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真正适合80后家长的育儿手札!10个小朋友、5位年轻妈妈真实的拼养故事!
“拼养”是时下流行的一种新型抚养方式,既帮助那些奔波于工作与家庭而体力透支的年轻父母们找回个人时间与空间,又能够为独生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大的社会舞台。“拼养”是家庭的合作与磨合,父母的交流与奉献,孩子的学习与分享。
一本以“拼养”为主题的亲子教育书。全书通过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对拼养这一新生的育儿方式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探讨。书稿对于育儿过程中亲子互动、早期教育、性格健全等问题均有深入的讨论,并且还为准备开展拼养的妈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一些注意事项。书稿内容丰富,较为通俗,文字通畅,并且有大量作者自身的见解和感悟,有助于这一新的育儿方式的推广。
笑笑懒妈,新浪微博名博主。曾经是小白领一枚,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一心一意用文字、图片记录宝贝的生活。用于探索和尝试儿童拼养,并细心记录下自己的拼养心得。
拼养的精神是分享,分享父母,分享子女,分享伙伴,分享心情,分享知识。妈妈们愿意分享浓浓的母爱,分享孩子的资源,才成全了拼养。在网络上,妈妈们都会参加一两个妈妈群,分享育儿经验;而在现实生活中,妈妈们通过拼养,让孩子们切切实实享受分享的成果。
前言
孩子篇
人格培养
1我是谁
2 家庭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人格
3 拼养改变宝宝的气质
情绪管理
1 集体中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2 情感也有敏感期
3 让孩子尽情地哭一场
4 孩子该如何表达爱
5 饭桌上,谁先动筷子
6 我真的很不错
勇气训练
1 为宝宝找个伴,共享输赢滋味
2 演员与观众
3 黑暗中的幽灵
4 不要让恐惧互相传染
5 你一定可以
6 SLEEP—OVER(在别人家里过夜),是独立,也是一种勇气
人际交往
1 寻找友谊要主动
2 “混龄帮”也可以融洽——图解:孩子的战争
3 友谊在游戏中建立,交际在争执中成长
4 接纳新朋友与融入新团体
5 男孩子们,打一架吧
6 除了打架,还需要一点幽默感
7 交际发展
8 拼养中学会交际礼仪
性教育和性别教育
1 我是男生,你是女生
2 性启蒙的那些事
3 性安全教育什么时候开始
4 四岁宝宝的恋情跌宕起伏
5 被禁止的游戏
责任担当
1 责任感来自爱
2 责任与信任
3 在劳动中培养责任感
4 让孩子拥有参与权、选择权、决定权
5 犯错并不可怕
6 不能容忍推卸责任
7 同伙伴一起寻找社会责任感
爱上阅读
1 故事的影响力
2 让我们的孩子都爱上绘本
3 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亲子阅读会
生活小课堂,游戏大事业
1 了解孩子的智能
2 宝宝爱厨房
3 理财能力,从小培养
4 互帮互学,互相长进
体能锻炼
1 做个合格的跟屁虫
2 小小足球运动员
3 运动的鲇鱼效应
4 体育游戏与感统失调
妈妈篇
安全保障
1 环境安全
2 健康饮食
3 挑食与百家饭
规则制定
1 追随规则,赶上伙伴
2 自我建立的规则更有效
自我改变
1 懒妈回归小女人
2 一个母亲影响三代
3 懒羊羊、慢羊羊、喜羊羊
4 带着父母共同成长
5 拼养与易子而教
活动篇
旅行
1 让孩子爱上旅行
2 结伴去旅行
游戏
1 玩耍,孩子们的认知途径
2 新游戏、老游戏
节日
1 生日会
2 乌饭节
3 梦想万圣节
后记
后记
我们的拼养故事就这样讲完了,意犹未尽呵,因为生活在继续,孩子们每天都有鲜活的、直白的、生动的、有趣的事情发生,我总有冲动,要回到前一章,再加一段,就加一段孩子们的小故事,还有我们因此而得来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想把随时发生的一切都与大家分享。
这才发现,拼养已经成了我与笑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更体会到“拼养”的内在精神:分享。我们分享父母,分享子女,分享伙伴,分享心情,分享知识。在网络时代,我们最大的便利是分享全球的育儿经验,现在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参与一两个妈妈群,天南海北,地球的那一端,都会有妈妈在线,分享自己的育儿故事,讨论如何教育孩子的行为习惯,热情地为苦恼的母亲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但是网络也有局限,仅仅是父母的分享,而在线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能实实在在享受到这个小群体就是我们的“拼养”。与网络上的群体相比,我们的“拼养”真是太小了,有些是一对一,有些是四五成群,可是得利的是孩子们,因为他们也有了与父母一样的机会:分享。因为每一个爱心浓浓的妈妈,孩子们得以“拼养”。
我们的“拼养”还是很私人化,可能会有人问:还能再进一步吗?如果能再升华会怎样?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留学博士在德国出差,跟一个德国人从莱茵河旁边走过,看见有个小孩在河边钓鱼,他大概上小学五六年级。小孩有两根钓竿,德国规定钓鱼,一人只有一根钓竿。
这位德国人一看这小孩的两根钓竿,就走过去问:“孩子,你怎么两根钓竿?”
小孩马上说:“我只有一根,另外一根是我朋友的。”
“你朋友到哪里去了?”
“他去洗手间了。”说着,另一个小孩就走过来了。
德国人说:“嗯!一人一根钓竿很好。有执照吗?”
