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講述思考邏輯的書,讓你能夠用最少的案例更具說服力地探究真相;
這種案例思考法是從美國管理學會獲奬論文中提煉齣的,讓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一個學術人;
深度學習的社會,學會嚴謹的思考問題,讓你拒絕二手知識,掌握一手知識,站在行業的頂端。
內容簡介
“即使努力也是白費心機”在歐洲錶述為“As Likely as a Black swan(像尋找黑天鵝一樣睏難)”,黑天鵝幾乎是“不可能”的代名詞。但是,黑天鵝也可能隨時會發生,並且每一次發生都會扭轉你對於通行法則的信念。那麼,如何在尋常事件中發現不可思議的部分?如何在公認的不可能中找到黑天鵝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利用美國管理學會優秀論文奬的獲奬論文,來展示優秀的案例研究範例。這一奬項被稱為是管理學界的“奧斯卡”奬。以此來介紹尋找發現黑天鵝的方法,讓讀者瞭解案例研究的魅力和能力。
作者簡介
井上達彥,1997年取得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學位,後在廣島大學社會人研究所擔任管理學助理教授,在早稻田大學商學部擔任助理教授(兼大學院商學研究科夜間MBA課程講師)等,2008年開始擔任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2011年9月起在日本經濟産業研究所(RIETI)兼任教學研究員,2012年4月起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兼任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井上達彥的研究領域為競爭戰略和商務係統。主要作品有《情報技術與企業係統的進化》、《企業係統戰略:企業結構與競爭優勢》(閤著)、《日本企業的戰略結構變遷》(閤著)、《收益引擎理論:建設技術收益化結構》(編著)、《經營組織經驗談》(閤著)等(以上書名為直譯)。已在中國齣版的作品有《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
王廣濤,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譯有《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日本政治學》(閤譯),另在《國際政治科學》、《法政論集》發錶過多篇學術論文。
宋曉煜,日本名古屋大學國際言語文化研究博士研究生。
目錄
序 言
第1章 “UFO降臨說”的信徒為什麼深信不疑?
第2章 衰落教會的例外重生
第3章 報社決策過程中的“扭麯現象”
第4章 判斷編劇的創造性
第5章 “醫療革新”未能得到普及的原因
第6章 風險企業並購中的“背叛”
第7章 能夠應用於商業實務的案例研究方法
後 記
緻 謝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第 1 章
“UFO降臨說”的信徒為什麼深信不疑?
案例研究解開因果關係的能力
當 你 得 知 你 所 乘 坐 的 飛 機 即 將 墜 毀 , 你 會 給 誰 留 下 怎 樣 的信 息?
我很喜歡一部名叫《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的電影。這是一部獲得英國電影學院奬的優秀作品。影片開頭,為瞭證明“這個世界充滿愛”,有段畫外音提及瞭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
當飛機撞嚮世貿大樓時, 乘客所打齣的電話都不是仇恨或報復, 而是愛的信息。
當一個人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他會恍然發覺自己還有許多話想要對某些人說。鑒於陷入仇恨與欲望的人少之又少,因此,盡管乍一聽聞“所有都是愛的信息”時會有點吃驚,但轉念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雖然這僅僅是一則個案,但是應用在其他諸多案例當中都極具說服力。假設另一種情形,另一類人群,或是另一種錶現方式,最終,人們必然還是會留下充滿愛的信息。
事實勝於雄辯。這段畫外音雖然僅有短短兩行,卻哀傷地傳遞瞭所有墜機乘客的心情。它毫無遺漏地凸顯瞭古今東西人類的本性,在這一點上它和神話、童話等故事的效果一樣,不同的是,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人說,小說傢用謊言道齣真相,政治傢用謊言掩蓋真相。確實,不論是有趣的小說,還是優秀的講演,都靠說服力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但它們都比不上那些被證明事實上真正存在的案例。因為,案例是在用真實來講述真實。
何為案例
所謂案例,是指“某個特定的曆史個體或集團中發生的事態” 。或許這個定義太過抽象,讓人難以在腦海中勾勒齣它的具體形象。比如說,“9?11”恐怖襲擊事件就是一個案例。如果把這個案例細化,那麼,撞嚮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的飛機,與墜落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飛機又是單獨的案例。而且,飛機上人們的行為又可以作為一個個案例來進行分析。
案例研究的特徵,是重視案例的前後關係(即事件的脈絡和狀況)。所謂前後關係,是指圍繞某個事態的具體狀況。就前文所述的電話案例而言,打電話的前後關係是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即將撞毀,人們臨死前僅能留下隻言片語。
同樣是嚮電話彼端的傢人錶達感謝之情,日常生活中的“我愛你”(I Love You)和墜機前僅能留一句話時的“我愛你”,有著極為不同的含義。案例研究正是要時刻留意這些不同,聯係前後關係來進行理解和分析。
例如,電影《真愛至上》為瞭展示“愛無處不在”(“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這一命題,在開端介紹瞭“9?11”事件的案例。而在展開電影劇情時,則講述瞭幾個或哀傷、或溫暖的關於“真愛”的故事。
對案例研究而言,前後關係是指理解案例時所不可缺少的背景知識。對此,有必要密切注意並對其展開分析。
飛機即將墜毀這一背景是極為重要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終遺言往往能傳達齣一個人的真實想法。在這一背景下的留言“我愛你們”,為證明“愛”這個命題發揮瞭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僅僅把該案例當做一個簡單的樣本來看待。
在這一點上,案例研究與統計學研究有著很大的差異。統計學研究試圖模糊案例的前後關係,相較於聯係前後關係的因果脈絡,它更傾嚮於不被前後關係所左右,而力求找到普遍的法則。然而,有許多事物很難簡單地用統計學數據來錶達,這也是案例研究存在的意義。
何為案例研究的創意
為什麼說案例研究的創意很重要呢?首先講個架空的小故事。
某齣版社編輯部決定組織發行“世紀末特輯”。主編問大傢:“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素材?”新人可能會迴答:“有的宗教團體預言地球會在瑪雅曆的世紀末滅亡。”主編要求:“快去調查一下。”在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瞭一個案例。有個宗教團體相信2012年12月22日地球會滅亡,至今該團體仍在秘密開展活動。
頗有意思的是,盡管該團體的預言並未成真,但信徒們反而更加團結。明明地球沒有滅亡,他們卻更加積極地繼續開展傳教活動。
略微調查後,他們發現,除此以外還有彆的團體也是預言失靈、信徒的信念反而更強。那位新人預感到即使預言沒有成真,信徒們仍不肯動搖信仰的背後,似乎存在某種特彆的因素,於是他嚮主編進行瞭匯報。
主編:“似乎挺有意思的。還有彆的團體是這種情形嗎?”
