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Facial Processing with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Facial Processing with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文波 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認知神經科學
  • 麵孔識彆
  • 快速序列視覺呈現
  • 神經機製
  • 視覺認知
  • 大腦成像
  • 認知心理學
  • 實驗心理學
  • RSVP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85789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520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
外文名稱:The Neural Mechanism of Facial Processing with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緻力於揭示注意時間維度的特點對麵孔身份和錶情加工的影響。在總結《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結果的基礎上提齣更完善的麵孔錶情加工的麵孔認知的神經模型。《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有利於擴展對麵孔加工與注意關係(尤其是注意時問維度)的認識,有助於進一步揭示麵孔錶情和身份加工的時空機製,從而有助於完善現有的麵孔認知的神經模型。《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的創新性在於,首次通過快速序列視覺呈現範式控製注意資源來揭示麵孔情緒加工和麵孔身份加工的神經機製,有助於深入理解麵孔加工以及麵孔加工與注意的關係。

作者簡介

  羅文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 社會神經科學學會中國分會理事。主要從事認知神經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2006年以來在Neuroimage、Social Cobnitive&Affective; Neuroscience,Biological Psychology以及《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等國際、國內刊物上發錶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20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奬。主持、參與國傢級、省部級項目近20項。目前擔任PLOS ONE和《心理學進展》編委,同時也是14種國際、國內知名刊物的審稿人。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麵孔身份和麵孔錶情的定義
1.2 快速序列視覺呈現範式與注意瞬脫效應
1.3 麵孔加工的神經心理學研究
1.4 麵孔加工的神經生理學研究
1.5 麵孔加工的電生理學研究
1.5.1 麵孔加工的特異性成分
1.5.2 麵孔錶情加工
1.6 注意與麵孔加工的電生理學研究
1.6.1 注意對麵孔和麵孔錶情的偏嚮
1.6.2 麵孔加工的注意資源
1.6.3 錶情編碼的注意資源
1.7 麵孔加工的腦成像研究
1.7.1 麵孔識彆的腦成像研究
1.7.2 麵孔錶情加工的腦成像研究
1.8 麵孔加工的有關模型
1.8.1 Bruce-Young麵孔結構編碼認知模型
1.8.2 麵孔知覺的分布式人類神經係統模型
1.8.3 Adolphs以時間為函數的麵孔錶情加工模型
1.8.4 麵孔知覺和注意係統模型
1.9 問題的提齣及研究假設
1.9.1 問題的提齣
1.9.2 研究假設
1.10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和創新

第2章 RSVP中麵孔錶情加工的神經機製
2.1 引言
2.2 方法
2.2.1 被試
2.2.2 刺激材料
2.2.3 程序
2.2.4 ERP記錄
2.2.5 ERP數據分析和統計
2.2.6 偶極子源分析
2.3 實驗結果
2.3.1 行為數據
2.3.2 ERP數據
2.3.3 偶極子源分析結果
2.4 討論
2.5 結論

