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成功又是什么呢?稻盛和夫用他博大精深的哲学告诉我们,“成功也是一种试练。有的人在成功时得意忘形,就会堕落,而有的人在成功后意识到成功并非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要不断努力,提升心性。”在《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中,类似这样给人醍醐灌顶感觉的思想火花不胜枚举。娓娓道来之中,何为正确跃然纸上,让人有感同身受的共鸣感。不管是深陷困境的失败者,还是春风得意的成功者,特别是对自己的人生抱有不安、丧失自信、陷入苦恼漩涡的人们,阅读《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对你的人生走向更高的层次。
经营者何以成功?这是诸多在经营道路上徘徊的经营者,始终苦苦思索但又很难求解的命题。在《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中,稻盛和夫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把经营企业的哲学回溯至人生乃至宇宙万物的原点去思考,他从人类存在、生存价值、宇宙、造物主这些宏大而又略显抽象的内容谈起,一步步逼近对人的本性的反思,进而推论出人应当怀着利他之心磨练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赢得经营的成功。没有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只有通俗易懂的娓娓道来,稻盛和夫就像拉家常一样告诉你,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是相通的,经营的成功源自正确的人生哲学。对于想要了解稻盛和夫经营成功背后秘密的读者来说,《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必读书。
稻盛和夫,世界两大500强企业的创办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曾经用3个月的时间拯救了沉疴在身的日航,创造了世界企业经营史上的奇迹。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公司都进入了世界500强。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他是年龄很小的也是目前在世的一位。
其主要著作有《活法(新版)》、《活法贰:追求成功的热情》、《活法叁:寻找你自己的经营王道》、《活法肆:开始你的明心之道》、《活法伍:成功与失败的法则》、《活法青少年版: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等。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季羡林
★稻盛和夫不仅创办并带领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还将他的经营和人生哲学传授给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千千万万的个人。他不仅创造经济价值,还创造普世价值,是我很敬佩的全球企业家。
——郎咸平
★我对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两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多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
——马云
关于人生试练
正如前章所述,因为人生由“命运”和“因果报应的法则”交织而成,所以,人生既有顺利的时候又有挫折的时候,释迦牟尼把这称为“诸行无常”。“因为无常所以痛苦”,意思就是人生因为变化无常,所以是痛苦的连续。
波澜万丈的人生,既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我把这些都看作是造物主给予我们的试练。换言之,适逢幸运也好、遭遇灾难也好都一样,都是试练。由于应对试练的态度不同,我们的人生也会随之发生极大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在遇到成功这一试练的时候,应该怎样应对才是正确的呢?
比如当获得让人羡慕的幸运和成功时,有人把这种幸运和成功完全看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全部归功于自己,并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更极端一点的人,甚至觉得自己本来应该更幸运、更成功才对。
但另一种人却态度相反,他们认为这种幸运和成功是靠周围的环境、靠别人的帮助才获得的。对于幸运和成功,他们内心抱着谦卑的态度:“太珍贵了!这样的幸运和成功竟然落到我这个人的头上,真是太感谢了!”