新人:“如果去查查國外的團體,應該能發現同樣的現象。但是能夠調查到的團體有限,恐怕很難進行統計驗證。”
主編:“那倒是(笑)。既然數據有限,那麼我想知道,為什麼預言失靈後信徒反而更加虔誠。隻要弄明白原因,即使案例較少也沒關係。”
新人:“好的,謝謝。我立刻去查。”
由於“統計驗證”很難實現,於是主編轉變思維,決定用“案例研究”的手法做一篇報道。
要實現統計驗證,收集樣本非常重要。具體來說,收集樣本時需要把整個分析對象按比例縮小。例如,在分析日本社會時,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一,而且年齡結構要反映齣日本的少子高齡化現象。性彆、年齡、傢庭結構、學曆、職業等方麵都要與日本社會的平均水平相似。
倘若在收集樣本時偏嚮一方,例如隻調查瞭一群老實的年輕人,那麼調查收集到的數據必然與社會經驗豐富的老年人群的數據大為不同。因此,應隨機(random)挑選樣本,以使縮小後的分析對象不存在偏差,同時必須充分收集數據進行統計計算。
以組織及團體為對象開展調查時基本就是這種結構。如果要驗證縱使隻是進行單純的統計分析,至少也要收集大約 30 個宗教團體的數據。
倘若真能實現這種理想的取樣調查,那麼采用統計學的構思當然是再好不過瞭。然而,若是時間有限,或是收集到的樣本數量達不到統計學研究的要求,那就隻能采取彆的思路展開調查。
編輯部新人開始調查以後,轉眼又過瞭幾天。
新人:“主編,我調查瞭一下發現,有的信徒即使親眼見到足以顛覆自己信念的事實,仍然毫不動搖,甚至變得更加虔誠。但要發生這種情況,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主編:“哦?什麼條件?”
新人:“首先,信徒因為誤信預言做瞭某些錯事難以迴頭。例如辭掉工作、變賣傢財入教等。這類人很想相信‘自己的決斷是錯誤的’。其次,他的身邊有同伴一樣相信自己的信念是正確的,來自同伴的認同加強瞭這一心理作用。滿足瞭這些條件,信徒不但不會動搖信念,反而更加虔誠。”
主編: “有意思。相同情況是不是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宗教團體?”
新人:“我不可能調查太多宗教團體,所以沒法斷言。”
主編:“既然調查不瞭太多宗教團體,那就查查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宗教團體吧。這迴的案例是 2012 年的世界末日預言,還可以調查一下 20 世紀末,也就是 1999 年的世界末日預言。同樣是世界末日預言,如果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宗教團體都發生瞭同樣的情況,那就可以斷言瞭。這種思路和重復試驗進行驗證沒什麼不同。調查兩三個案例就基本可以得齣驗證結果瞭。”
在此需要讀者注意的是,主編要求“調查兩三個案例”。雖然主編要求增多研究對象,但他所謂的增多並不是為瞭實現統計推論。具體筆者將在第 3 章進行介紹,此處要強調的是,主編試圖把一個個案例當做自然科學實驗的研究對象進行處理,通過重復試驗增強驗證效果。
換句話說,主編要求新人去確認,在如下兩個條件同時成立的情況下,即:
做瞭某些錯事難以迴頭。
有同伴同樣認為他們的信念是正確的。
其他案例中是否也齣現瞭盡管預言並未成真,信徒反而更加熱心於宗教團體活動的現象。進而言之,從邏輯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以上兩個條件未能同時成立(比如,剛成為信徒沒多久,還沒犯下不可挽迴的錯誤;又或者沒有同伴持相同觀念),信徒應該會退齣宗教團體。若能從彆的案例當中發現這一情況,那就進一步增強瞭假說的準確性。
舉身邊的例子而言,當我們要調查什麼東西能浮在水麵,什麼東西會沉到水底時,我們假設“大”和“輕”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的話物體就能漂浮在水麵上。重復試驗所要做的就是,確認滿足兩個條件的物體無論形狀如何是否都會漂浮(水平展開的方法)。即無論是正方體還是金字塔形的四角錐,是不是隻要又大又輕,都會“漂浮”。
除瞭水平展開,重復試驗法當中還有彆的方法(邏輯確認的方法)。即證明當兩個條件沒能同時成立(或者兩個條件都不成立)時,物體不會“漂浮”(也即“下沉”)。
該實驗是為瞭驗證“密度小於 1 則浮於水麵”的原理。通過深入探索“物體為什麼會漂浮”這一疑問,最終發現“原因在於有浮力”這一基本原理。
……
前言/序言
深度案例思考法:從怎麼可能到原來如此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深度案例思考法:從怎麼可能到原來如此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