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辅导用书)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辅导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荣斌,陶杨 著
图书标签:
  • 刑事诉讼法
  • 法学教材
  • 练习题
  • 案例分析
  • 法考
  • 考研
  • 21世纪法学系列
  • 配套辅导
  • 诉讼程序
  • 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点睛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68110
商品编码:1100627684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6-01
页数:3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

编辑推荐

更新了最近两年的司法考试和考研真题 >

内容简介

本套“练习题集”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刑事诉讼法》的配套辅导用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具体包括概论、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回避 ,辩护与代理,证据概述,证明,强制措施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期间与送达,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 立案 ,侦查 ,起诉 ,**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执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共27章以及三套综合测试题。每章练习题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章后附有正确答案和详细的解析,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

作者简介

程荣斌,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7月投身革命工作。1952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6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刑事诉讼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陶杨,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目录


一章 概 论 (1)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 (10)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 (16)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20) 
第五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31) 
第六章 管 辖 (42) 
第七章 回 避 (52) 
第八章 辩护与代理 (62) 
第九章 证据概述 (81) 
第十章 证 明 (98) 
第十一章 强制措施 (113) 
第十二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130) 
第十三章 期间与送达 (139) 
第十四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145) 
第十五章 立 案 (150) 
第十六章 侦 查 (157) 
第十七章 起 诉 (177) 
第十八章 diyi审程序 (193) 
第十九章 第二审程序 (211) 
第二十章 死刑复核程序 (230) 
第二十一章 审判监督程序 (239) 
第二十二章 执 行 (249) 
第二十三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60) 
第二十四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267) 
第二十五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271) 
第二十六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274)
第二十七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278) 
综合测试题(一) (284) 
综合测试题(二) (295) 
综合测试题(三) (307)
>

