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钻石途径系列之一:内在的探索》是"钻石途径"系列中的一本,
"钻石途径"整合了向上回旋和向下回旋之道,成为-个前后连贯而又十分有效的内在工作形式。
——肯·威尔伯(KenWilber)
阿玛斯将深刻的灵性智能及心理学知识注入到"钻石途径"里,这项工作令他成为现代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
——杰克·康菲尔德(JackKoraafield)
东西方的内在智慧传承,在阿玛斯的《钻石途径》里得到了巧妙的实质性整合,也清晰地指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胡因梦
内容简介
《钻石途径系列之一:内在的探索》中,阿玛斯解析了何谓本体,本体的不同品质和面向,以及我们如何借由发现本体来解决许多的内在议题。"钻石途径"是一条精准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给我们的除了心理活动的深度知识之外,同时也邀约我们发展出智慧、爱、喜悦、好奇等品质。它把匕述的品质视为生命本体的不同面向,如果我们能允许自己在每个当下开放地体验内心所有的感觉,我们就会渴望活出具足本体的生活。
作者简介
阿玛斯,21世纪最重要的心灵导师之一,“钻石途径”创始人。1944年,生于科威特,学术专长是物理、数学及心理学。1975年,在科罗拉多及加州创立Ridhwan学苑,学员遍布世界各地。1986年,创立钻石丛书出版社(Diamond Books)。其深度心理治疗方法在西方超个人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钻石途径及研习机构(The Diamcand Heart and Training Institute,DHAT)目前仍发行有关阿玛斯教诲的录像带及录音带。
阿玛斯具有完整的现代心理学背景、丰富的个案经验,并受过最高层的佛法训练和东方修炼法门,又撷取了葛吉夫的教诲、苏菲神秘主义、金刚乘和禅宗的精髓。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将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整合起来,发展出一条循序渐进、直接而精准的“钻石途径”。
阿玛斯认为,我们的心灵就像一颗有许多切面的钻石,大部分的心理学派与灵修体系,只琢磨了这颗宝石的某些面向。他开创的“钻石途径”则运用广泛的方法,整合了情绪治疗、认知治疗、直觉式的揭露、呼吸技巧、静坐冥想、及精微能量的探讨,来探索心灵的深度和广度,帮助人们面对各种心理障碍和关卡,活出充满关爱、智慧、喜悦、活力的人生。
目录
译者序 超个人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
作者序
第一章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第二章 坑洞理论
第三章 钻石途径
第四章 信仰与承诺
第五章 尊严与痛苦
第六章 价值
第七章 真相与慈悲
第八章 信任
第九章 本体就是生命
第十章 奋斗的价值
第十一章 真理
第十二章 宽容
第十三章 长大成人
第十四章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第十五章 无懈可击的战士
第十六章 好奇心
第十七章 采蜜
精彩书摘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它们到达彼岸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过它们到达彼岸,对现今的时代而言是更困难的事,因为社会中所有的事都在抵制它。社会是抵制本体的。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企图补洞。如果你不以同样的方式补你的洞,人们会受到威胁。假设一个人不想填补心中的洞,他会令别人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洞。
“内在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内在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这就是为什么拥有一个以自我认识为己任的团体是这么重要的事。因为有许多愿意去感受自己的洞而又不企图填满它的人,都会在旁边支持你。要一个人单独去做这件事,是非常困难而又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他周遭的每件事都在抵制这份工作。
学生:你刚才提到坑洞和情绪之间有某种关联,而本体是没有任何情绪的。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阿玛斯:如果你能了解自己的感觉,就能贴近自己的本体。但这并不意味你的感觉就是你的本体。
学生: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一直都是我的本体,我就没有任何感觉了?
阿玛斯:不,不是这样的。你会有一些真实的感觉,也会有一些虚假的感觉。虚假的感觉总是来自于想填满心中的洞,也就是说,真正的感觉不见了。
学生:这么说来,存在于坑洞中的都是假的感觉哆?
