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到100岁仍然拥有清晰的思路和记忆力!特别收录“头脑体操”,强健自己的大脑!
如何保持头脑敏捷、活化大脑,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不知的养生秘籍。辛西亚?格林博士与科普作家麦可?史威尼,用科学的角度,以直观易懂的笔触,引领读者认识大脑运作,书中包含许多对抗头脑老化的诀窍,从坐在书桌前面就可以做的伸展操,到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做的冥想,更透过简易游戏与技巧,结合*新神经科学,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透过脑力练习加强记忆力、创造力,维持大脑健康不老化。这是一本结合了*新神经科学和实用建议的书,任何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保持头脑敏捷的人,都能从书中获得有效的帮助。
麦可·史威尼,美国俄亥俄大学 E.W. 斯克里普斯新闻学院教授,曾出版多本著作,包括国家地理学会的《大脑骗局》《脑:完整的心智》《和平:一个符号的传记》和《美国国家地理完全求生手册》。曾为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2004年的“泰坦尼克号”探勘行动撰写新闻稿,并与巴拉德合著《重返“泰坦尼克号”》一书。
杨语芸,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毕业。放舟文河十余载,曾于新闻、戏剧、出版等产业鬻字维生。写作出版的作品包括《造反的演员》、《蓝海青春后乐园》、《幸福转动之间》、《客勤远拓》;译作包括《死刑台前的告别》、《超级交易员》、《心灵空间》及《Michael:孤独的王者》等。
目录
第一篇
认识你的脑 10
第一章
健脑就会长寿 14
第二章
脑细胞的运作 26
第三章
脑的形式与功能 36
第四章
脑的演化 46
第五章
脑的发育 54
第二篇
让脑部健康的方法 64
第六章
何谓健康的头脑 68
第七章
感受世界 84
第八章
平衡与协调 108
第九章
词汇与语言 130
第十章
注意力 154
第十一章
记忆术 174
第十二章
情绪与创造力 218
第十三章
做头脑的主人 242
第十四章
全脑健康 264
第三篇
脑的未来 290
第十五章
提升脑力的化学药物 294
第十六章
电子脑 306
第十七章
脑科学的前景 320
名词解释 336
延伸阅读 338
图片出处 340
前言
曼卡托的
修女们
大家都说尼可莱特·韦尔特(Nicole e Welter)修女生来就是要教书的,然而这位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曼卡托市的修女,就像1927年和她一起上誓愿课的其他人一样,可能死后留给世人的故事才是最精彩的。她在2010年以102岁的高龄去世,但她的脑被保存了下来。
尼可莱特修女被昵称为“站到最后的修女”,因为她比所有同学活得都久,也因为她在每一张同学会的照片中都站得非常笔直。她是圣母修女学院成员中最早参与一项堪称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人体老化与脑部健康研究的志愿者之一。最后,有678位参与者同意捐出她们的脑,后来这项研究就被简称为“修女研究”。
1986年,流行病学家戴维·史诺登(David Snowdon)致力于揭开人体老化的秘密,他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即以修女作为他的一项研究中的标准控制组。修女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过着健康且规律的生活,而最重要的是,她们似乎都很长寿,生命充满了活力,在90多岁甚至上百岁时,思路依然相当敏捷。
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只是因为禁绝烟酒吗?
