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

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元勇 著
圖書標籤:
  • 流行音樂
  • 音樂基礎
  • 音樂史
  • 中外音樂
  • 音樂理論
  • 音樂欣賞
  • 音樂文化
  • 音樂教育
  • 音樂科普
  • 音樂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東南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4158866
版次:2
商品編碼:1175993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9
字數:6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是適應當前流行音樂教育而編寫的一部基礎性教材。其核心指導思想,除瞭思考、係統整理歐美流行音樂的基礎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構建中國特色的流行音樂基礎知識體係,把我國自古至今的俗音樂文化傳統,與我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鏈接起來。全書分為外圍和中國兩部分,外國部分包含基礎知識、人物及代錶作品、經典音樂劇劇目及其唱段等三部分;中國部分包含基礎知識、人物及其代錶作品、近現代流行音樂作品、華語音樂劇及其主要唱段等四部分。《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適用於高等學校音樂及相關專業、高等學校“博雅”及“通識”課程,也可供從事流行音樂研究及錶演的人員使用。

作者簡介

  徐元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先後承擔、主持國傢社科基金藝術規劃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教育部留迴啓動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齣版專著有《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明清俗麯流變研究》《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通俗歌麯演唱教程》《中日音樂文化比較研究》《流行音樂演唱藝術研究一~對於通俗歌麯演唱之斜開唱法的探討》等。在《中國音樂學》《交響》《人民音樂》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

目錄

第一部分 外國部分
一、基礎知識
1.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
2.世界音樂World Music
3.福音歌Cospel
4.布魯斯Blues
5.爵士樂Jazz
6.拉格泰姆Ragtime
7.搖擺爵士樂Swing
8.節奏布魯斯Rhythm&Blues
9.博普爵士樂Bop(Be-Bop,Re-Bop)
10.酷/冷爵士樂Cool Jazz
11.自由爵士樂Free Jazz
12.融閤爵士樂Fusion Jazz
13.搖滾樂Rock
14.鄉村音樂Countrv Music
15.藍草音樂Bluegrass Music
16.索爾音樂Soul Music
17.摩城音樂Motown Music
18.芬剋音樂Funk
19.波薩諾瓦Bossa Nova
20.薩爾薩音樂Salsa
21.斯卡樂Ska
22.桑巴樂Samba
23.倫巴樂Rumba
24.曼波樂Mambo
25.恰恰樂Cha Cha
26.探戈樂Tango
27.雷蓋樂Reggae
28.迪斯科Disco
29.說唱樂RAP
30.嘻哈音樂Hip-Hop
31.新世紀音樂New Age
32.電子音樂Electrophonic Music
33.環境音樂Ambient
34.浩室音樂House
35.泰剋諾Techno
36.電子撞擊音樂Electroclash
37.電體音樂Electronic Body Music
38.不插電Unplugged
39.唱片主持人DJ
40.版稅Rovaltv
41.專輯、小專輯、單麯Alhum、FP、Single
42.格萊美奬Crammy Awards
43.托尼奬Tony Awuds
44.全英音樂奬BRIT Awards
45.奧利弗奬Olivier Awards
46.世界音樂大奬The World Music Awards
47.全美音樂奬American Music Awards
48.亞洲大奬MTV Asia Award
49.美國鄉村音樂協會奬Country Music Association Awards
50.埃佛諾韋洛音樂奬Ivor Novello
51.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UK charts
52.日本公信榜Oricon
53.《公告牌》Billboard
54.音樂劇Musical theater
55.跨界音樂Crossover
56.百老匯Broadway
57.約德爾唱法Yodel
58.音樂電視MTV與MV
59.當代布魯斯Contemporary Blues
60.三角洲布魯斯Delta Blues
61.德剋薩斯布魯斯Texas Blues
62.孟菲斯布魯斯Memphis Blues
63.鄉村布魯斯Country Blues
64.東海岸布魯斯East Coast Blues
65.古典女性布魯斯Classic Female Blues
66.綜藝布魯斯Vaudeville Blues
67.城市布魯斯Urban Blues
……
第二部分 中國部分
附錄1 流行音樂研究書目(中文)
附錄2 流行音樂研究書目(英文)

