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食物最养生

薯类食物最养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军,孙平 编
图书标签:
  • 薯类
  • 健康饮食
  • 营养
  • 食谱
  • 养生
  • 蔬菜
  • 烹饪
  • 美食
  • 健康生活
  • 饮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453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61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56
字数:4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薯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通常把它们与主食相提并论。但是,现在发现薯类食物除了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外,还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兼有谷物和蔬菜的双重作用。本书罗列出11种薯类食物的功效、宜忌等内容,迎合读者需要,版式新颖、设计精美,并且由营养专家主编,内容严谨、科学,是喜爱薯类食物读者的上佳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薯类食物包括甘薯、土豆、山药、芋头、木薯、马蹄、菱角、魔芋、洋姜、豆薯、雪莲果11个薯类品种。每章都详细讲述了该薯类食物的来历、典故、品种、选购保存、养生功效、饮食宜忌以及美食制作方法,同时推出贴近生活的小偏方、小窍门,帮助读者科学地食用薯类食物。此外,部分篇章还设有养生问答小专栏,专门解答生活中人们对薯类食物的误解和不知道的知识,让读者更了解薯类食物,改正错误的观点,更科学地食用薯类食物,以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

作者简介

  曹军,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高级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全营养辨证施膳(QBS)临床模板推广专家。在云南中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玉溪市中医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三十余年。云南省营养学会理事、云南省医院协会首届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对急危重症的肠内营养治疗能结合中医传统食疗应用于临床;在全营养辨证施膳调理慢性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和亚健康的防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孙平,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病房及中医皮肤科的一线临床工作。师从吉林省名中医杨云平及我国著名皮肤科专家张民夫教授。诊治患者无数,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区级和市级的先进工作者,在国家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目录