史诺登在曼卡托的文献中找到了很棒的线索。大约80年前,年轻的神学生在初次发愿之前,必须交一篇非正式的自传体论文。史诺登发现了这批保存完善的论文档案,他和同事把这些档案作为对受试者身心进行评估的补充资料。
研究小组开会分享信息时发现,他们的评估结果大部分都是一致的。如果心理评估的诊断结果是阿尔茨海默病,脑部检查通常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有趣的地方在于当心理评估的结果和脑部检查得出的结论不同时出现的情况。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以传统七级量表来衡量,级数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当心理评估确定某位修女所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只有一或二级时,解剖她的脑部却发现其整个前额叶都呈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
史诺登猜测,或许修女年轻时,其脑部就建立了大量的神经联结,使得她的头脑即使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灶,也能够避免这些病灶削弱脑功能。为了证实这个假设,他委托一位语言学家仔细检查那些年代久远的自传,分析其中的语意密度,例如每个句子的命题数量,这也许能够反映出写作者脑中神经联结的密度。分析结果令他们大感震惊。那些被评为思想密度最低的写作者中,后来有90%都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而健康的修女中,只有13%属于低语意密度者。
史诺登一直致力于这项修女研究计划,最近才退休。他发掘了大量数据,经过分析后指出,即使是一些抽象因素,如情绪模式和社区生活,都跟脑部健康和长寿与否有关。本书的目的就是整理并展示到目前为止与维持脑部健康有关的科学发现,并预测未来脑科学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这本《脑适能》的书,我真的是非常期待,感觉市面上终于出现了一本真正能解决我痛点的好书。最近我总是觉得脑子不够用,记性越来越差,学习新东西也越来越吃力,工作上的事情更是容易分心,效率低下。每次开会,听着听着就不知道神马意思了,急得我冒汗。晚上回家,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却总是提不起精神,感觉脑子像一团浆糊,黏糊糊的,怎么也理不清。有时候,也会突然冒出一些零碎的想法,但很快就烟消云散,抓不住重点。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早睡早起、多喝水、甚至一些网上流传的“健脑操”,效果都微乎其微,甚至有些让我更加焦虑,觉得是不是自己太笨了。我真的希望能找到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我的认知能力,让我的大脑重新焕发生机。我渴望能够思维敏捷,记忆力超群,学习能力爆棚,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这本书的书名《脑适能》恰恰打动了我,我希望它能给我指明方向,提供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让我能够真正“适能”我的大脑,让它变得更强大、更灵活。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它又将如何改变我目前这种“力不从心”的状态。
评分我最近一直被“信息过载”和“思维疲惫”所困扰,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大脑处理起来总感觉力不从心,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疲劳。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深度思考,很多事情都只能停留在浅层理解,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我曾尝试过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感觉治标不治本,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大脑本身的处理能力不够。当我在书店看到《脑适能》这本书时,我感觉我终于找到了“对症下药”的书籍。它提供的“脑适能”概念,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全面、更根本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什么是“脑适能”,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升它。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大脑在处理信息、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运作机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练习,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大脑的各项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出目前的“低效怪圈”,让我的大脑重新变得强大而敏捷。
评分我刚拿到《脑适能》这本书,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部分章节的标题,就让我眼前一亮。感觉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记忆力训练”或者“提高专注力”这样零散的层面,而是将这些概念整合起来,用一个更宏观的“脑适能”概念来概括。这让我觉得作者对大脑的理解非常深入,也很有体系。我特别注意到书里提到了“认知弹性”、“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能力”等词汇,这些都是我目前非常薄弱的环节。每次遇到需要快速做出判断或者处理大量信息的时候,我都感觉力不从心,大脑仿佛进入了“卡顿”模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概念,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练习,而不是仅仅“怎么”做。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更灵活的思维模式,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我希望它能够引领我探索大脑的潜能,实现自我提升。
评分说实话,《脑适能》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风格,而是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现代感的感觉。我平时对这类“自我成长”的书籍涉猎不多,但最近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需要一些“升级”。我经常会感到注意力分散,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阅读或者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常常会走神,思维飘忽不定。有时候,即使我非常努力地想去理解一个概念,大脑也像有个隔阂一样,无法有效地接收和处理信息。我希望《脑适能》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练习方法,帮助我重新找回专注力,训练我的大脑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信息。我希望它能教会我一些“小技巧”,让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实践起来,潜移默化地改变我的大脑状态。这本书的名字“脑适能”让我觉得它不是那种“速成”的鸡汤文,而是更加强调一种长期的、系统的提升,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期待它能带我踏上一段充实的大脑探索之旅。
评分我是一个对“大脑科学”很感兴趣的人,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一直对如何提升认知能力、保持大脑健康非常关注。《脑适能》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觉得,我们对身体的锻炼很重视,但对大脑的“锻炼”却常常被忽略,而事实上,大脑的“适能”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能力、工作效率、乃至生活质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基于科学研究的、可靠的训练方法,而不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偏方”。我特别期待它能讲解一些关于大脑可塑性的原理,让我明白,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善和提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能够理解不同年龄段大脑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系统学习大脑如何“适能”的工具,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学习如何让我的大脑更加健康、更加高效。
评分国家地理的推荐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
评分好,发图参考
评分好,发图参考
评分?
评分开阔视野,值得一看。
评分好,发图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