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

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星杰,邢娜 编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武术
  • 养生
  • 健身
  • 传统文化
  • 运动
  • 健康
  • 入门
  • 教学
  • 自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71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9364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DVD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220幅超细致专业武术指导标准动作示范照片,高清图解原国家体委编创四十八式太极拳普及套路。  · 连贯动作多步骤图分解  · 每一个动作都有多视角的立体讲解  · 正确、错误动作对比,让您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改进才对。  · 关键的技术细节,不仅有教练的贴心提示,还有局部放大照片展示。
通过上述全方位的视听指导,您将学到:  · 18种身、眼、手、步基本型  · 34种掌、步、腿、劲基本动作  · 26种内外兼修基本练习

内容简介

  《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是专门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本书通过1220幅超细致照片,图解了专业武术教练的每一个标准动作。根据每一个动作的特点,本书还使用了多角度拍摄、局部细节放大呈现、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的视觉呈现方式,帮助读者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掌握正确动作。   《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中每个动作都包含动作要点,都是教练们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精华总结,除此之外,还特别补充了一些延展知识,帮助读者不光学习动作技巧,也更能理解太极拳的神与韵。

作者简介

  张星杰,出生于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自幼习武,黄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跆拳道四段、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项目国家一级裁判,黄山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获得过安徽省运动会、省锦标赛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并发表论文多篇。于黄山学院的武术、跆拳道协会担任总指导至今。   其学生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全国比赛、省运动会、省大学生表演赛等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季军等成绩。   邢娜,黄山学院体育学院讲师。教授武术、社会体育学、社区体育等专业课程。发表论文6篇,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

目录

第 1章太极与太极拳
01 太极图
Step 1 太极图的形与意 11
Step 2 太极图的分类 12
阴阳鱼太极图12
古太极图 12
来氏太极图13
周氏太极图 13
郭氏太极图14
郭氏太极图与《尚书·洪范》 15

02 服装和道具
Step 1 衣裳 16
Step 3 太极垫 19
Step 2 鞋履 18
款式与穿着18
鞋带的系法 19
款式与穿着16
面料的选择 17

第 2 章形与神
1形神兼备
Step 1 身形 21
Step 2 眼法 22
Step 3 手型 23
平拳 23
立拳 23
立掌 24
托掌 24
俯掌 25
Step 4 步型 27
横掌 25
勾手 26
刀手 26
仆步 27
马步 27
弓步 28
虚步 30
歇步 30
独立步 31
丁步 32
开立步 32

第 3 章静与动
01 掌
Step 1 单推掌 34
Step 2 云手 35
Step 3 平分掌 37
Step 9 插掌 41
Step 4 斜分掌 38
Step 10搂手 42
Step 5 架掌 39
Step 11冲拳 42
Step 6 推掌 39
Step 12 搬拳 43
Step 7 撩掌 40
Step 13 砸拳 44
Step 8 穿掌 40
02 步
Step 1 上步 45
Step 2 退步 46
Step 3 跟步 48
Step 4 撤步 49
Step 5 行步 50
Step 6 盖步 51
Step 7 碾脚 52
Step 8 插步 53
Step 9 侧行步 54

03 腿
Step 1 蹬脚 55
Step 2 拍脚 56
Step 3 摆莲脚 57
Step 4 震脚 58

04 劲
Step 1 掤 59
Step 2 捋 60
Step 3 挤 61
Step 4 按 62
Step 5 采 63
Step 6 挒 64
Step 7 肘 65
Step 8 靠 66

第 4 章拳法四十八式
四十八式
Step 1 起势 68

Step 2 第一段 69
第一式白鹤亮翅 69
第二式左搂膝拗步 71
第三式左单鞭 73
第四式左琵琶 76
第五式捋挤式 77
第六式左搬拦捶 82
第七式左掤捋挤按 84

Step 3 第二段 87
第八式斜身靠 87
第九式肘底捶 89
第十式倒卷肱 92
第十一式转身推掌 95
第十二式右琵琶式 99
第十三式搂膝栽锤 100

Step 4 第三段 102
第十四式白蛇吐信 102
第十五式拍脚伏虎 104
第十六式左撇身捶 106
第十七式穿拳下势 108
第十八式独立撑掌 110
第十九式右单鞭 112

