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会计法》、《新企业会计制度》、《新企业会计准则》等为依据,结合作者的相关工作经验,针对会计相关工作、业务内容、权责职限要求予以详细阐述和全面介绍。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篇章:会计入门篇,介绍会计入门应该掌握的知识(包括会计职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财务会计篇,翔实地介绍会计工作中常见的账务处理程序与方法;税务篇,对会计应掌握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主要税种的处理进行说明。
全书用34章的篇幅详细地对会计相关业务内容操作进行阐述,相关的案例、图表代表性比较强,可以让会计人员更加深刻地熟知会计业务内容。最后的附录A、附录B都是对会计工作非常有用的一些知识,读者可以进行参考。
本书语言简单、通俗,内容丰富、充实,实用性强,是会计人员入门的不二之选,适合广大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专业的学生阅读。
鲍来超,男,就职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会计部门,擅长预算等会计技能。
第一篇 会计入门篇
“万事开头难”。通过学习本篇,读者可对财务、会计工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结构化认识。
第1章 了解会计职业 2
1.1 什么是会计 2
1.1.1 会计的三重含义 2
1.1.2 会计为什么重要 3
1.2 会计有哪些职能 3
1.2.1 图解会计核算 3
1.2.2 图解会计监督 3
1.3 会计工作有哪些特点 4
1.3.1 计算方法的特点 4
1.3.2 计算度量的特点 4
1.3.3 具体事务处理的特点 4
1.4 会计职业的未来是什么 5
1.4.1 会计职业的特点 5
1.4.2 会计职业的发展路径 5
1.5 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 6
1.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7
1.5.2 图示会计准则体系框架 7
第2章 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9
2.1 会计人员基本要求有哪些 9
2.1.1 专业技能 9
2.1.2 职业道德 9
2.1.3 职业判断力 10
2.1.4 具备财务公关和财务风险观念 10
2.2 会计工作需要哪些专业证书 10
2.2.1 会计从业资格证 10
2.2.2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 11
2.2.3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 11
2.2.4 图示报考中级职称条件 12
2.2.5 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认证 12
2.2.6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两个阶段 12
2.2.7 注册会计师的两种从业方向 13
2.3 会计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3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2-1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12
第3章 会计不得不了解的概念 15
3.1 会计核算前提:四大基本假设 15
3.1.1 会计主体 15
3.1.2 持续经营假设 16
3.1.3 会计分期 16
3.1.4 货币计量 17
3.2 会计核算内容:六大会计要素 17
3.2.1 资产 17
3.2.2 负债 18
3.2.3 所有者权益 19
3.2.4 收入 20
3.2.5 费用 20
3.2.6 利润 21
3.3 会计核算的原则 22
3.3.1 可靠性原则 22
3.3.2 相关性原则 22
3.3.3 可理解性原则 23
3.3.4 可比性原则 23
3.3.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3
3.3.6 重要性原则 23
3.3.7 谨慎性原则 24
3.3.8 及时性原则 24
3.4 基本会计科目 24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3-1 资产项目划分 18
表3-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20
表3-3 收入和费用的构成 21
表3-4 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原则 24
表3-5 会计科目表 25
第4章 有“借”就有“贷” 28
4.1 复式记账法 28
4.1.1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29
4.1.2 “借”与“贷”的含义 29
4.2 会计等式 29
4.2.1 会计等式的形式 29
4.2.2 会计等式类型与实例 30
4.2.3 会计恒等式规则图表说明 33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4-1 会计等式的形式 30
表4-2 会计恒等式规则说明 33
例4-1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化的会计等式 30
例4-2 资产和负债同时变化的会计等式 30
例4-3 会计要素内部增减变动的会计等式举例1 30
例4-4 会计要素内部增减变动的会计等式举例2 31
例4-5 会计要素内部增减变动的会计等式举例3 31
例4-6 权益增加负债减少的会计等式 31
例4-7 权益减少负债增加的会计等式 32
例4-8 资产增加收入增加的会计等式 32
例4-9 资产减少费用增加的会计等式 32
例4-10 负债减少收入增加的会计等式 33
第5章 白纸黑字要清楚:会计凭证 34
5.1 原始凭证的分类 34
5.1.1 按照来源分类 35
5.1.2 按照填制方法分类 35
5.2 记账凭证的分类 36
5.2.1 按适用的经济业务分类 37
5.2.2 按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类 38
5.3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39
5.3.1 原始凭证的填制 39
5.3.2 原始凭证的审核 40
5.4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41
5.4.1 记账凭证填制的注意事项 41
5.4.2 记账凭证填制举例 42
5.4.3 记账凭证的审核 43
5.5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44
5.5.1 会计凭证的传递 44
5.5.2 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45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5-1 原始凭证分类表 34
表5-2 收货单(一次凭证) 36
表5-3 限额领料单(累计凭证) 36
表5-4 原材料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凭证) 36
