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曆史中的偏執狂
不僅是曆史,還是延續的生活現實
日常的輕度偏執與妄想
是在大街上,而不是在精神病院中
20世紀可以被稱為“邪惡的世紀”。在其最突齣的代錶——希特勒與斯大林身上,偏執狂病理與道德的邪惡幾乎難以區分。著名心理分析傢魯格·肇嘉,通過嚴格的史實分析、專業的心理分析,深度剖析偏執與妄想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覽邪惡之本質。
而邪惡的蔓延,可以發生在任何曆史時代。我們必須對懷疑及暗示不斷說“不”。它們是現實的誘惑,是僅有的永恒再生者。它們穿越我們每個人,也穿越曆史的邪惡。
內容簡介
縱觀人類的整個戰爭史,可以明顯看到偏執與妄想狂的幽靈顯現。這些偏執狂手握陰謀論的大棒,簡單粗暴,卻又注定會受到大眾的追捧。這樣一種簡單、有效的觀念,把新生的反抗力量毒殺在搖籃中。相反,民主與和平的再生,需要承諾、犧牲和理性——這些心智過程卻又無法如此迅速地激發或感染群眾。無處不在的偏執狂,製造瞭人類一場場的浩劫。
在《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一書中,心理分析傢魯格·肇嘉將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原型理論作為剖析偏執狂的方法與應用。作者從神話入手,通過古典時代(埃阿斯)與兩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和斯大林)中的偏執狂意象,去探索種族滅絕過程及種族滅絕心理的現實意義。作者還進一步指齣,輕度的偏執與妄想,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書中沒有把偏執與妄想視為一種疾病,而是視為一種普遍存在於人群之中的可能性。但是,這個心理特性或許也能夠齣現在任何日子裏、任何人身上。它是我們內心的小“希特勒”。
作者簡介
魯格·肇嘉(Luigi Zoja),心理分析傢,曾任國際心理分析學會主席、意大利心理分析學會主席,著述豐富,包括《父性》《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成長與愧疚》等。其著作從曆史和文化的角度齣發,結閤分析心理學的專業視角,有相當的哲學意涵。
精彩書評
★偏執狂幻想的存在超齣對信仰的依賴,因為它把自身呈現為先驗真相,並且不需要信仰去擁有一個有效的、有根據的存在。在此,無論是信仰還是批判,這個問題仍然是開放性的。但是,真正的心智失常不知道這一選擇。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今天的世界廣泛充斥著偏執狂。因此,要有效預防暴力衝突,以及更廣泛地根除任何群體所認為的“以滅絕敵人作為僅有的問題解決方案”之需要,對偏執狂的理解便是基礎。
——恩佐·瑪麗亞·李·費爾·塞爾維尼
★尼采在其《善惡的彼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個體中,瘋狂是一種罕見事物,但是在團體、黨團、人群、時代中,它是慣例。”或許,類似的瘋狂,偏執狂的瘋狂,唯有放大或凸現的時候,纔會如此觸目驚心,猶如人類的噩夢。
《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的齣版,就是為瞭防止人類偏執狂噩夢的重現。在這種意義上,這本書便是一部醒世錄。
——申荷永
★你越容易對自己的判斷篤定,你就越有可能偏執。特彆是,當這份判斷是關於彆人時。甚至還可以這麼說:哪怕你是無比聰明,可以如閃電般得齣關於彆人的真正正確的結論,但若你對這份判斷太容易篤定,這仍可能是一種偏執。
——武誌紅
目錄
中文版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何為偏執與妄想?
個體(臨床)偏執狂
集體(曆史—文化)偏執狂
第二章 伊始·神話與曆史
該隱的妒忌
《埃涅伊德》中的敵人
偏執狂與政治之間關係的發展
哥倫布的妄想
荒野中的呼喚:安東尼奧·濛特西諾斯修士
十字架與利益
偏執狂律法
第三章 歐洲的民族主義:從文化復興到偏執狂
監督與不信任
民族自豪與民族懷疑
民族律法根源上的幻想
想象中的種族
猶太人的位置
德萊弗斯案件
第四章 天真的迫害者
美國的特殊天性
黑色傳說
空曠大陸
“美國例外主義”
白鯨記
建國原則與純粹性
大陸隔離及天命顯現
徵服之戰
西班牙與天主教
“報紙戰爭”
美國在亞洲登陸
白人的負擔
第五章 籠罩歐洲的黑暗
大戰
無聊與等待
潘達洛斯的箭與第一個死人
懷疑在增長
先發製人的動員
鐵路時刻是否錶決定殺戮?
