故事呢!
这两三千个故事要怎么选呢?随便拿起一本故事书就给孩子讲吗?
现在,市面上冠以“睡前故事”“女孩必看的故事”“男孩必看的故事”等字眼的故事书非常多,随便选择一本,照着书上的文字念就可以了吗?
细细想想,仅仅给孩子讲故事,就有很大的学问呢!这也正是为什么台湾会有一个专门“演故事”的“张爸爸绘本馆”的原因了。
讲故事看似简单,但是因为每天都要进行,而且要持续很多年,所以它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且,孩子容易记住的,正是故事的语言。如果把你的希望、要求融合进故事里,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吸纳了这些,那么故事就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了,而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这个角度看,靠讲故事养出完美孩子是有可能的哦!
《用故事喂大孩子系列(套装共5册)》图书简介 这是一套专为3-8岁儿童精心打造的原创图画书系列,旨在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滋养孩子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该系列共包含五册,每一册都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温情与哲理的童话世界。它不是简单的故事堆砌,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阅读旅程,鼓励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认知能力、情感智慧和创造力。 系列主题与核心价值 《用故事喂大孩子系列》的核心理念在于,故事是滋养孩子心灵最天然、最有效的养分。在这个系列中,我们拒绝了说教式的儿童读物,而是选择用孩子们容易接受和喜爱的方式——动人的故事,来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热爱生活。 情感认知与共情能力: 每个故事都围绕着孩子们常见的情绪和社交场景展开,例如对新事物的恐惧、对分离的焦虑、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分享的快乐以及如何面对挫折。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孩子们可以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更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从而培养同理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象力与创造力: 系列中的故事往往充满了奇幻的元素和出人意料的情节,鼓励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势,大胆想象。我们相信,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书中细腻的描绘和留白,也为孩子们的自由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故事中的主人公常常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未知。这种探索精神的培养,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强大驱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故事,点燃孩子们心中对世界的好奇之火,鼓励他们主动去发现、去提问、去体验。 品格塑造与习惯养成: 诚信、善良、勇敢、坚持、分享、合作……这些优秀的品质,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入在故事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中,让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领悟并内化这些宝贵的品格。同时,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良好习惯,如爱护环境、尊重他人、规律作息等,也巧妙地穿插其中。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寻找解决办法。这些情节设计,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从中总结经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册内容介绍(精细化呈现) 第一册:《闪闪发光的秘密》 故事梗概: 小兔子“跳跳”一直觉得自己很普通,不像小松鼠那样会爬高,不像小鸟那样会唱歌。直到有一天,他在一片从未去过的森林里迷路了,焦急万分的他,偶然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树洞里的闪闪发光的石头。这块石头并非魔法石,但它让跳跳突然想起了妈妈教他的各种辨认方向的方法。凭借着对家人的爱和自己学过的知识,跳跳不仅找到了回家的路,还在路上帮助了一只迷路的小蜗牛。回到家,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也拥有“闪闪发光”的秘密——那份勇敢和智慧。 深度解析: 核心主题: 认识自我价值,发现内在潜能,培养自信心。 情感触动: 孩子们常常会因为自己不像别人而感到自卑,《闪闪发光的秘密》通过跳跳的经历,温柔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即使是最普通的事情,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迷路的情节,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面对困难时的恐惧,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克服恐惧。 教育意义: 强调“外在的比较”不如“内在的挖掘”。通过跳跳回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观察、记忆、推理等逻辑思维训练。帮助孩子理解,“秘密”并非神秘莫测,而是源于自身的能力和对他人的关爱。 互动与延展: 鼓励家长在阅读后提问:“跳跳最后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闪光点呢?”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 第二册:《爱分享的小熊》 故事梗概: 小熊“胖乎乎”非常喜欢吃蜂蜜,他有一个装满了甜甜蜂蜜的罐子,并且总是把蜂蜜藏起来,不让任何熊知道。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森林里的小伙伴们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找不到食物而挨饿。胖乎乎看到大家可怜的样子,心里很纠结。最终,他鼓起勇气,分享出了自己最珍贵的蜂蜜。奇妙的是,当他分享出去后,他感觉到的快乐,比独自享用蜂蜜时还要多。而且,他的分享也得到了朋友们的感谢和帮助,当他下一次需要帮助时,朋友们也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 深度解析: 核心主题: 乐于分享的快乐,建立友谊的纽带。 情感触动: 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在发展初期,常常表现为“我的”、“不给”。《爱分享的小熊》用一个温暖的故事,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分享带来的益处和快乐。