11开启薯类健康密码
12认识薯类的营养素
14薯类食物属性速览表
第一章甘薯
常年便秘不要慌
甘薯本身是药方
18你了解甘薯吗
18“舶来品”——甘薯
19甘薯的家族兄弟
20甘薯的选购与保存
21养生问答Q&A;
22甘薯与养生
22甘薯全身都是宝
23巧用甘薯治百病
24甘薯饮食宜忌
25甘薯美食集锦
25拔丝甘薯
25甘薯大米糊
26甘薯鸡肉汤
27甘薯燕麦米糊
27紫薯荞麦米糊
28甘薯米糊
28甘薯小米粥
29甘薯胡萝卜炖排骨
30甘薯乌鱼汤
31玉米甘薯粥
31甘薯粥
32南瓜甘薯玉米粥
32苹果甘薯粥
33甘薯芥菜汤
34紫薯红豆粥
35甘薯山药糯米粥
35清炒甘薯丝
36紫薯银耳粥
37干锅甘薯片
38胡萝卜甘薯西芹汁
38甘薯胡萝卜桃子汁
39甘薯苹果葡萄汁
39胡萝卜甘薯牛奶
40甘薯叶苹果汁
40甘薯叶柳橙汁
41木瓜甘薯汁
41甘薯奶昔
42菠萝汁煮甘薯
42甘薯炖羊肉
42甘薯粉丝炖鱼头
42玉米粒炒甘薯
43橙汁甘薯糊
43甘薯炒乳瓜
43甘薯生菜沙拉
43蒜蓉甘薯叶
第二章土豆
肠胃虚弱怎么办
常食土豆显疗效
46你了解土豆吗
46“十全十美的食物”——土豆
47土豆的家族兄弟
48土豆的选购与保存
49养生问答Q&A;
50土豆与养生
50土豆全身都是宝
51巧用土豆治百病
52土豆饮食宜忌
53土豆美食集锦
53蒜薹炒土豆
53家常土豆片
54土豆炒脆骨
55咖喱土豆牛肉丁
55土豆葱花粥
56土豆羊肉粥
56土豆牛肉丸汤
57土豆嫩煎蛋
58瘦肉土豆条
59土豆芦荟粥
59土豆胡萝卜炖牛肉
60椰子土豆牛肉汤
61大盘鸡
61香菇烧土豆
62五色蔬菜汁
63土豆胡萝卜汁
63包菜土豆汁
64土豆莲藕汁
64醋熘土豆丝
65西红柿土豆排骨汤
66草菇焖土豆
67地三鲜
68土豆炖羊肉
69蔬菜沙拉
70土豆炖鸡肉
71土豆丁肉末炒饭
72凉拌土豆
72土豆瘦肉汤
72土豆鹌鹑蛋粥
72罗宋汤
73核桃土豆豆奶
73鸡胗炖土豆
73糙米土豆粥
73五色拌菜
74虾仁土豆煮干丝
74豆皮卷
74花菜冬瓜沙拉
74土豆香芹沙拉
75洋葱土豆沙拉
75田园沙拉
75小棠菜黄瓜沙拉
75烤土豆片沙拉
76脆皮土豆泥
76干焙土豆饼
76香辣薯条
76鲜蔬菜浓汤
77西红柿土豆脊骨汤
77胡萝卜土豆排骨汤
77黄芪洋葱土豆汤
77口蘑炒土豆片
第三章山药
山药滋补功效好
日常生活离不了
80你了解山药吗
80“冬令佳品”——山药
81山药的家族兄弟
82山药的选购与保存
83养生问答Q&A;
84山药与养生
84山药全身都是宝
85巧用山药治百病
86山药饮食宜忌
87山药美食集锦
87蒜薹炒山药
87山药银耳汁
88银耳山药莲子鸡汤
89山药菠萝汁
89山药橘子苹果汁
90猕猴桃山药汁
90白果扣山药
91山药红枣排骨汤
92山药桂圆乌鱼汤
93蓝莓山药
93玉米须山药蛤蜊汤
94百合蒸山药
94椰盅山药乌鸡汤
95党参山药猪肚汤
96山药杏仁糊
97山药麦芽鸡汤
97山药绿豆汤
98香菇板栗烧山药
98银耳山药羹
99桂圆山药红枣汤
100莲子山药芡实甜汤
101山药薏米白菜粥
101猪腰山药薏米粥
102山药枸杞粥
102胡萝卜山药大米粥
103枸杞山药牛肉汤
104麦芽山药牛肚汤
105山药鹿茸山楂粥
105山药黑芝麻粥
106山药扁豆粥
106黄瓜炒山药
107白芍山药鸡汤
108山药黄瓜鸭汤
109山药香菇瘦肉粥
109山药黑豆粥
110豆腐山药粥
110冬瓜山药炖鸭
111山药鳝鱼汤
112山药鱼头汤
113山药山楂黄豆粥
113山药黑米粥
114白芍山药排骨汤
115山药苹果酸奶
116芡实山药老鸽汤
117莲子乌鸡山药煲
118橙汁山药
119节瓜山药煲老鸭
120山药韭菜煎鲜蚝
121山楂山药鲫鱼汤
122六味地黄粥
122珠玉二宝粥
122半夏山药粥
122四神煲豆腐
123莲子山药银耳甜汤
123党参山药猪肉汤
123山药海参汤
123黄芪山药黄颡鱼汤
124鲳鱼山药补血汤
124灵芝山药鸡腿汤
124山药母鸡汤
124燕窝山药炖母鸡
125莲子山药鹌鹑汤
125山药薏米虾丸汤
125鹿茸公鸡汤
125山药薏米芡实粥
第四章芋头
芋头营养很丰富
烹食药用两不误
128你了解芋头吗
128“减肥佳品”——芋头
129芋头的品种
130芋头的选购与保存
131养生问答Q&A;
132芋头与养生
141芋香冰沙
142芋头锉冰
142芋头猪胰汤
143芋头排骨汤
144荔芋牛肉煲
145椰汁芋头鸡翅
146芋头瘦肉汤
146芋头鸭煲
146三色圆红豆汤
146时蔬拼盘
147芋头烧鸡
147虾仁芋头煲
147芋头蛋糕
147香芋饼
132芋头全身都是宝
133巧用芋头治百病
134芋头饮食宜忌
135芋头美食集锦
135芋头火腩卷
135芋头粥
136石锅芋头猪蹄
137芋头南瓜煲
137芋头芝麻粥
138芋头香菇粥
138玉米芋头粥
139红烧芋头
140芋头米粉汤
141芋头冰激凌