精彩书摘

一章 概论

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
1.诉讼与刑事诉讼(考研)
2.刑事诉讼阶段(考研)
3.刑事诉讼法
4.刑事诉讼法学
5.刑事诉讼结构(考研)
6.刑事诉讼价值(考研)
7.刑事诉讼效率(考研)
8.控审分离9.控辩对等
10.司法公正
《刑事诉讼法专题精讲与案例分析》(2023年版)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 本书旨在为从事法律实务、备考国家司法考试(现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院书记员、检察官助理、法官助理等职业的考生,以及法学院学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实用的刑事诉讼法学习辅导材料。本书并非简单的法规汇编或习题集,而是以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线,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解析刑事诉讼法的核心要点、疑难问题及前沿动态。 第一章:刑事诉讼的渊源与基本原则 本章将梳理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演进,重点阐释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治国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原则、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原则、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打击犯罪原则、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原则、辩护权保障原则、强制措施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回避制度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深入剖析这些原则的内涵、外延及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并通过经典案例,讲解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争议。 第二章:刑事管辖与案件受理 本章聚焦刑事诉讼的起点——管辖权的划分与案件的受理。详细介绍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专属管辖、选择管辖等不同类型的管辖权,并结合最新司法解释,阐明管辖权的确定规则与冲突解决机制。重点讲解立案的标准、程序与监督,分析“有案必立、有罪必究”原则在实践中的落地情况,探讨不受理、不立案、撤回立案等环节的法律规制与救济途径。 第三章:侦查与证据制度 本章是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围绕侦查权力的行使与证据的收集、审查、运用展开深入探讨。 侦查主体与侦查措施: 详细介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阶段的法定职责与分工,系统梳理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强制传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的种类、适用条件、程序与期限,以及对这些措施的限制与救济。特别关注对侦查秘密、侦查羁押等敏感问题的法律规定及实践困境。 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全面介绍刑事诉讼中各类证据(包括言词证据、书证、物证、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的收集、固定、保存要求,强调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深入解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最新发展和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如何识别和排除刑讯逼供、诱供、骗供等非法取证行为造成的证据。 证据审查与运用: 讲解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包括证据的充分性、排他性、排除合理怀疑等。重点分析“疑罪从无”原则在证据审查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 第四章:起诉与审查起诉 本章聚焦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职能——审查起诉。 起诉的类型与条件: 详细介绍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法定条件,以及不起诉(包括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追究刑事责任、证据不足等情形)的种类、法定情形和审查标准。 审查起诉程序: 详细讲解审查起诉的各个环节,包括审查证据、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进行公开审查等,重点关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应用,包括认罪认罚的程序、法律后果及法律保障。 审查起诉的法律监督: 探讨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以及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法羁押、超期羁押等问题的纠正。 第五章:审判程序 本章系统阐述刑事案件从一审到再审的各个审判阶段。 一审程序: 详细介绍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开庭审理、证据交换、质证、辩论、判决等各个环节的程序性规定,强调庭审实质化要求,包括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证人出庭作证等。 二审程序: 阐述上诉的条件、范围、程序,以及二审法院的审查方式和裁判效力。 死刑复核程序: 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及其在保障生命权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讲解申请再审的条件、程序,以及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启动再审的依据。 第六章:强制措施与羁押 本章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进行专题性梳理与深化。 强制措施的法定性与合法性: 再次强调所有强制措施都必须依法定程序、定条件、定期限适用,并严格区分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不同阶段的适用差异。 羁押期限的计算与保障: 详细解析羁押期限的计算规则,重点探讨羁押期限的届满与延期适用,以及对超期羁押的法律救济。 权利保障: 强调在适用强制措施期间,对被羁押人员的通讯、会见、申诉、控告等权利的保障。 第七章:辩护与法律援助 本章深入探讨辩护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实践。 辩护的种类与形式: 介绍委托辩护、指定辩护、自行辩护等不同类型的辩护,阐明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辩护的有效性: 强调辩护的独立性、充分性,以及如何保障辩护律师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阶段的有效参与。 法律援助制度: 详细介绍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范围、程序,以及法律援助在保障经济困难被告人获得有效辩护方面的作用。 第八章:附带民事诉讼 本章聚焦刑事案件中的民事赔偿问题。 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与范围: 解释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提起条件、诉讼请求范围,以及其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阐述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包括如何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或分别审理。 刑事案件的赔偿责任: 探讨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国家在某些情况下的先行赔付责任。 第九章:刑事诉讼的特殊程序 本章将介绍一些适用于特定案件类型的特殊程序。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 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包括不公开审理、讯问的特殊规定、亲职教育、社会调查等。 老年人、残疾人、被害人等特殊群体刑事案件程序: 探讨对这些群体在诉讼中的特殊关照和权利保障。 共同犯罪、关联案件的处理: 讲解如何处理共同犯罪案件,以及刑事案件与民事、行政案件的关联处理。 第十章:刑事证据疑难问题与前沿研究 本章针对刑事诉讼法中普遍存在的证据疑难问题,以及一些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动态进行探讨。 电子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认定: 深入分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对刑事证据提出的挑战,以及电子证据的有效性认定规则。 “证明标准”的实践运用: 探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不同案件类型中的具体把握,以及证据不足导致的结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化与完善: 结合最新司法实践,深入分析认罪认罚制度的适用范围、程序细节、法律后果,以及对保障被告人权益的进一步思考。 非法证据排除的再思考: 探讨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排除非法证据,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新进展: 关注司法改革中人权保障的新理念和新举措。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精选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刑事案件。 案例的选择: 案例涵盖了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既有基础理论的直观体现,也有复杂疑难问题的生动展现,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案例的分析框架: 每个案例都遵循严谨的分析框架: 案情摘要: 简要介绍案件的基本事实。 争议焦点: 提炼案件中最核心、最需要法律适用的争议点。 法律适用: 详细分析本案适用的相关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意见。 裁判理由: 阐释法院或检察机关作出判决或决定的主要理由,以及背后的法律逻辑。 启示与反思: 结合案例,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指出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法律适用的启示。 案例的类型: 案例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管辖权争议类: 涉及地域、级别管辖冲突及解决。 