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屬性數據分析
原價:26.50元
作者:王靜龍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040376210
字數:
頁碼:2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王靜龍、梁小筠、王黎明編著的《屬性數據分析》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紹屬性數據的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第二章介紹單一屬性分類數據的統計推斷方法。第三、四和五章介紹交叉分類數據,即列聯錶的統計推斷方法。第六章介紹邏輯斯諦綫性迴歸模型。第七章介紹對數綫性迴歸模型。第八章介紹對應分析。第九章介紹屬性數據的貝葉斯統計推斷。本書在選材時,注重統計軟件的應用,例如:Excel、Minitab、SPSS和SAS等。書中收集瞭大量可反映屬性數據應用問題的例題,也可作為各種統計方法如何運用的示範。本書將正文中的部分理論證明放在附錄中,教學時間緊,或隻求瞭解統計方法應用的讀者可以跳過去。
內容提要
王靜龍、梁小筠、王黎明編著的《屬性數據分析》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屬性數據,單一屬性分類數據,四格錶,二維列聯錶,高維列聯錶,邏輯斯諦迴歸模型,對數綫性模型,列聯錶的對應分析,屬性數據的貝葉斯統計推斷。附錄中對教材的部分理論證明做瞭補充。全書結閤統計軟件Excel、Minitab、SPSS和SAS,注重統計方法的應用。本書還配有大量的例題,有助於學生鞏固所學的屬性數據統計分析的方法及應用。
《屬性數據分析》可作為高等學校統計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社會學、心理學、人口學、市場學和醫學等領域從事理論研究和應用的統計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一章 屬性數據
§1.1 數據
§1.2 屬性數據的描述性統計
§1.2.1 錶格法
§1.2.2 圖示法
§1.2.3 數值法
§1.3 屬性數據的概率分布
§1.3.1 (0-1)分布
§1.3.2 二項分布
§1.3.3 多項分布
§1.3.4 泊鬆分布
§1.3.5 負二項分布
習題一
第二章 單一屬性分類數據
§2.1 分類數據的檢驗
§2.1.1 分類數據的x2檢驗
§2.1.2 分類數據的似然比檢驗
§2.2 帶參數的分類數據的檢驗
§2.2.1 帶參數的分類數據的x2檢驗
§2.2.2 帶參數的分類數據的似然比檢驗
習題二
第三章 四格錶
§3.1 四格錶
§3.1.1 四格錶的抽樣方式
§3.1.2 獨立與不相關
§3.2 四格錶的檢驗問題
§3.2.1 四格錶檢驗問題的解
§3.2.2 連續性修正
§3.2.3 四格錶獨立性檢驗問題的似然比檢驗
§3.2.4 總的樣本容量給定時四格錶的檢驗問題
§3.2.5 完全隨機時四格錶的檢驗問題
§3.3 四格錶的費希爾檢驗
§3.3.1 費希爾精確檢驗
§3.3.2 Mantel Haenszel x2檢驗
§3.4 四格錶的優比檢驗法
§3.5 邊緣齊性檢驗
習題三
第四章 二維列聯錶
§4.1 二維列聯錶
§4.2 二維列聯錶的檢驗問題
§4.2.1 二維列聯錶的x2檢驗
§4.2.2 二維列聯錶的似然比檢驗
§4.3 相閤性的度量和檢驗
§4.3.1 Kendall-r係數
§4.3.2 Gamma係數
§4.3.3 Somers d係數
§4.3.4 相閤性檢驗
§4.4 方錶一緻性的度量和檢驗
§4.4.1 一緻性的度量
§4.4.2 一緻性的檢驗
§4.5 不完備列聯錶
§4.5.1 列聯錶的獨立性
§4.5.2 不完備列聯錶的擬獨立性
§4.5.3 擬獨立的不完備列聯錶的極大似然估計
§4.5.4 不完備列聯錶擬獨立性的檢驗問題
習題四
第五章 高維列聯錶
§5.1 高維列聯錶的壓縮和分層
§5.1.1 列聯錶的壓縮
§5.1.2 列聯錶的分層
§5.2 高維列聯錶的條件獨立性檢驗
§5.3 高維列聯錶的獨立性檢驗
§5.4 Cochran-Mantel-Haenszel和Breslow-Day檢驗
§5.4.1 條件相閤性的檢驗
§5.4.2 Breslow-Day x2檢驗
§5.5 有偏比較
§5.5.1 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
§5.5.2 實驗數據的分析
§5.5.3 觀察數據的分析
§5.6 高維列聯錶的獨立性和相關性
§5.6.1 三維列聯錶的獨立性
§5.6.2 三維列聯錶的相關性
§5.7 不完備高維列聯錶
習題五
第六章 邏輯斯諦迴歸模型
§6.1 邏輯斯諦迴歸模型
§6.1.1 邏輯斯諦變換
§6.1.2 邏輯斯諦綫性迴歸模型
§6.2 含有名義數據的邏輯斯諦迴歸模型
§6.2.1 名義數據的賦值
§6.2.2 含有名義數據的邏輯斯諦迴歸模型
§6.3 含有有序數據的邏輯斯諦迴歸模型
§6.4 邏輯斯諦判彆分析
§6.5 多項邏輯斯諦迴歸模型
習題六
第七章 對數綫性模型
§7.1 引言
§7.2 廣義綫性模型
§7.3 二維列聯錶的對數綫性模型
§7.4 高維列聯錶的對數綫性模型
§7.5 不完備列聯錶的對數綫性模型
習題七
第八章 列聯錶的對應分析
§8.1 二維列聯錶的對應分析
§8.2 高維列聯錶的對應分析
習題八
第九章 屬性數據的貝葉斯統計推斷
§9.1 貝葉斯統計推斷概要
§9.2 二項分布的貝葉斯統計推斷
§9.2.1 二項分布6(n,p)的未知參數p的先驗分布
§9.2.2 後驗分布
§9.2.3 貝葉斯推斷
§9.2.4 貝塔-二項分布
§9.3 泊鬆分布的貝葉斯統計推斷
習題九
附錄
附錄1 帕雷托原則
附錄2 GS指數和熵的最大值
附錄3 Pearson x2定理的證明
附錄4 -2In(A)與x2統計量有相同的漸近x2(r-1)分布的證明
附錄5 第三章的(3.2.3)式的漸近正態性的證明
附錄6 似然比檢驗統計量的可分解性
附錄7 優比
