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爱上一个人、拖延症、想当英雄、怕黑、吃独食,甚至求死,都是本能使然
我们不能改变本能,但却可以选择人生
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认识本能的自己
您或许喜欢的同品
内容简介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有轻生的念头。但是当你真的和我现在一样深陷绝境的时候,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我们在寻找一个爱情伙伴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向或男性原始意向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寻找伴侣时,心里面提前就预设了一个标准。
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作者简介
高英,畅销书作家。媒体策划人,二级心理咨询师。出版有《富人狼性穷人羊性》《脾气没了福气来了》《念头一转心就不烦》《左手智慧右手魅力》等著作。
精彩书评
★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生物倾向,决定那些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观,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以及对它做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
——威廉·麦独孤 ★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人的似本能是由人的生物机体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环境和文化决定的,它表现为人的一系列基本需要。
——亚伯拉罕·马斯洛 目录
第一章 感情从何而来--爱的本能
爱是一种很少被意识到的本能
恋爱首先是个"化学问题"
一见钟情,不是上天的安排
爱上自己的心跳
嗅觉趣闻:鼻子能帮你找到另一半
"花心"也是一种病
出轨与人们本能的"占有欲"有关
测试一下你的吸引力
第二章 身陷困境,我们都是"鲁滨逊"--求生本能
逃避是人类灵魂的原始密码
升华的本能成就伟大
意志力:一种克服自我缺陷的内在力量
恐惧源自未知
冰山理论:潜藏在心底的"潜意识"
第三章 内心里的"英雄梦"--英雄本能
"狂人"之谜:每个人都渴望做西西弗斯
"英雄情结":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偶像
表演人格:英雄本能的投射
同理心:善用我们的强者意识
荣誉感:致命的诱惑
"死要面子"是我们的天性
第四章 我们都想做第一--求胜本能
第二名往往比最后一名更失落
竞争心理领导人们前进
每个人都有俘获更多观众的渴望
竞争优势效应:如何获得"双赢"
舞者心理:我们为什么工作
丛林法则:求生本能的社会投射
太爱竞争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第五章 唯我独尊--控制本能
为什么我们总想操控一切
控制欲越强,越容易失控
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占有欲
"数码产品饥渴症"只为满足我们的控制本能
控制欲过强可能会患上强迫症
"唯我独尊":自恋是最伟大的谄媚者
自我意识往往是一场幻觉
第六章 天生的防御机制--攻击本能
攻击本能是远古野性的呼唤
最好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自杀:毁灭自我,拒绝期待
死亡本能与生俱来且有积极作用?
自残:用肉体痛苦来换取生存的可能
自虐:委屈自我,迎合他人
第七章 随波逐流的人类--从众本能
群体极化: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吗
认同感:三人成虎的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为什么我们常常有抢购心理
"似曾相识"是一种心理能力
棘轮效应:我们为什么总被时尚左右
认同感:人们的路径依赖
"坏事"也能成为一种传染病
媒体有时会成为最大的杀人凶手
世纪末围观:不是坏人太嚣张,而是好人太沉默
潜规则:在群体中迷失
第八章 谎言背后的秘密--欺骗本能
千万当心被"洗"脑
无知者无畏
星座学说常与"心理暗示"勾肩搭背
迷信,来自于本能的应激反应
思维定势害死人
爱说谎的人为什么容易精神崩溃
我们为什么会说假话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演家
思维定势:不要让惯性思维限制你的脚步
高原效应:心理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第九章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贪婪本能
马太效应:你拥有得越多,就给你越多
贝勃定律:每个人都有一颗贪婪的心
损失厌恶:你认识免费吗
贪食症:一种焦虑引起的本能反应
购物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攀比效应:一种缺乏人格独立性的表现
第十章 懒惰不是你的错--拖延本能
我们都有拖延症
拖拉和逃避是一种恶习
你为什么习惯了抱怨
自尊:从谦卑的心态开始
拖延症者面对抉择会犹豫不决
并不是你一个人习惯得过且过
你所不知的秘密:拖延也有好处
意志力:战胜懒惰的自控力量
艺术家:越懒惰,越有才
第十一章 与生俱来的超能力--模仿本能
模仿心理:一柄双刃剑
权威效应与名人效应:他们的影响力为何那么大
