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喬石談民主與法製(下)》選入瞭喬石擔任黨和國傢領導人期間,有關民主與法製的重要講話、報告、談話、文章共102篇,書中還收錄瞭一些相關的照片和題詞等。
作者簡介
喬石同誌,1982-1998年曆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央黨校校長、中央社會治安綜閤治理委員會主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內頁插圖
目錄
(下)
在首都紀念憲法頒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992年12月4日)
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1993年3月28日)
全麵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1993年3月31日)
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係(1993年4月1日)
加強經濟立法工作(1993年4月)
加快立法步伐努力實現監督製度化(1993年4月30日)
通過法律來規範和指導改革開放的發展(1993年7月2日)
要增強對人大的地位、性質和作用的認識(1993年7月3日)
懲治腐敗還是要靠法製(1993年9月2日)
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好人大工作(1993年10月31日)
加強專門委員會建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和成效(1993年11月3日)
要在全社會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1993年12月29日)
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係(1994年1月14日)
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1994年3月22日)
人大工作隻能加強不能削弱(1994年6月)
在首都各界紀念人民代錶大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994年9月15日)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係框架(1994年12月16日)
努力加強法製建設積極推進政治體製改革(1995年1月5日)
用完備的法製來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1995年3月9日)
讓人民來監督政府(1995年3月18日)
切實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1995年5月10日)
更好地運用法律手段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1995年5月)
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1995年8月30日)
加強環保的立法與監督(1995年12月)
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立法工作水平(1995年12月19日)
抓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係(1996年1月23日)
確保香港的平穩過渡和繁榮穩定(1996年1月26日)
加快立法加強監督(1996年3月1日)
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製國傢(1996年3月13日)
依法治國是國傢穩定發展、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1996年3月17日)
答烏剋蘭新聞界記者問(1996年3月30日)答俄羅斯《消息報》、俄通社一塔斯社、《今日報》和俄羅斯公共電視颱記者問(1996年4月2日)
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1996年8月29日)
答德國《商報》記者問(1996年9月3日)
在各國議會聯盟第九十六屆大會開幕式上的緻辭(1996年9月16日)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是緊密結閤、互相促進的(1996年10月29日)
答美國《費城問詢者報》記者問(1996年12月13日)
答美國《中國新聞》英文月刊記者問(1996年12月28日)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製國傢(1997年3月14日)
實行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是人民的選擇(1997年3月30日)
從實際齣發踏踏實實地推進民主政治建設(1997年3月30日)
在意大利米蘭會見工商界人士時的講話(1997年4月11日)
答美國《世界觀點》記者問(1997年5月23日)
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必須納入法製軌道(1997年6月18日)
認真實施基本法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1997年7月1日)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嚮前進(1997年10月27日)
在會見香港特彆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時的談話(1998年2月11日)
要長時期地毫不動搖地實行“一國兩製”的方針(1998年2月11日)
精彩書摘
切實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1995年5月10日)
本次會議預定的各項任務已經完成。會議共聽取瞭五個法律草案的修改意見和說明。經過認真審議,通過瞭三個法律。這次通過的商業銀行法,確立瞭商業銀行的法律地位,規範瞭商業銀行的權利和義務,它和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銀行法一起,對保障和推進金融體製改革將起到重要作用。票據法的製定,為規範票據行為,保障票據當事人及其他票據關係人的閤法權益提供瞭法律依據,有利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製定預備役軍官法,對健全預備役軍官製度,完善國傢武裝力量動員體製,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會議還聽取和審議瞭國務院關於禁毒工作情況的報告。在近代曆史上,我國人民曾經深受鴉片的毒害。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在短時間內就掃除瞭販毒、吸毒的醜惡現象。這些年來,國際毒品犯罪嚮我國滲透日益嚴重,國內一些地方又齣現瞭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非法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和吸毒的情況。人民群眾強烈要求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活動。1990年1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瞭關於禁毒的決定。各級執法部門為貫徹這個決定做瞭大量工作,右力地打擊瞭毒品犯罪活動,但禁毒任務還相當艱巨,這方麵的工作還需要繼續加強,而且要長期堅持不懈地抓。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都要按照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掃除各種醜惡現象。這兩手都要硬。
……
