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傢、心理學經典暢銷書《登天的感覺》作者嶽曉東博士十年磨一劍,30年心理谘詢經驗精華,嘔心瀝血之作
全麵分析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教你如何成為一名閤格的心理谘詢師
★結構閤理、觀點清晰;操作性強、實用為主
★層次分明、文圖並茂;趣味性強、指導性高
適用讀者:心理谘詢師、初學心理學入門人士、院校研究生、大中專學生、心理愛好者
著名心理學傢、心理學經典暢銷書《登天的感覺》作者嶽曉東博士十年磨一劍,30年心理谘詢經驗精華,嘔心瀝血之作
全麵分析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教你如何成為一名閤格的心理谘詢師
★結構閤理、觀點清晰;操作性強、實用為主
★層次分明、文圖並茂;趣味性強、指導性高
適用讀者:心理谘詢師、初學心理學入門人士、院校研究生、大中專學生、心理愛好者
《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心理谘詢師不僅需要學習和掌握觀察、理解、學習、判斷、錶達、人際溝通方麵科學的知識和臨床心理谘詢技能,還需要在具體的谘詢過程中靈活施展自我控製、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製的素質。本書將圍繞心理谘詢師基本功,深入分析各基本功要點,結閤操作性技術講解,理論聯係實際,使得心理谘詢活學活用。本書針對中國大陸心理谘詢師之三級和二級谘詢師培訓缺乏基本功培訓的問題,根據中國的國情而寫作此書,有很大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嶽曉東博士,1977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係,1982年畢業後即被選派到澳大利亞堪培拉高等教育學院研修英語教學法一年。1985年赴美國塔夫茲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並入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攻讀人類發展與心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畢業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任教,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自從1991年我迴國講授心理谘詢的基本理論與技巧以來,我就一直想寫一本有關心理谘詢師基本功的書籍。1995年,我開始瞭本書的寫作,但初稿令我十分不滿,於是我開始瞭心理谘詢的科普寫作,並在1997年齣版瞭《登天的感覺》一書。這本書的齣版,雖令許多人瞭解並愛上瞭心理谘詢行業,卻沒有能解答什麼是心理谘詢師基本功的問題。自2004年起,我開始在內地講授心理谘詢的基本功課程,並在此過程中不斷整理思路,查閱資料,如此又過瞭10年,纔有眼下的書稿。”
——著名心理學傢、心理學經典暢銷書《登天的感覺》作者嶽曉東博士
還有必要指齣的是,在精神分析的基本功技術中,我加入瞭催眠治療的技術,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分析的技術也源於催眠治療的技術,所以學習精神分析技術自然也要瞭解催眠治療技術,兩者的關係是互補的,而不是相剋的。而在實際操作中,催眠治療的技術比想象的要簡單得多,也方便得多,因而是每個谘詢師的必備技術。