胖乎乎内心的纠结,是孩子们在学习分享时普遍会遇到的心理过程,故事的结局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教育意义: 明确提出“分享”的重要性,并通过胖乎乎的亲身经历,让孩子理解分享不是“失去”,而是“获得”。强调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关爱和支持的基础上的。故事中的互助情节,也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社交榜样。 互动与延展: 阅读后可以问:“胖乎乎为什么一开始不愿意分享?分享后他有什么感觉?”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分享的东西,并尝试去分享。 第三册:《勇气小蜗牛》 故事梗概: 小蜗牛“慢慢”一直因为自己行动缓慢而感到自卑,每次大家一起玩游戏,他总是最后一个到达。他害怕参加任何需要快速反应的活动,甚至不敢主动和新认识的小伙伴打招呼。直到有一天,一场森林音乐节需要大家用各自的方式为音乐节增添色彩。慢慢虽然慢,但他用心观察,发现了一个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特殊露珠。虽然他收集露珠的过程很慢,但他坚持不懈,最终用这些露珠奏出了动听的旋律,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深度解析: 核心主题: 勇敢面对不足,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情感触动: 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自己的某些“不足”而感到焦虑,《勇气小蜗牛》用“慢”这个孩子常常会遇到的特质,来讲述“慢”也可以是“稳”和“有特色”的。慢慢克服胆怯,主动参与音乐节的过程,是勇敢的体现。 教育意义: 鼓励孩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从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力量。强调“坚持”的力量,即使速度不快,但只要不放弃,也能达成目标。露珠的细节设计,体现了“细节之处见真章”的智慧。 互动与延展: 提问:“慢慢为什么害怕参加活动?他最后是怎么做到的?”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有哪些“慢”的时候,或者在做什么事情时需要坚持。 第四册:《颜色魔法师》 故事梗概: 画家爷爷有一把神奇的画笔,他能把黑白的世界变成五彩斑斓的画卷。但有一天,画笔突然失去了颜色。画家爷爷非常着急,他教小孙女“糖糖”如何去寻找丢失的颜色。糖糖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初升的太阳带来的橙色,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的光芒带来的绿色,傍晚天空的紫色,以及她看到一只小狗追逐蝴蝶时,内心的快乐带来的粉色。糖糖明白了,颜色不仅仅存在于物品上,更存在于生活中感受到的美好与情感之中。她将这些“情感的颜色”带回了家,而奇妙的是,画笔也因此恢复了光彩。 深度解析: 核心主题: 感受生活的美好,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情感与创造力的关联。 情感触动: 这个故事通过“颜色的消失与找回”,巧妙地将抽象的“感受”具象化。孩子们通过糖糖的经历,学习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不同的颜色可以代表不同的情感,例如橙色的温暖、绿色的生机、紫色的神秘、粉色的快乐。 教育意义: 提升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拓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它教会孩子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理解情感的力量,以及情感如何能够激发创造力。 互动与延展: 阅读后可以问:“糖糖找到颜色了吗?她是怎么找到的?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可以鼓励孩子用各种颜色绘画,并描述画里的故事。 第五册:《我们都是一家人》 故事梗概: 在一个叫做“和谐镇”的地方,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勤劳的蜜蜂,爱唱歌的知更鸟,爱挖洞的兔子,以及喜欢水边游戏的青蛙。起初,它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有时还会因为一点小事产生误会。直到有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威胁到了和谐镇。这时,它们才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互相帮助,才能渡过难关。蜜蜂们用自己的劳动收集了物资,知更鸟们用歌声鼓舞士气,兔子们挖出了安全的避难所,青蛙们则利用自己熟悉水性,传递信息。洪水退去后,和谐镇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它们明白了,无论大家有多么不同,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守护着这个家。 深度解析: 核心主题: 尊重差异,学会合作,理解“家”的概念,培养集体荣誉感。 情感触动: 《我们都是一家人》是一个关于“团结”与“包容”的故事。它告诉孩子们,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而正是这些差异,让整个集体更加强大和有活力。洪水的情节,是孩子们可以理解的、具有冲击力的危机,它能有效地凸显团结的重要性。 教育意义: 强调“求同存异”的智慧,鼓励孩子学会倾听和理解,与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人和谐相处。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一部分,并为集体的利益做出贡献。 互动与延展: 阅读后可以问:“和谐镇的小动物们有什么不一样?洪水来了,它们是怎么做的?”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在家庭、幼儿园或学校里,大家是如何合作完成一件事情的。 整体设计理念与读者体验 《用故事喂大孩子系列》在内容之外,也非常注重阅读体验本身。 精美的插画: 每册书都配有由知名绘本画家精心绘制的插画,色彩温暖柔和,线条流畅生动,能够牢牢吸引孩子的目光,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画风既有童趣,又不失艺术性,兼具观赏价值。 流畅的文字: 故事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适合亲子共读。作家在遣词造句上,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理解能力,同时又不乏文学的美感,让每一次共读都成为一次愉快的交流。 适龄的篇幅: 每册书的篇幅适中,既能让孩子完整地听完一个故事,又不会因为过长而失去耐心,是睡前故事、日常阅读的理想选择。 引发深度思考: 系列的每个故事都留有余韵,并非读完即止。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的对话、作者的留白,都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进一步交流和思考的空间。系列名称“用故事喂大孩子”,本身就蕴含着一个开放性的邀请:让故事成为开启孩子无限可能的钥匙。 这套《用故事喂大孩子系列》不只是一套图画书,它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智慧伙伴,心灵滋养的甘泉,以及激发无限想象力的翅膀。它将陪伴您的孩子,在每一个故事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