第五章木薯
木薯虽然样貌丑
消肿解毒它最优
150你了解木薯吗
150“谨慎的美味”——木薯
151木薯的家族兄弟
152木薯的选购与保存
152养生问答Q&A;
153木薯与养生
153木薯全身都是宝
154木薯饮食宜忌
155木薯美食集锦
155木薯糖水
155炒木薯
155炸木薯
155木薯饺子
168哈密瓜黄瓜马蹄汁
168百合马蹄乌鱼汤
169胡萝卜马蹄煲排骨
170佛手胡萝卜马蹄汤
171马蹄多汁饮
171香菇马蹄绿豆粥
172珍珠丸子
172红枣马蹄汤
173马蹄炖兔肉
174番茄酱马蹄
175马蹄酱汁鸡丁
176茅根马蹄猪肉汤
第六章马蹄
小小马蹄不起眼
除热生津又消烦
158你了解马蹄吗
158“江南人参”——马蹄
159马蹄的家族兄弟
160马蹄的选购与保存
161养生问答Q&A;
162马蹄与养生
162马蹄全身都是宝
163巧用马蹄治百病
164马蹄饮食宜忌
165马蹄美食集锦
165马蹄金字塔饺
165马蹄山药汁
166酸辣泡马蹄
167马蹄鲜藕梨汁
167枸杞马蹄鹌鹑蛋
182胡萝卜马蹄汤
182马蹄枸杞甜酒酿
182甘蔗马蹄排骨汤
183蜜梨海蜇鹌鹑汤
183马蹄木耳猪肠汤
183马蹄火龙果糖水
183甘薯马蹄粉糖水
177马蹄糯米羹
178马蹄玉米排骨汤
178腐竹马蹄甜汤
178马蹄甜汤
178马蹄甜酱豆腐
179胡萝卜马蹄煮鸡腰
179马蹄鱼片汤
179马蹄饺子
179五味汤
180马蹄银耳甜汤
180南瓜马蹄饼
180马蹄椰奶汤
180红豆马蹄糖水
181马蹄豆腐瘦肉汤
181荷兰豆炒马蹄
181马蹄绿豆粥
181马蹄炒木耳
182马蹄炒腰花
第七章菱角
菱角弯弯如小船
益气抗癌有内涵
186你了解菱角吗
186“水中落花生”——菱角
187菱角的家族兄弟
188菱角的选购与保存
189养生问答Q&A;
190菱角与养生
190菱角全身都是宝
191巧用菱角治百病
192菱角饮食宜忌
193菱角美食集锦
193菱角葱花粥
193菱角红枣粥
194薏米炖菱角
195菱角莲藕炖排骨
196菱角炒秋葵
196菱角焖鸡
196西芹炒菱角
196酸甜菱角汤
197烩三鲜
197菱角糕
197五谷菱角羹
197葱香菱角
198菱角莲子芡实粥
198红白萝卜菱角烤串
198香菇烩菱角
198菱角鸡腿汤
199粉蒸菱角
199菱角米粉
199无花果菱角薏米粥
199木耳炒菱角
第八章魔芋
魔芋养生美名扬
消脂降压数它强
202你了解魔芋吗
202“去肠砂”——魔芋
203魔芋的家族兄弟
203魔芋的选购与保存
204养生问答Q&A;
205魔芋与养生
205魔芋全身都是宝
206巧用魔芋治百病
207魔芋饮食宜忌
208魔芋美食集锦
208鲜笋魔芋面
208魔芋烧鸭
209白玉凉粉
209荠菜魔芋汤
210香菇白菜魔芋汤
211魔芋拌优酪
212凉拌黄瓜魔芋
213魔芋烧狗肉
214泡菜烧魔芋豆腐
215红椒炖魔芋
216鸡胗魔芋结
216糖醋魔芋
216魔芋薏米粥
216魔芋蘑菇汤
217西红柿三色拌
217麻辣魔芋
217菠菜拌魔芋丝
217魔芋炒笋丁
228酸辣洋姜
228洋姜粥
228腌洋姜
228洋姜炒肉片
229洋姜刀豆炒鸭胗
229素三丁煎包
229凉拌洋姜
229剁椒洋姜
221洋姜的选购与保存
222养生问答Q&A;
223洋姜与养生
223洋姜全身都是宝
224巧用洋姜治百病
225洋姜饮食宜忌
226洋姜美食集锦
226山药洋姜排骨汤
226洋姜大肠汤
227洋姜莲子汤
第九章洋姜
洋姜全身都是宝
利水除湿本领高
220你了解洋姜吗
220“绿色石油”——洋姜
221洋姜的家族兄弟
第十章豆薯
豆薯脆嫩赛雪梨
清热除烦解宿醉
232你了解豆薯吗
232“土雪梨”——豆薯
233豆薯的家族兄弟
233豆薯的选购与保存
234养生问答Q&A;
235豆薯与养生
235豆薯全身都是宝
236巧用豆薯治百病
237豆薯饮食宜忌
238豆薯美食集锦
238蜜汁豆薯
238豆薯鸡片
239百合绿豆豆薯汤
240豆薯牛肉粥
240豆薯胡萝卜鲫鱼汤
240豆薯小米粥
240豆薯豌豆烩肉丁
241糖醋豆薯
241凉拌豆薯
241豆薯回锅肉
241豆薯拌蛋丝
242彩椒豆薯
242珍珠丸子
242四色锦
242豆薯玉米酥
243牛肉末炒豆薯丝
243豆薯莲藕猪骨汤
243青椒豆薯玉米粒
243豆薯银耳糖水
244豆薯甘蓝炒肉
244豆薯牛肉片
244豆薯丝炒肉末
244清炒豆薯
245胡萝卜豆薯片
245豆薯炒鱿鱼
245豆薯炒木耳
245雪菜豆薯汤
第十一章雪莲果
降糖降压功效多
养颜美容似神果
248你了解雪莲果吗
248“神果”——雪莲果
249雪莲果的家族兄弟
249雪莲果的选购与保存
250养生问答Q&A;
251雪莲果与养生
251雪莲果全身都是宝
252巧用雪莲果治百病
253雪莲果饮食宜忌
254雪莲果美食集锦
254雪莲果山药粥
254雪莲果玉米粥
255雪莲果金银花瘦肉汤
255雪莲果鱼片汤