剋瑞翁的政治
無法被控製的感受
荒漠中的更多呼喊
大眾媒體的角色
懷疑·誇張·聲音
比利時的苦難
意大利偏執狂
新的暴行及洲際維度
炮火後的寂靜
第六章 弗洛伊德、凱恩斯與被哄騙的人
一位美國救世主
“十四點和平原則”中的教條
和平談判
威爾遜的自我欺騙
談判中的偏執狂氛圍
冒犯
傲慢
新的偏執狂種子
第七章 齊格弗裏德
啓發性解釋
偏執狂民族主義“法律”的閤法化
多民族共存的消亡
腹背受敵
等待另一黑暗
第八章 花崗岩基底與癡傻時刻
希特勒的啓示
維也納的角色
《我的奮鬥》
猶太幽靈
《我的奮鬥》中的其他“邏輯”步驟
從理論傢到國傢首腦
急躁的勝利
選擇死亡
全部障礙被掃除
“在今天,還有何人談論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
終於開戰
終極的全能
荒謬盤算
自我埋葬
需要一個敵人
濛蔽到底
“全麵戰爭”
最終啓示及深淵
尼祿陰影
第九章 鋼人及其最終産物
斯大林:多重意味的名字
性格
根本性不信任
暗示及創建一個自我承載的現實
列寜的遺産
古拉格集中營
雅科夫和娜佳
對偏執狂的診斷
幾個日常習慣
與希特勒的相似點與相異點
“起因倒置”:作為社會起源的領袖的心理
大屠殺:“富農”
大屠殺:烏剋蘭及彆處的飢荒
大屠殺:恐怖及走過場的審訊
20周年紀念日講話
“剝奪民族性”與其背後的意識形態
對戰爭毫無準備
反擊及結束衝突
猶太人被懷疑擊中
斯大林的死亡
偏執狂極權主義的悖論
最後的問題
第十章 火助火勢
戰爭罪行與同盟國的雙重標準
集體偏執狂與政府形式
作為總體戰爭的空戰
詩歌及對空戰的浪漫熱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轟炸
同盟國轟炸的三個階段
杜黑的預言被證明是錯誤的
轟炸德國
轟炸意大利
第十一章 嚮西,再嚮西
對一個低劣種族的戰爭
不同種族之間的戰爭,全麵戰爭
先發製人攻擊的錯誤盤算
隔離的不可能性
包圍的恐懼
基於輕率的戰略
懷疑和錯失良機
趨嚮原子彈
蔓延的狂熱
選擇範圍繼續窄縮
廣島
蜂榖道彥的日記
撤迴投射及遇見敵人
更欣快
長崎
閤理化
保密
後來的辯護
東京審判
埃阿斯的再度覺醒
蜂榖道彥醫生的告彆!
第十二章 麵嚮21世紀的一個計劃?
偏執狂與新世紀
冷戰
蘇聯敵人的消失
伊斯蘭敵人的齣現
政府文件形式的偏執狂
由懷疑引起的戰爭
“散發偏執狂訊息”者的責任
偏執狂的接觸傳染性
對平民生活的衝擊
第十三章 非決定性意念
理解邪惡
又是偏執狂與心理變態
個體·群眾·領袖
三代大眾媒體
“巨人”
獨裁者
退迴奬章
80% ?
知識分子及下層民眾中道德性的放棄
為何現代生活為偏執狂提供新空間
與“—主義”的關係
偏執狂迴報
秘密的革命團體
有限攻擊與種族滅絕之間的連續性
對責任的接受及否認
何者獲勝?
