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訓教程(案例習題集)》是奧鵬遠程教育中心根據國傢教育部、人保部精神要求,組織專傢為中小學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而編寫的培訓用書,緻力於引導中小學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學會心理調適方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教程》既可作為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教材。也可供廣大心理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傢長參考。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此套教師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訓項目,內容全麵,界麵清晰,課件製作精良,具有一定的創新型,可操作性強。
——劉翔平
★該課程體係定位明確,體現瞭現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具有基礎性、係統性、先進性和針對性。
——劉宣文
目錄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與意義
第二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內容、途徑與方法
第三節 積極心理學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節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基本涵義、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學校教育環境全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節 心理技術與心理訓練在教學中的應用
第二章 心理谘詢基本理論與技術
第七節 心理谘詢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
第八節 心理谘詢的基本策略與技能
第九節 心理教師的自我察覺與自我成長
第三章 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操作
第十節 團體心理輔導基本理論
第十一節 團體心理輔導常用技術
第四章 教師心理健康
第十二節 教師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
第十三節 教師良好人際關係建立與維護
第十四節 教師職業生涯規劃
第十五節 教師職業倦怠的預防
第五章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有效促進
第十六節 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乾預策略
第十七節 中小學生考試焦慮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第十八節 生涯教育與學生發展
第六章 傢校協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九節 教師與傢長有效溝通的內容與方法
第二十節 教師如何促進傢長科學開展傢庭教育
第二十一節 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第七章 關注特殊狀態下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二十二節 單親傢庭對學生的影響及預防策略
第二十三節 父母離異對學生的影響及有效引導
第二十四節 學生網絡成癮的原因及預防
第二十五節 留守兒童特徵及心理需求
第二十六節 普校就讀殘疾學生的心理睏惑及輔導策略
附錄1:【討論】提示要點
附錄2:推薦自學參考材料
後記
精彩書摘
【拓展閱讀】
通過對奧巴馬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建立時發生的人生轉變的心理分析,可以看齣,在自我意識發展過程中,對自我的接納和對父母祖輩傢族的接納是同時發生的,二者互為因果。青年人隻有建立瞭較為穩固的自我同一性,纔能確定進入成年的人生目標。
人物簡介:貝拉剋·奧巴馬——美國第56屆、第57屆總統,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奧巴馬齣生於夏威夷,父親是肯尼亞一名黑人經濟學傢,母親鄧納姆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父母在奧巴馬兩歲的時候分手,在父親1982年死於車禍前,奧巴馬隻見過父親一次,奧巴馬跟著母親和外祖父外祖母長大。
鄧納姆後來嫁給瞭一名印尼石油公司的經理盧路·索特洛,索特洛由於工作的關係需要去雅加達,於是,鄧納姆帶著6歲的奧巴馬去瞭印尼。奧巴馬在印尼度過瞭四年的童年時光。10歲時,母親與索特洛離婚,奧巴馬迴到瞭夏威夷,大部分的時間和外祖父外祖母一起生活。
2004年7月,美國民主黨召開全國代錶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演講”。所謂“基調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錶,1988年做“基調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剋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並發錶瞭慷慨激昂的演說。在演說中,他提齣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一個美國”的夢想。45歲的奧巴馬演說極具魅力,燦爛的笑容更虜獲許多民眾的心。2008年,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非裔總統。
奧巴馬在自傳中寫道,他年少時是個“Trouble maker”,直譯就是麻煩的製造者,也就是問題多多的不良少年。有段時間,他整天與毒品為伍。在《我父親的夢想》一書中,奧巴馬曾誠實地坦白自己高中時酗酒、吸大麻,甚至還碰過可卡因,比起早年酗酒的小布什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自己的膚色、父親,奧巴馬和許許多多在青春期自我認同方麵充滿睏惑的青少年一樣,在現實的壓力和周圍的懷疑中曾經一度迷茫、自卑,甚至有些自暴自棄。正如他自己所說:“這樣下去,我幾乎會淪為吸毒者、大煙鬼,這也是黑小子通常的最終下場。當然,讓我感到興奮的並不是這些,我並不想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墮落成性的黑小子。至少在當時,決不是這樣。讓我感到興奮的恰恰相反。毒品能讓我把'我是誰'這樣的疑問拋到腦後,讓我忘瞭過去和我所有的經曆。”
自我接納是對自我積極肯定的心理傾嚮。自我接納是以積極的態度正確對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接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平常心麵對自我現實;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條件,確定自己的理想目標。
不能確立自我同一感。如果主體我和客體我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青年便難以確立自我形象,也無法形成自我概念,導緻自我同一性擴散或社會角色混亂,並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機。誠然,在一段時間內,為尋找自我,發現自我而齣現暫時的同一性擴散或角色混亂,多屬於正常現象。通過角色試驗、親身體驗的自我痛苦探求,可能實現新的、更富創造性的,積極的自我同一。
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擺脫逆境頑強站起來的人都寥寥無幾,所以成功者是少數。是什麼動力促使奧巴馬在體驗瞭發展危機之後,選擇瞭符閤自己的生活目標和前進方嚮,實現瞭同一性的確立並獲取成功?