精彩书摘

  甘薯在民间通常被叫作“番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生长一般为椭圆形,花冠颜色最多的是粉红色、白色、紫色。埋在地下的部分多为椭圆形的块根。甘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舶来品”——甘薯
  你了解甘薯吗
  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据记载称:“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甘薯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还说:“以得自番国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种之,故又曰金薯。”也有史料记载:陈振龙6世孙陈世元及其子陈云,先后以甘薯传种于鄞州(浙江宁波)、胶州、青州(山东省青岛、益都一带)、豫州(河南朱仙镇一带)各地,渐次在浙江各地传播,时为清乾隆二十年前后。以上历史证明甘薯系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目前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全国分为5个薯区:
  1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
  2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夏薯均较适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40%。
  3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
  4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以南,除种植夏薯外,部分地区还种植秋薯。
  5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等,夏季高温,主要种植秋、冬薯。
  巧用甘薯治百病
  润肠通便方
  炒甘薯叶
  材料
  甘薯叶250克,油、盐各适量。
  制作
  1.甘薯叶择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段备用。
  2.炒锅置火上,入油适量,大火烧热,放入甘薯叶翻炒至熟,加入盐调味,盛出即可。
  用法
  一次吃完,一天两次。
  适用
  便秘。甘薯叶中富含各种营养素,有通便、预防肠癌的功效,被誉为“蔬菜皇后”,常食可改善、预防便秘。
  甘薯面粥
  材料
  甘薯粉、面粉各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1.将甘薯粉、面粉用冷水调开。
  2.将甘薯面糊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成粥。
  3.加适量红糖,空腹吃即可。
  用法
  一次吃完,一日一次。
  适用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健脾胃、促消化、振食欲等功效。
  补脾健胃方
  双红汤
  材料
  甘薯200克,红枣30克。
  制作
  1.甘薯去皮,洗净切块;红枣洗净,润透去核。
  2.锅置火上入水,放入甘薯块和红枣,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甘薯烂熟即可。
  用法
  一次适量,一日两次。
  适用
  便秘。甘薯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与红枣合煮食用,对于习惯性便秘有疗效。
  甘薯芝麻粥
  材料
  甘薯150克,大米50克,芝麻2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大米泡发,加水煮成粥;芝麻炒香。
  2.甘薯去皮切丁,倒入粥中煮烂,放入白糖,撒芝麻即可。
  用法
  一次吃完,一日一次。
  适用
  胃肠不适、消化不良等症。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吸收率等功效。
  防治癌症方
  甘薯大米粥
  材料
  甘薯25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甘薯带皮洗净,切块;
  2.将切好的甘薯与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煮,粥成加适量白糖即可。
  用法
  一次适量,一天两次。
  适用
  胃癌、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症。具有防癌抗癌、滋补养身等功效。
  甘薯银耳羹
  材料
  甘薯80克,银耳、枸杞子各适量。
  制作
  1.银耳泡发撕朵;甘薯去皮切块;枸杞子洗净。
  2.银耳入砂煲煮20分钟,加甘薯块煮15分钟,放枸杞子稍煮即可。
  用法
  一次吃完,一日一次。
  适用
  肝癌、直肠癌等。具有提高抗肿瘤能力的功效。
  ……