Step 5 第四段 116
第二十式右云手 116
第二十一式右左分鬃119
第二十二式高探马 122
第二十三式右蹬脚 124
第二十四式双峰贯耳 126
第二十五式左蹬脚 128
第二十六式掩手撩拳 130
第二十七式海底针132
第二十八式闪通臂 133

Step 6 第五段 134
第二十九式左右分脚 134
第三十式搂膝拗步 138
第三十一式上步擒打 140
第三十二式如封似闭 142
第三十三式左云手 143
第三十四式右撇身捶 146
第三十五式左右穿梭 148

Step 7 第六段 153
第三十六式退步穿掌 153
第三十七式虚步压掌 154
第三十八式独立托掌 155
第三十九式马步靠 156
第四十式转身大捋 157
第四十一式撩掌下势 160
第四十二式上步七星 163
第四十三式独立跨虎 164
第四十四式转身摆莲 165
第四十五式弯弓射虎 167
第四十六式右搬拦捶 169
第四十八式十字手 175
第四十七式右掤捋挤按 172

Step 8 收势 176



第 5内与外 章
01 内功
Step 1 禅功 180
Step 2 卧功 181
仰卧 181
侧卧 181
趴卧 182
抻筋 182
Step 3 桩功 183
松静桩 183
调息桩 184
虚实桩185
起落桩 186
02 外功
Step 1 放松练习 187
耸肩 187
绕颈 188
环臂 188
摆臂扭腰 189
手腕环绕 190
抖臂 190
脚踝环绕 191
膝部环绕 192
下腰 193
震腰 193
震腿 194

