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绍金解易经:易经与活法》借助图、象、数、占,结合纷纭的现实生活,融入精彩的实用案例解析64卦,阐释64个人生智慧:《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理解64卦,就会形成64个感悟,64个感悟则回答了人生的64个怎么办,这就是易经的智慧与“活法”。
内容简介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及运用方法的一门学问。它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无疑就是《易经》。因此,我们说《易经》并不神秘,它是科学的,《易经》以数理和符号逻辑所预示的哲学来解读人生,这就是易经的智慧。读懂《易经》,就能读懂人生的奥秘,就能通过领悟《易经》的原理和内涵来指导人生,这正是《易经与活法》的价值之所在。
作者简介
张绍金,1949年生人,山东省济宁技师学院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等多所大学易学客座教授,曲阜市孔子易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讲坛耕耘四十五年,其中有三十余年遨游神思于乾坤八卦间,且风水与命理兼攻。倡导人文大义,首提《易经》替天说话,认为《易经》中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效天法地的文明元素,用《易经》元素滋养民众,能提高民族的整体道德素养;把理论引入到生活实践,提出“生活大易”的观点;主张白话解读《易经》,让《易经》贴近生活,走进大众生活。
易枫,1976年生人。自幼酷好《易经》,理论紧密结合实战,倡导易道管理,担任多家企业易学顾问,有丰富的《易经》理论及解读易理的经验积累。
内页插图
目录
一、《易经》不是难念的经
二、从“筮”走向“道”
三、八卦变成六十四卦
四、起卦、断卦以及“善易者不占”
易经与活法上经(三十卦)
1、乾知进知退,诸事才能“元亨利贞”
2、坤厚德载物,敞开你宽阔的胸怀
3、屯努力抗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蒙启蒙教育,润物细无声
5、需等待时机,养我浩然之气
6、讼口角是非,有理也要让三分
7、师率师出征,开个好头是成功的一半
8、比修睦比邻,大亲而无声
9、小畜积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为
10、履稳住脚步,走出人生的光彩
11、泰天地交泰,以平和的心营造和谐的美
12、否阴阳不交,走稳自己的路
13、同人实现双赢,务必志同而道合
14、大有盛大富有,不要“人一阔,脸就变”
15、谦平实无华,好人缘才有好人生
16、豫弹起琵琶,为社会增添和乐音符
17、随随时而进,人间正道是沧桑
18、蛊铁肩道义,不为妖言所蛊惑
19、临莅临现场,放下“架子”是君子
20、观反观内省,风物长宜放眼量
21、噬嗑排忧解难,彰显英雄本色
22、贲自我修饰,文质彬彬,而后为君子
23、剥群阴乱舞,出于污泥而不染
24、复克己复礼,做传播文明的使者
25、无妄顺势而为,与天地合其徳
26、大畜大徳蓄藏,必降大任于斯人也
27、颐颐养性情,节其食而慎其言
28、大过老夫少妻,过错,大大的过错
29、坎陷入困境,扪心自问诚信几何?
30、离日月丽天,打造光彩人生
易经与活法下经(三十四卦)
31、咸感恩不忘,用真情温暖人生
32、恒正道永恒,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33、遁当退则退,识时务者为俊杰
34、大壮壮举天下,谨防非礼而为
35、晋修身晋德,点亮身边的光明
36、明夷明夷地下,土里埋不住夜明珠
37、家人家人和睦,贤内助托起贤人一家
38、睽化解矛盾,为自己留下一片天地
39、蹇艰难蹇行,静则独善其身
40、解自我解脱,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41、损吃亏常在,损与益相辅相成
42、益风雷化雨,以大益之心滋润天下
43、夬远离邪恶,小人道消则君子道长
44、姤邂逅相逢,读懂他人,更要读懂自己
45、萃荟萃贤良,广结人缘得福源
46、升康乐升平,修行美德才是种下的福音
47、困身陷困境,不弯脊梁则有良机
48、井井水甘泉,养一颗惠泽他人的心
49、革变革识时,用好有限的人生资源
50、鼎鼎新而立,站稳人生的脚跟
51、震荣辱不惊,以不变而应万变
52、艮行止有常,挺直腰杆做人,也要明哲保身
53、渐循序渐进,厚积而后薄发
54、归妹小妹归来,爱情寓于过程之中
55、丰光环五彩,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56、旅人生旅途,让活着的分分秒秒都美丽
57、巽刚柔相济,阳盛则养阴,阴盛则养阳
58、兑和悦待人,用微笑赢得别人的好感
59、涣平和心态,及时遏制住涣散的情绪
60、节自我节制,别让舌头和行为抢先于思考
61、中孚感召他人,首先雕塑自我诚孚的形象
62、小过因大失小,不为小过而牵绊
63、既济圆满既济,不要让“成功”阻止了脚步
64、未济生生不息,没有结局的无限延伸
精彩书摘
2 坤 厚德载物,敞开你宽阔的胸怀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坤是由两个三爻坤卦组成的,卦名还是叫坤,为什么呢? 《周易本义》说:“阴之成形莫大于地,故名坤而象地①。重之又得坤焉,则是阴之纯,顺之至,故其名与象皆不易也。”意思是说,地只有一个,没有比地再大、再顺的了,所以,六爻卦和三爻卦都叫坤。
乾为天,天只有一个;坤为地,地也只有一个。天地正配,非常和谐。天要下雨了,大地赶快收纳孕育,润其土,疏其流;天要刮风了,地上的树木摇动着身躯与之相应……比喻为夫妇、君臣等,道理也是相通的。原始社会的夫妻关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大约从文王作八卦时代起,就很讲究一夫一妻制了。直到今天,一夫一妻的家庭结构就比较稳定.假若丈夫又找了小媳妇,妻子有了外遇晴夫,就不合天地之道了,麻烦频仍,乱象丛生。 -
坤卦的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卦的卦辞文丰二十九个,算是比较多的。仅从字面而不联系卦象,很难理
解其真谛,甚至搞出笑话。假若求测者问做生意的事,得坤卦,就劝其到西南发财,不要到东北去,东北会赔钱。不是明明告诉“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吗?这就错得没谱了。