《喬石談民主與法製(下)》的簡介(非書中內容): 一個時代的沉思與求索:深刻剖析民主與法製建設的內在邏輯與實踐挑戰 本書並非收錄喬石先生在《喬石談民主與法製(下)》一書中曾經發錶過的具體論述,而是以此為引,深度延展和探索在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關於民主與法製建設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社會、政治、哲學思考。它旨在從一個曆史的縱深和理論的廣度齣發,勾勒齣在中國走嚮現代化進程中,對於民主的理解、對於法製的建構,以及這兩者之間復雜而辯證的關係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部分:民主的多元維度與中國語境的探索 “民主”二字,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共同理想,也因地域、曆史、文化的差異而呈現齣多樣的形態。本書的第一部分,將跳齣對《喬石談民主與法製(下)》具體內容的解讀,而是聚焦於“民主”本身概念的豐富性及其在中國語境下的特殊性。 我們追溯民主思想的源頭,從古希臘的直接民主,到近代西方代議製民主的發展,考察其演變過程中所蘊含的權力製約、人民參與、權利保障等核心要素。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這些普遍性理念如何在中國這片擁有悠久文明和獨特社會結構的土地上,與曆史悠久的集體主義傳統、根深蒂固的官僚體製文化、以及近現代革命曆程所塑造的政治生態發生碰撞與融閤。 本書將深入分析,在中國的現代化轉型期,如何理解和構建“符閤自身國情的民主”。這並非簡單照搬,而是要考察國傢治理體係的現代化、公民參與的渠道拓展、社會利益的有效錶達、以及政治權力的透明化與問責製。這其中,必然涉及到對“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進一步審視,理解其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傢主權前提下,如何實現更廣泛的公民權利和政治參與。我們會探討,在多元利益相互交織的社會現實中,如何平衡效率與公平,如何構建更加包容的政治話語空間,如何通過健全的協商機製,化解社會矛盾,凝聚發展共識。 此外,這一部分還將著眼於民主化進程中的潛在陷阱與風險。例如,如何避免形式主義的民主,如何防範民粹主義的侵蝕,如何在一個發展不平衡的社會中,確保不同群體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和發展機會。我們將審視,在推進民主的過程中,教育、文化、思想解放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如何通過提升公民素養,為民主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部分:法製建設的時代命題與製度倫理的重塑 法製,是現代國傢運行的基石,是保障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公民權利的根本。本書的第二部分,將圍繞“法製建設”這一核心議題,展開多角度的深入探討,尤其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對法製建設的更高要求和更深層次的思考。 我們將首先梳理法製建設的內在邏輯:從法律的製定、執行到監督,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這包括對立法質量的追求,如何使法律真正反映社會進步的需要,體現公平正義的原則;對執法公正的強調,如何確保法律麵前人人平等,防止權力濫所造成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對司法獨立和權威的維護,如何構建一個獨立、公正、高效的司法體係,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探討中國法製建設的具體實踐時,我們將重點關注“全麵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這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增加,更是對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齣的深刻變革。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深化司法體製改革,健全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體係,健全以德為先、以德為重、以德為本的社會信用體係,以及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各類難題。 這一部分還將深入探討法製建設中的製度倫理問題。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而實施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度的設計是否符閤人性的需要,是否能夠激發社會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我們將審視,如何構建更加健全的社會保障體係,如何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同時,我們也必須警惕法製建設中的潛在挑戰。例如,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效規範資本的逐利行為,防止其對社會公正和公共利益的侵蝕。如何應對新技術、新業態帶來的法律監管空白。如何在一個轉型期的社會中,平衡效率與公平,秩序與活力的關係,確保法製建設能夠真正服務於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部分:民主與法製的辯證統一與未來展望 民主與法製,並非相互獨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本書的第三部分,將聚焦於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以及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邁嚮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們將深入分析,民主是法製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沒有民主的廣泛參與和監督,法製就可能成為少數人壓迫多數人的工具。廣泛的人民參與,有助於保證法律的製定更加符閤民意,執行更加公正,監督更加有力。反之,法製則是實現民主的重要保障。沒有健全的法製,民主就可能淪為空談,公民的權利就可能得不到切實的保護。法治精神的深入人心,能夠為民主的健康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堅實的製度支撐。 我們將考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如何將民主的價值理念內化到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例如,如何通過健全的民主決策機製,確保重大法案的齣颱能夠充分聽取民意;如何通過強化人大對“一府兩院”的監督,保障執法司法的公正;如何通過暢通的民意錶達渠道,讓人民群眾的閤理訴求能夠通過法律得到迴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審視,在推進法製建設的過程中,如何為民主的實踐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例如,如何通過完善信息公開製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如何通過健全的權利救濟機製,為公民行使民主權利提供法律保障;如何通過鼓勵公民有序參與公共事務,提升社會自治能力。 最後,本書將展望中國民主與法製建設的未來。這不僅僅是對現有成就的迴顧,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思考。我們將探討,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視野下,中國如何為全球治理體係的改革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如何在國際舞颱上發齣更強的法治聲音。我們將憧憬一個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製體係,一個能夠充分激發社會活力,有效保障人民福祉,並在全球範圍內展現獨特魅力的現代化國傢。 這本書,意在激發讀者對於民主與法製建設這一宏大課題的深刻思考。它不僅僅是對一個曆史時期的迴顧,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探索。它提醒我們,民主與法製的道路,是一條充滿挑戰但又意義非凡的探索之路,需要我們以更加審慎、更加開放、更加務實的態度,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