Step 2 抻筋拔骨 194
前高压腿 194
前低压腿 195
弓步压腿 196
坐磐压腿 198
顶天 199
立地 200

前言/序言


《静观云起:太极养生十八法》 引言 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常常在追逐名利与外界的纷扰中迷失自我,身心俱疲。当疲惫侵蚀着筋骨,焦虑啃噬着心灵,我们渴望寻找到一处宁静的港湾,让身体得以舒展,让灵魂得以安抚。而太极,这门古老的东方智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指引我们回归内在的平和与力量。 《静观云起:太极养生十八法》并非一本教授您如何出拳制敌的武术秘籍,也不是充斥着复杂理论的学术专著。它是一本引导您步入太极养生之门,体验太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精髓的实用指南。我们将以温和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您展现太极拳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价值,并为您提供一套精炼而有效的“太极养生十八法”,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简易而深刻的练习,达到身心和谐,延年益寿的境界。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静观”。“静”是太极的灵魂,是内在的宁静,是气息的悠长,是意识的沉静。“观”则是观察,是体悟,是觉察。我们将引导您在练习中,静观身体的变化,觉察气息的流动,感悟意识的转移,从而与身体建立更深的连接,发现内在的潜能。 第一篇:静心入道——太极养生的哲学与理论基础 在正式开始练习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太极养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篇将从太极的哲学思想出发,深入浅出地解析太极拳为何能成为一种卓越的养生功法。 一、 太极:阴阳相济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1.1 阴阳五行:万物运行的规律 我们将探讨太极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理解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而生。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的潮汐更迭到人体的气血运行,阴阳是理解生命变化的基础。我们将分析阴阳在人体中的体现,例如动与静、虚与实、开与合,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 1.2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太极养生的重要指导原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本书将阐释如何通过模仿自然的规律,如顺应四季变化、昼夜节律,来调整我们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态,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养生境界。 二、 太极拳的养生特质:为何它是“动”的冥想? 2.1 “以柔克刚”的力学智慧 太极拳的“柔”并非软弱,而是蕴含着强大的弹性和韧性。我们将分析太极拳练习中如何运用“松”、“沉”、“缠绕”等要素,通过身体的协调与肢体的微调,将内在的力量引导至外在的动作,从而实现“以柔克刚”,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并促进关节的灵活与骨骼的健康。 2.2 “以静制动”的身心修炼 太极拳强调“意念”与“呼吸”的配合,在舒缓的动作中,我们得以平息纷乱的思绪,将意识从外界的干扰中抽离,回归当下。本节将解析太极拳如何通过“动中求静”,达到一种“身动而意静”的独特心境,从而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专注力。 2.3 气血畅通:内脏功能的调理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太极拳的动作舒缓连绵,配合深长的腹式呼吸,能够有效地促进体内“气”的运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我们将探讨太极拳对心、肺、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改善消化、循环、免疫等系统。 三、 循序渐进:开启太极养生之旅的准备 3.1 认识你的身体:倾听内在的声音 在开始任何练习之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至关重要。我们将引导读者观察自己的身体姿态,感受身体的僵硬或放松,了解自己的呼吸习惯。这是一种自我觉察的过程,为后续的练习打下基础。 3.2 心态调整:放下执念,拥抱变化 学习太极养生,需要一颗开放而谦逊的心。放下对快速见效的期望,放下对完美动作的执着,专注于过程本身。本书将鼓励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练习中的挑战,享受每一次进步。 3.3 练习环境:营造舒适的练习空间 一个安静、通风、光线适宜的环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练习状态。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公园,只要能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便是理想的练习场所。 第二篇:静观十八法——精炼身心,焕发活力 本篇是本书的核心,我们将为您详细解析“太极养生十八法”的每一个动作。这十八法并非固定不变的套路,而是精炼自传统太极拳的精华,兼顾了动作的易学性与养生功效的全面性。每一法都包含动作分解、呼吸配合、意念引导以及主要的养生作用。 第一法:起势——天地交融,万象初生 动作分解: 双脚并拢站立,身体放松,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吸气,双臂缓缓向前抬起,至与肩同高,掌心向下。呼气,双臂缓缓下落,收回体前,掌心相对,仿佛抱握一团空气。 呼吸配合: 配合自然的吸气与呼气,深长而均匀。 意念引导: 想象自己站立于天地之间,感受天地之气的吸纳与吐纳。 养生作用: 疏通全身气血,调整身体平衡,为后续练习打下基础。 第二法:云手——舒展肢体,化解滞涩 动作分解: 以第一法为基础,身体重心左右转移,双手随之划弧形移动,如行云流水。 呼吸配合: 配合身体的重心转移,随动作的开合而调息。 意念引导: 想象双手在云海中划动,将身体的浊气排出,吸纳清新的空气。 养生作用: 舒展肩颈,缓解腰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第三法:进步搬拦捶——刚柔相济,动静结合 动作分解: 包含向前进步、手臂的搬、拦、捶等动作。 呼吸配合: 动作的开合与呼吸的深浅相合。 意念引导: 感受力量的蓄积与释放,体会刚柔并济的妙处。 养生作用: 锻炼腿部力量,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协调性。 第四法:撇身捶——卸力归源,舒缓内脏 动作分解: 身体向侧微转,一侧手臂向后撇出,另一侧手臂形成保护性动作。 呼吸配合: 动作的转换伴随呼吸的调整。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放松与卸力,将不良情绪和浊气排出体外。 养生作用: 缓解胸闷,疏通肝经,有助于改善情绪。 第五法:肘底捶——沉肩坠肘,强化核心 动作分解: 身体下沉,一侧手臂屈肘,如同以肘部发力。 呼吸配合: 动作的沉稳与呼吸的深沉相呼应。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根基稳固,力量由内向外传递。 养生作用: 强化腹部及腰部肌肉,改善体态,促进脾胃功能。 