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快乐学习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从大学生怎样学习、生活、恋爱、与人交往、网络冲浪等实际问题出发,把目光投向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成长为核心,注重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幸福快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一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保健的常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我们深切希望这《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能得到同学们的喜爱。
目录
第一章 青春有绿,寻找阳光心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及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第二章 咨询有门,自觉坦然面对——高校心理咨询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述
第二节 高校心理咨询的范畴
第三节 高校心理咨询的技术
第三章 成长有路,展现个性风采——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与发展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四章 心灵有约,认识未知自我——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与培养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培养
第五章 管理有节,做情绪的主人——大学生的情绪及管理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减压有方,轻装跨步前行——大学生压力及其应对
第一节 压力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压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第三节 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 沟通有法,建立和谐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及调适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 懂爱有益,浇灌爱情之花——大学生爱情与性心理
第一节 爱情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爱的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大学生性心理困惑及调适
第九章 冲浪有制,连接虚拟现实——大学生网络心理及调适
第一节 互联网概述及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
第二节 网络对大学生的身心影响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第十章 面纱有起,作别心灵迷雾——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应对
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常见心理障碍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第十一章 生命有限,且珍惜且欣赏——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
第一节 生命的存在与意义
第二节 生命的危机状态
第三节 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第十二章 未来有梦,充满乐观希望——大学生幸福心理
第一节 幸福概述
第二节 幸福的来源
第三节 幸福的智慧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
(二)情绪情感过程
人们总是抱着自己的某种需要去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总会产生一种态度上的体验。如满足了需要,达到了目的,则产生一种愉快的、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反之,则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否定的、消极的态度体验。这种由于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上的体验,就是情绪情感过程。
(三)意志过程
人类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为了实现既定目的,就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这种为了实现目的克服困难的活动即构成心理过程中的意志过程。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前提,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取决于对该事物的认识,人的意志行动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绪情感的推动下产生的。所以,只有认识正确,才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有重要的影响。情绪情感是认识的动力,意志行动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衡量一个人认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人类的个性心理
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这三种心理过程作为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形式,是人类共有的。但是,并不是说人反映客观现实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这些不同的特点与方式构成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与实践中对所缺乏的事物在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人的需要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二是人们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需要就是由这两种感觉形成的心理现象。它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们思想和活动的初始动力。
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具体想法,是直接推动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由需要转化来的。需要转化为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心理发展到一定强度。二是要有外部诱因条件的刺激,二者缺一不可。人们在两个或多个动机强度相当又不能同时满足时,会发生动机冲突。人们的动机冲突从形式上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从内容上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一般来说,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在动机取舍选择时主要受个性倾向的影响,而原则性动机冲突的选择则主要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指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持的愿意接近、乐于探索或实践的情感状态。当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的时候,他就必然积极主动地使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指向这一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投入的倾向。随着兴趣的越来越深,就形成一种强烈的爱好,注意力也就越来越集中于这一事物。兴趣范围有大小之别,兴趣众多时是否有一个中心,兴趣是否持久稳定,兴趣对人们从事的活动能产生怎样的效果,是兴趣的四个特点。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是对社会生活中事物和现象作出具体的判断和选择,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的心理发展紧密相连,它是人们心理发展的舵手,规定着人们心理发展的方向,并为心理发展提供根本的原动力。
……
前言/序言
2015年4月21日至22日,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强调:要围绕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重要目标和核心要求,推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心理和中国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发展性很快的学科。编写出体现新学科发展成果、符合中国人文化、心理特质、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教材,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自2013年8月第1版出版以来,先后有两届一万多名学生使用了该教材,受到了师生的肯定和鼓励,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第二版由范庆瑜、黄乔蓉、李杭东统筹定稿,全书仍分为12章,鉴于学校同时开设“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课程,所以本书中不再涉及“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培养”的内容。主要修订了3个章节,第九章“冲浪有制,连接虚拟现实——大学生网络心理及调试”由李杭东重新编写,尝试体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带来的网络心理新的变化;第十章“面纱有起,作别心灵迷雾——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应对”由黄乔蓉修订;增加了第十一章“生命有限,且珍惜且欣赏——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危机状态来探讨如何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由黄乔蓉编写。
本书修订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部分成果和文献,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也感谢每一位参加课程教学研讨的教师,感谢参与组织团体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心理健康部和心海方舟协会的同学,感谢艺术与传播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俞雪冰再次为第二版创作完成的漫画。第二版再版后,我们希望继续听到来自广大读者的批评与建议。
范庆瑜
2015年5月25日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