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是專門為中國爸爸訂製的教子讀本!你必須意識到——父教的缺失,可能會讓孩子終身缺乏自我!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為你提供——忙爸爸輕鬆教子的9個關鍵詞,媽媽無法替代的71條“爸爸效應”。讓你在忙裏“抽閑”、忙裏“偷懶”、忙裏“作樂”中,做個高效率陪伴孩子的好爸爸!
內容簡介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是專門寫給那些一年齣差時間超過2個月,每月帶孩子齣遊的次數低於3次,每周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5小時的隱形爸爸們的。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為那些迫於生活的壓力,即便已經意識到缺失父教對孩子的傷害,但也無法停下手中的工作的爸爸們提供更加實用、可行的方法。
本書的作者通過分析眾多真實的案例,歸納總結瞭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從爸爸身上吸收什麼品質和素質,幫助事業族爸爸們瞭解你的孩子內心深處需要的是什麼,用什麼方式錶達愛、傳達教育更加有效。每天隻需要花10分鍾,你也能輕輕鬆鬆教育齣好孩子。
作者簡介
舒童,心理學碩士,專注於對兒童心理的研究和解讀。從事圖書撰寫工作多年,曾參與編寫多本指導父母以兒童心理為依據教育孩子的書籍,齣版作品有《媽媽如何看穿孩子的小九九》《上班族媽媽教齣好孩子》等。
目錄
第一章 (關鍵詞:展愛心)
有愛纔是“山”,忙爸爸牢記“愛”原則
父愛是不可替代的優質成長因素\002
“嚴父”過時,有愛纔“man”\006
好爸爸有“三愛”——愛傢、愛妻、愛孩子\010
愛重在實踐,彆總開“空頭支票”\014
細節體現愛,林誌穎變身“奶爸”\018
愛是不粗暴,郭濤要做“慈祥的父親”\022
第二章 (關鍵詞:拼時間)
彆讓孩子總問“爸爸去哪兒”
忙裏抽閑,彆讓孩子等待24小時\028
齣差在外,和孩子的互動不可少\032
見縫插針,陪孩子怎能“明日復明日”\036
不應酬、不補課,周末帶孩子放飛心靈\040
寶貴時間用對地方,孩子的重大時刻彆錯過\044
學《爸爸去哪兒》,巧心安排陪寶貝\048
第三章 (關鍵詞:立榜樣)
身教勝言傳,優質老爸的孩子有好習慣
孩子愛模仿,林誌穎變身“超級偶像”\054
挖掘善良本質,奠定孩子的品行基礎\057
傢事身體力行,不做甩手掌櫃\061
居傢從儉,孩子不嗜鋪張浪費\065
言行一緻,誠信的孩子人緣好\070
做事專注,給孩子一個高效人生\074
拒絕威脅和苛刻,收獲寬容隨和的孩子\078
日省吾身,彆讓孩子復製你的壞習慣\082
第四章 (關鍵詞:給空間)
忙裏偷“懶”,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
“懶”郭濤,養齣勤勞獨立小石頭\088
適時“使壞”,不幫孩子解決睏難\091
學會放權,讓孩子隨自己的心行動\095
小事轉交孩子做,激發潛力就靠它\099
給孩子製定規則,但要鬆緊適度\103
給孩子一個負責任的空間\107
充分信任,給孩子足夠的施展空間\111
天高任“子”飛,不設過高希望\115
第五章 (關鍵詞:交朋友)
亦父亦友,忙爸爸和孩子溝通零距離
放低姿態,和孩子平等相處\120
充分尊重,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124
學會傾聽,給孩子真實錶達的機會\129
換位思考,孩子的世界其實並不“幼稚”\133
用心溝通,談話不在數量在質量\137
張亮天天融洽相處,父子變“鐵哥們”\141
同樂同憂,朋友的真諦是分享\145
“友情”貴對等,老爸錯瞭也要真誠道歉\149
寓理於事,好爸爸談“情”不說教\153
親身示範,在交往中告訴孩子怎樣交朋友\156
第六章 (關鍵詞:當玩伴)
變身老“玩”童,可愛老爸帶齣聰明孩子
玩物不“喪誌”,遊戲好處多\162
每天半小時,爸爸是孩子最渴望的玩伴\166
欣賞遊戲,會玩也是孩子的能力\170
怎樣和孩子玩,你知道嗎?\174
遊戲益智,棋類遊戲不可少\178
開發智力,小小撲剋就可以\182
遊戲協調手腦,彆拒絕孩子手裏的積木\186
電子遊戲,每天10分鍾就可以\190
休閑時刻長見識,讀書閱報看電視\194
親子時刻彆偷懶,《爸爸去哪兒》教你戶外遊\198
第七章 (關鍵詞:授技能)
種植智慧,遠勝於給孩子留下財富
培養興趣,熱情完勝被動學習\204
建立學習動機,主動學習效率更高\208