表5-5 记账凭证分类表 37
表5-6 收款凭证 37
表5-7 付款凭证 38
表5-8 转账凭证 38
表5-9 单式记账凭证(借项记账凭证) 39
表5-10 收款凭证 42
表5-11 付款凭证 43
表5-12 转账凭证 43
例5-1 收到欠款的记账凭证填制举例 42
例5-2 支付办公费的记账凭证填制举例 43
例5-3 提取折旧费的记账凭证填制举例 43
第6章 汇总发生的业务:会计账簿 46
6.1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46
6.2 会计账簿的分类 47
6.2.1 按照账簿性质和用途分类 47
6.2.2 按照账簿外形特征分类 48
6.2.3 按照账簿格式分类 49
6.3 会计账簿的登记 51
6.3.1 日记账的登记 51
6.3.2 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 52
6.4 会计账簿的保管与更换 53
6.4.1 会计账簿的保管 53
6.4.2 会计账簿的更换 54
6.5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54
6.6 管理费用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55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6-1 账簿启用与交接情况 46
表6-2 会计账簿分类表 47
表6-3 明细分类账(三栏式) 48
表6-4 总分类账 48
表6-5 三栏式(总分类账) 49
表6-6 生产成本明细账(多栏式) 50
表6-7 ××材料明细账(数量金额式) 51
表6-8 现金日记账(三栏式) 52
表6-9 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栏式) 52
表6-10 总分类账 53
表6-11 会计账簿保管期限 54
表6-12 银行存款日记账 55
表6-13 管理费用明细账 56
例6-1 银行存款日记账 55
例6-2 管理费用明细账 55
第7章 核查与盘点:对账和结账 57
7.1 期末账项结转 57
7.1.1 成本结转 57
7.1.2 收入与费用结转步骤与实例 58
7.2 对账 58
7.2.1 账证核对 59
7.2.2 账实核对 59
7.2.3 账账核对 60
7.3 三种错账更正方法 61
7.3.1 画线更正法操作与实例 62
7.3.2 红字更正法操作与实例 62
7.3.3 补充登记法操作与实例 63
7.4 结账 64
7.4.1 月结 64
7.4.2 年结 64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7-1 错账更正方法的比较 61
表7-2 总账 65
例7-1 收入与费用结转举例 58
例7-2 红字更正法举例1 62
例7-3 红字更正法举例2 63
例7-4 补充登记法举例 63
第8章 财务工作最终成果:财务报告 66
8.1 财务报表的分类 66
8.1.1 按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66
8.1.2 按会计报表报送的对象不同分类 67
8.1.3 按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不同分类 67
8.1.4 按会计报表编制的单位分类 67
8.2 资产负债表 67
8.2.1 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67
8.2.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点 68
8.2.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70
8.2.4 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 71
8.3 利润表 73
8.3.1 利润表的意义 73
8.3.2 利润表的结构特点 74
8.3.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75
8.3.4 利润表编制举例 76
8.4 现金流量表 77
8.4.1 现金流量表的意义 77
8.4.2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特点 78
8.4.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80
8.5 会计报表的报送与审核 82
8.5.1 会计报表的报送 82
8.5.2 会计报表的审核 82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8-1 财务报告的分类 66
表8-2 资产负债表 68
表8-3 光明公司10月份总账余额表 71
表8-4 资产负债表 72
表8-5 利润表 75
表8-6 光明公司损益类科目2009年度累计发生净额 76
表8-7 利润表 76
表8-8 现金流量表 78
表8-9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79
表8-10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80
例8-1 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光明公司”为例 71
例8-2 利润表编制——以“光明公司”为例 76
第二篇 财务会计篇
本部分内容,没有像传统的教科书一样面面俱到、无尽详细,而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明与介绍,目的是希望读者对基本业务性入门的掌握。
第9章 保险柜的秘密:库存现金业务 84
9.1 库存现金的相关管理规定 84
9.1.1 库存现金使用范围的规定 84
9.1.2 限额管理 85
9.1.3 不准坐支现金 85
9.2 库存现金的会计处理 85
9.2.1 现金收入的账务处理 86
9.2.2 现金支出的账务处理 86
9.3 备用金的账务处理 87
9.3.1 定额管理法的核算 88
9.3.2 非定额管理法的核算 88
9.4 现金长短款的账务处理 89
9.4.1 现金短款的处理方法 89
9.4.2 现金长款的处理方法 90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9-1 现金日记账 87
例9-1 现金收入填制凭证举例 86
例9-2 现金支出填制凭证举例 87
例9-3 定额管理法的备用金处理举例 88
例9-4 非定额管理法的备用金处理举例 88
例9-5 发生现金短款的处理举例 89
例9-6 现金被盗的账务处理举例 90
例9-7 盘点出现金溢余的账务处理举例 90
例9-8 四舍五入导致现金溢余的账务处理举例 91
第10章 银行存款业务 92
10.1 银行存款账户 92
10.1.1 银行存款账户类型与用途 92
10.1.2 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规定 93
10.2 银行支付结算办法 93
10.2.1 银行汇票与结算账务处理 93
10.2.2 商业汇票与结算账务处理 94
10.2.3 银行本票与结算账务处理 95
10.2.4 支票与结算账务处理 97
10.2.5 信用卡与结算账务处理 97
10.2.6 汇兑与结算账务处理 98
10.2.7 托收承付与结算账务处理 98
10.2.8 委托收款与结算账务处理 99
10.3 银行存款会计处理 99
10.3.1 收到销售产品的货款实例 100
10.3.2 收到股东投入的款项实例 100
10.3.3 支付原材料采购款项实例 101
10.3.4 现金与银行存款互转的处理实例 101
