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數據說話:迎接電力營銷服務的大數據時代》是我國電力係統第1本從大數據角度剖析電力營銷服務的著作。它結閤精準管理方法和數據分析,從實際工作齣發,對現階段電力營銷服務工作提齣瞭新方法和新思路。結閤大量實際案例,充分體現瞭數據分析的成果和理論與實踐結閤的應用。全書圖文並茂、淺顯易懂。
  大數據:改變正山雨欲來蓄勢待發
  在您閱讀這本書之前,讓我們先做這樣一個小測試!請先思考這個問題:到電力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戶大多來自哪裏?請花一分鍾時間來思考,如果已經鎖定瞭自己的答案,請您開始閱讀本書的內容。
  電力營業廳與電信、銀行、郵政等營業廳性質十分相似,都是為瞭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但是,經過仔細對比分析卻又發現,電力營業廳與其他營業廳又不盡相同。假設您需要存繳電話費,是會選擇去電信營業廳窗口辦理繳費業務,還是選擇購買電話卡、網上充值等方式呢?需要小額存取款時,您是會選擇去銀行窗口排長隊辦理,還是會選擇ATM機自助存取款呢?仔細羅列下來,電力企業也提供瞭多種電費繳納方式,例如銀行托收、電費卡充值、易辦事自助終端、網上繳費(支付寶、網頁等)、電話繳納、銀行櫃颱等。那為何常常有客戶仍選擇排長隊在營業廳窗口繳納電費呢?
  本書對某供電企業轄區內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381736條客流數據進行瞭分析,繪製成氣泡式數據圖如圖0-1所示。氣泡式數據圖是一種常見的數據地圖,它是在地圖上相應位置顯示相應的氣泡,以氣泡的大小代錶各區域指標值的大小。該圖中通過氣泡的大小來代錶該區域在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流量。
  數據分析結果齣乎我們的意料。在傳統觀念裏,到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戶大多來自人口流動快的城中村,事實上,根據圖0-1中看齣,到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戶主要集中在片區E和片區F兩個區域,而該供電企業轄區內共設立瞭兩個營業廳,正屬於片區E和片區F。通過對這兩個區域的客流作進一步分析,發現這兩個區域前往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戶都集中分布在營業網點的周圍。用分檔填色型勢力地圖分析片區F營業廳、片區E營業廳繳費業務量分布,將各區域按數值分為幾個層級填充不同的顔色,如圖0-2、圖0-3所示,圖中五角星標注處為營業廳位置。圖0-2和圖0-3中由淺到深的顔色錶示該區域到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流量分布由少至多。
  與繳費業務相比,營業廳過戶業務辦理客流量呈現齣瞭截然不同的信息,所有的過戶業務客流量均勻分布在各個區域,見圖0-4。
  由此可以看齣,排除停電催費模式(停電催費的模式下,前往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的客流量分布與各區域欠費情況呈現正相關關係)的影響,前往營業廳辦理繳費業務對客戶而言並非剛性需求。我們大膽地設想,能否在正確的引導下,以自助終端、銷售電費卡等方式取代電力營業廳收費業務窗口?
  該供電企業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大膽嘗試關閉部分營業廳後,對第三方客戶滿意度的指標並未造成負麵影響。他們的決策是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之上的。這是當今社會所獨有的一種新型能力: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獲得有巨大價值的産品和服務,或深刻的洞見。這樣的技術理念和數據儲備,對於供電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而言,將成為一種更好的輔助決策工具。
  隨著互聯網技術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web2.0的時代,人們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瞭主動創造者。
  全球每秒鍾發送290萬封電子郵件,一分鍾讀一篇的話,足夠一個人晝夜不息地讀5.5年……
  每天會有2.88萬個小時的視頻上傳到Youtube,足夠一個人晝夜不息的觀看3.3年……
  Twitter上每天發布5000萬條消息,假設10秒鍾瀏覽一條信息,這些消息足夠一個人晝夜不息地瀏覽16年……
  每天網站上將産生630萬筆訂單……
  每個網民在Facebook上要花費7韆億分鍾,被移動互聯網使用者發送和接收的數據高達1.63EB……
  Google上每天需要處理24PB的數據……
  根據美國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檢測,人類産生的數據量正在呈指數級增長,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這個速度在2020年之前會繼續保持下去。這意味著人類在最近兩年産生的數據量相當於之前産生的全部數據量。我們的國傢,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企業,已經從包含數據的時代邁進瞭被數據包含的時代。這些由我們創造的信息背後産生的這些數據早已經遠遠跨越瞭目前人力所能處理的範圍。事實上,在某些方麵,我們依然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擁有瞭能夠收集和處理更大規模數據的能力,而是習慣於在製定製度、處理過程和激勵機製中盡可能地減少數據的使用。大多還是遵循著傳統的方式,通過盡可能少的樣本數據獲取預期(即提前設定好並帶有主觀意識)的信息,通過多次篩選多方驗證以獲取我們認為精確的數據,通過人工選擇一個關聯物或者一小部分相似數據來逐一分析事件産生的原因。
  如今,計算和製錶不再像過去一樣睏難。感應器、手機導航、網站使用收集瞭大量數據,而計算機可以輕易地對數據進行處理,我們進入大數據時代。
  那麼,為什麼是大數據而不是數據?什麼是大數據?它從何而來?大數據有何不同?大數據又有什麼特徵呢?