最後,心理測量技術也堪稱心理谘詢師的基本功技術。但它不僅需要谘詢師具有深入的心理測量學知識,還需要具有相應的資格認定。所以,它應該算作心理谘詢師的高級基本功技術,沒有列入此書中。
心理谘詢是配方加偏方
在我對心理谘詢近30年的學習、教學和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心理谘詢是配方加偏方。心理谘詢之所以是配方,是因為心理谘詢與治療的有力實施,需要在來訪者的問題性質及個人氣質與谘詢師的個人風格及主攻方嚮之間尋求平衡,達到兩者的最佳匹配。那樣纔能使谘詢師對來訪者的問題靈活調整,應對自如。心理谘詢師對此不可不察,否則就會齣現谘詢師“以不變應萬變”的尷尬局麵,令心理谘詢找不到切閤實際的方嚮。
心理谘詢之所以是偏方,是因為心理谘詢作為一種非藥物性治療手段,是沒有標準化的診斷與治療手冊的。也就是說,心理谘詢師在麵對來訪者的主述問題時,往往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生活閱曆和主攻方嚮來為來訪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在這層意義上講,心理谘詢師的角色定位,與其說像個西醫師,倒不如說像個中醫師。因為正如中醫調理一樣,沒有哪一種疾病的調理(如脾、肝、腎病)會用完全統一的藥方;也沒有哪一個中醫師會用一模一樣的藥方去處理同一類型的問題;同樣,在心理谘詢中,沒有哪一個心理問題的谘詢(如婚姻問題、擇業問題、親子教育問題)會得到完全統一的疏導;也沒有哪一個心理谘詢師會用一模一樣的模式去處理同一類型的心理問題。
由此,心理谘詢師要根據來訪者的特定問題、特定氣質、特定需求采取特定的心理谘詢方法與手段。在這層意義上,谘詢師也類似於一個藝術傢,在心理谘詢的杏林裏尋求確立個人化的谘詢風範與錶現。
完成本書的寫作,是我十年的夢想
自從1991年我第一次迴國講授心理谘詢的基本理論與技巧以來,我就一直想寫一本有關心理谘詢師基本功的書籍。1995年,我開始瞭本書的寫作,但初稿令我十分不滿,於是我開始瞭心理谘詢的科普寫作,並在1997年齣版瞭《登天的感覺》一書。這本書的齣版,雖令許多人瞭解並愛上瞭心理谘詢行業,卻沒有能解答什麼是心理谘詢師基本功的問題。自2004年起,我開始在內地講授心理谘詢的基本功課程,並在此過程中不斷整理思路,查閱資料,如此又過瞭10年,纔有眼下的書稿。
在本書的寫作中,我沿用瞭國傢職業資格培訓課程之《心理谘詢師》(三級)(由民族齣版社齣版)的排版範式,為的是能使讀者能沿襲此書的閱讀和理解習慣,以便於更好地理解本書的講授內容。
在本書寫作中,我還增加瞭案例閱讀的部分,以增強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讀者可藉此深入瞭解所述基本功技術在現實生活的運用。
在本書寫作中,我還增加瞭拓展閱讀的部分,以增強本書的可讀性和趣聞性,期望讀者在瞭解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的同時,也對心理谘詢的發展史有所瞭解。
總之,在本書寫作中,我追求的境界是“復雜的概念化、簡單的概念操作化”。希望此書能給您這樣的感覺。
在本書寫作中,我得益於下列助手的幫助,在此一並感謝。他們是嚴飛(2006—2008年)、梁湘(2009—2010年)、孫珠蓉(2011—2012年)和沙亦晨(2013—2014年)。他們為本書的資料整理及文稿修改付齣瞭辛勤的努力,令我十分感恩。在書的最後整理當中,我還得益於汪瞻的幫助,在此也一並緻謝。最後,我還深深感謝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宋丹青女士,她對此書的校對和編輯付齣瞭大量的心血,令此書的裝幀和版式設計十分齣色,令我十分喜悅!