裁減軍備與編史工作
詩歌與國歌
紀念碑
公開的矛盾
日常偏執狂的幾個例子
冷漠與歐洲
第十四章 伊阿古的低語
精彩書摘
對一個低劣種族的戰爭
在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變本加厲的繼續。然而,在太平洋進行的則是另一場戰鬥。以上兩段引言的第一段證實瞭這一點。對於美國及其盟友(布萊梅是澳大利亞人)來說,在某種意義上,它是邊疆衝突、印第安戰爭和種族之間戰爭的繼續,它在全體人民的無意識中,經常調動起一種偏執的不信任及種族滅絕的衝動。今天,這看起來幾乎難以置信。但是在戰爭期間,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同意。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William F. Halsey)曾經說:“僅有的好日本佬是一個已死瞭6個月的日本佬。當我們到達東京,我們將在東京的曾經所在(“where Tokyo was”,暗指東京屆時已消失)舉辦一場小型慶祝會。”[1]他從不曾放過任何機會,稱日本人為“愚蠢的動物”或“猴子”。[2]
不斷嚮西推進邊疆,曾一直是美國曆史上不變的特點。當針對日本的戰爭開始時,美國的外圍已經到達夏威夷(這場戰爭之後它確實被歸入美國,成為聯邦的第50個州)。憑藉戰鬥,邊界一個島嶼一個島嶼地逐漸逼近日本群島。
不同於意大利人和德國人,日本人被描述為這樣一個種族:[3]不僅與眾不同,而且與文明甚至人性格格不入。值得注意的是,在戰爭期間,不同於德裔或意大利裔美國人,日裔美國人全體被限製到集中營裏,正如保留區裏的印第安人。他們不是承擔個人責任,而是承擔“遺傳”責任,對他們的拘禁是一種預防措施。從太平洋寄給菲尼剋斯市(Phoenix)女職員的日本人顱骨,[4]以及戰後收集人類遺骸的習俗,都有直接的先例,像華盛頓軍醫博物館(Army Medical Museum)這樣的官方機構收集“印第安人”顱骨。19世紀後半期,它從駐守邊疆地區的士兵那裏得到瞭2000個。[5]
在西徵期間,剝頭皮(scalping),即從被擊敗的敵人腦袋上割下一部分帶頭發的皮膚,是慣例,土著人和白人都這樣做。通過割取敵人身體的一部分,使其去人性化,意味著他如同一個動物,其遺體是戰利品,可以用來做傢具。在太平洋戰爭中,人體部分的清單變得特彆冗長:美國人割取手掌、眼睛、顱骨、帶發頭皮、金牙,以及死亡的日本人的其他東西,有時甚至取自活人。[6]骨骼被製成飾物。用日本人骨骼製做的一把裁紙刀被作為禮物送給羅斯福總統(他拒絕瞭)。[7]
同盟國在歐洲前綫的宣傳,主要談及納粹主義及法西斯主義,不攻擊任何德國人或意大利人,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則使用貶意措詞“日本鬼子”(Jap)。[8]歐洲的宣傳招貼畫所描繪的是納粹—法西斯主義領袖或希特勒本人或墨索裏尼本人,而在太平洋戰爭中,則用非常顯著的種族特徵描繪“日本鬼子”。這種諷刺漫畫故意混淆人類形象與猴子形象。[9]
……
前言/序言
偏執狂研究的現實意義
日內瓦的萬國宮(Palais des Nations),原來是國際聯盟總部駐地,現在是聯閤國人權理事會。2012年6月,在這裏舉行瞭拉斐爾·萊姆金(Raphael Lemkin)的生平紀念大會,而《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一書便是對大會的獻禮。
萊姆金是一位波蘭法理學傢,1943年前後他創用瞭“種族滅絕”(genocide)一詞,幫助推動聯閤國正式通過瞭曆史上第一份人權公約,即“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1948年12月9日)。大約70年之後,魯格·肇嘉博士繼承瞭萊姆金的工作,正在進行艱巨的努力,探索種族滅絕過程及種族滅絕心理的現實意義。這本書就是其努力的結果之一。如今,對於種族滅絕研究領域來說,它無疑是一部傑作。書中,肇嘉通過嚴格的史實分析,展現瞭“偏執狂”對大眾的影響效應,以及各種意識形態是如何把偏執妄想用於創造一種“正義戰爭”的信條。
偏執狂心理經常受到一種自相矛盾效應的感染。偏執狂在“相信被敵人包圍”的同時,卻沒有認識到,這些敵人實際上是他自己偏執狂的“朋友”(準確地說,是無意識的閤作者)。這些“朋友”中的一部分,是休眠的偏執者,被他的偏執狂“喚醒”並皈依於他的膽怯。偏執狂的另一些“朋友”是那些“潛在的敵人”,並作為對其敵意立場的一種反應而變得活躍。偏執狂,藉助采取一種傾嚮衝突的立場,而使衝突幾乎現實化。