10.3.5 支付银行利息的处理实例 102
10.4 银行存款的对账 102
常用单据及实例索引
表10-1 银行存款账户类型与用途 92
表10-2 银行存款日记账 102
表10-3 未达账项产生情形 103
表10-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04
例10-1 销售商品取得存款的账务处理举例 100
例10-2 取得股东投资款的账务处理举例 100
例10-3 购买原材料支付货款的账务处理举例 101
例10-4 存入现金的账务处理举例 101
例10-5 提取现金的账务处理举例 101
例10-6 支付银行利息的账务处理举例 102
例10-7 未达账项处理举例 103
第11章 他人欠钱要记清:应收款项的处理 105
11.1 应收票据处理 105
11.1.1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实例 105
11.1.2 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实例 106
11.1.3 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实例 107
11.1.4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的账务处理实例 108
11.2 预付款项的处理 109
11.3 应收账款的处理 109
11.3.1 普通应收账款的处理 110
11.3.2 商业折扣下应收账款的处理 110
11.3.3 现金折扣下应收账款的处理 111
11.4 坏账损失的核算 112
11.4.1 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情形 112
11.4.2 坏账损失的计算方法 113
11.4.3 计提坏账准备的处理 114
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会计人员是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者和加工者。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呈现的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因而,一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该详尽、认真、谨慎、客观地处理财务工作中的每一项业务内容,以避免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公司的损失。
本书特点
本书内容预览
第1~2章希望读者可以了解会计职业是什么,会计工作的内容有哪些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第3~4章希望读者可以掌握会计中最基本的概念,如六大要素、四大假设、会计科目等,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要求,明确做账的规则。
第5~8章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一项业务所经历的会计程序,经由凭证、登记账簿、对账与结账,然后编制报表并对外披露后,该项业务才得以最终反映出来。
第9~14章对企业的主要资产项目的处理进行介绍,包括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应收项目、存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等。
第15~18章对主要的负债项目进行介绍,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与应付利息等。
第19~24章对权益项目、收入、费用以及利润计算过程进行介绍。
第25、26章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说明和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处理。
第27、28章对税务登记和税务申报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对税务实务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第29~31章对主要的流转税种(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计税、缴税、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进行了介绍。
第32、33章对所得税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缴税、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进行了介绍。
第34章则是对主要的小税种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缴税、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进行了介绍。
优秀会计的重要性
本书的创作团队
本书由鲍来超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吴荣、孙海民、孙爱荣、张亚丹、张军华、李家玉、李爱芝、李静、王全、王嘉、王晓天、王永刚、石光成、纪超、胡永、贾凯、赵美青、陆壮飞、马忠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插图由张丽设计完成,版权归属于张丽及作者所有,请勿随意使用。
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
会计职场新人
遇到的困难:会计是一个稳定、好就业的岗位,一些职员想从事会计工作但是因为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不知道这份工作的具体内容,“不知从何干起”。
本书帮助读者:操作性和指导性详细地解答工作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让这类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迅速“上手”。
会计专业学生
遇到的困难:在学校里学习过财务会计知识,对于财务会计工作有基本认识,但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理论和实际的差异会让这类读者无所适从。
本书帮助读者: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书中吸取良好的经验,增长会计实务方面的见解,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自主创业者
遇到的困难:自主创业人士想成立自己的企业,但对财务知识一无所知。