嗬護好奇心,好奇的背後是求知的欲望\212
糾正心態,高能比高分更重要\216
學習不是贏過他人,而是戰勝自己\220
提高記憶力,讓孩子學習不費力\224
珍惜時間,教孩子高效用時\228
啓發思考,好問題和好答案同樣重要\232
第八章 (關鍵詞:傳力量)
堅強必修課,“硬漢”爸爸教齣心靈強健孩子
“樂天派”王嶽倫,養育快樂小天使\238
自信勇敢,老爸就是孩子膜拜的英雄\242
不怨天尤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246
《爸爸去哪兒》明星下鄉,你的孩子也應適當吃點苦\250
“石頭”帶傷上陣,意誌堅強賽郭濤\254
失敗不可怕,毅力寶貝敢重來\258
果敢決斷,猶豫的腳步走不齣精彩\262
第九章 (關鍵詞:育性情)
陶冶性情,孩子的一生從容而快樂
不抱怨,不為無法改變的事情而煩惱\268
教孩子不生氣,好爸爸培育“快樂小天使”\272
心胸豁達,寬容的孩子更幸福\276
伸齣友愛之手,元氣少女田雨橙獲贊\280
看淡財富,享用但不為之所纍\284
增強適應力,孩子到哪都快樂\288
適當拒絕,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角\292
Kimi落水忙自嘲,幽默的人生不苦情\296
目 錄
第一章 (關鍵詞:展愛心)
有愛纔是“山”,忙爸爸牢記“愛”原則
父愛是不可替代的優質成長因素\002
“嚴父”過時,有愛纔“man”\006
好爸爸有“三愛”——愛傢、愛妻、愛孩子\010
愛重在實踐,彆總開“空頭支票”\014
細節體現愛,林誌穎變身“奶爸”\018
愛是不粗暴,郭濤要做“慈祥的父親”\022
第二章 (關鍵詞:拼時間)
彆讓孩子總問“爸爸去哪兒”
忙裏抽閑,彆讓孩子等待24小時\028
齣差在外,和孩子的互動不可少\032
見縫插針,陪孩子怎能“明日復明日”\036
不應酬、不補課,周末帶孩子放飛心靈\040
寶貴時間用對地方,孩子的重大時刻彆錯過\044
學《爸爸去哪兒》,巧心安排陪寶貝\048
第三章 (關鍵詞:立榜樣)
身教勝言傳,優質老爸的孩子有好習慣
孩子愛模仿,林誌穎變身“超級偶像”\054
挖掘善良本質,奠定孩子的品行基礎\057
傢事身體力行,不做甩手掌櫃\061
居傢從儉,孩子不嗜鋪張浪費\065
言行一緻,誠信的孩子人緣好\070
做事專注,給孩子一個高效人生\074
拒絕威脅和苛刻,收獲寬容隨和的孩子\078
日省吾身,彆讓孩子復製你的壞習慣\082
第四章 (關鍵詞:給空間)
忙裏偷“懶”,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
“懶”郭濤,養齣勤勞獨立小石頭\088
適時“使壞”,不幫孩子解決睏難\091
學會放權,讓孩子隨自己的心行動\095
小事轉交孩子做,激發潛力就靠它\099
給孩子製定規則,但要鬆緊適度\103
給孩子一個負責任的空間\107
充分信任,給孩子足夠的施展空間\111
天高任“子”飛,不設過高希望\115
第五章 (關鍵詞:交朋友)
亦父亦友,忙爸爸和孩子溝通零距離
放低姿態,和孩子平等相處\120
充分尊重,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124
學會傾聽,給孩子真實錶達的機會\129
換位思考,孩子的世界其實並不“幼稚”\133
用心溝通,談話不在數量在質量\137
張亮天天融洽相處,父子變“鐵哥們”\141
同樂同憂,朋友的真諦是分享\145
“友情”貴對等,老爸錯瞭也要真誠道歉\149
寓理於事,好爸爸談“情”不說教\153
親身示範,在交往中告訴孩子怎樣交朋友\156
第六章 (關鍵詞:當玩伴)
變身老“玩”童,可愛老爸帶齣聰明孩子
玩物不“喪誌”,遊戲好處多\162
每天半小時,爸爸是孩子最渴望的玩伴\166
欣賞遊戲,會玩也是孩子的能力\170
怎樣和孩子玩,你知道嗎?\174
遊戲益智,棋類遊戲不可少\178
開發智力,小小撲剋就可以\182
遊戲協調手腦,彆拒絕孩子手裏的積木\186
電子遊戲,每天10分鍾就可以\190
休閑時刻長見識,讀書閱報看電視\194
親子時刻彆偷懶,《爸爸去哪兒》教你戶外遊\198
第七章 (關鍵詞:授技能)
種植智慧,遠勝於給孩子留下財富
培養興趣,熱情完勝被動學習\204
建立學習動機,主動學習效率更高\208
嗬護好奇心,好奇的背後是求知的欲望\212
糾正心態,高能比高分更重要\216
學習不是贏過他人,而是戰勝自己\220
提高記憶力,讓孩子學習不費力\224
珍惜時間,教孩子高效用時\228
啓發思考,好問題和好答案同樣重要\232
第八章 (關鍵詞:傳力量)
堅強必修課,“硬漢”爸爸教齣心靈強健孩子
“樂天派”王嶽倫,養育快樂小天使\238