前言/序言

  家常养生有妙方常吃薯类最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也不断增强,对绿色、无污染、口味纯正的原生态食物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丰富餐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的科学观念已悄然走进千家万户。“营养”“保健”“食补”“食疗”成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在家庭的餐桌上,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是奢求的主角,五谷杂粮、天然野菜跃然成为盘中珍馐,薯类食物就是其中之一。薯类食物一直是我国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观念认为,薯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通常把它们与主食相提并论。但是,现在发现薯类食物除了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外,还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兼有谷物和蔬菜的双重作用。近年来,薯类食物的独特口味、丰富营养、养生保健功效都成为人们喜爱它、选择它的理由,甚至被冠以“保健食品”“长寿食品”“太空食品”“美容食品”等美称。由于科学养生的知识相对欠缺,人们对薯类食物的认识还不够,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推广和普及薯类食物的科学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薯类食物的认知水平,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薯类食物消费观念和膳食搭配技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薯类食物包括甘薯、土豆、山药、芋头、木薯、马蹄、菱角、魔芋、洋姜、豆薯、雪莲果11个薯类品种。每章都详细讲述了该薯类食物的来历、典故、品种、选购保存、养生功效、饮食宜忌以及美食制作方法,同时推出贴近生活的小偏方、小窍门,帮助读者科学地食用薯类食物。此外,部分篇章还设有养生问答小专栏,专门解答生活中人们对薯类食物的误解和不知道的知识,让读者更了解薯类食物,改正错误的观点,更科学地食用薯类食物,以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