附錄8 第四章的(4.4.2)、(4.4.3)和(4.4.5)等三式的證明
附錄9 三維列聯錶條件獨立性檢驗問題
附錄10 三維列聯錶的獨立性檢驗問題似然比檢驗統計量的可分解性
附錄11 第五章的(5.4.5)式的證明
附錄12 Simpson悖論
附錄13 Probit變換和雙對數變換
附錄14 估計In(p/(1-p))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我正在嘗試將我的一個小型項目的數據分析流程進行升級,原先的工具和方法已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我迫切需要一個能提供更精細化、更具前瞻性的指導。我在網上瀏覽瞭大量的書評,其中有一條評論特彆吸引我,那條評論的作者提到,這本書在處理“缺失值”那一節的內容,徹底顛覆瞭他過去十年對數據清洗的認知。他描述說,以前他總覺得這是個機械性的步驟,但這本書展示瞭缺失值背後的業務含義和信息熵損失,並且提供瞭一套評估不同插補策略優劣的量化指標體係。這位評論者語氣非常激動,他錶示讀完這一章後,他迴去重新審視瞭自己的項目,發現此前犯瞭一個根本性的錯誤,而這個錯誤如果早點被發現,可以為項目節省大量的返工時間。這讓我意識到,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理論的匯編,更像是一套精密的“診斷工具箱”,能夠幫助我們識彆和修正那些隱藏在日常分析中的係統性偏差。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一種強烈的“沉浸感”,仿佛作者本人就坐在我的對麵,用一種循循善誘的語氣在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我翻到關於“模型解釋性”(Explainability)的部分時,感受尤其深刻。現在市麵上充斥著大量關於深度學習和復雜模型的應用指南,但往往隻教你如何調參,如何讓準確率數字更高。然而,這本書似乎將重點放在瞭“為什麼模型會給齣這個答案”上,它詳細介紹瞭LIME和SHAP等方法的應用邊界和局限性,並且深入探討瞭在監管嚴格的行業中,如何構建可信賴的決策依據。這種對“負責任的AI”的關注,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它不再僅僅是工具的堆砌,而是上升到瞭倫理和治理的高度,讓我開始思考,作為分析師,我們肩負的責任遠不止於交付一個報錶那麼簡單。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思維框架,指導我們如何更負責任地使用數據和模型的力量。
評分從結構上看,這本書的章節劃分邏輯性極強,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每走一步都能清晰地預示下一步將要麵對的景觀。我注意到作者似乎非常注重概念的遞進和層級關係的建立,從基礎概念的界定,到復雜模型的構建,再到最終的解釋和可視化呈現,每一步都像是為前一步做瞭堅實的鋪墊。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沒有將復雜的統計學知識包裝成深不可測的黑箱,而是用非常清晰的類比和圖示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數學原理。舉個例子,關於置信區間的講解,作者沒有直接拋齣公式,而是用一個日常生活中“射箭”的比喻來闡釋概率的分布範圍,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入門門檻,同時又確保瞭理解的深度不會被削弱。這種兼顧嚴謹性與易讀性的平衡感,在同類書籍中是極其罕見的。
評分我認識的一位資深數據科學傢嚮我力薦這本書,他提到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在業界是數一數二的,尤其是在方法論的構建上,展現瞭作者多年實踐經驗的沉澱。他著重強調瞭書中對於“為何如此”的探討,而非僅僅停留在“如何操作”的層麵。我的這位朋友,他通常對市麵上那些膚淺的工具書嗤之以鼻,但唯獨對這本書贊不絕口,他說它不像很多快餐式的指南那樣,隻教你幾個招式,而是深入剖析瞭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的形成過程。他特意舉瞭一個關於異常值處理的章節給我做例子,說作者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理解不同業務場景下,對“異常”的定義是如何發生根本性轉變的,這種辯證和批判性的思維訓練,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光聽他這麼描述,我就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是高度統一的,它似乎在培養一種“數據哲學傢的素養”。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充滿瞭古典與現代交織的韻味,那種深邃的靛藍色背景上,用燙金字體勾勒齣的標題,透露齣一種不容置疑的專業感。我記得我是在一傢老舊的獨立書店裏偶然發現它的,當時被它厚重的質感所吸引,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承載瞭無數知識的重量。一翻開內頁,那種紙張特有的微澀的觸感和淡淡的油墨香氣立刻占據瞭我的感官。我本來對技術類的書籍有些畏懼,總覺得它們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排版卻齣乎意料地清爽、留白得當,使得即使是復雜的公式和圖錶,也能被清晰地組織起來。雖然我尚未深入閱讀核心章節,但光是前言和目錄的梳理,就讓我對作者構建知識體係的嚴謹性有瞭深刻的印象,它似乎在嚮讀者保證:這是一趟有組織、有導引的知識探險,而不是一場盲目的信息洪流。從這些初步的接觸來看,這本書在裝幀和視覺傳達上,已經為讀者搭建瞭一個非常舒適的閱讀入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