精彩書摘

  《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
  8.燕樂二十八調
  又稱俗樂二十八調,是我國隋唐音樂調式理論體係,是各族樂工在互相學習、互相協作的音樂實踐中,共同創造的一套記譜法和一套宮調係統。龜茲琵琶傢蘇祗婆等對傳授龜茲樂調理論和樂譜起瞭重要作用。燕樂二十八調的宮調係統理論觀念,一方麵繼承瞭中原漢族從相和歌、吳聲、西麯到清商樂中的傳統宮調觀念,另一方麵吸收瞭西域傳人的、主要是龜茲的樂調觀念。二十八調中有幾個調沿用瞭龜茲調名,如沙、般涉、雞識。後者經演變寫作“乞食”,又分大小,簡稱“大食”、“小食”。至於龜茲調名的來源,尚有爭論,有人認為主要受印度文化影響,有人認為傳承瞭西亞古文明;也有人認為是漢代中原樂理術語的龜茲語意譯。
  9.小麯
  唐代俗麯。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彆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不斷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閤打基礎,終於萌發瞭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的全麵發展的高峰。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彆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烏茲彆剋撒馬爾罕)樂、安國(今烏茲彆剋布哈拉)樂、天竺(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麯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瞭相和大麯的傳統,融會瞭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瞭散序一中序或拍序一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麯麯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因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傢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麯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麯演齣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製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麯和日本的琵琶,在形製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齣現瞭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瞭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唐代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錶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大麵、踏搖娘、撥頭、參軍戲等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麯。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傢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錶現為有一係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彆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纔華齣眾的音樂傢。
  10.俗麯
  明清時期的俗音樂。即明清時期的通俗音樂、通俗歌麯。俗麯的歌詞內容主要反映城鎮社會生活。由於專業藝人的加工,麯調細膩流暢、節奏規整、結構謹嚴,並配置有若乾樂器伴奏,如琵琶、三弦、月琴、箏、四鬍、墜琴、檀闆、八角鼓等。有的篇幅較長,甚至近於說唱和戲麯的結構。俗麯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弱點。市民階層在意識形態上和封建階級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小生産者的狹隘性、軟弱性,對文藝作品産生消極影響。因此,俗麯的內容大量是愛情婚姻、遊婿思婦的閨情等,題材範圍相當狹窄。少數作品宣揚金玉滿堂、天命迷信,甚至在政治上誣衊農民起義等。就是愛情題材也常常沾染甚至完全陷入猥褻庸俗、放縱情欲的低級趣味。因此,俗麯曾受到另一派意見的批評。例如,明代瀋德符就認為,它“不過寫淫蝶情態,略具抑揚而已”(《萬曆野獲編》捲二十五“詞麯”)。明代南北各地俗麯流傳的盛況,在瀋德符上述著作中有相當具體的記載,提及麯牌達19個之多,其中如《傍妝颱》、《駐雲飛》、《寄生草》、《銀紐絲》、《打棗竿》等,經久不衰。明清時期,印刷業有很大發展,俗麯資料傳世者不少,但大多為歌詞,如清代《太古傳宗》、《藉雲館麯譜》之附有麯譜者極罕見。20世紀2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對俗麯甚為重視。劉復和李傢瑞曾輯錄凡6044種歌詞。鄭振鐸曾搜集達12000餘種歌詞(可惜全毀於1932年“一二八”的戰火之中)。這兩種數字包括瞭明清至民國年間的作品。楊蔭瀏僅據15種材料的部分統計,明代民歌小麯歌詞約有1000首,清代民歌小麯歌詞有1700餘首。但這些數字均不過一斑,遠非全豹。
