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微表情:科学读心、快速识人,准确掌握行为心理(黄金修订版)(套装共2册)装共2册)

微反应+微表情:科学读心、快速识人,准确掌握行为心理(黄金修订版)(套装共2册)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振宇 著
图书标签:
  • 微表情
  • 微反应
  • 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 识人
  • 读心术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情绪识别
  • 黄金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1184892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892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畅销经典,50%以上内容更新,大开本,大配图;
  2、中国微反应研究扛鼎之作;中国版《身体语言密码》,技术超过《LIETOME》。
  3、全书采用真人原创配图,精准、生动!
  4、新增大量生活测试案例及刑事案例。
  5、附赠套装专属的“藏书票”及大张海报版《微反应实用速查表》、全彩《情绪及表情图谱》。
  ★人心难测,但再深的伪装也敌不过人的本能!只要你能学会“读懂”与“控制”,你就能了解真实的自己、看穿他人的内心,掌控局面,掌控人生!
  本书适用于:营销、管理、情感、谈判、识人……

内容简介

  微表情:
  中国微表情研究应用经典之作,大幅增补更新,黄金修订版!
  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密码,也是了解他人的关键步骤。本书作者姜振宇经过8年研究积累、与15家司法机构合作、基于600小时刑事案例录像,分析了世界上共通的6种情绪及对应的微表情特征(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用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阐释帮助读者精确、深入剖析面部“小动作”。
  本书在国内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火爆畅销。现新增大量刑事案例、修订部分专业理论,推出黄金修订版!
  微反应:
  中国微反应研究应用经典之作,大幅增补更新,黄金修订版!
  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本书作者姜振宇经过8年研究积累、与15家司法机构合作、基于600小时刑事案例录像,全面分析了常见的8种微反应类型(安慰反应,冻结反应,爱恨反应,仰视反应,领地反应,战斗反应,胜败反应,呼吸反应);用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阐释帮助读者精确、深入剖析身体“小动作”。
  本书在国内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火爆畅销。现新增大量刑事案例、修订部分专业理论,推出修订升级版!

作者简介

  姜振宇,一个呆萌的学者、时尚的科研者、个性化十足的畅销书作者。他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他领导着国内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他担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内多家公安机关和反贪机关的特邀研究人员。著有《掌控者》《微反应》《微表情》等超级畅销书。

目录

我们分手吧——人是情绪为主的动物/001
第1章表情辨识能力测试
第一步是读懂,第二步是控制!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密码,也是了解他人的关键步骤。做一下本章的表情辨识能力测试,看看你的读脸水平如何吧。
1.1普通表情的辨识/006
1.2常见表情的辨识/018
1.3复杂表情的辨识/030
1.4测试结果评价和建议/039
第2章情绪的激发
情绪是人遇到有效刺激时的第一神经反应,是刻意“装”不出来的。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刺激源,引发他人真实情绪,就是撕破他人假面、直击内心真相的关键步骤。
2.1情绪的概念/042
2.2情绪的作用/043
2.3情绪的激发原因——预期不符/045
2.3.1什么是主观预期?
2.3.2什么叫做预期不符
2.3.3预期的差异性——以驾驶汽车为例
2.4宝藏般的核心价值——研究预期不符的作用/054
第3章情绪和表情的天然组合
世界上有6种共通情绪: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每种情绪都具备特定的微表情形态特征,根据这些微表情可以准确推断出与其相对应的情绪。
3.1内心的情绪一定有外在表现吗/058
3.2表情是否诚实/061
3.3微表情的概念/062
3.4不同的人,微表情是否相同/063
3.5微表情辨谎的原理/064
3.5.1生理表情、情绪表情和社交表情
3.5.2微表情破解“为什么要说谎”
3.6构成表情和微表情的肌肉/074
3.6.1上半脸表情肌群
3.6.2下半脸表情肌群
3.7本书中用到的一些名词/081
第4章惊讶的微表情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首先会产生惊讶的情绪。惊讶转瞬即逝,之后会迅速恢复常态或转换成其他情绪;惊讶的表情越饱满,表明刺激源的力度越大。
4.1惊讶情绪的产生/086
4.2最惊讶的表情/088
4.2.1惊讶表情的生理意义
4.2.2生活中的大惊讶
4.3惊讶的微表情形态特征/093
4.3.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惊讶表现
4.3.2惊讶的微表情形态特征
4.4惊讶和其他情绪的组合表情/097
4.4.1惊讶之后转为喜悦
4.4.2惊讶之后转为厌恶
4.4.3惊讶之后转为愤怒
4.4.4惊讶之后转为恐惧
4.4.5惊讶之后转为悲伤
★测试案例:事业成功却不受家人喜爱的偏执女性/099
★趣味案例:高端论坛上惊怒的发言者/101
本章总结/104
……