模仿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模仿与创新之间有矛盾吗
模仿本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好奇心是智慧的萌芽
语言本能:作为"天赋"的"语文"
精彩书摘
恋爱首先是个“化学问题”
作家陈丹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很多
人都钟爱这句话。但对于爱,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在一所大学内,相关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特别:一个是“你曾经被你真心爱着的人拒绝过吗?”另一个是“你曾经拒绝过真心爱着你的人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有95%的人做出了肯定的答复。由此可以看出,在两性世界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受过伤,也都曾经伤害过别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Fisher)和他的一些同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他们对37位正处于恋爱不同阶段的人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测试,其中17位正在享受爱情带来的幸福,15位则刚刚被爱抛弃。海伦?费舍尔分别对这些参与者的大脑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恋爱时,人的大脑底部附近有一块非常活跃的微小区域——腹侧背盖区。这片区域有一些非常活跃的细胞,这种细胞制造了多巴胺(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类似于吗啡),并将它传送到大脑的其他区域。准确地说来,这个腹侧背盖区便是大脑奖赏系统(大脑奖赏系统是指当人做出某一决策后,如果被证实正确并产生了好的结果,大脑会向负责决策的区域发送“奖赏”信号,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当多巴胺分泌时,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将会记录下来这种类似于吸毒的快感,并不停地刺激我们去追求这种快感,但当这种追求得不到满足时,“奖赏”系统便会关闭,那些类似于吗啡的物质停止供应,于是人就会非常痛苦,就像吸毒者突然被终断了毒品一样!
于是失恋的反应本质上就成了戒毒,当依赖的恋人离去后,多巴胺的传递受到抑制,失恋者便会觉得异常痛苦。尽管他(她)希望快刀斩乱麻,但大脑的奖赏系统却拒绝执行,因为大脑已经习惯于恋人带来的愉悦和快感。另外,在这种机制下,有些失恋者还会出现种种影响身体的异常行为,比如: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精神恍惚、身体消瘦等等。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出现精神崩溃乃至自杀!
也因此,随着医学科技和心理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爱情首先是个化学问题,其次才是感情问题。同时,明白了个中根源,也更有利于红尘男女克服感情问题以及相思之苦。
一见钟情,不是上天的安排
曾经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该电影有个很俗的名字,译成中文叫《一夜风流》。这部电影拍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1934年曾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五项大奖。
是人类电影史上第一部同时囊括奥斯卡五项大奖的最佳影片。
影片主要内容如下:
一位顶级富豪将自己的女儿艾丽视为掌上明珠,因担心女儿受坏人引诱,平日里甚至从不允许女儿独自出门。艾丽对父亲的约束极为反感,一次悄悄溜出家门,并在外面结识了行为极不检点的飞行员金。
因为长年被深锁家中,与青年异性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所以艾丽自打遇上金的那一刻开始,便疯狂地爱上了对方。艾丽的父亲极力反对女儿与金的恋情,因为他认为金品行不端。于是,为阻止艾丽继续与金交往,他将女儿软禁到了一条船上。
遇到的阻力越大,艾丽的反抗精神也就越发高涨——她趁父亲不备,跳水逃走,不远千里去找金。
在离家出走的路上,她在一辆长途巴士上结识了一位刚被老板炒了鱿鱼的小记者彼德。彼德为人虽然有些浮夸和痞气,但内心却很善良。他在认识艾丽之初,两人便因座位之争产生误会,但彼德并没往心里去,甚至在艾丽睡着后还非常绅士的将自己的大衣给她披上。之后,艾丽的随身衣物在旅程中丢失,她不听劝阻,执意要趁巴士加油时去买东西,结果等她回来时,车子已经开走了。而艾丽这时几乎已经一无所有。
正当艾丽孤独无助之际,那个小记者彼德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彼德这时早已看出艾丽是个没有独自外出经验的任性女孩儿,他担心她路上会遇到麻烦,所以留下来等她。另外,由于艾丽私自出逃,她父亲这时已在各大报纸上登出广告,高额悬赏帮他找到女儿的人,而彼德这时已在报上看到这条消息。但彼德当时并没想过要去艾丽的父亲那儿领赏——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他想如果自己能陪着艾丽找到她的男友,不但是件成人之美的好事,同时还能写出一篇有关“富商女儿离家出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