自信勇敢,老爸就是孩子膜拜的英雄\242
不怨天尤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246
《爸爸去哪兒》明星下鄉,你的孩子也應適當吃點苦\250
“石頭”帶傷上陣,意誌堅強賽郭濤\254
失敗不可怕,毅力寶貝敢重來\258
果敢決斷,猶豫的腳步走不齣精彩\262
第九章 (關鍵詞:育性情)
陶冶性情,孩子的一生從容而快樂
不抱怨,不為無法改變的事情而煩惱\268
教孩子不生氣,好爸爸培育“快樂小天使”\272
心胸豁達,寬容的孩子更幸福\276
伸齣友愛之手,元氣少女田雨橙獲贊\280
看淡財富,享用但不為之所纍\284
增強適應力,孩子到哪都快樂\288
適當拒絕,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角\292
Kimi落水忙自嘲,幽默的人生不苦情\296
精彩書摘
第一節忙裏抽閑,彆讓孩子等待24小時
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就像一條龍,既神氣,又神秘,有一股讓人崇拜的力量。不過,爸爸這條龍,也有他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常常“見首不見尾”。很多孩子在長大後,迴憶起自己的童年,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媽媽陪我的時間很多。至於爸爸,經常在外麵忙,有時一天也見不上一麵。某網站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幾乎有一半以上的爸爸每天陪孩子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隻有10%的爸爸能夠每天陪孩子2小時以上。
對於這個現狀,爸爸們韆萬不要說“我很忙”“媽媽陪著也一樣”。孩子對爸爸的依賴和嚮往,從1歲前就已經開始瞭,這時他們會追尋爸爸的身影、捕捉爸爸的聲音;3歲前,孩子雖然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強,但爸爸的存在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這時他們往往對和爸爸的交流非常感興趣;而到瞭3歲之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加強,並開始模仿父母的行為,這時如果孩子缺少和爸爸的交流,情感就很容易發生異化,孩子可能過於依賴媽媽,或者開始産生叛逆行為。
總之,對於孩子來說,爸爸的陪伴是絕對不能缺少的。爸爸們在工作上多消耗的那些時間,在應酬上多付齣的精力,都是在侵蝕對孩子的愛,無論這些能帶給傢庭多少財産,都無法彌補孩子在教育中的缺失。因此,爸爸們要督促自己早迴傢、多陪孩子,彆讓孩子在等待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把應酬減半,將時間留給孩子
《窮爸爸,富爸爸》裏有這樣一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而如今,很多爸爸理解的成功或許有所偏頗,認為事業上無止境地追求成就纔能算是成功。但如果你認真問問自己,存摺上的數字和擁有一個優秀的、和自己感情很好的孩子哪個更重要,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既然如此,爸爸們就盡量不要讓自己那麼忙,除瞭正常的工作時間之外,把一些沒有必要的應酬適當推掉一些。你要相信,真正有價值的生意和值得深交的朋友,不會因為應酬的減少而失去。當你真的把這些時間用在陪伴孩子身上時,你會發現它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爸爸去哪兒》幾期節目錄下來之後,每位忙碌的明星爸爸都發齣瞭類似這樣的感慨:“我從來不知道寶貝對我的感情是這樣的。”“我沒想過孩子心裏能如此為我著想。”“我原來不瞭解他的地方有這麼多。”“和寶貝在一起比什麼事業上的成功都重要。”
這些就是忙爸爸們平時因為過多的工作和應酬所失去的東西。當你若乾年後迴顧時,你會發現銀行裏的存款帶給你的成就感,要比和寶貝相處的迴憶廉價得多。為瞭不使將來後悔,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推掉一些沒必要的飯局、娛樂吧。應酬都是浮雲,迴傢陪孩子纔是真理。
每天陪伴孩子至少1小時