本书帮助读者:去了解如何成立公司,包括如何注册和年检,如何缴纳税款和给员工缴纳社保等。在熟悉公司成立实务的同时,还掌握如何管理自己公司的现金和银行业务。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之前对会计一直都是一窍不通,感觉账目那些东西就是天书一样,每次看别人谈论发票、凭证、报表就头疼。但自从我拿到了这本《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我的世界观都颠覆了!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一步地把你拉进会计的奇妙世界。从最基础的账户设置、原始凭证的填制,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月末结账,这本书都讲得特别细致。而且,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样一来,我不仅学会了操作,更理解了背后的逻辑,这种融会贯通的感觉真的非常棒。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实际案例,让我感觉就像在真实的会计环境中摸爬滚打一样,不再是纸上谈兵。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操作,让我可以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以前我总觉得会计工作复杂又枯燥,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原来会计也可以如此有趣和富有成就感!我现在已经可以自信地处理一些基础的财务工作了,感觉自己离“高手”又近了一大步。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实操类的书籍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总觉得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很多书讲得好听,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塌糊涂。但是,《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性。它不会一开始就抛出让你头晕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最贴近日常业务的场景入手,比如如何识别和处理各种票据,如何录入流水账。然后,它会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概念,比如成本核算、税务处理等等。最关键的是,书中非常强调“实操”,大量的图文并茂的示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的细节,甚至连一些软件界面的截图都非常清晰,让我感觉就像在跟着老师一起在电脑前操作一样。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避免了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完全没有会计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会计望而却步的“小白”,而是能够独立完成很多基本会计工作的“小能手”了。
评分作为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会计从业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提升专业技能的书籍。《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表面讲操作的书,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许多实操中容易遇到的难点和误区。比如,书中对于一些税务申报的细节处理,就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非常有帮助。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财务分析和报表解读,这本书也给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为什么”的解释,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会计准则和操作规范,而不是仅仅机械地记忆。我发现,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新手快速入门,对于我们这些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也能发现很多新的视角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会计实操指南。
评分要说起这本书的亮点,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拿到《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把会计的精髓和实操技巧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读者。书中的内容非常扎实,从最基本的会计要素,到复杂的税务处理,再到财务分析,几乎涵盖了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章的内容都与前一章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高手”的标准定得高不可攀,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让每一个“新手”都有机会达到“高手”的水平。它非常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会计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它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一本会计类书籍。
评分我一直对数字和账务处理有着天然的恐惧,总觉得会计这行离我太远了。但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讲解会计知识,仿佛把原本冰冷枯燥的数字变得鲜活起来。比如,书中用了许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把复杂的会计概念类比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一下子就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拆解式”的讲解方式,将一个庞大的会计流程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然后逐一击破。每一章节都像是一次闯关游戏,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好,重点内容突出,图文并茂,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我以前学习任何东西都很难坚持下去,但这本书让我欲罢不能,每天都主动地去翻阅和学习。现在,我已经能够理解一些基础的财务报表了,甚至敢于和财务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评分初学者的钟爱,不后悔
评分这本书还可以,我就是不会做报表。看了书里的举例,开始还真的不懂那个数怎么来的。后面自己研究出来了。就是好像实际让我自己做一个独立的估计就不会了。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分味道哦不错,量也刚刚好。还会再买的
评分实用,简单
评分大概看了一下,内容还不错。
评分内容不错,通俗易懂,值得推荐,简单易学
评分不实用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