是為序。
……
我很少會為一本專業書籍寫長篇的評論,但《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實在值得我抽齣時間來錶達我的贊賞。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將理論與實踐的鴻溝成功地架設起來。很多時候,我們學瞭理論,卻不知道在真實場景下如何轉化成語言和行為。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提供瞭大量的“腳本化”的範例,這些範例不是死闆的颱詞,而是展示瞭不同情境下,谘詢師可以采用的多種有效迴應模式。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提問的藝術”的章節,它區分瞭開放式、封閉式、探索式提問的適用範圍和潛在風險,甚至細緻到瞭連詞語的選擇都會影響來訪者的防禦機製。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那種沉穩、有力、充滿智慧的,不浮誇,不賣弄,隻是紮紮實實地在傳遞有效的工作方法。讀完之後,我感覺對自己的谘詢工作有瞭一種更踏實的掌控感,它不是教我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谘詢師,而是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更有效率、更有溫度”的實踐者。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有些意外。原本以為“基本功技術”這個標題會涵蓋比較基礎和錶麵的內容,但《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展示瞭對谘詢核心流程極其精細化的解構。例如,關於“麵質(Confrontation)”技巧的介紹,許多書會將其描繪成一種對抗性的姿態,但這本書記載的方法卻更像是溫柔的邀請,引導來訪者麵對自我矛盾,措辭的選擇和時機的把握被講解得極其到位,讓人在使用時能夠更加審慎和負責。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谘詢師自我覺察的內容,提醒我們在處理來訪者情緒時,如何避免自身情結的捲入,這對於專業成長至關重要。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技術框架,這個框架既堅實又富有彈性,能夠適應不同類型和階段的谘詢需求。閱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技術工具箱”得到瞭極大的擴充和升級,不再是零散的工具,而是一個係統化的操作流程。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我通常對這類專業書籍不太感冒,總覺得枯燥乏味,但《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行文流暢,把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概念講解得深入淺齣。我特彆喜歡它在描述具體谘詢場景時那種細膩的筆觸,仿佛能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谘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互動。書中對於傾聽技巧的闡述,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實用的案例和步驟。讀完第一部分,我就忍不住想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運用那些技巧,比如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共情,如何把握提問的時機。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巧妙,從基礎的建立信任關係,到核心的技術運用,再到如何處理谘詢中的突發狀況,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對於我這樣一個心理學初學者來說,它就像一本非常貼心的“新手指南”,讓我對心理谘詢這項工作充滿瞭嚮往和信心。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像是一場深入心靈的對話,讓人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進行瞭深刻的自我反思。
評分坦白說,我抱著相當高的期望買瞭這本《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畢竟市麵上的同類書籍汗牛充棟,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很少。然而,這本書真正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於“人”的關注,而非僅僅是“技術”的堆砌。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心理谘詢的精髓在於關係,而技術隻是關係的潤滑劑。書中對於“同理心”的探討,遠超齣瞭教科書式的定義,它深入挖掘瞭同理心背後的情感連接和非語言信號的捕捉。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設置界限”那一章,處理得極其圓融且充滿人文關懷,既強調瞭專業性,又體現瞭對來訪者人性的尊重。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反復琢磨那些細微的語境變化對谘詢效果的影響。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值得稱贊,閱讀體驗極佳,紙張的質感讓人願意長時間沉浸其中。它讓我明白,成為一名優秀的谘詢師,需要的是技術、智慧,更重要的是一顆真正願意理解他人的心。
評分我是一名資深的心理學愛好者,閱讀過許多關於理論和流派的書籍,但很少有哪本能像《心理谘詢基本功技術》這樣,讓我感覺如此“接地氣”。它沒有過多糾纏於復雜的哲學思辨或曆史淵源,而是直奔主題——如何有效地與人工作。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沉默”的處理方式進行瞭極其細緻的分析。在很多書中,沉默常常被視為一種需要立即打破的“障礙”,但這本書卻強調瞭沉默的多種含義和潛在價值,教導谘詢師如何“帶著尊重去等待”。這種對谘詢過程中微妙瞬間的捕捉和解讀,體現瞭作者深厚的臨床經驗。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行文中保持的那種謙遜和審慎的態度,沒有給齣任何“萬能鑰匙”,而是鼓勵讀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修正。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材,不如說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燈下與你分享他走過的彎路和領悟的真諦。它教會我的,是麵對復雜人性的那份從容和耐心。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挺好的,很喜歡,值得購買
評分不錯,挺喜歡這個,建議大傢購買。好好學習
評分正版書籍已經收到瞭
評分書挺好,快遞很快,京東就是好!
評分好好看!
評分物流很快,快遞員很負責
評分不錯的哦,不錯的哦,不錯的哦。
評分書到的很快,包裝很好打開紙質不錯,字也很清晰不錯的體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