前一种人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带来了幸运和成功,而且该更成功才合理,所以他们一心想要得到更多的报酬、更高的名声和地位,他们的欲望更加膨胀、更加肥大化。在沉醉于成功的同时忘记了谦虚,傲慢起来。本来是谦虚和踏实的努力给他带来了成功,但是成功的结果反而让他失去了谦虚、懈怠了努力,骄傲自满,剩下的只有企图更加幸运、更加成功的膨胀的欲望。
失去了至今为止支撑幸运和成功的努力和谦虚,就同促使一切向善的宇宙的意志对立起来,没落和衰退当然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好不容易到手的幸运和成功不能够维持,因为自己的思想变质而陷入了衰退没落的境地。
后一种人因为谦虚和持续的努力获得了幸运和成功,他对意料之外的成功心存感激。他由衷感谢周围的人,认为是他们给自己带来了幸运和成功,他不敢自己一个人独享成功的果实,而是与更多的人分享,与社会分享。同时,不因成功而忘却谦虚之心、丢掉踏实努力的作风,而是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对成功这一人生试练采取这种态度的人,他还能获得更大的幸运和成功,并能长期保持。
可见,当幸运和成功垂青的时候,我们抱什么心态、如何去对应,决定了我们此后的人生是上天堂还是入地狱。就是说,得到幸运和成功决不是结果,因为应对的态度不同,人生的结果将迥然不同。这一点极其重要,必须牢记于心。
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命运”的原因呢?还是“因果报应”的缘故呢?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种人在遭遇灾难、苦难、困难这类试练的时候,经不起打击,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哀叹悲伤,或者发牢骚鸣不平,带着对社会的憎恨过日子。这种态度使他的人生更加暗淡无光。仅有一次的、珍贵的人生过得如此索然无味,实在是太可惜了。
另一种人与此相反,他们在遭遇灾难、苦难、困难这类试练的时候,不仅能够承受,而且为了克服这类试练全力奋战。他们相信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到时候一个光明的未来一定会到来。他们乐观开朗,不懈努力,决不怨天尤人,决不牢骚满腹。他们从正面坦然接受降临的苦难,甚至把苦难看作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因而心怀感激。他们积极开朗,踏实努力,勇往直前。结果,这样的人就能获得卓越的成功,迎来光明的未来。
由“命运”和“因果报应法则”交织而成的人生,真是所谓“诸行无常”、“波澜万丈”的人生。一帆风顺,平安无事的人生并不存在。在这样的人生中,无论遭遇到苦难的试练还是幸运的试练,能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能不能始终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去处理,这就决定了人们是度过天堂般的人生还是地狱般的人生。
这种教训古已有之。在中国的古籍《尚书》中就有“满招损,谦受益”的警句。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人,从国家层面上也完全正确。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如果忘记了谦虚,危机也就开始了。
翻开日本的历史,这个事实洞若观火。明治维新以后,为了追赶欧美等先进国家,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口号之下,日本人拼命努力,大约在四十年后,在日俄战争中就打败了强国俄罗斯,全世界为之喝彩。日本人因此尾巴翘到了天上,陶醉于幸运和成功之中。明明是“唯谦受益”,日本却失去了谦虚,大举扩军备战。大约又过了四十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失败。
一片废墟中的日本开始反省,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不久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成就了所谓奇迹般的经济复兴。在这个历史关口,我们日本人本来应该更加谦虚,应该把战后经济建设的成功视作试练,在谦虚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治理国家,决定经济政策。但是,日本又骄傲自大起来,许多大公司、大银行的经营者们,又忘记了战后几十年的谦虚、奋斗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精神。何止经营者,连一般大众也忘记了额头的汗水,开始追求投机获利,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狂热地投资房地产和股市,促成了所谓的泡沫经济的产生。
傲慢的结局是泡沫经济的破裂,许多经营者乃至个人都尝到了“涂炭之苦”。买到手的据说可以升值四倍、五倍的土地房产的价格一落千丈,狂跌至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因为负债累累,连本来根本不可能垮台的银行也破产了,一片悲惨境况。
其实,或许有很多日本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就已经忘却了谦虚。安冈正笃先生早在1969年,在前面提及的《命运和立命》一书中,就以“忘却为人之道的技术和学问将陷人于不幸”为题,说了下面一段话:
“倡导科学也好、技术也好,讴歌繁荣也好,还有强调政治、经济的重要性也好,重视学问也好,所有这些东西,从长远的眼光看,其实都是不可靠的,也是难以衡量、难以评述的,这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在这一切背后的最根本的原理。脱离这个原理的技术或学问只会陷人于不幸。结果是:人只会被这些东西所摆布,被所谓的命运所操弄。但是,只要冷静地观察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在这些东西的背后,都有严肃的法则或所谓‘道’的存在,这才是最为重要的。离开这个法则,不循道而行,我们就无法找到任何可以依托的东西,必将无所适从。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这种感受越来越深切”。
“学问的真正目的,在于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也就是求道,就是研修‘心学’,换言之,归根到底就是要掌握‘修己治人’的学问”。
战后经过二十四年,日本人开始傲慢懈怠,安冈先生当时就已经看出这种倾向,并提出了警告。我想事情就是这样。
“荣枯盛衰乃世之常态”。忽而谦虚,忽而傲慢,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不仅发生在日本如此。环视世界,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国家兴旺就生傲慢之心,因而没落。经过反省,谦虚起来,国家又开始繁荣。这样的历史不断重演。日本能不能摆脱现在面临的萧条,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日本能不能尽早意识到上述的原理,日本必须谦虚,日本人必须老实认真。