  關於大數據的含義,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
  “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難以使用現有的數據庫管理工具來駕馭,睏難存在於數據的獲取、存儲、搜索、共享、分析和可視化等方麵。”
  ——維基百科
  “任何超過瞭一颱計算機處理能力的龐大數據量。”
  “大數據=海量數據+復雜類型的數據。”
  ——但彬 Informatica中國區首席産品顧問
江剋宜,男,1961年齣生,深圳龍崗供電局局長兼黨委書記。曾主編《電力服務營銷》《電力客戶服務員工培訓知識問答》《電力客戶服務員工培訓教材》《電力客戶服務案例百篇》等圖書。
前言
序幕 當大數據輕輕來敲門
大數據:改變正山雨欲來蓄勢待發 3
變革服務:從“剋強指數”到數據價值 10
變革經濟:剖析曆史可以洞察未來 13
變革管理:基於精益的數據管理體係 17
上篇 當“細”管理遇上大數據
第一章 數據的應用更勝於數據本身 22
第一節 小豬的故事:從目標管理到過程管理 22
第二節 海量數據:我們擁有大量基礎資源 25
第三節 “指標”:長期以來關注數據的方式 28
第二章 循“數”管理從PDCA開始 33
第一節 5W1H:獲取並分析有效信息 34
第二節 PDCA:閉環管理的製勝法寶 38
第三節 5S:基於大數據的現場管理 44
第三章 大數據時代麵臨的機遇 49
第一節 莫裏的導航圖:大數據的最早實踐之一 49
第二節 全數據:保存全部的“沙子” 52
第三節 混雜性:更接近“事物”的全貌 55
第四節 相關性:數據“說齣”的事實 59
第五節 1+1=10:數據混搭與價值倍增 62
第四章 大數據時代麵臨的挑戰 65
第一節 有效的組織:把想的人和乾的人分開 65
第二節 做正確的事:後颱支撐數據化 69
第三節 正確地做事:前端作業簡單化 74
下篇 當供電企業嫁接大數據
第五章 網格5S管理嶄露頭角 80
第一節 電網:網格技術的源泉 86
第二節 突破:網格管理的探索 100
第三節 創新:網絡5S:網格模型的實踐 92
第六章 數據可視化圖的華麗演繹 100
第一節 可視化:揭開數據的神秘麵紗 100
第二節 美麗的證據:綫損管理可視化 104
第三節 視覺解釋:可視化的廣泛應用 108
第七章 藉鑒精準的抄核收管理模式 115
第一節 發軔:抄核收管理的破窗理論 115
第二節 探索:從汽車生産到抄錶管理 118
第三節 契機:減少抄錶數據的“在製品” 122
實踐:連續流與消除浪費 126
第八章 精益思想與營業廳排班 135
第一節 排隊的博弈:服務需求與服務供給 135
第二節 服務的需求:從一味滿足到閤理引導 138
第三節 服務的供給:營業廳的“削減”藝術141
第四節 排班的技巧:今天開放多少窗口 144
第九章 大數據時代的綫損分析 149
第一節 綫損立方:玩轉數據建立模型 150
第二節 趨勢分析:“福爾摩斯”查竊電 154
第三節 精確比對:鎖定重點懷疑對象 159
外篇 利用大數據破獲竊電案例集錦
第十章 基於大數據的防竊電技術 166
第一節 以靜製動:後颱監控破獲遙控裝置竊電案 169
第二節 抽絲剝繭:網格綫損分析破獲總分錶竊電案 175
第三節 事半功倍:電量比對破獲總分錶竊電案 179
第四節 甕中捉鱉:多次偵察破獲大規模集體竊電案 182
第五節 知己知彼:數據監控警電聯手成功破案 186
第六節 守株待兔:反偵察展開與竊電分子的博弈 191
第七節 欲擒故縱:數據比對突破竊電分子頑固防綫 193
  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微信、飛信等數字時代産物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每個人的信息、語言、行為等 産生的數據都不停的被存儲、篩選、分析。企業亦是如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數據浪潮的衝擊和影響。2013年,被不少業內人士稱作“大數據元年”。世界上存儲的數據預計能達到約1.2ZB(約12億TB),著名的未來學傢阿爾文·托夫勒曾熱情地將大數據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一點也不為過。有種說法很貼切,其實“大數據比我們自己更瞭解我們自身”
  2012年3月22日,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拉動大數據相關産業發展,將“大數據戰略”上升為國傢戰略,將大數據定義為“未來的新石油”,並希望引發教育和學習的變革。
  2012年9月,日本西科姆集團宣布收購東京電力旗下數據管理中心——AT TOKYO公司50%以上股份,總投資額將超過500億日元。西科姆的數據管理業務規模也將擴大到原來的10倍以上,其旗下各企業強化瞭對數據管理中心的升級改造,帶動需求急劇上升。
  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正逐步意識到這隱藏在數據山脈中的金礦,錶現齣對大數據挖掘的超前意識和對大數據應用的極大關注。電力行業同樣也有著豐富的數據資源,如何使用好大數據是關鍵。大數據時代提供給我們的將是更快的運算、更豐富的數據分析結果。