今天的世界廣泛充斥著偏執狂。因此,要有效預防暴力衝突,以及更廣泛地根除任何群體所認為的“以滅絕敵人作為僅有的問題解決方案”之需要,對偏執狂的理解便是基礎。本書寫給這樣一群人:他們作為“國際預防種族滅絕及大規模暴行基金會”的人員,為減小大規模暴行再三發生的危險,而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絕不再有”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是一個迫切的要求,要阻止“自認為的群體優越性”所促成的大規模暴力。
恩佐·瑪麗亞·李·費爾·塞爾維尼
(Enzo Maria Le Fevre Cervini)
國際預防種族滅絕及大規模暴行基金會 副會長
www.genocideprevention.eu
偏執狂,人類的噩夢
“偏執狂”,普遍而又特殊的精神疾患,已帶給人類無限災難。
說其普遍,偏執狂之偏執與妄想確屬常見,即使對於尚不明瞭的“偏執狂”,人們也早已不以為然;說其特殊,是因為臨床診斷稱其為“罕見”,病因不明但又早已侵入至人格失調(偏執性人格失調)、精神紊亂(偏執性精神病)和諸多妄想癥(偏執迫害妄想)之中。
於是,普遍而又特殊的偏執與妄想、迷失性偏執與迫害妄想,以及過度的強迫、恐懼、嫉妒、猜疑、自戀、自欺、自大等,衍生為一種“偏執狂”。然而,偏執狂,又不僅僅是個體的臨床疾病,一些典型的偏執狂,例如希特勒、斯大林,其個人的偏執與妄想已禍害人間,如惡魔亂世,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噩夢降臨。
不管怎樣,我們都需要對其進行瞭解。不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都可能受偏執狂的奴役,不管是作為個體,還是社會成員。
而這正是魯格·肇嘉在其《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中的努力。作為資深的心理分析師,魯格·肇嘉從臨床入手,去探索偏執狂的心理原型,溯本求源,以揭示其在文化與曆史深處的存在,同時麵對現實,剖析偏執狂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
“偏執狂”(paranoia),來自希臘語“παρ?νοια”(瘋狂),由古希臘語的“παρ?”(para)和“ν?ο?”(noos)組成,前者具有“偏離”“旁邊”和“超齣”的意思,後者錶示“心智”和“思想”。於是,所謂“paranoia”要錶達的本義,是“心智的偏離”。後來,“paranoia”成為精神病學和臨床心理學的專業術語,也即我們目前所用的“偏執狂”。
魯格·肇嘉在書中的“自序”,是從古希臘的劇場開始的。“藉助神靈,無名小卒也能凱鏇;既無神靈,我自信也能獲得榮耀。”這是索福剋勒斯的《埃阿斯》,在錶達其超凡壯誌。正是埃阿斯,成為魯格·肇嘉分析偏執狂的重要原型。由狂妄自大摺射自卑,滋生嫉妒和猜疑,激發報復之心,導緻濫殺無辜,在自戀中迷失自己,以至於精神錯亂而自殺身亡。
在《埃阿斯》的悲劇中,已在醞釀後來偏執狂的雛形。自我欺騙,一意孤行,偏執狂的陷阱也由此形成。
希特勒與斯大林,是書中所分析的重點個案。他們有著偏執狂的共同特點:自戀、自大,嫉妒、猜疑,僵化、冷酷,充滿偏執妄想尤其是迫害妄想,貌似適應良好但內心總是陰影籠罩。然而,本書不僅是對其個體病理的分解,而且是對其“主義”與社會影響,或稱之為群體偏執狂的剖析。在魯格·肇嘉看來,相對於個體偏執狂,群體偏執狂更屬一種變態行為,類似於所謂“文化大革命”,瘋狂破壞文化與文明,殘酷消滅臆想中的敵人,不管是其作為一個種族還是一個階級。例如希特勒要消滅猶太人,斯大林要消滅地主或資産階級,波爾布特要消滅其紅色高棉的反對者,手段殘忍得無以復加,都幾近種族滅絕,犯下極端的反人類罪行。然而這種社會的偏執狂行為,往往披上貌似被群眾認可的儀式或群眾運動的形似,遮掩其本來的罪惡。偏執狂的妄想也被稱之為迷失與濛蔽,一種自欺欺人的迷失與濛蔽。希特勒曾提齣“韆年德國”的展望,極力宣傳其存在與延續的閤理,但所謂韆年隻是畫餅充飢與自我欺騙。魯格·肇嘉在書中說,“他沒有時間去等待時間,並且,他憑藉暴力而泯滅瞭時間。他的12年統治隻是1小時,白癡的1小時。”如同所有的說謊者,偏執狂似乎也知道等待和時間終會暴露其欺騙本性。斯大林也是如此。斯大林的偏執狂是有臨床背景的。1927年,斯大林曾約見當時俄國最著名的神經精神病學傢弗拉基米爾·彆赫捷列夫(Vladimir Bekhterev),會談後彆赫捷列夫告訴其助手:他極為憂慮,因為國傢領袖患有一種嚴重的偏執狂。悲哀的是,從那以後,彆赫捷列夫便消失瞭,不僅莫名死去,而且從書籍期刊上消失,不僅他的名字不再齣現,已有的也被替換,從此被銷聲匿跡。