元亨,利牝马之贞。牝马是母马,母马有利公马就不利?不对。理解卦爻辞
必须首先懂得每一卦的本质属性。乾者,健也;坤者,顺也。乾刚健,坤柔顺。坤的柔顺不是逆来顺受,而是顺中之健。要说柔顺,牛比马更柔顺,而坤的本性用马作比喻而不用牛,因为牛缺少健行的天性。牝马,第一是雌性,有阴柔之德;第二是马,可以健行,一日千里,行地无疆。晋代易学大家干宝就认为:“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我们常说“龙马精神”,就来源于乾坤之象。君子若能像牝马一样柔顺而健行,就符合坤德即大地的德行,当然就亨通顺利了。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若望文生义的理解就是:君T-r~前走,开始迷失方向了,后来得到主人指导才有利。《周易》讲的主题是阴阳之道,阳在先,阴在后。乾卦为阳,就列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坤卦为阴,只能位居其次。乾在先,坤在后,符合天地易道;夫唱妇随是生活中的男女之道。家庭重大事项一般是男人出面,女人顺随其后。反过来,女先男后,就是“先迷”。迷不是昏迷、迷失,引申为失道,不符合常道。先迷,阴在先就不符合~ISEl#_g_。男先女后,就能“后得”,利莫大焉。直到今天,重大场合,还是男人当先,女随其后,岂非《易经》规范了生活中的人道?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懂得后天八卦阴阳方位(参看后天八卦方位图),才能理解这句话。西方为兑,为少女;南方为离、为中女;巽居东南、为长女。兑、巽、离在西方和南方,都属阴类。坤在西南,又属阴。同类相求,所以“西南得朋”。东方为震,为长男;北方为坎,为中男;东北为艮,为少男,都属于阳类,与坤卦代表的阴不能同类,或者理解为失去同类,所以“东北丧朋”。并不是得朋就吉利,丧朋就不吉利。不管得朋还是丧朋,都吉利,前提是“安贞”,安于坤卦柔顺的本分。西南得朋,率类以从阳,带领众多朋友服从领导听指挥。
……
前言/序言
观古今而知未来,品生活而得智慧 《易经》,这部流传千年的东方智慧宝典,以其深邃的哲理、精妙的象数、包罗万象的宇宙观,影响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其影响之深远,渗透到哲学、政治、军事、医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宇宙运行规律的哲学体系,一部教导人们如何顺应自然、安顿身心的活法指南。 千百年来,无数智者试图揭开《易经》的奥秘,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其精髓。从孔子的《十翼》对易理的阐发,到宋明理学对易经的系统性解读,再到近现代学者们对易经在科学、管理等领域应用的探索,易经的生命力从未枯竭,其智慧之光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然而,面对浩瀚的《易经》文本,许多读者常常感到望而却步。古老的文字、复杂的卦象、深奥的义理,都构成了理解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古老的智慧与当下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何从中汲取养分,指导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更是许多人困惑的难题。 本书的诞生,正是源于对这种困惑的回应,也源于对《易经》深刻价值的坚信。我们深知,《易经》并非高高在上的抽象哲学,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指南。它所揭示的宇宙万物演变的规律,正是我们个体生命运势起伏、人际关系互动、社会发展变迁的内在逻辑。 《易经》的智慧,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首先,它教会我们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易经》的核心思想在于“变”,即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并非毫无规律,而是遵循着一定的“道”。卦象的演变,象征着事物从发生、发展、高潮到衰落、消亡的整个过程。理解了这一规律,我们便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起伏,不因一时的顺境而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的逆境而消沉绝望。当我们明白一切都是暂时的,变是常态,那么我们就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适应变化,甚至主动创造有利的变化。 其次,它提供了洞察事物本质的视角。 《易经》通过卦象、爻辞,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不同状态和发展趋势。每一个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境;每一个爻,都揭示着该情境下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可能出现的转折。学习《易经》,便是学习一种“象”的思维,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事物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和潜在危机。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尤为宝贵。它帮助我们辨别真伪,看清局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再者,它启示我们顺应自然、趋吉避凶的方法。 《易经》所讲的“道”,便是自然之道,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它告诉我们,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才能获得长久的和谐与成功。反之,违背自然,则容易招致灾祸。《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如同六十四种不同的人生剧本,其中蕴含着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和行动。