  從發電到輸電、配電,這一産業鏈處處都産生數據。經曆近10年來的電力信息化發展,數字信息技術全麵湧入到電力從生産到管理的整個流程,甚至在某種程度已經觸動並正在改變傳統電力生産到管理的整個流程,基本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觸動並正在改變傳統電力企業的生産模式,技術在進步,管理在轉型。如何從少量數據中通過專業化的處理,挖掘齣數據的潛在價值是電力企業麵臨的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挑戰。
  根據近幾年來結閤營銷管理的數據分析,從技擊竊電、降低管理綫損方麵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總結編寫成《用數據說話——迎接電力營銷服務的大數據時代》一書。本書上篇、下篇和外篇三部分共十章,包括管理遇上大數據、供電企業應用大數據和利用大數據破獲竊電案例集錦等內容。
  我們對大數據的研究畢竟剛入門、剛起步,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到。它沒有把重點放在純粹的技術層麵,而是巧妙地將技術與實際的營銷應用相結閤。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大數據並非隻是冷冰冰的數字堆砌,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洞察,並指導營銷決策。我非常欣賞他對於“價值轉化”的闡述。他舉例說明,如何通過對曆史用電數據的深度挖掘,發現那些隱藏的“高價值”用戶群體,並為他們量身定製更具吸引力的套餐或服務。同時,他也提到瞭如何利用大數據來識彆那些潛在的“流失風險”用戶,並提前采取乾預措施,例如通過發送個性化的節約用電建議,或者提供更優惠的續約政策,從而有效地降低客戶流失率。這讓我意識到,大數據在電力營銷中的作用,遠不止於簡單的客戶分類,它更像是一種“預測器”和“引導器”,能夠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書中關於“客戶體驗”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認為,隻有真正理解瞭客戶的需求,纔能提供超齣預期的服務。而大數據,恰恰是理解客戶最有效的工具。這本書就像一本實踐指南,不僅理論紮實,而且充滿瞭可操作性的建議,讓我對如何運用數據來提升電力營銷服務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簡直顛覆瞭我對電力行業的固有印象!我一直覺得電力公司是很傳統的國企,工作模式可能比較僵化,但讀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他們也在積極擁抱大數據,並且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在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來介紹大數據在電力營銷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從客戶服務、産品設計到市場推廣,幾乎涵蓋瞭所有的營銷環節。我特彆喜歡他提到的“精細化運營”的概念。以前我覺得電力營銷就是發發宣傳單,推銷一下套餐,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通過對海量用戶數據的分析,電力公司可以精準地瞭解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用戶的用電習慣、偏好和潛在需求,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産品和服務。我腦海裏立刻想象齣這樣一個畫麵:一個剛搬進新傢的用戶,電力公司通過分析他以前的用電記錄,能夠提前瞭解到他可能的用電量和需求,並主動為他推薦最閤適的電力套餐,甚至還能根據他的生活習慣,提供一些節能建議。這種“未雨綢繆”的服務模式,真是讓人覺得溫暖又貼心。而且,作者還分享瞭一些實際的案例,展示瞭大數據是如何幫助電力公司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並最終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電力營銷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對未來更加智能化的電力服務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本來以為它會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但讀下來發現,作者對大數據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並且能夠將其以一種非常係統和條理化的方式呈現齣來。他不僅僅是羅列一些技術名詞,而是深入剖析瞭大數據背後的邏輯和價值。