阿玛斯:没错。譬如你失去了自我价值感,在某个阶段如果你和它失去了联结,就会留下一个洞。这个洞可能被经验成自卑或低自尊,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感觉。这意味着自尊或自我的真实价值不见了,这份低自尊的感受,经常会被自大的防卫机制所掩盖。但自大也不是真实的感觉,那也是一种企图藏匿什么的虚假感觉。当某人所说的话或做的事使你感到自卑时,你心中生起的愤怒也是一种虚假的感觉。这些虚假的感觉所以会冒出来,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真正的价值,它们只是起一种补偿作用。它们显得很真实,是因为你确实能感受到它们。它们不真实,是因为你失去了真实的东西之后,它们才会出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假设你无法意识到你真正的感觉,别的东西,例如情绪,就会取而代之。但如果能体认到这些情绪的真相,你就会认清你失去的东西是什么,并且会经验到它。你一旦体认到自己真正的价值,你就会认清它与遮蔽住那份失落感的虚假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情绪只是一种反应罢了,然而像价值这类的本体状态,却是一种“存在”的形态,它们绝不是反应。
学生:如果你有一些虚假的感觉,埋在它们底端的又是什么?
阿玛斯:譬如在自卑、自大、愤怒、受伤的底端,一定有一份自我价值感,它也是本体的某个面向。
……
在线试读
《内在的探索》第1部分 序言
现代西方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乃是要整合它们对人性的深度理解与世界宗教传承早已发现的心灵解脱之道。心理学不但要治疗人类在俗世生活里的烦恼,还要为人类带来真正的解脱及身心灵的统合。A.H.阿玛斯将毕生献给了这项任务。他从客体关系心理学及弗洛伊德派的自我心理学撷取了许多概念和经验,同时也汲取了心理动力理论及其他的心理学体系。他更从自己的咨询过程中累积了深厚的个案经验。他受过最高层的佛法训练,并接受过其他的东方修炼法门,他自己在修行上也有深刻的证悟经验。他的观念反映了葛吉夫(Gurdjieff)的教诲、苏菲神秘主义、金刚乘及禅宗的精髓。他提醒我们不但要观察人格与心智的内涵,还要洞察人类内心最深的本质。
《钻石途径系列之1:内在的探索》 一场深刻的自我发现之旅,一次对心灵深处秘密的庄严叩问。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中,我们并非开启一段关于外部世界奇观的叙事,抑或描绘波澜壮阔的史诗。恰恰相反,《钻石途径系列之1:内在的探索》将引领我们踏上一条更为隐秘,却也更为关键的旅程——深入人类心灵的浩瀚宇宙。这是一场关于“我”的追寻,一次对构成我们存在的那些最根本元素、最深刻动机以及最易被忽视的潜能的细致审视。 本书的每一页,都是一扇开启内心宝藏的钥匙,每一段文字,都可能是一盏照亮迷雾的灯火。我们并非要在这里揭示某个未知的地理坐标,或者解密某种失落的文明。这里的“探索”,指向的是那个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领域——我们自身的意识。从童年模糊的记忆碎片,到成年后不自觉的行为模式;从那些萦绕心头的执念,到那些从未敢于释放的梦想;从我们如何理解爱与失去,如何面对成功与挫败,到我们如何构建自我认知,又如何与世界建立联系——这一切,都构成了“内在的探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以一种近乎雕琢般的细腻笔触,带领读者审视那些潜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力量。这些力量,如同无形的丝线,编织着我们的情绪,塑造着我们的思维,并最终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可能会发现,许多曾经困扰我们的难题,并非源于外界环境的阻碍,而是源于我们内在信念的局限;许多曾经让我们感到疲惫的挣扎,也可能并非真正的必要,而仅仅是由于我们对自身潜能的低估。 本书的开篇,并非从某个宏大的哲学命题切入,而是从一个极为个人化,却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视角开始。 想象一下,我们并非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他人或事件,而是将所有的目光,调转回自身。我们将一同审视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反复出现的“模式”。这些模式,有时是健康的、积极的,引导我们成长;有时却可能是破坏性的、负面的,将我们困在原地。是什么造就了这些模式?它们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又是否是可以被理解、被改变的? “内在的探索”并非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练习。 作者鼓励读者以一种开放、诚实的心态,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那些根深蒂固的判断。例如,我们是如何定义“成功”的?是财富的积累?名誉的昭著?还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当我们褪去社会赋予的标签,剥离他人的期望,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究竟是什么样的?本书将引导我们去探寻这个问题的更深层答案,而这个答案,往往隐藏在我们最纯粹的渴望之中。 情绪,是我们内在世界最直接的表达。 在《内在的探索》中,我们将深入理解各种情绪的起源和运作机制。喜悦是如何被唤醒的?悲伤又是如何悄然降临的?愤怒、恐惧、焦虑,这些常常被视为“负面”的情绪,它们的存在是否仅仅是为了带来痛苦?抑或是它们承载着更重要的信息,等待我们去解读?