  ……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不涉及《中外流行音樂基礎知識》內容的圖書簡介。 --- 《建築結構設計原理與實踐:從理論到工程應用》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係統闡述現代土木工程領域核心——建築結構設計理論、分析方法與工程實踐的綜閤性專業著作。它旨在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結構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兼具實用性的學習平颱,旨在彌閤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需求之間的鴻溝。 核心內容與結構 本書內容組織嚴謹,邏輯清晰,圍繞結構分析的基本原理、材料性能、荷載效應以及關鍵構件的設計展開,共分為七大部分,二十二章。 第一部分:結構分析基礎與材料本構(第1-4章) 本部分聚焦於結構工程的基石。詳細介紹瞭結構力學的基本假設、靜力平衡原理以及結構在不同約束條件下的變形與內力計算方法。重點講解瞭材料的本構關係,包括綫彈性、彈塑性行為,並深入探討瞭鋼材、混凝土及新型復閤材料在結構受力下的響應特性。特彆關注瞭材料性能試驗方法及其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荷載效應與結構可靠性(第5-7章) 本部分係統梳理瞭結構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各種荷載類型,包括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以及地震作用。書中不僅詳細闡述瞭各國規範(如基於極限狀態設計法的規範體係)對荷載取值的規定和組閤原則,還引入瞭結構可靠性理論,解釋瞭概率論在評估結構安全性和耐久性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第8-12章) 這是全書篇幅最重的部分之一。它基於極限狀態設計法,詳細講解瞭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抗彎、抗剪、抗扭和受壓承載力計算。內容涵蓋瞭從基礎梁、闆到復雜截麵構件的設計流程。書中引入瞭性能化設計理念,強調構件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如裂縫控製、撓度驗算)下的錶現。此外,還專門闢章討論瞭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原理和施工控製要點。 第四部分:鋼結構設計(第13-16章) 本部分專注於鋼結構的抗拉、抗彎、抗剪構件設計,並深入探討瞭節點連接的設計。重點討論瞭鋼材的屈麯問題,包括軸心受壓杆件的整體穩定性和梁的局部失穩。連接設計部分詳細分析瞭焊縫和螺栓連接的強度與延性要求,並結閤現代鋼結構施工技術,強調瞭預製裝配化對設計的影響。 第五部分:砌體與木結構基礎設計(第17-18章) 為滿足多材料應用的需求,本書包含瞭對砌體結構和木結構基本設計方法的介紹。對於砌體結構,重點闡述瞭其抗壓和抗剪性能,以及在低層和多層建築中的應用限製。對於木結構,則側重於木材的各嚮異性特點,以及連接節點設計對整體性能的決定性作用。 第六部分:結構抗震分析與設計(第19-20章) 結構抗震是現代結構工程的難點和重點。本部分從地震波的特性入手,介紹瞭場地效應、反應譜分析法和時程分析法。在設計層麵,詳細闡述瞭抗震概念設計,如“強柱弱梁”、“良好傳力途徑”等原則。內容覆蓋瞭高性能消能減震與隔震技術在結構體係中的應用。 第七部分:結構施工、檢驗與現代趨勢(第21-22章) 本部分將理論設計與工程實踐緊密結閤。內容涵蓋瞭結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製要點、關鍵節點的監測技術,以及結構投入使用後的健康監測(SHM)技術。最後,本書對未來結構工程的發展趨勢進行瞭展望,特彆是數字化設計(BIM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和智能材料在結構健康評估中的潛力。 本書特色 1. 理論與規範深度結閤: 每一章節的理論推導都緊密結閤最新的國傢或國際主流結構設計規範,確保瞭知識的前沿性和實用性。 2. 豐富的工程實例: 全書穿插瞭大量來自實際工程項目的案例分析,直觀展示瞭復雜結構問題的解決思路和設計決策過程。 3. 強調性能化設計: 不局限於傳統的強度驗算,更注重結構在服務期內的使用性能和整體抗災能力。 4. 詳盡的圖錶與算例: 包含大量清晰的力學模型圖、荷載分布圖、構件配筋圖及詳細的計算示例,便於讀者理解和模仿。 本書內容全麵、深度足夠,是結構工程師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書,也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學生及研究生的優秀參考教材。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建立起一個全麵、係統的現代結構設計知識框架,並具備獨立解決復雜工程結構設計問題的能力。 ---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學術嚴謹性上來看,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顯得非常謹慎和平衡。它在引用觀點和闡述理論時,總是會加上很多限定詞,避免給齣過於絕對的判斷,這一點體現瞭作者的專業素養。它更傾嚮於描述現象和趨勢,而非強行劃分風格的界限。例如,在定義“什麼是流行”時,它沒有給齣一個鐵闆釘釘的標準答案,而是列舉瞭市場數據、文化影響力和藝術創新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綜閤分析。這種開放性的討論模式,對於培養讀者的批判性思維非常有幫助。但這種“事事周到”的態度,也使得這本書在麵對那些極具爭議性或顛覆性的音樂事件時,少瞭那麼一點點“衝勁”和立場。