我尤其欣賞他對“數據驅動的決策”的強調。他認為,在當今時代,任何營銷決策都應該基於數據分析,而不是憑經驗或直覺。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從海量的數據中提煉齣有價值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轉化為可執行的營銷策略。他舉瞭幾個例子,說明瞭大數據是如何幫助電力公司識彆市場趨勢、預測用戶行為,並優化營銷資源的分配。比如,他提到如何通過分析社交媒體上的用戶反饋,及時發現産品或服務中的潛在問題,並快速做齣調整,從而避免負麵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這讓我明白,大數據不僅僅是用來“看”的,更是用來“行動”的,它能夠為企業提供行動的依據和方嚮。而且,作者在書中還探討瞭大數據在電力營銷倫理和隱私保護方麵的問題,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有技術層麵的探討,更有對行業發展和社會責任的思考,非常全麵和深刻。
評分哇,剛翻瞭幾頁這本書,就感覺打開瞭一個新世界!我本來以為電力營銷服務是個很傳統、甚至有點枯燥的領域,沒想到作者居然能把“大數據”這個聽起來高大上的概念,和電力這個貼近生活的行業結閤得這麼緊密。序言部分就拋齣瞭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傳統營銷手段在當下越來越失靈,電力公司又該如何在新時代下抓住客戶的心?我特彆喜歡作者在開頭就強調“數據”的力量,他說“數據是電力營銷的靈魂”,這句話一下子就擊中瞭我。而且,他並不是空泛地談論理論,而是用一些非常具體的例子來佐證,比如如何通過分析用戶的用電習慣來預測他們的需求,從而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些模糊的場景,比如夏天到瞭,是不是可以通過大數據預測哪些區域的空調使用量會激增,從而提前做好電力供應的調度?又比如,一些老舊小區是不是可以通過用電數據分析,提前發現潛在的設備老化風險,從而進行預防性維護,避免不必要的故障?這些想法以前真的沒怎麼仔細想過,這本書似乎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智慧電力營銷”的大門。作者的語言也很生動,不是那種枯燥的技術報告,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行業前輩在分享他的心得體會,充滿瞭啓發性。我覺得這本書對於任何想要瞭解電力行業未來發展方嚮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必讀的入門讀物。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接觸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我對電力行業瞭解不多,但對“大數據”這個詞卻充滿瞭興趣,總覺得它無所不能,能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本書的書名很有吸引力,“用數據說話”,聽起來就很直接,很實在,不像有些書那樣晦澀難懂。翻開書,果然沒讓我失望!作者在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優化電力營銷的各個環節。他並沒有一開始就講復雜的算法和模型,而是從最基礎的“數據收集”入手,強調瞭數據來源的多樣性和重要性,比如智能電錶、用戶反饋、社交媒體評論等等。然後,他逐步深入到“數據分析”的部分,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解釋一些概念,比如“用戶畫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建立精準的用戶畫像對於電力公司來說至關重要。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作者舉瞭一個例子,說通過分析一個傢庭的用電模式,不僅能知道他們用電量多少,還能推測齣他們的生活習慣,比如是上班族還是在傢辦公,是否有老人小孩,甚至他們對節能的重視程度。這些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覺得電力公司不再是冰冷的“供電者”,而是可以成為更加貼近用戶、理解用戶的“服務者”。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電力服務,原來背後隱藏著這麼多關於“數據”的故事。
評分還沒有來得及看,看完再說
評分不錯,好熟,通俗易懂
評分書寫的不錯!有深度!
評分空話、套話、喊口號、談管理、說感悟的內容太多瞭!
評分性價比非常好。贊
評分空話、套話、喊口號、談管理、說感悟的內容太多瞭!
評分不錯
評分還沒有來得及看,看完再說
評分空話、套話、喊口號、談管理、說感悟的內容太多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