原来德国人钓鱼要有执照的。因为要钓鱼,首先要学习怎么钓,学会后发执照。
“有。”
德国人又问:“带尺了吗?”在德国钓鱼没带尺,就好像打高尔夫球没有带球杆一样。
小孩说:“有!有!”德国规定是7英寸以下的鱼要放回河里,7英寸以上才可以放在竹箩里。
“嗯,很好!'’最后那个德国人就对博士说:“我们走!”
路上博士就忍不住地问:“那么巧,碰到你儿子了?”
“不是?你朋友的小孩?”
“不认识。”
“不认识?”
德国人说:“先生。在德国,每个小孩都是我的子女,都有教育的责任。”
当初看到这个故事就很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吧,以天下为己任,没有顾虑,没有犹豫,没有私心,因为“每个小孩都是我的子女,都有教育的责任”。是的,教养孩子早已经不是一件私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义务,是全社会的责任。如果我们这个小小的“拼养”也能像德国人一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成为教育社会化的一个节点,如果我们能将“拼养”这张网铺开,让我们所有的妈妈和孩子分享所有节点的育儿资源,如果我们将“拼养”做到极致,不再囿于一两个孩子的相处,而是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随地进行拼养,与所有的孩子分享拼养资源,分享我们的母爱,分享我们作为家长的职责,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笑笑懒妈
2012年4月于宁波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理念简直是太超前了。它完全跳出了传统早教书籍的窠臼,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可以不断生成新内容的工具箱。它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事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书中很多环节都需要孩子动脑筋去思考“这个部件应该放在哪里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这对于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潜移默化的。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顺序”的章节,通过拼凑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让孩子理解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基本逻辑。这种通过实践来建立抽象概念的方式,比单纯的口头说教有效一万倍。而且,这本书的耐玩性非常高,每次翻开都有新的发现,不是那种看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一次性”产品。我和孩子一起玩了好几周,他依然能从中找到新的乐趣点,这绝对是一本物超所值的启蒙读物,真正做到了“全能”二字,兼顾了智力、情感和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对一本“拼图书”抱有太高的期望,总觉得无非就是几张硬纸板,翻来覆去就是那点东西。然而,《拼出个全能小宝贝》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拼”法,融合了高级的教育理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形状匹配,它更像是在引导孩子进行“结构搭建”和“功能理解”。举个例子,书中有一个“交通工具”的主题,孩子需要将轮子、车身、驾驶舱等模块正确地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辆完整的车。如果组合错误,车子就无法“开动”,孩子会立刻获得即时反馈——哦,我放错了!这种即时的、直观的错误修正机制,对幼儿学习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而且,书中的主题设置非常贴近生活,从自然界的动物到日常用品,再到简单的机械原理,内容覆盖面极广,真正体现了“全能”的含义。它让我意识到,好的早教材料,应该是能“教会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答案”,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像一位耐心又不失智慧的引导者。
评分这本《拼出个全能小宝贝》的书,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精美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色彩搭配非常柔和,图案也很童趣,一看就知道是为学龄前儿童精心准备的。翻开内页,里面的内容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大量的彩色插图,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每一个小动物、每一个物件都栩栩如生,简直是艺术品。 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知识点上的巧妙编排。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而是通过“拼图”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形式,将认知、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习颜色和形状时,它不是枯燥地告诉孩子“这是红色,这是圆形”,而是通过让孩子自己动手将不同形状的色块拼凑成一个具体的物体,比如一辆小汽车或者一朵花。这种“做中学”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发现,我家的宝宝在玩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沉浸其中,那种专注劲儿,比看动画片还要持久。而且,书中的文字部分,语言简练又富有韵律感,非常适合亲子共读,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可以说,这本书在寓教于乐方面做到了极致,既满足了家长对早期教育的期待,也真正抓住了孩子的心。
评分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从细节处便可见一斑。我是一个对书籍质量很挑剔的家长,很多市面上的早教书,要么是纸张太薄容易撕坏,要么是印刷油墨味太大影响孩子健康。但《拼出个全能小宝贝》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纸张是加厚型的环保卡纸,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即便是小宝宝撕咬也不易损坏,这点让作为家长的我非常放心。而且,书中的边缘都做了圆角处理,完全不用担心会划伤孩子稚嫩的皮肤。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拼”法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固定的、只能有一种拼法的玩具书,而是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组合”。比如,通过组合不同的配件卡片,孩子可以拼出各种他想象中的奇怪生物,这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我观察到,每次拼完一个作品,孩子都会自豪地展示给他看,那种成就感是语言难以形容的。这本书简直是想象力爆发的催化剂,让我看到了孩子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那就是它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程度。对于初接触的孩子,可以从最简单的双片或三片组合开始,建立基础的形状识别和空间感。而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引入更复杂的模块,甚至鼓励他们自由拆解和重组,创造出全新的、书中没有的“宝贝”。这本书的“拼”件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尺寸和卡槽设计,确保了拼合的紧密性和稳固性,这体现了设计者对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深度理解。我记得有一次我工作很忙,就让孩子自己玩这本书。等我忙完抬头一看,他竟然自己把所有的模块都拆开,然后尝试用完全不符合常规的方式去拼接一些奇形怪状的“雕塑”,虽然不成形,但那种探索欲和创造欲真是让人惊叹。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教给了孩子多少知识,更在于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充满无限可能的“实验场”,让他们尽情释放天性,这是任何单纯的知识灌输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