第3章 麵孔錶情加工三階段模型的單試次ERP證據
3.1 引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被試
……
第4章 單試次ERP分析揭示麵孔錶情分類的三階段模型
第5章 RSVP中麵孔與房屋加工的ERP研究
第6章 RSVP中麵孔倒置效應的ERP研究
第7章 總討論和結論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 引言 人類的麵孔是極為重要的社會信號,承載著豐富的個體身份、情緒狀態、意圖及社會關係信息。我們對他人麵孔的快速、準確識彆和理解,是社會互動、建立人際關係、甚至在復雜環境中做齣生存決策的基礎。而當麵孔呈現的時間極短,且以快速連續的方式齣現時,大腦如何仍然能夠有效地加工這些信息,這便成為瞭認知神經科學領域一個極具挑戰性和吸引力的研究課題。本書《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深入探討瞭這一復雜過程,旨在揭示大腦在高速視覺信息流中處理麵孔的精妙機製。 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非總是以靜態、獨立的姿態接觸麵孔。更多時候,麵孔信息以動態、片段化、且夾雜在其他視覺刺激中的形式齣現。例如,在擁擠的街道上、快速行駛的車輛中,或者通過一段快節奏的視頻,我們可能隻有短暫的瞬間去捕捉和識彆一張麵孔。這種“快速序列視覺呈現”(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RSVP)範式,為模擬真實世界中瞬息萬變的麵孔信息暴露情境提供瞭可能。 研究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不僅對理解正常的視覺認知過程至關重要,更具有重要的臨床和技術應用價值。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瞭解麵孔加工障礙(如麵容失認癥)的神經基礎,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診斷和乾預手段。從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領域,對人臉識彆算法的設計提供生物學啓示,以期構建更強大、更魯棒的人臉識彆係統。此外,理解大腦如何高效地過濾和優先處理關鍵視覺信息,對於設計更具吸引力的媒體內容、優化用戶界麵設計等也具有潛在的指導意義。 核心研究內容與理論視角 本書聚焦於以下幾個核心研究問題: 1. 時間分辨率與麵孔識彆的權衡:在極短的呈現時間下,大腦如何權衡提取麵孔的細節信息(如五官特徵)與整體特徵(如麵孔的整體配置)?是否存在一個最佳的時間窗口,使得麵孔識彆的準確率達到峰值?本書將從神經活動的時間動態入手,探討不同時間尺度下大腦對麵孔信息的編碼策略。 2. 序列效應與上下文信息的整閤:當麵孔作為序列中的一部分呈現時,前後齣現的其他視覺刺激(包括其他麵孔或非麵孔物體)會對目標麵孔的加工産生何種影響?例如,是否存在“顯著性效應”(salience effect),使得序列開頭的或結尾的麵孔更容易被注意到?又或者,序列中的上下文信息是否能夠激活先前知識,輔助對當前麵孔的理解?本書將深入分析序列位置、刺激類型等因素如何塑造麵孔的注意力和加工深度。 3. 注意力的調控與抑製機製:在快速的視覺序列中,大腦需要有效地分配有限的注意力資源,並抑製無關信息的乾擾。麵對密集呈現的麵孔,大腦是如何決定哪些麵孔需要被深入加工,哪些可以被快速忽略?本書將考察注意力的門控作用,以及潛在的抑製機製,例如“後嚮抑製”(backward inhibition),即在同一位置快速呈現相同刺激時,後續刺激的加工會被抑製。 4. 麵孔特徵的錶徵與神經編碼:麵孔包含多種信息維度,如身份、性彆、年齡、情緒等。在快速呈現的條件下,這些不同維度的信息是如何被編碼和錶徵在大腦中的?是否存在專門的麵孔加工區域(如梭狀麵孔區,FFA)在RSVP範式下錶現齣獨特的活動模式?本書將結閤多模態的神經影像學和電生理學技術,探索麵孔特徵在不同腦區和不同時間窗內的神經編碼方式。 5. 動態與靜態麵孔加工的差異:雖然RSVP範式通常使用靜態圖片,但研究也將探討,與標準靜態麵孔呈現相比,序列化和短暫化的呈現方式是否會引發更接近真實動態麵孔加工的神經過程。例如,運動信息(即使是隱含的,如錶情變化)在短暫呈現中是否能夠被更有效地捕捉? 研究方法與技術手段 為瞭揭示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本書將係統梳理和整閤多種前沿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 行為學實驗:通過設計精巧的行為學實驗,如測量反應時、識彆準確率、眼動軌跡等,量化個體在RSVP範式下麵孔識彆的錶現,並分析各種變量(呈現時間、刺激間隔、刺激類型、序列位置等)的影響。 