第六法:如封似闭——收纳能量,安抚心神 动作分解: 双手向前合拢,如关门一般,但动作舒缓。 呼吸配合: 呼气时双手合拢,吸气时缓缓分开。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能量的汇聚,将躁动的心绪沉静下来。 养生作用: 调和心气,安抚神经,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失眠。 第七法:斜飞势——灵活腰身,畅通督脉 动作分解: 身体向一侧倾斜,手臂随之伸展,如展翅欲飞。 呼吸配合: 身体的倾斜与呼吸的配合。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舒展与轻盈,想象自己如飞鸟般自由。 养生作用: 疏通督脉,增强腰部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第八法:倒卷肱——回转乾坤,滋养肺腑 动作分解: 身体向后旋转,手臂回转,如卷起衣袖。 呼吸配合: 动作的圆转与呼吸的自然配合。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旋转与能量的回流。 养生作用: 改善肩部及手臂的活动能力,对肺部健康有益。 第九法:闪通臂——开张廓大,疏通经络 动作分解: 双臂向前向上伸展,身体随之向上拔高。 呼吸配合: 深吸气,双手向上伸展,呼气时缓缓下落。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扩张与舒展,将天地之气纳入体内。 养生作用: 扩张胸腔,促进肺部呼吸,疏通全身经络。 第十法:转体——拧转腰腹,活化内脏 动作分解: 身体左右转动,幅度适中。 呼吸配合: 配合身体的转动,气息顺畅。 意念引导: 感受腰腹的扭转,带动内脏的轻微按摩。 养生作用: 改善肠胃蠕动,缓解腰部僵硬,有助于肾脏保健。 第十一法:下势独立——稳固根基,强化平衡 动作分解: 身体重心下移,一腿抬起,另一腿支撑。 呼吸配合: 保持呼吸平稳,身体下沉时呼气,稳定时吸气。 意念引导: 感受单腿支撑的稳固,培养专注与平衡感。 养生作用: 锻炼下肢力量,增强平衡感,对骨骼健康有益。 第十二法:退步跨步——灵活转移,畅通全身 动作分解: 身体重心后移,向前跨步。 呼吸配合: 配合身体的转移,气息自然流动。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轻盈与灵活,步伐的稳健。 养生作用: 改善身体的协调性,促进气血在下肢的流通。 第十三法:抱球——凝聚能量,滋养丹田 动作分解: 双手在腹前如抱一球,动作缓慢而圆润。 呼吸配合: 配合腹式呼吸,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汇聚。 意念引导: 想象将天地能量凝聚于丹田,滋养身体。 养生作用: 调理内气,滋养丹田,提升身体的整体能量。 第十四法:击地——导引浊气,疏通下焦 动作分解: 一侧手臂向下击打,另一侧手臂辅助。 呼吸配合: 动作的下击与呼气相配合。 意念引导: 想象将身体的浊气通过脚底排出。 养生作用: 促进下焦循环,有助于改善水肿和关节疼痛。 第十五法:揽雀尾——柔中带刚,舒展全身 动作分解: 包含揽、雀尾等动作,动作圆活流畅。 呼吸配合: 动作的开合与呼吸的深长配合。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柔韧与力量的微妙变化。 养生作用: 全面舒展身体,改善肩、肘、腕的灵活性。 第十六法:提膝——涵养精神,调和五脏 动作分解: 身体重心上移,一侧膝盖提起。 呼吸配合: 提膝时吸气,放下时呼气。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向上提拉,精神的振奋。 养生作用: 调和肝脾,滋养肾精,有助于提升精神活力。 第十七法:开合步——迈开步伐,畅通全身 动作分解: 双脚向外迈开,身体随之开合。 呼吸配合: 迈步时吸气,收步时呼气。 意念引导: 感受身体的舒展与吸纳,步伐的稳健。 养生作用: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第十八法:收势——静心宁神,回味无穷 动作分解: 回到起势的姿势,但更加放松与沉静。 呼吸配合: 保持深长而自然的呼吸。 意念引导: 感受练习的收获,将这份宁静与平和带入生活。 养生作用: 巩固练习效果,使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与休整。 第三篇:静观生活——将太极之韵融入日常 太极养生并非只局限于练习场,更应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本篇将为您提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太极智慧的建议。 一、 呼吸的艺术:无处不在的太极吐纳法 1.1 腹式呼吸的妙用: 无论坐、卧、站立,都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腹式呼吸,感受气息在腹部的起伏。 1.2 动中求静的呼吸: 在走路、工作间隙,都可以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让身体在忙碌中得到片刻的宁静。 二、 意念的引导:用平和心面对生活 2.1 “松”的哲学: 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尝试用太极的“松”去化解,放松紧绷的身体和情绪。 2.2 “静”的力量: 学习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 三、 身体的觉察:倾听身体的语言 3.1 关注姿态: 随时调整自己的站姿、坐姿,避免长期不良姿势带来的身体损伤。 3.2 感受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自己身体放松,释放肌肉的紧张。 四、 饮食与起居:顺应自然的养生法则 4.1 合理饮食: 遵循清淡、均衡的饮食原则,多食天然、时令的食物。 4.2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顺应昼夜的自然规律。 结语 《静观云起:太极养生十八法》是一扇门,通往的是身心健康的无限可能。它不是速成的秘诀,而是需要您用耐心、恒心去浇灌的种子。愿您在静观中,体悟太极的深邃,在十八法中,焕发身体的活力,在日常里,播撒宁静的种子。当您能静观云起,品味生命中的每一刻,您便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太极养生之道。 本书的精髓在于“静观”,而非“动作的熟练”。请您放下对完美动作的追求,以一颗赤诚之心,去感受身体的变化,去体会呼吸的流动,去领悟太极的智慧。这十八法,只是一个引子,您的太极养生之旅,才刚刚开始。愿您在这静观云起的旅程中,收获身心的安宁与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它没有那些花哨的形容词,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回归太极拳最本质的追求——身心合一,自然而然。我喜欢书中对“浑圆劲”的描述,那种感觉就像是将身体变成一个整体,力量能够顺畅地在全身流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基础的练习方法,比如运气、吐纳,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能极大地帮助我体会到身体内部的变化。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不再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是开始倾听身体的声音,感受呼吸的节奏,体会力量在身体中的微妙运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太极拳最纯粹的一面,它不是一套套僵化的招式,而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学习一门古老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深厚的智慧,而这本书,正是让我得以入门的宝典。