精彩书摘

  开篇:大老板的心思莫测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会对你坦诚?
  报纸、电视、网络,躲在后面的写手有着自己的产业链,写着他们想让你“认为是这样”的东西,再演给你看。
  可能,你每天都忙碌于各种角色之间的转换,但都感受到懵懵懂懂的无奈。
  我的女神啊,我已经竭尽所能地把我最好的状态向你滔滔不绝地表现一个小时了,怎么你还是没打算多说点什么呢?为什么每次我给你夹菜倒水,你都会礼貌地笑笑,肯吃也肯喝,就是不愿意我碰你的手呢?是矜持的教养,还是对我没兴趣?
  任何清醒而理性的人,都有能力做出得体的举动,也都有能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想了解女神的意愿,这么猛冲滥打,会错失很多机会。视线、姿态、距离,都是女神表露自己意愿的方式,用心学习的话,可以捕获很多宝贵的信息。
  对面的这位VIP,我已经把我们最好的产品介绍给你了,你不说话算什么意思呢?跷起的二郎腿轻微晃动着,身体靠在沙发上,眯着眼睛满脸笑意,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要在这个时候再努力推进一下吗?还是等他先开口?这时候说话会不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他之前究竟满不满意啊?
  大客户当然要比你强势,至少是在表面上,因为人家是衣食父母。专业可信、恭敬有加,是每一个业务员都能做到的基本功,人家见的多了。感不感兴趣和满不满意这么肤浅的答案,永远不可能从这些高深客户的嘴里说出来。双腿的角度、躯干的紧张度以及晃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可以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听人说,同样要参加升职竞聘的竞争者很有背景,据说老板很喜欢他。但老板不是一直很赏识我吗?昨天不是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很有培养前途吗?难道,老板真的更“宠爱”他吗?昨天开会的时候,看他那个俯首帖耳的样子就恶心,老板真的喜欢这种爱拍马屁的人?
  老板更青睐谁,是不会随便说出来的,尤其是在敏感的时期。靠听老板的话或者靠听传言?其实你可以穿越语言的迷雾,用更实际的身体反应来判断老板和别人的亲近程度,以及老板对哪个方案更加感兴趣。当然,如果老板就是任人唯亲的货色,也没必要为这种人和这种公司费心。
  创业去找投资人,滔滔不绝地讲完自己的创业大计,对方似乎全程都在听,但又不是那种完全专注的听,他们感不感兴趣、认不认同?最后给一句“我们研究一下,你等回复”是什么意思?这样最折磨人,等待的时光就是煎熬啊,我的创业大计,会不会就此顺风顺水地开展起来呢?
  迫切的人,通常会忽略聆听者的反应,只顾讲自己准备好的东西。如果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透过小动作读懂“金主们”的心,就能把握最佳的时机和节奏,做到收放自如地精准投放,融资效率会高很多。
  总之,有利益牵扯的时候,没有人会随便跟你说实话,语言是交流信度最低的信息通道,对方的一切真实想法要靠自己判断。判断得准,你就能赶在所有人之前抓住最好的机会。不会判断?听天由命好了。
  人的行为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如果是社交行为,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知道这些“妆容”举动背后的动机;如果是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我们就可以通过微反应的理论原理,倒推其心理感受和决策动机。嘴上说“喜欢”“很好”“支持”“相信我”以及“我们谁跟谁”,心里是不是这么想?在行为人的全身上下,有无数细节可以透露出其语言的真实性。
  公司会议,全公司高管一边屏气凝神地听着,一边偷眼看着大老板的一举一动。
  大老板也就是老板的老板。我在做汇报,他在听。大老板满意的话,这个项目就是所有人的金矿。
  不过,大老板是英国人,老派绅士的极品,深沉而不动声色。
  不过,我有一项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本领,那就是对方任何一丝细微的举动,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哪怕仅仅是轻微的呼吸变化。
  我知道,他现在听得很认真,因为视线一直跟随着内容。这非常重要,如果这时候视线跑偏或者失焦,那就已经没希望了。
  大老板听完,沉默,脸上没有表情。
  典型的社交表现!
  一般有江湖经验的老狐狸,都是这么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因为他们会有意识地掩藏自己的感受。英国人平常极其讲究礼节,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是在这种让人感觉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矜持和自制就变成了面具!
  大老板还是没有表情变化,只是用眼神注视了一下老板,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又把目光徐徐移到我的脸上,一边平静地看着我,一边用右手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轻轻敲击桌面,动作幅度并不大,敲击的动作也从容。
  看到这个手指的敲击动作,我放了大半的心,暗自舒了一口气。因为,这个敲击的频率以及手指轮替的动作,只有在积极的认真心态下才能做得出来。
  几秒钟之后,他问道:“小伙子,你觉得你的项目方案怎么样?”
  我暗笑,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高层的用人之术——给予压力、打造威慑力。普通人不知道如何分辨施压的背后是“生气”还是“欣赏”,所以会焦虑增加。但我看到了他矜持背后的“积极和认真”,所以这个提问是对我个人感兴趣的衍生表达,而不是对项目方案本身的质疑。
  我的老板,也向我的方向,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控制局面的时间了。
  It’s show time!
  ……