《薯类食物最养生》—— 一本关于健康饮食的启示录 在这琳琅满目的食品世界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新奇的食材和时髦的饮食潮流所吸引,却忽略了那些看似平凡,却承载着历史智慧和健康真谛的宝贵食物。当“薯类”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映入眼帘时,你可能会联想到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我们日常餐桌上的常客。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们蕴藏的巨大养生潜力?《薯类食物最养生》正是这样一本深入浅出的指南,它将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这些被低估的“大地馈赠”,探索它们如何成为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坚实基石。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食谱,也不是一套枯燥的营养学论著。它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深厚的科学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旨在唤醒读者对薯类食物的全新认知,并引导大家将这份认知转化为日常饮食中的智慧选择。作者以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健康饮食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揭示了薯类食物在维持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多重价值。 一、 薯类:大地的恩赐,健康的根基 《薯类食物最养生》开篇就从宏观的角度,为我们构建了薯类食物的健康图谱。作者指出,薯类并非现代社会才出现的“舶来品”,它们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跨越地域和文化,成为全球数亿人口赖以生存的根基。这种历史的厚重感,本身就赋予了薯类食物一种天然的可靠性。 书中细致地阐述了不同种类薯类的营养成分。以土豆为例,它不仅仅是淀粉的来源,更是维生素C、维生素B6、钾、镁以及膳食纤维的优质供应商。特别是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消化系统健康、控制血糖波动至关重要。而红薯,则以其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维生素E和钾而闻名,其独特的甜味也源于天然的糖分,相较于精制糖,其对血糖的影响更为温和。芋头,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的同时,还能帮助调节免疫功能。山药,则被誉为“食物中的补品”,其黏液中的黏蛋白,对于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吸收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它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作者强调,薯类食物的优势在于其“全食物”的特性。它们通常以其天然、未经过度加工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保留了最完整的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质。这种“全食物”的理念,与现代营养学推崇的“少加工、多天然”的原则不谋而合,为我们构建健康的饮食结构提供了最直接的指引。 二、 薯类:守护健康,抵御疾病的天然卫士 《薯类食物最养生》将重点放在了薯类食物在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书中详细剖析了薯类食物如何成为我们对抗“现代文明病”的有力武器。 血糖管理与糖尿病预防: 很多人对薯类食物存在“高糖”的误解,认为它们会迅速升高血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然而,本书有力地纠正了这一片面认知。作者通过科学的解读,阐述了薯类食物的升糖指数(GI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烹饪方式、搭配食物等。例如,蒸煮的土豆、红薯,其GI值相对较低,尤其是在与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一同摄入时,可以显著减缓糖分的吸收速度,帮助稳定血糖。特别是红薯中的膳食纤维和一些抗氧化物质,被证实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具有积极意义。书中也提供了烹饪技巧,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薯类食物的健康效益。 心血管健康: 钾是维持血压正常的重要矿物质,而薯类食物,尤其是土豆和红薯,是钾的极佳来源。充足的钾摄入有助于平衡体内钠的水平,从而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薯类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清除血管壁上的多余脂肪,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书中也提到了薯类中的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和花青素(尤其存在于紫色土豆和紫色红薯中),它们能够对抗自由基的损害,减少炎症反应,进一步为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肠道健康与消化系统: 现代人普遍面临肠道问题,这与饮食中膳食纤维的不足密切相关。《薯类食物最养生》充分强调了薯类食物在改善肠道健康方面的作用。它们富含的膳食纤维,特别是其中的抗性淀粉,不仅能为肠道益生菌提供“食物”,促进益生菌的生长,还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健康的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免疫力、情绪、甚至大脑健康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书将带领读者理解,通过日常摄入薯类,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第二大脑”。 体重管理与饱腹感: 许多减肥者将薯类视为“禁忌”,但本书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薯类食物,特别是土豆和红薯,由于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一定的蛋白质含量,能够提供持久的饱腹感,有效抑制食欲,减少不健康的零食摄入。当薯类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替代部分精制碳水化合物时,反而有助于控制整体热量摄入,达到更可持续的体重管理目标。书中也分享了如何将薯类巧妙地融入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计划中。 三、 薯类:烹饪的艺术,美味与健康的融合 《薯类食物最养生》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烹饪的实践指南。作者深知,再好的营养价值,如果难以被接受,也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健康益处。因此,书中充满了各种创意和实用的烹饪建议。 多元化的烹饪方法: 书中不厌其烦地介绍了各种烹饪薯类的方法,从最简单的蒸、煮、烤,到更具创意的炖、炒、焗,甚至是一些西式烹饪的技巧。每一种烹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留度,作者会一一分析,并给出最佳实践。例如,蒸煮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薯类中的水溶性维生素,而烤制则能产生诱人的焦香风味,并使一些营养素更加集中。 创意的食谱分享: 本书提供了大量精心设计的薯类食谱,涵盖了早餐、午餐、晚餐以及零食和甜点。这些食谱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均衡,易于操作。无论是经典的烤土豆,还是创意十足的红薯燕麦饼,亦或是清淡的山药排骨汤,都能让读者感受到薯类食物的无限可能。作者鼓励读者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根据个人口味和偏好进行调整。 健康搭配的智慧: 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可以通过合理的搭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薯类与蔬菜、豆类、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蛋)等进行科学搭配,形成一顿完整、均衡的餐食。例如,将土豆与西兰花、鸡胸肉一起烹饪,就能获得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完美组合。这种搭配的智慧,能够帮助读者构建更有营养价值的每一餐。 避免营养流失的烹饪误区: 在介绍烹饪方法的同时,作者也特别指出了在烹饪薯类时容易出现的营养流失误区,例如过度水洗、长时间高温油炸等,并给出规避建议,确保最大程度地保留薯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四、 薯类:融入生活,开启健康新篇章 《薯类食物最养生》的最终目的,是将薯类食物从一种普通的食材,提升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而且经济实惠的健康饮食路径。 经济实惠的健康选择: 相比于一些昂贵的新兴“超级食物”,薯类食物的普遍性和经济性使其成为普通大众触手可及的健康选择。作者倡导大家将目光从不切实际的昂贵食材转向身边的宝藏,用最朴实的方式,获得最实在的健康。 可持续的饮食习惯: 薯类食物的易得性和多样性,使得将其纳入日常饮食变得轻而易举,也更易于形成可持续的健康饮食习惯。它不是一时的“减肥餐”,而是可以伴随我们一生的健康伙伴。 全家人的健康指南: 薯类食物的温和性和营养丰富性,使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从孩童到老年人,都能从薯类食物中获益。本书的编写风格也力求通俗易懂,让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轻松理解和实践。 总而言之,《薯类食物最养生》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健康并非遥不可及,也不需要繁复的仪式。有时候,最简单的食材,蕴藏着最深厚的养生智慧。通过深入了解和合理运用薯类食物,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构建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这本书是一份献给所有追求健康生活人士的礼物,它将带领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从舌尖上的美味,走向生命中的健康与长寿。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抗炎饮食”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科学的依据和实际的指导。书中首先解释了“慢性炎症”在我们身体里扮演的“隐形杀手”的角色,它与许多现代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在介绍抗炎饮食的原则时,非常清晰地指出了哪些食物是“促炎”的,需要尽量避免,哪些食物又是“抗炎”的,应该多多摄入。它非常细致地列举了各种蔬菜、水果、健康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来源,并解释了它们为什么能够帮助我们对抗体内的炎症。我之前一直以为,要抗炎就得吃很多昂贵的“超级食物”,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其实很多我们身边的普通食物,比如蓝莓、三文鱼、橄榄油、以及各种绿叶蔬菜,都拥有强大的抗炎功效。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的食谱,而且这些食谱都非常具有操作性,口味也很丰富。从早餐的燕麦碗,到午餐的沙拉,再到晚餐的烤鱼和炖菜,应有尽有。它还贴心地给出了不同食物的搭配建议,让我能够更轻松地将抗炎饮食融入到我的日常三餐中。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尝试了几道菜,比如用了大量香料和蔬菜的咖喱,还有加入了牛油果和亚麻籽的能量棒,味道都非常棒,而且吃完之后,感觉身体也没有之前那么容易疲惫了。 这本书也提醒我,除了饮食,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比如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以及有效的压力管理,都对控制身体的炎症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健康理念,而非单一的饮食疗法。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具有科学性的健康指南。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抗炎饮食的重要性,更给了我具体的方法去实践。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健康饮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更有信心去拥抱一种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评分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肠道健康与免疫力”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前沿且实用。它颠覆了我对许多传统健康观念的认知,让我大开眼界。书中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我们身体的“第二大脑”——肠道,是如何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紧密相连的。 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肠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它们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数量庞大且功能多样。书中详细阐述了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提升身体的整体免疫力。我之前一直以为,益生菌只是用来调理肠胃不适的,没想到它对我们抵抗疾病、甚至情绪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供了非常具体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方法。它列举了哪些食物有助于“喂养”益生菌,哪些食物会“扼杀”它们。比如,书中强调了全谷物、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中的实用技巧。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增加了一些发酵食品的摄入,感觉身体的确比以前轻盈了不少。 除了饮食,作者还分享了关于睡眠、运动、甚至压力管理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它把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巧妙地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图谱。这本书让我明白,保持肠道健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从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去进行系统性的改善。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健康视角。它用科学的证据和生动的事例,让我认识到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并为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关心自己身体,想要提升免疫力、拥有更好生活质量的朋友们。