評分

我特彆關注瞭這本書的敘事角度和行文流暢度。坦白說,一開始我有點擔心它會寫得枯燥乏味,畢竟“基礎知識”這個詞聽起來就挺像教科書的。但翻開之後發現,作者的文字功底很紮實,行文節奏掌握得不錯,沒有那種生硬的知識點堆砌感。他似乎很擅長用講故事的方式來串聯起不同的音樂現象和時代背景,讀起來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樂評人娓娓道來,而不是在背誦資料。尤其是某些章節對於音樂工業轉型期的描述,那種緊迫感和戲劇性被捕捉得很到位。隻是,有些地方的邏輯跳躍性稍微大瞭點,可能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相關背景的讀者來說,中間的過渡需要多讀幾遍纔能跟上作者的思路。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挺有意思的,封麵色彩飽和度很高,視覺衝擊力挺強,那種略帶復古又有點迷幻的風格,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傳達的“流行”氣息。我拿到手的時候,第一感覺是挺有分量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內容應該挺充實的。內頁的紙張質感也還不錯,油墨印製清晰,排版上沒有那種過於學院派的刻闆,留白處理得比較得當,讀起來不會覺得眼睛很纍。不過,內頁的插圖選擇上,我個人覺得有些地方可以更豐富一些,尤其是在介紹一些早期音樂流派的段落,如果能配上當時標誌性的唱片封麵或者樂隊照片,那代入感會更強。整體來看,這本書的硬件條件是閤格的,算是一本在視覺上也能吸引人的音樂讀物。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體現在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對於一個想要係統梳理自己音樂知識的愛好者來說,它就像一張導航圖,讓你知道哪些是主乾道,哪些是岔路口。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並沒有將音樂僅僅視為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而是將其置於社會變遷、技術進步和商業運作的交叉口進行考察。例如,它對采樣技術、媒介更迭如何重塑音樂消費習慣的分析,非常到位。它讓我意識到,理解流行音樂,不僅要聽鏇律,更要理解它背後的時代脈搏。雖然有些地方的深入探討需要讀者自行去尋找其他更專業的書籍,但作為一本全麵而又易讀的導論性作品,它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成功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各個流派的興趣。

評分

這本書的選材範圍和取捨標準,是我認為它最值得探討的部分。它顯然試圖搭建一個廣闊的音樂地圖,從早期的根源音樂談起,逐步延伸到後來的電子樂和嘻哈文化。這種宏大的視角是令人欽佩的。然而,正是這種廣度,導緻瞭某些關鍵節點的深度略顯不足。比如,在探討特定地區(比如亞洲或南美)的流行音樂演變時,往往隻有寥寥數語帶過,更多筆墨還是集中在英美主流音樂的脈絡上。這讓這本書的“中外”二字,在實際內容分配上顯得有些失衡。對於想深入瞭解非西方流行音樂發展曆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入門的引子,而非詳盡的指南。

評分

總的來說,比較滿意

評分

所有的音樂風格,很多的國內外經典巨星的介紹

評分

純文字錶述,沒有講到專業的知識點

評分

書很棒,京東小哥更棒!

評分

質量很好,正版圖書,值得購買!

評分

復印本。。?

評分

復印本。。?

評分

評分

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