前言/序言


《微反应+微表情:科学读心、快速识人,准确掌握行为心理(黄金修订版)(套装共2册)》书籍简介 第一册:《微反应:洞悉人心,一眼看穿真实意图》 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如同奔腾的河流,虽然我们努力控制,但总有细微之处,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这些便是“微反应”。它们是潜意识的信号,是思想的外衣,隐藏在眼神、面部肌肉的瞬间抽搐、身体姿态的微小调整,甚至是呼吸频率的改变之中。一旦我们掌握解读这些信号的钥匙,就能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拨开迷雾,直抵事物的本质。 本书的第一册,将带你踏上一段探索微反应奥秘的旅程。作者凭借深厚的心理学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地梳理了各种微反应的类型,并深入剖析了它们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根源。你将了解到,当我们感到惊讶时,眉毛会上扬,眼睑会张开;当我们撒谎时,眼神会闪烁,鼻尖可能会轻微发痒;当我们感到不适或排斥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后倾,甚至出现回避的动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是你理解他人真实想法和情感状态的宝贵线索。 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指南。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观察技巧。书中详尽地讲解了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微表情,如何区分不同情绪下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将这些观察到的微反应与个体的背景、情境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你将学会如何从他人的肢体语言中解读出他们的自信与不安,从面部肌肉的细微颤动中辨别出他们的真实喜悦或勉强,从声音的语调和节奏中捕捉到他们的犹豫或坚定。 在商务谈判中,微反应能帮助你洞察对方的真实底线和心理预期,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策略;在人际交往中,微反应能让你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在识别人才时,微反应能让你识别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能力和品德;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微反应也能让你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本书的黄金修订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优化和案例更新,使其更加贴合当下社会情境,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你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易于掌握的读心术。它将颠覆你对“读懂人”的传统认知,让你从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蜕变为一个主动的心理洞察者。 第二册:《微表情:一眼看穿,精准识人,掌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如果说微反应是潜意识的低语,那么微表情则是情绪最直接、最本真的表达。它们是面部肌肉在极短时间内(通常不到1秒)的细微变化,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情感语言。虽然它们转瞬即逝,难以察觉,但一旦被我们掌握,便能成为识破谎言、洞察动机、精准识人的利器。 本书的第二册,将聚焦于微表情的解读艺术。你将深入了解人类七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厌恶、蔑视——在面部产生的独特微表情模式。例如,真正的快乐会伴随着眼角鱼尾纹的出现,而虚假的笑容则往往缺乏这一标志;愤怒时,眉毛会向下压,嘴唇会紧闭;恐惧时,眼睛会睁大,嘴唇会微微张开。本书将详细解析这些面部肌肉运动的微小变化,并配以丰富的图示和生动的案例,帮助你建立起对这些微表情的直观认知。 然而,微表情的解读并非简单的“一对一”匹配。不同个体、不同文化背景下,微表情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本书将引导你超越表象,理解微表情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它们与其他非语言线索(如肢体语言、语气语调)如何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沟通图景。你将学会如何识别“混合表情”,即一个人在瞬间表达出多种情绪的复杂状态;如何区分“掩饰性表情”,即一个人故意隐藏真实情绪而表现出的虚假表情;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微表情的发生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其真实性。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实践指导性。作者提供了大量经过验证的训练方法和练习,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提升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从基础的识别七种基本情绪的微表情,到进阶的解读复杂情绪和意图,本书将一步步引领你走向“一眼识人”的境界。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在面试中识别出最有潜力的候选人;在销售中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和顾虑;在团队合作中化解矛盾,提升效率;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更敏锐地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做出更恰当的回应。 黄金修订版在内容上更加精炼,案例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并加入了更多关于如何运用微表情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看穿”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和“连接”的书。掌握微表情的解读,意味着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人,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连接,从而在各种人际交往场景中,占据更主动、更自信的地位。 套装价值: 这两册书籍协同作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读心识人”体系。第一册《微反应》为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让你理解情绪和思想的深层运作机制;第二册《微表情》则提供了直接、快速的观察工具,让你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二者结合,将极大地提升你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力,让你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更从容、更睿智地应对,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人际沟通和更成功的人生。这套套装,是你打开人际交往新维度,掌握行为心理,迈向人生更高境界的必备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极其实用和操作性强。市面上的心理学书籍很多都是理论堆砌,读完后感觉学了一堆术语,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无从下手。然而,这本“黄金修订版”则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读心术”的工具手册。作者在讲解如何捕捉和解读非语言信号时,提供的具体场景和辨别技巧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它强调的“情境化解读”这一点,它提醒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表情或动作,而是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和人物背景。这让我明白了,以前自己看人可能过于主观和片面。通过书中的训练方法,我现在能更快速地分辨出对方是真诚还是敷衍,这在处理家庭关系和朋友交往时,极大地减少了误解和摩擦。可以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晦涩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实战技能,物超所值。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编排设计也值得称赞,两册的组合设计很合理,一本偏向理论基础和机制解构,另一本则更侧重案例分析和实战技巧。我个人特别欣赏作者在内容上的平衡把握,既没有过度简化,也没有陷入学究气的泥潭。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高深的心理学研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迫切的“识人”需求。我发现,当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周围人时,我的注意力变得更集中了,对环境的敏感度也大大提高了。这不仅仅是关于“看透别人”,更是关于“理解自己”——因为观察他人的反应,也反过来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模式和潜在的信号。这套书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信息处理框架,远超我预期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本来以为读心理学类的书籍无非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理论,没想到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不像其他书那样,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包装得高深莫测,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将“微反应”和“微表情”这些看似玄奥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特别是关于肢体语言的部分,书中对一些细微动作的解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人际交往的肤浅理解。比如,书中提到一个眼神闪躲的瞬间,可能隐藏着比语言更丰富的信息,这在我的工作交流中特别有用。我记得有一次谈合作,对方的表情和语言明显不一致,我当时凭直觉有些不对劲,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那可能是“微表情”在作祟。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巧妙,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实际应用,读起来一点不觉得枯燥,反而让人有种不断探索新大陆的兴奋感。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提升人际洞察力的朋友们。