评分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古代养生智慧的书籍,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古朴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现代营养学的具体指标,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比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古老的食养原则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来达到身心和谐。 这本书的论述风格非常严谨,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作者在介绍各种食材的养生功效时,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将其置于中医辨证论治的框架下进行阐释。例如,它会分析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选择食物时需要注意的侧重点,以及不同季节,身体所需能量的调整。这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宜”的养生观,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 书中也提到了不少关于“药食同源”的理念,列举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们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作者通过详细的解释,让我们了解到,原来我们餐桌上的很多食物,并非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它们更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天然“医生”。这种认识,让我对食物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这本书的行文方式比较古典,语言凝练,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它鼓励读者去感受身体的信号,去倾听身体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某种特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健康,是一种顺应自然,平衡阴阳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它让我意识到,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放慢脚步,回归那些古老而朴实的智慧,去理解食物真正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的经典之作。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因为它所探讨的领域非常广阔,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以及身心健康之间的多维度互动。书的开篇就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正在逐渐将我们推离自然的节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作者并没有像一些保健书那样,直接给出“吃什么补什么”的答案,而是更侧重于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为何会产生这些健康困扰。它深入剖析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压力以及不良的饮食观念,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的。 书中有很多章节,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例如,关于“慢食”的理念,它不仅仅是关于吃饭的速度,更是关于一种全然的投入和感恩。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当我们用心去感受食物的色、香、味、形时,身体也会随之放松,消化吸收也会变得更加高效。 另外,它也提到了食物的“能量”和“信息”。虽然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玄乎,但作者用非常理性的方式,解释了食物的生长环境、种植方式,甚至烹饪者的情绪,都可能对食物的最终品质产生影响。这让我开始反思,我平时吃的食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带着怎样的“能量”来到我的餐桌上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思考角度,它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鼓励我重新建立与食物、与自然的连接。它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速成”健康的指南,而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刻思考,并带来长远改变的书籍。