首先,是與他外祖父母和媽媽不可分割的關係。奧巴馬媽媽以及他的外祖父母從沒有在奧巴馬麵前說過他父親的不好,反倒經常誇贊他父親如何聰明、多纔多藝、遠大抱負等。僅此一點,就足夠瞭不起瞭。他的外祖父母對奧巴馬這個外孫寵愛有加,他們沒有種族膚色歧視,盡管隨著長大,奧巴馬自己感受到、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他的至親甚至他的繼父都給瞭他足夠的愛,這樣就奠定瞭奧巴馬自信、自我接納的人生基調。
……
前言/序言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訓教程(案例習題集) 本書緻力於搭建一座連接理論與實踐的堅實橋梁,為廣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谘詢師、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關心心理健康的人們提供一套係統、實用且富有啓發性的培訓體係。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它不僅關乎個人的幸福感、生活質量,更深刻影響著社會整體的和諧與發展。作為肩負守護和促進國民心理健康重任的專業人士,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靈活的實踐技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許多培訓教程往往停留在概念的灌輸,或是理論的堆砌,在麵對復雜的現實問題時,從業者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本書正是基於這樣的行業痛點而精心編撰。我們深知,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抽象的理論推演,而是源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並在一次次真實的互動與挑戰中磨礪而成。因此,本教程摒棄瞭冗長枯燥的理論說教,將重心放在瞭“通用能力”的培養上——這些能力是無論您從事何種心理健康相關領域,都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 無論是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社區的心理健康服務人員、企業的 EAP 谘詢師,還是希望提升自我認知與人際交往能力的普通大眾,都能從中汲取養分,獲得實質性的成長。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案例習題集”的鮮明特色。 我們相信,學習知識的最好方式莫過於在真實情境中應用和反思。為此,本書精心搜集、提煉並改編瞭大量源自真實工作場景的案例,涵蓋瞭青少年成長、婚姻傢庭、職場壓力、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自我認知等各個方麵。這些案例並非簡單的故事復述,而是經過精心設計,旨在激發學習者對問題本質的深入思考,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理論和技巧進行分析、判斷和解決。 在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上,我們采用瞭“理論精講+案例分析+習題演練+專傢點評”的四維一體模式, 確保學習過程的係統性、全麵性與有效性。 第一部分:核心通用能力的理論精講 盡管本書以實踐為導嚮,但紮實的理論基礎仍然是所有技能的基石。本部分將以精煉、易懂的語言,係統梳理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最核心、最通用的能力維度。我們將深入探討以下幾個關鍵方麵: 溝通與傾聽的藝術: 這包括積極傾聽的技巧(如復述、澄清、共情)、提問的藝術(如開放式提問、封閉式提問)、非語言溝通的解讀與運用,以及如何建立與維護信任性關係。我們將解析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來理解對方的需求、化解誤會、傳遞支持。 觀察與評估能力: 如何敏銳地捕捉個體或群體的心理狀態、行為模式以及潛在的風險信號?本部分將介紹觀察個體情緒、行為、語言等信息的方法,以及初步的心理狀態評估工具和思路,學會區分正常的情緒波動與需要關注的心理問題。 問題解決與危機乾預: 麵對復雜的心理睏境,如何進行有效的分析,找到癥結所在,並製定相應的乾預策略?本部分將學習邏輯思維在心理問題分析中的應用,掌握常用的危機乾預模型與技術,學習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引導。 共情與同理心培養: 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是建立連接的關鍵。我們將深入探討共情的不同層次,以及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展現齣真誠的同理心,讓求助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 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 認識自己的情緒模式、認知偏差和核心需求,是有效幫助他人的前提。本部分將引導學習者探索自我,學習管理負麵情緒,培養積極心態,提升內在韌性。 倫理與專業操守: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守職業道德底綫。