证据排除类: 典型非法证据的识别与排除。 强制措施适用类: 涉及拘留、逮捕等措施的合法性审查。 起诉与不起诉类: 争议起诉条件、不起诉理由的判定。 庭审程序类: 涉及庭审实质化、证据交换、庭审纪律等。 辩护权保障类: 涉及辩护人权利的行使与保障。 认罪认罚从宽类: 适用认罪认罚制度的典型案例。 特殊程序类: 如未成年人案件、职务犯罪案件等。 第三部分:备考指导 本书的备考指导部分,旨在帮助考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学习方法建议: 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重点难点提示: 针对历年考试中考生普遍反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提示和深入解析。 解题技巧指导: 传授应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等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模拟练习与答疑: (此处可预留为配套的在线资源或后续出版物的补充,不具体展开) 本书的特点: 1. 体系完整,逻辑清晰: 遵循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结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理论精深,分析透彻: 紧密结合最新的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力求揭示其内在逻辑。 3. 案例丰富,实战性强: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直观展现法律的实际运用,增强读者的实战能力。 4. 关注前沿,紧跟时势: 及时反映刑事诉讼法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司法改革成果。 5. 语言严谨,表述准确: 采用规范的法律术语,确保表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本书适合作为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刑事诉讼法的辅助读物,以及从事法律实务、准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含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等各类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的参考用书。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系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定,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备考阶段的考生,我深知一份优质的练习题集对于通过考试的重要性。而这本《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四版)》可以说是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它的题量非常适中,既能保证充分的练习,又不会让人感到疲惫。更关键的是,每一道题目都质量很高,没有出现那种“为了凑数”而出现的低水平题目。我特别赞赏它对法律条文的精准运用,题目中所涉及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都与最新的规定保持一致,这对于我们备考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学习“过时”的知识。而本书最让我感到“值”的,莫过于它的解析部分。在我看来,好的解析比题目本身更有价值。这本练习题集的解析,不仅清晰地指出了错误选项的谬误之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甚至会拓展到相关的法律原则和价值取向。这让我不仅仅是“记住”答案,更是“理解”了答案背后的道理,大大提升了我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备考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刷题,而是有策略、有方向的提升。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配套辅导用书”这类说法有些保留,总觉得会是那种“脱离教材、自说自话”的东西。但拿到这本《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四版)》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真的是与“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完美契合,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材讲到某个概念,练习题里就会立刻出现考查这个概念的题目,而且题目设置得非常有梯度,从基础的识记到复杂的分析,层层递进。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一些“易错点”的把握,很多地方是教材上可能一带而过,但却是考试中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这本书却能精准地捕捉到,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题目。而题目后的解析,更是亮点中的亮点。它不仅仅是答案,更是一种“学法”的示范。解析中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个选项是错的,错在哪里,以及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这种“拆解式”的解析,帮助我把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我这种需要精雕细琢、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扎实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宝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刑事诉讼法学习过程中的“及时雨”!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深知刑诉法理论抽象,实务操作又纷繁复杂,而这本练习题集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不是那种简单罗列题目的堆砌,而是紧密围绕着“四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体系构建,每一道题目都仿佛是教材内容的“试金石”,能够精准地检验我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我尤其喜欢它题目类型的多样性,既有考察基本概念的单项选择题,也有需要深入分析、论述的案例分析题。我常常在学习完教材的某个章节后,立刻翻到对应的练习题部分,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解。更重要的是,题目后面的解析,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详细阐述了出题的思路、考查的重点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很多时候,我会在解析中发现之前被我忽略的细节,或者对某个模糊的概念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这本练习题集帮助我构建起一个更完整、更牢固的刑诉法知识体系,让我在面对考试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充满了信心。它的出现,真的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填鸭式”灌输,而是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探险”过程。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在法律实践一线摸爬滚打的老兵来说,一本好的练习题集,其价值不在于题目有多难,而在于它能否真正反映出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而这本《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四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注意到,书中很多题目都围绕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重要条款和司法解释展开,例如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用、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辩护权利的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和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而且,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搬运,更加入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条文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进行对照。每一次做题,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模拟庭审”的准备,我需要思考证据的收集、程序的正义、当事人的权利等等。更让我欣赏的是,本书的解析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分析了不同观点的可能性,以及法院在类似案件中的裁判思路,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对于提升我的实务判断能力非常有启发。这本书,与其说是练习题集,不如说是提升业务水平的“实战手册”。

评分

这本《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四版)》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惊喜,它在细节处理上做得非常出色。首先,题目的设计非常贴合实际考试的需求,很多案例分析题的背景设定都相当写实,让我有机会在模拟的案情中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例如,有一道关于证据排除的题目,它巧妙地设置了非法取证的情节,要求我们分析证据的合法性,并判断是否应该排除。这样的题目不仅考察了我们对证据规则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其次,配套的解析部分做得非常详尽,不仅仅是简单的答案说明,而是对整个法律程序的梳理,甚至会引用相关的最高法指导性案例,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和司法实践非常有帮助。我特别看重这一点,因为刑诉法很多时候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做完题目后,认真研读解析,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一旁指导,能够帮助我及时发现和纠正理解上的偏差。这本书的使用,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做题,更是在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刑事诉讼法的操作过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