腦電圖(EEG)/事件相關電位(ERP):EEG/ERP技術以其卓越的時間分辨率,能夠精確捕捉麵孔加工過程中神經活動的毫秒級動態變化。本書將重點關注與麵孔識彆相關的ERP成分,如P1、N170、P2、N250、P300等,分析它們在RSVP範式下麵孔信息加工中的錶現。例如,N170作為麵孔敏感的負波,其幅度和潛伏期變化可以反映麵孔的注意分配和編碼效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MRI技術提供良好的空間分辨率,能夠定位麵孔加工過程中激活的腦區。本書將分析在RSVP範式下,梭狀麵孔區(FFA)、額葉、頂葉等區域的激活模式,並探討它們在麵孔信息整閤、注意力調控和工作記憶中的作用。 腦磁圖(MEG):MEG技術結閤瞭EEG和fMRI的優點,既有較高的時間分辨率,又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空間定位信息,為研究快速麵孔加工的神經動力學提供瞭另一視角。 計算建模:結閤計算模型,對實驗數據進行解釋和預測,例如,通過構建預測模型來理解大腦如何權衡信息提取的成本和收益,或者模擬序列效應的産生機製。 理論貢獻與未來展望 本書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深化我們對人類視覺認知係統在復雜、動態環境中工作的理解。具體而言,其理論貢獻體現在: 拓展麵孔加工的理論模型:現有許多麵孔加工理論模型主要基於靜態、獨立呈現的麵孔。本書的研究將促使這些模型在考慮時間動態性和序列效應方麵進行修正和拓展,更好地反映真實世界中的麵孔識彆過程。 揭示注意力與感知的交互機製:在信息過載的環境下,注意力是引導感知過程的關鍵。本書的研究將深入探討注意力如何在快速序列中調控麵孔信息的感知和加工,為理解注意力和感知之間的動態交互提供新的證據。 提供神經基礎的解釋:通過多模態神經成像技術,本書將為快速麵孔加工在不同腦區和不同時間維度上的神經活動提供具體的解釋,從而在神經層麵闡明其認知機製。 展望未來,本研究的發現將為以下領域的研究提供基礎和啓發: 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診斷與乾預: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癥等疾病,常伴有麵孔識彆障礙。理解這些障礙在快速呈現情境下的具體錶現和神經基礎,有助於開發更敏感的早期診斷工具和個性化乾預策略。 人機交互和人工智能:RSVP範式下麵孔加工的研究成果,可以為設計更高效、更自然的人臉識彆係統提供理論指導,例如,如何讓機器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準確地識彆個體。 教育和培訓:在需要快速學習和識彆信息的教育和培訓場景中,理解大腦處理信息的時間限製和最佳策略,有助於優化教學設計。 結論 《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是一部緻力於探索人類大腦在瞬息萬變的視覺世界中如何高效處理麵孔信息的學術專著。本書通過嚴謹的實驗設計、前沿的研究方法和深入的理論分析,全麵揭示瞭在快速序列視覺呈現的挑戰下,大腦調控注意力、整閤信息、編碼特徵的精妙神經機製。它不僅為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貢獻瞭寶貴的知識財富,更在多個應用領域具有深遠的啓示意義,標誌著中國當代心理科學研究在人臉識彆這一關鍵認知功能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張藏寶圖,指引著我去探索人類大腦在處理視覺信息時那令人著迷的“快速模式”。“快速序列視覺呈現”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而“麵孔加工”更是其中一個最復雜、最有趣的部分。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問題:當麵孔以極快的速度“閃過”時,我們的大腦是否會采用一種“全局”的處理方式,還是會優先關注某些“關鍵特徵”?書中是否會討論到“工作記憶”在快速序列呈現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對後續麵孔的識彆?我非常期待作者能結閤最新的神經科學技術,比如腦電圖(EEG)或者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來揭示在大腦的哪些區域,以及在什麼時間尺度上,這些“麵孔信號”是被激活和處理的。我相信,這本書的深入研究,必將為我們理解人類視覺係統在信息洪流中的生存策略,提供全新的視角和寶貴的見解。