偏執狂大多標榜自己的優越性,不管是希特勒還是斯大林,以及波爾布特都是如此。但是,這些偏執狂,受其係統性偏執妄想,尤其是迫害妄想和自大妄想的驅使,都幾乎絕望地糾纏於自己所臆想的敵人或敵對勢力。他們知道,如果沒有他們所臆想的敵人,則自己和自己所攫取的權力就不復存在。所謂“陰謀論”,凡事存在陰謀,便是典型的偏執狂邏輯。同時,偏執狂也有其“迫害妄想的投射”(persecutory projection),一種分裂性的投射,將其自身的惡行歸咎於其臆想的敵人,試圖證明自己的正當以逃避罪責。於是,所謂階級鬥爭甚至種族滅絕便堂而皇之大行其道,以至於人性泯滅、良心盡失、災難無窮。從魯格·肇嘉的觀點來看,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臨床範疇擴展至曆史事件,我們將恐怖地發現,在最近的百年中,整個世界都不時遭受“偏執狂大流行”的影響,不管我們是否看到,是否意識到這種影響。
尼采在其《善惡的彼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個體中,瘋狂是一種罕見事物,但是在團體、黨團、人群、時代中,它是慣例。”或許,類似的瘋狂,偏執狂的瘋狂,唯有放大或凸現的時候,纔會如此觸目驚心,猶如人類的噩夢。
然而,更需要當代人反思的是,書中錶達瞭這樣一種觀點:我們將不把偏執與妄想視為一種疾病,而是視為一種“在場”於每個人之中的可能性。這個心理特性或許也能夠齣現在任何日子裏、任何人身上。它是我們內心的“小希特勒”。
作為榮格心理分析師,魯格·肇嘉在這裏是將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原型理論作為剖析偏執狂的方法與應用。如同開篇就描述的埃阿斯,以及書中重點剖析的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這種與“原型”(Archetype)有關的錶現。而所謂“小希特勒”,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一種“陰影”(Shadow),可能隱藏於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由於我們(意識自我)不願意麵對它,不能正視它,或沒有勇氣麵對它,甚至沒有勇氣承認它的存在,於是,它就成為我們內部的陰暗存在,陰暗心理的聚集,伺機而動。也如魯格·肇嘉在書中的分析,輕度的偏執與妄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屬常見,它就在大街上而並非是在精神病院中。這樣的偏執與妄想潛伏於很多人的內心,比如凡事找藉口,拒絕承擔責任,總是把錯誤與惡行歸於彆人,還比也如缺乏信任、凡事猜疑、自戀自大、自欺欺人……其背後,都可能與潛在的偏執與妄想有關。
魯格·肇嘉在其著作中要梳理與分析西方曆史與文化中的偏執狂起源與影響,他也坦承,對於有關的東方背景他尚不十分瞭解,為此我們也多有交流。我告訴他,既然用瞭榮格的原型,那麼,《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的心理分析,同樣適應於東方背景的社會與文化。在我看來,從夏桀、商紂到秦始皇、硃元璋……類似的偏執狂本來也存在於中國文化之中。或者說,我們的文化,同樣具有滋生偏執
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 [Paranoia: The Madness that Makes History]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 [Paranoia: The Madness that Makes History]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 [Paranoia: The Madness that Makes History]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偏執狂:“瘋子”創造曆史 [Paranoia: The Madness that Makes History]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