评分

很少有哪本武术书籍能像《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这样,将理论与实践如此完美地结合。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读物。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太极拳“化劲”的讲解。它并非简单地描述如何招架,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对方的力量化解于无形,并借力打力。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在书中被具象化为具体的练习方法,让我对太极拳的防御和反击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不同招式的变化和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看到高手过招,招招相扣,既充满了力量感,又显得飘逸洒脱。这本书让我明白,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人交往的智慧。每一次重读,我都能从字里行间挖掘出新的感悟,对太极拳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技艺的提升,更是思想的启迪。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几年太极拳练习基础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进一步提升的教材。《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动作的讲解,而是深入剖析了太极拳的劲力运用、桩功的奥秘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书中对“松”、“沉”、“虚”、“灵”等关键概念的阐述,让我对太极拳的内在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常常在练习时感到瓶颈,而这本书中的一些“秘诀”般的讲解,比如如何通过腰背带动四肢,如何在行拳走架中保持身体的整体性,都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书中对一些常见错误的纠正方法也极为精辟,让我能够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不足。此外,它还涉及了太极拳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让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太极拳所蕴含的东方智慧。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博学多才的太极大家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每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对太极拳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评分

初次接触太极拳,一直对这项东方古老的运动充满好奇,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太极拳的大门。书中的文字通俗易懂,摒弃了许多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最直白、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个基本动作的拆解,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拳师,耐心地在我耳边细细讲解,从眼神的注视,到手臂的划圆,再到腰胯的转动,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淋漓尽致。配以清晰精美的插图,让我能够直观地对照学习,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地领会动作的精髓。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技术动作的 perfección,而是更注重呼吸与意念的配合,引导读者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身体的变化,体会太极拳“以柔克刚”、“内外兼修”的哲学理念。翻阅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太极课堂,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与一位和蔼可亲的师父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实践,将书中的指导化为我身体的律动。

评分

我是一名正值壮年,渴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健体魄的普通上班族。工作压力大,身体也日渐显现出疲态。偶然间,我被《手把手教你打太极拳》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它传递出一种平和而充满力量的美感。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并没有给我带来理论上的负担,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地走进太极拳的世界。书中对每一个动作的分解都非常详细,而且配有大量的图片,让我能够准确地模仿。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顺势”和“借力”的解释,让我理解了太极拳并不是靠蛮力,而是依靠身体的协调和对力量的巧妙运用。在实际练习中,我按照书中的指导,慢慢地感受身体的舒展和力量的流动,每一次练习都让我感到身心放松,仿佛将一天的疲惫都抛诸脑后。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运动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消耗,更是一种对身体与心灵的调和。

评分

太极拳练起来

评分

太极拳练起来

评分

方便,快捷,价格合适,选择多,节省逛街时间,下次还来。

评分

印刷精美,可以作为参考借鉴使用.

评分

太极拳练起来

评分

真实惠

评分

真实惠

评分

印刷精美,可以作为参考借鉴使用.

评分

有图,有字,还有视频,蛮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