評分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立刻聯想到生活中許多場景。比如,在新聞報道中快速切換的畫麵,或者在聚會中匆匆瞥過的人臉,大腦是如何在如此短暫的接觸時間內捕捉到關鍵信息的?“快速序列視覺呈現”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這本書的研究非常貼近實際,而“麵孔加工”更是與我們的社會性息息相關。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麵孔識彆“自動化”和“情境依賴性”的最新研究發現。例如,當快速呈現的麵孔帶有特定的情緒信息時,大腦的反應是否會更快?或者,當我們關注的焦點是麵孔的某個特定區域(如眼睛或嘴巴)時,整體的麵孔識彆效率又會如何變化?書中對“神經機製”的探索,我猜想會涉及大量的神經影像學數據分析,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從這些復雜的數據中提煉齣清晰的解釋,讓我們理解大腦是如何在電信號和分子層麵上實現如此高效的麵孔識彆能力的。

評分

我一直對人類感知世界的“黑箱”非常好奇,尤其是視覺係統,它如此高效且令人驚嘆。這本書的題目“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恰恰觸及瞭我最感興趣的點。我們都知道,麵孔識彆是人類最重要的社會技能之一,而當信息以“快速序列”的方式湧入時,大腦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我猜想,這本書一定深入探討瞭不同視覺皮層區域(如梭狀迴、海馬旁迴等)在麵孔識彆過程中的具體功能,以及它們之間如何進行信息傳遞和整閤。更讓我好奇的是,“快速序列”這個概念可能意味著時間壓力下的信息處理,這是否會涉及到某些“時間窗口”或者“認知負荷”的概念?作者是否會提齣一些模型來解釋在大腦處理一連串麵孔時,如何剋服短時記憶的限製,並有效地提取齣關鍵的麵孔信息?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甚至可能挑戰我們對傳統麵孔識彆理論的理解,為我們揭示齣更深層、更精細的大腦工作原理。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雖然有些學術,但“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這個係列本身就讓我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人類的認知過程非常著迷,特彆是視覺信息加工。而“麵孔加工”更是其中一個引人入勝的領域,畢竟我們每天都在和各種各樣的麵孔打交道,麵孔識彆、情緒解讀等等,這些在我們社會交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本書的副標題“快速序列視覺呈現中麵孔加工的神經機製”則進一步縮小瞭研究範圍,讓我好奇作者將如何揭示在大腦中,當我們以極快的速度呈現一係列麵孔時,究竟發生瞭什麼。是某個特定的腦區負責處理速度上的挑戰?還是不同麵孔特徵的處理優先級會發生改變?這種精確的聚焦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能深入到技術性很強的層麵,可能需要一定的心理學或神經科學基礎纔能完全領會,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迫不及待地想瞭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理解大腦如何高效處理復雜視覺信息的新窗口,讓我對“看”這件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評分

拿到這本書,光是目錄就讓我眼前一亮,感覺作者對“快速序列視覺呈現”和“麵孔加工”的結閤研究有著非常清晰的脈絡。我特彆關注到書中可能涉及的實驗設計部分,不知道作者是如何控製呈現的速度、麵孔的特徵(比如錶情、性彆、年齡等)以及被試的注意力狀態的。想象一下,在眨眼之間,大腦就需要迅速捕捉、識彆並區分齣不同麵孔,這需要多麼精密的神經網絡協同工作啊!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討論到“注意的漏鬥模型”在快速麵孔呈現時的適用性,或者是否存在一些“自動加工”的機製,能夠讓我們在不刻意注意的情況下也能識彆齣熟悉的麵孔。另外,關於“神經機製”,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fMRI、EEG/MEG等腦成像技術在本研究中的具體應用,以及從這些技術數據中如何解讀齣與麵孔加工相關的腦電活動或血氧變化。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次大腦內部的探險,而作者則是那個繪製地圖的嚮導,帶領我們去探索那些隱藏在麵孔識彆背後的奧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