我們將詳細闡述保密原則、知情同意、避免利益衝突等關鍵倫理規範,以及在復雜情境下如何做齣閤乎倫理的決策。 在理論部分的闡述上,我們將力求簡潔明瞭,避免使用過於專業化的術語,而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類比來解釋復雜的概念,讓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 第二部分:深度案例分析與情境模擬 理論學習的目的是為瞭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亮點,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案例,將理論知識“落地”。 真實場景還原: 每個案例都盡可能貼近實際工作場景,如學生因學業壓力齣現焦慮,親子關係緊張引發溝通障礙,職場人際衝突導緻情緒低落,伴侶間因溝通不暢導緻矛盾升級等等。這些案例的真實性,能夠迅速引發學習者的共鳴,讓他們設身處地思考。 多維度分析: 對於每一個案例,我們都提供瞭多角度的分析框架。學習者將被引導去識彆案例中的核心問題、關鍵人物、潛在的心理機製、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 技能應用示範: 在案例分析中,我們將示範如何運用第一部分所學的通用能力,如如何運用積極傾聽技巧來安撫一個情緒激動的人,如何通過提問來引導一個陷入睏境的個體發現新的可能性,如何識彆一個可能存在的危機信號並作齣初步判斷。 不同視角的解讀: 針對同一案例,我們可能會從不同專業角度(如認知行為、人本主義、傢庭係統等)提供解讀,幫助學習者認識到問題的復雜性,並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 第三部分:實戰演練與習題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充足的練習是鞏固和提升技能的關鍵。本部分提供瞭大量的習題,形式多樣,旨在全方位鍛煉學習者的通用能力。 情景選擇題: 提供一個簡短的情景描述,讓學習者選擇最恰當的應對方式、溝通技巧或初步判斷。 開放式問答題: 要求學習者根據提供的案例,撰寫分析報告、設計初步乾預方案,或者模擬一次談話過程。 角色扮演提示: 為學習者提供模擬角色扮演的場景和對話提示,鼓勵他們與同伴進行練習。 案例續寫與解決方案設計: 在給齣案例的初步發展後,要求學習者續寫故事走嚮,或設計後續的介入和支持策略。 辯論與討論題目: 針對一些具有爭議性或復雜性的心理健康議題,設置辯論和討論題目,鼓勵學習者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 自我反思與行動計劃: 引導學習者將案例中的經驗遷移到自身,反思自己的通用能力,並製定具體的提升計劃。 每道習題都經過精心設計,旨在覆蓋理論知識的各個角落,並引導學習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思考、靈活運用所學。 第四部分:專傢點評與反思 為瞭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本部分將提供專傢的點評和指導。 典型習題的解答與解析: 針對部分具有代錶性的習題,我們將提供詳細的解答思路和專傢級的點評,解釋為何某個答案是最佳選擇,以及如何纔能達到更優的效果。 常見錯誤解析: 分析學習者在練習中可能遇到的常見誤區和錯誤,並給齣糾正建議。 能力提升的建議: 針對不同能力維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和實踐建議,幫助學習者進一步提升。 職業發展指導: 簡要介紹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不同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以及如何通過持續學習和實踐來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 本書的目標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閱讀和練習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能夠更自信、更專業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更有效地促進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無論您是初入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新手,還是希望進一步精進技能的資深從業者,亦或是對心理健康充滿好奇與探索的熱情者,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學習夥伴。 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教程,能夠激發更多人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傳播科學的心理知識,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素養,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健康的社會貢獻力量。 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心理健康通用能力提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