本书并非提供一套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情绪背后的语言,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谐共处,甚至从中汲取力量。 思想,是构成我们意识的砖瓦。 我们每天的思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有时清晰,有时模糊,有时理性,有时感性。然而,有多少想法,真正源于我们自身的觉知,又有多少,是被我们无意识地接纳,或是被过往的经验所束缚?本书将引导我们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识别那些可能阻碍我们前进的“自动化思维”,并学习如何培养一种更有觉察力、更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式。这并非要我们压抑思想,而是要我们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而非其奴隶。 信念,是我们内在世界的基石。 它们如同无形的罗盘,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有些信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有些信念,却如同一道藩篱,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是如何形成这些信念的?它们是否经过了真正的检验?《内在的探索》将邀请我们去审视那些影响我们最深的信念,探究它们从何而来,以及它们在我们生命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识别那些限制性的信念,并学习如何转化它们,是我们迈向自由的关键一步。 在探索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触及关于“感知”的奥秘。 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我们的视角,是否受到了主观经验的限制?本书将鼓励我们拓展感知的边界,去体验事物更丰富、更多元的维度。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份工作,是仅仅看到它的薪资和职责,还是能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学习机会、人际互动,甚至它与我们人生目标之间的联系?这种感知的拓展,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并为我们带来新的可能性。 《内在的探索》并非一本理论堆砌的著作。 相反,它充满了实践性的启示和引导。作者深知,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内在的实践。因此,在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会伴随着一些思考练习、观察提示,或是简短的冥想引导。这些并非枯燥的作业,而是为了帮助读者将书中的洞见,转化为切身的体验。通过这些练习,读者将被鼓励去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内在探索过程中,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信息。 本书的核心,在于“自我连接”的理念。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与他人、与外部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连接,但却容易忽视与内心最深处的那个“自己”的连接。这种断裂,往往是许多焦虑、迷失感以及空虚感的根源。《内在的探索》所倡导的,正是重建这种失落的连接。当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更稳固、更自信的状态,去与外部世界互动。 “钻石”,象征着内在的纯粹、坚韧与价值。 而“途径”,则意味着这是一条可以遵循、可以抵达的道路。本书之所以命名为《钻石途径系列之1:内在的探索》,正是因为它被视为一个更宏大系列的第一步,它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邀请,邀请所有渴望更深刻理解自我,渴望活出更充实、更有意义人生的人们,踏上这条通往内在光明与力量的道路。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深刻,同时又不失温情与鼓励。 作者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以一种平实却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一次的解读,都旨在触及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激发他们最真挚的思考。没有说教,只有引导;没有评判,只有理解。 《钻石途径系列之1:内在的探索》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成长、渴望认识自己、渴望活出真正生命价值的读者的书。 它或许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外部改变,但它所播下的种子,却能在你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逐渐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一次与最真实的自己相遇的旅程,一次关于生命中最宝贵财富的挖掘。它邀请你,鼓起勇气,打开心扉,去探索那个你或许从未完全了解,却又无比熟悉的世界——你的内在。 这是一次生命的邀请,一次心灵的回归,一次关于“我”的,最深刻、最迷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