于是,在随后的几天里,彼德和艾丽过上了一种惊险刺激的生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要躲避艾丽的父亲派出的私家侦探的寻找,另一方面也因为两人都没钱了,所以夜里只能同住一个房间,甚或干脆数着天上的繁星露宿荒野,此外还有两人吃饭没钱逃账、拦顺风车、偷农民田里的胡萝卜充饥之类的勾当……这种奇特而辛苦同时又有些刺激的生活,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两人都在不知不觉间深深地喜欢上了对方。
……
前言/序言
序:人类行为仍受本能支配
人类具有社会属性,人们生存发展都免不了受到本能行为的支配,人类天生具有性、英雄、竞争、控制、贪婪、从众、攻击、懒惰、欺骗、模仿等本能。
据相关研究显示,人类仍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我们的日常行为99%以上其实仍受到本能的支配……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知道吃奶,人天生的知道躲避种种伤害、女性择偶会优先选择有地位和实力的男性等等。
为了证明人类行为更多地受本能的支配,科学家们收集了很多有利的证据。比如考古家们曾在一个峡谷内发现了一小块距今20多万年的人类右半部头颅的化石。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块人类头骨的牙齿在生前早就已经脱落。这在当时的环境下,人没有牙齿,存活的机
率会很低,几乎就等于是“宣判”了死刑。但是进一步研究却发现这个人的牙槽得到了很好的填充,可见这个掉了牙的人有数星期是在吃软绵绵的或者咀嚼过的食物。也就是说在当时有人救了他一命。即在人类初期我们就有扶助弱者的本能。
还有一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也体现了我们的行为受本能支配。在加拿大,有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骑马去森林里宿营,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只有六岁。他们刚进入森林时还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优美的环境让他们感觉异常的开心。可正当他们在“享受”大自然
的时候,一头身体强壮的美洲狮正在慢慢地靠近他们。当母亲第一眼看到美洲狮时以为是一只森林狼就没有太在意,可是那只美洲狮却飞奔着朝她最小的儿子扑去。美洲狮用自己的头把她的小儿子从马上撞了下来,就在美洲狮要咬住她儿子的头的时候,那位母亲大叫了一声便向美洲狮冲去。她用超乎寻常的力量把那只狮子摔倒在地。然后让其他两个孩子把最小的孩子带离了森林。她留下来继续与狮子“战斗”。等到孩子们带着父亲去救母亲时,他们看到母亲虽然身负重伤,但仍在“硬撑着”。直到当她发现救她的人以后才失去战斗力……从这位母亲与狮子“战斗”开始,到孩子们带着父亲赶来,她居然坚持了两个多小时!这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当一位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被激发之后,所焕发出的能量的确是很难想象的。
关于本能,上世纪初心理学家麦独孤曾在他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率先提出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所形成的情操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学说。他认为本能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人类的每种本能都有相应的情绪伴随,例如,逃走本能对应恐惧情绪;好奇本能对应惊讶情绪等等。
此外,麦独孤还列举出人类的12种本能,如:觅食、母爱、逃避、好奇、合群、争斗、性驱力、创造、服从、获取、支配、排斥等。他认为这些本能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了所有人类行为。
麦独孤认为,无论是老虎、狮子,还是人类,凡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雌性(女性)都会更青睐于团体中最有地位的雄性(男性)。比如在人类社会中,很多女人都会喜欢经济实力好的男人。因为男人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就代表着他能为家庭,尤其是孩子提供更好的饮食、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要素,同时,也能让女人感到更为安全。而男人则会优先选择身材、相貌好的女性作为繁衍后代的对相,因为这样的女性通常意味着拥有更健康可靠的基因等等。
本能可以是无限的。它使机体驱向目标,因为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都包含一个情绪内核,有一定的情绪相随,如逃避与畏惧、争斗与愤怒、母爱与温情等等。
现在,很多心理学研究者仍在对人类的本能行为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探索,并在内分泌科学、基因科学、和脑科学方面有了重大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理学研究者们会为我们揭开更多有关人类本能的秘密。
本能心理学:你是受本能支配的性感生物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能心理学:你是受本能支配的性感生物吗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