评分

坦白讲,我一开始对“科学读心”这个噱头有些怀疑,总觉得有点像江湖术士的把戏。但读完这两册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对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基础的扎实阐述,它不是在教你如何“算命”,而是在教你如何系统地观察人类本能的反应。书中对情绪泄露的机制解释得非常到位,比如愤怒、恐惧或惊讶时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都有明确的图示和解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欺骗识别”的部分,它并没有给出绝对的判断标准,而是强调了“基线行为”的重要性,即要先了解一个人正常状态下的反应,才能有效地识别异常。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整本书的信服力大大提升。对于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但又希望获得基于实证研究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高质量的入门和进阶读物。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我一直在寻找提升团队沟通效率的方法。这套书中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微反应”在压力情境下的表现,对我启发巨大。它揭示了员工在面对重大决策或批评时,身体语言会不自觉地暴露其真实想法和顾虑。以往我可能只关注他们的口头反馈,但现在我学会了在会议结束后,回顾那些不易察觉的肢体动作——比如不自觉地摸脖子、双臂交叉的程度变化等等。这些“潜台词”往往比正式报告更能反映团队的真实士气和对变革的接受度。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沉稳且富有逻辑性,不像有些畅销书那样追求戏剧化效果,而是脚踏实地地引导读者建立一套可靠的观察体系。它帮助我从一个“管理者”的视角,升级到了一个更精微的“人类行为观察者”的层面。

评分

微表情那本外皮超级脏,压痕严重,跟二手书一样

评分

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不容易抢到券,京东真的好给力,配送和包装都非常好

评分

还没看 不知道什么时间能看完

评分

好好研究微表情.这样可以看穿人心

评分

好书

评分

从非诚勿扰上知道姜振宇,就想着买几本他的著作看看。

评分

不错,还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