评分

这本书我真是太爱了!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朴实,但内容绝对是让人惊喜连连。一开始我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毕竟我对“养生”这两个字有些免疫力,总觉得会是很枯燥的理论。但翻开这本书,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了!它没有那些让人头晕的化学成分分析,也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医学名词,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方式,把各种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它们对身体的好处娓娓道来。 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红薯、土豆、芋头、山药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薯类,还深入挖掘了一些比较少见但同样营养丰富的品种。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你能亲眼看到那些金黄饱满的红薯,闻到刚出炉的烤红薯的香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薯类好”这个层面,而是真的去分析了每一种薯类在不同方面对身体的益处。比如,它会告诉你红薯中的β-胡萝卜素对视力有多好,土豆富含的维生素C和钾能带来怎样的能量补充和血压调节作用,山药的黏液质又是如何滋养脾胃的。 而且,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的食谱,而且这些食谱都非常简单易学,一点都不复杂。我之前总觉得养生餐就是很难做,很费时间,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教我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既美味又健康的薯类料理。从最基础的蒸煮,到一些创意十足的烘焙,再到一些让我惊叹的汤品和沙拉,应有尽有。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尝试了几道菜,比如香煎红薯饼,还有土豆泥蔬菜盅,家人都赞不绝口,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为了养生而将就吃”的感觉了。 这本书更像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在我需要的时候,它总能给我一些实在的建议。在我感到疲惫的时候,它会告诉我哪种薯类能给我提供持久的能量;在我消化不好的时候,它会推荐一些温和易消化的薯类食谱。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食物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照顾自己身体的生活指南。我发现,原来健康的饮食并不需要那么繁琐,只需要一些聪明的选择和一点点烹饪的乐趣,就能让身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让我从“不了解”到“爱不释手”的神奇书籍。它用一种温柔而强大的力量,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看似平凡的薯类食物,也让我对健康饮食有了全新的理解。我还会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也一起体验这份来自薯类食物的健康与美味。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活方式的启迪,值得每一位追求健康生活的人拥有。

评分

东西合适,送货及时,信赖京东。

评分

好书,正版,都在京东

评分

还好,给家人买的,很实用

评分

搞活动时买的,没事多看看书

评分

书中介绍了各种薯类的分类、养生、选购、保存等知识,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薯类菜谱。纸张厚实、彩印、文字不大但很清晰。

评分

好书值得购买价格便宜送货及时

评分

东西合适,送货及时,信赖京东。

评分

还好,给家人买的,很实用

评分

图文讲解清晰、包装与服务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