它并非预言式的宿命论,而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提供了一种“观其变而知其道,知其道而能行”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找到最恰当的应对之道,趋利避害,化解矛盾,实现自身价值。 《易经》的“活法”,体现在哪里? “活法”,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智慧。它关乎我们如何认识自我,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一、 认识自我,安顿心灵。 《易经》中的“乾”卦象征着刚健有力,不断进取;“坤”卦则象征着柔顺承载,厚德载物。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实则相辅相成,构成了生命不可或缺的两极。理解这些卦象,便是理解我们自身潜藏的多种可能性。通过对卦象的体悟,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改进劣势。更重要的是,《易经》的“静”与“动”、“柔”与“刚”的辩证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 二、 洞察人际,和谐共处。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易经》中的许多卦象,都与人际互动有关,例如“比”卦(亲近)、“临”卦(君临、领导)、“否”卦(不通)等。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变化规律,学会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化解人际冲突,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与合作。这种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在家庭、职场、社交等各个层面,构建更加和谐、积极的人际网络。 三、 应对挑战,坚韧前行。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挑战与困难是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易经》的六十四卦,就是在描述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其中不乏困境与危机。例如,“困”卦象征着被困,“坎”卦象征着险陷。然而,《易经》并非仅仅揭示困境,更重要的是教导我们如何应对。《易经》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出路;即使面对危险,也要审慎行事,避免鲁莽。《易经》的“屯”卦(初创时的艰辛)、“临”卦(监管与秩序)等,都蕴含着在不同阶段应对挑战的策略。这种坚韧不拔、积极应对的精神,是我们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四、 把握机遇,成就人生。 《易经》不仅揭示了危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机遇的所在。每一个卦象的演变,都意味着新的可能性的出现。例如,“益”卦代表着增益与收获,“丰”卦象征着丰盛与繁荣。理解这些卦象,便是理解事物发展的有利时机和条件。我们学会观察天时、地利、人和,把握有利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这种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实现人生的飞跃。 本书的价值,在于“解”与“活”。 “解”,并非简单的字面翻译或生硬的套用。而是深入挖掘《易经》的精髓,结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情境,将古老的智慧“翻译”成易于理解、易于应用的语言。我们力求剥离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展现《易经》背后蕴含的普适性真理。 “活”,是本书最终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对《易经》的解读,能够启发读者,将这些古老的智慧真正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让《易经》的智慧成为指导我们“活法”的明灯。它不是让我们去算命,而是让我们学会“观命”,学会主动地去创造和把握自己的命运。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 建立完整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掌握辨别是非、洞察事物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学会因应变化,保持内在的平衡: 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稳定,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 提升人际交往的智慧: 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实现共赢。 发掘潜能,积极应对挑战: 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勇敢面对困难,在逆境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易经》是一面古老的镜子,它映照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也映照出我们自身的生命轨迹。本书正是希望借这面镜子,帮助读者看得更远,看得更透,从而活出更加智慧、更加圆满的人生。 我们相信,“观古今而知未来,品生活而得智慧”,这正是《易经》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愿本书能够成为您通往这份智慧的桥梁,让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从容,更加坚定,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