……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了。稻盛和夫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传奇,一种在商业和人生哲学上的极致追求。 “心法”,这个词语更是直击要害,仿佛一把钥匙,能打开通往内在平静与力量的大门。 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样,传授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髓,那些能够让我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方向和力量。 我想象中的“心法”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基于稻盛和夫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实践和体悟,是一种将哲学融入生活、融入工作,并切实带来改变的智慧。 我渴望了解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信念,如何在一片混沌中找到清晰的路径,如何将经营企业的成功之道,升华为一种普适的人生哲学。 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朝圣,一次与大师对话的机会。 它能否真正解答我心中关于“如何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疑问,能否为我指引一条通往内心强大与平和的道路,是我最期待的。 我对这本书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我一直以为,成功人士的哲学一定晦涩难懂,或者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商业策略。但稻盛和夫先生的“心法”,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返璞归真、回归本源的智慧。它没有教你如何去“赢”,而是教你如何去“成为”,成为一个更好、更真诚的自己。我开始意识到,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和痛苦,并非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力,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混乱和迷失。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一些盲点,也启发了我一些新的思考。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反思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稻盛先生对“利他”精神的强调,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他将企业的成功与员工的幸福、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超越个人利益的视野,无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逐渐培养出一种更加豁达、更加包容的心态,不再被眼前的得失所困扰。
评分刚翻开这本书,就被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所感染。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贴近生活。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理论书籍,而是在聆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和感悟。稻盛和夫先生所倡导的“敬天爱人”以及“六项精进”等理念,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是否真正做到了“诚实”、“勤奋”和“谦虚”。这本书没有直接给出“你应该怎么做”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我思考,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方式非常巧妙,因为它将主动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自我探索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人生挫折的篇章,稻盛先生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曾经面临的困境,以及他是如何凭借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一步步走出低谷的。这些真实的经历,比任何空洞的鼓励都更有力量。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智慧融入我的生活,看看能否为我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
评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沉淀多年的智慧光芒。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拥有”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的书。稻盛和夫先生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通往内心丰盈的道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单纯”的推崇。在这个信息爆炸、诱惑丛生的时代,保持一颗单纯的心,显得尤为可贵。他教会我,要把目光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摒弃那些不必要的干扰和杂念。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是不是因为追求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物质的堆积,而是来自于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平和。它不是一本“速成”的书,而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用心体会的书。我计划将这本书放在床头,每天翻阅几页,让其中的智慧慢慢渗透到我的灵魂深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心灵鸡汤,也没有要求我立刻变成一个完美的圣人。相反,它只是温和地引导我,去认识和接纳自己,去理解人生的本质。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心法。他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用持续不断的努力去实现目标。我从中看到了对“认真”二字的极致推崇,这与我过去那种追求效率、渴望速成的想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技巧或策略,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和坚持。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运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比如在处理任务时更加专注,与人交往时更加真诚。虽然改变需要时间,但我已经感受到了积极的变化,心情也比以前更加平和。这本书就像一个心灵的加油站,让我重新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评分木头哦了是7k7k了让老孙头么卡
评分¥19.50
评分正版,下午下单晚上送达,点赞。
评分不错
评分?好书,值得一看。人生大道理
评分感觉不错,赞一个!
评分很好的书,他的书都值得一看
评分在图书馆看过,那是精装版。原来自己购买的是平板装订的,好郁闷啊!还是精装版的看上去舒服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