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210 图表解精益全面生产维护TPM推进实战+图说工厂设备管理 2本
9787111481201定价:45元 9787115332561定价:49元
前言
第1章
TPM的框架结构
1.1TPM的历史与发展
1.1.1TPM的起源
1.1.2TPM的诞生
1.1.3TPM的发展进程
1.1.4美式PM与TPM的区别
1.2TPM的特色
1.3TPM的基本理念和三大思想
1.3.1TPM的基本理念
1.3.2TPM的三大思想
1.4推进TPM的目标
1.5TPM的定义
1.6JIT和TPM的共同理念
1.7TQM与TPM的比较
1.8TPM的八大支柱
1.9TPM推进的12个步骤
1.10企业为何要推行TPM
1.11如何在企业成功推行TPM
1.12推行TPM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
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它并没有真正触及我最想了解的“包邮”的部分,或者说,它对“包邮”的理解和我的期望相去甚远。我原本以为,“包邮”可能暗示着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易得性,也许是包含了一些能够直接复制使用的模板,或者是一些能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秘籍”。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更多地是一种管理理论的梳理和概念的阐述。它在探讨精益生产和TPM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描述“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例如,在讲到如何推进TPM时,它会列出各种原则和步骤,但缺少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详细策略。我本来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直接套用到我工厂的设备管理流程中的方法,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我培训员工的实操性材料。但书中提供的,更多的是一些宏观的指导方向,需要读者自己去进行大量的转化和细化,这与我期待的“实战”和“图解”的直观性,还有一定的距离。
评分拿到这套书,我最期待的就是能从“图解”中获得直观的理解,尤其是在设备管理方面。很多时候,文字描述固然重要,但一张清晰的图表、一个生动的示意图,往往能事半功倍。比如,在介绍设备点检的内容时,我希望能看到不同类型设备(如泵、电机、输送带)的点检部位图,甚至是对常见故障的图示化讲解。然而,这套书在图表的使用上,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图解”效果。虽然有一些插图和流程图,但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对文字内容的简单补充,并没有真正起到“解”的作用。例如,在讲解TPM的八大支柱时,一些图示仅仅是简单的流程框图,并没有深入地展示每个支柱下的具体活动和协同关系。我设想的“图说”应该是能够让读者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也能大致理解设备管理的核心要素和TPM的运作机制。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在这方面得到太多惊喜。更多的时候,我还是需要依赖文字说明来理解图表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与我心目中“图说”的含义有所偏差。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在视觉传达和信息呈现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评分我对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也知道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实现精益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本书的标题《精益全面生产维护TPM推进实战》让我认为它会包含很多如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推动TPM的案例和经验分享。我希望看到的是,企业在引入TPM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培训基层员工掌握TPM的基本技能?如何衡量TPM的实施效果?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实战”的描写相对较少。虽然提到了TPM的几个关键要素,比如自主保全、计划保全等,但具体的推进步骤和策略,以及成功案例的细节,都显得比较泛泛。我更期待看到一些详细的“how-to”指南,而不是“what-is”的介绍。比如,在一个实际的案例中,某个工厂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主保全小组的?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这些具体的细节,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也能学到更实用的经验。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标题《图说工厂设备管理》让我对具体的设备维护技巧和操作规程充满了期待。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如何进行有效的设备预防性维护、故障诊断以及日常保养。书中提到了一些“设备管理”的概念,比如“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这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具体到执行层面,比如如何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如何选择合适的维护工具和技术、如何建立有效的备件管理体系等等,书中给出的指导显得比较笼统。我尝试着寻找一些关于具体设备(比如机床、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指南,或者一些关于常见设备故障的图文分析,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里并不突出。更多的是在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建立SOP(标准操作程序),但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范例,也比较有限。我理解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作为一名读者,我更希望获得一些更具操作性的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我日常的工作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宏观的框架介绍,而对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工具箱”,则略显空缺。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很好奇,但当我真正翻开它时,发现内容与我预期的有一些出入。我本来以为它会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精益生产和全面生产维护(TPM)来优化工厂设备的管理,或许会有一系列详细的步骤、案例分析,甚至是一些实操性的工具和模板。然而,实际内容更多地聚焦于一些宏观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性规划,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或者车间管理者而言,可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转化才能落地。书中提到的“价值流”、“拉动系统”等概念确实是精益的基石,但很多时候,它只是抛出了这些概念,却没有足够详尽的解释和具体的实施指导。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分解成可执行的任务,如何让生产线上的员工理解并参与其中,如何量化改进的效果。例如,在谈到“减少浪费”时,虽然列举了七种浪费,但如何有效地识别并消除它们,尤其是在一个复杂的生产环境中,书中提供的实践性建议略显不足。我期待的更多是一些“how-to”的指南,而不是“what-to-do”的陈述。或许这本书更适合作为企业高层或者精益顾问的入门读物,用于建立整体的框架认知,但对于希望在车间层面推动变革的人来说,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材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