如果爸爸實在忙,那麼建議每天陪孩子的時間也不要少於1個小時。對於忙碌的爸爸來說,在外紛雜的事務會填滿自己的腦袋,但在傢的孩子卻有大把的時間來思念爸爸。爸爸們在不斷推遲迴傢時間的時候,也許沒有想到,孩子從天亮等到天黑,再等到睡著,醒來依然沒有看到爸爸是怎樣失望的心情。長此以往,父愛缺失癥發生在孩子身上可能就不意外瞭。因此,建議爸爸們無論多忙,都將這一條當作自己的“鐵律”,那就是每天至少陪伴孩子1小時。
當然,這1小時不能是爸爸人在傢就可以瞭,或者抱著孩子看看電視就可以,這樣是達不到教育孩子和培養感情的良好效果的。這1個小時,必須是爸爸專心陪伴孩子的高效率的1小時。
在這1小時中,建議爸爸和孩子交替著做以下事情:
1.和孩子聊天。可以是談心,也可以是天南海北地談時事,也可以是教孩子知識,甚至可以是互相講笑話。隻要在溝通過程中,爸爸是專心在傾聽孩子、迴應孩子,這種溝通就是非常有益的溝通;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和爸爸溝通的樂趣,感受到爸爸的言語之中傳遞齣來的力量,當然最重要的是爸爸對自己的愛。
2.和孩子玩遊戲。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爸爸和孩子一起動手,而不是扔給孩子一套玩具,讓他自己玩。爸爸和孩子一起研究玩法、一起動手完成、一起比賽,這會帶給孩子莫大的樂趣。
3.帶孩子外齣娛樂或者運動。爸爸是傢中與外界接觸較多的人,總能帶迴來很豐富的信息。如果爸爸也能經常將孩子帶齣去,看個有趣的電影,進行一場酣暢淋灕的運動,相信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非常開朗、積極的人。
陪伴孩子,不要拆東牆補西牆
有些爸爸經常苦於在職場、生意場中脫不開身,於是,為瞭彌補平時無法陪伴孩子的缺失,經常企圖在周末的時候一並補迴來。即使爸爸在周末花費的親子時間要超過每天1小時的總數,但效果卻遠遠不及每天定時陪伴孩子。這和每天的記憶方式有些類似,每天都花一點時間去背、多背幾次,記憶效果比花一整塊時間去背要好得多。孩子每天接觸到爸爸,即使時間不那麼長,但他的心裏每天都會是踏實的,是感受到被愛的,這遠比爸爸有空瞭再去陪他要令他快樂得多。
所以,爸爸陪孩子,彆企圖省事,拆東牆補西牆。要知道,在孩子心中,有些牆拆瞭就永遠也補不上瞭。
【忙爸爸一分鍾教子金句】
我們決心利用每天晚飯後30分鍾與孩子進行交流,打開女兒已關閉的心靈之窗。30分鍾,在人生的旅途中不過是短暫的瞬間,但對於我們的傢庭來說,就顯得無比重要。它讓我們學會瞭溝通與理解,更讓我們拋棄瞭煩惱和憂愁。
——教育傢陳佩倫
……
前言/序言
隨著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熱播,人們開始將“爸爸該當起教育孩子的任務嗎”這一話題提到瞭桌麵上。這是長期掌管教育事務的媽媽們在抗議嗎?不是。這是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瞭爸爸在教育孩子中顯示齣來的必要性和優勢。
《爸爸去哪兒》的主題麯中有這樣一句:“我的傢裏,有個人很酷。”著名心理學傢格爾迪曾說:“父親的齣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彆的力量。”這裏說的爸爸“很酷”、很“特彆”,其實就概括瞭爸爸在教育中所呈現的特點和優勢。
傳統傢庭中,大多是媽媽擔任教育孩子的事務。一方麵由於女人天性細膩,又長期負責韆頭萬緒的傢務,所以,女人在教育過程中顯現齣來的更多是事無巨細的操心、關懷備至的嗬護;另一方麵,她們對孩子的要求,可能更多在於讓孩子遵守傢庭秩序,如講衛生、聽大人的話等。母愛之於孩子像一條綿長的河流,不斷地灌溉孩子這棵小樹苗,給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而在柔軟的母愛之外,孩子缺少的果敢、堅強、樂觀、豁達等品質,則等待著父愛來填補。爸爸是傢庭中力量的代錶,他總是那麼堅強,常能讓孩子感受到一股強有力的力量;他也是“粗心”的代名詞,在關懷孩子上做得不足,但也很少會挑剔孩子;他像一個威武的雄獅,自信、勇敢、豪爽,總能以一種特彆的方式激起孩子的興奮;他有時還像一個大男孩,愛玩、會玩,和孩子玩起來也總是不相讓……而正是爸爸的這些特點,讓孩子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感染到他的力量和自信,被他的豪爽和幽默打動,會因為他的“不相讓”而更懂人生的規則,在不被包容的特殊環境下快速成長。爸爸賦予孩子的這些品質,是其他傢庭角色賦予不瞭的,也是孩子必不可少的。
然而,由於社會分工的不同,絕大多數的爸爸長期處於工作狀態,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時間寥寥可數。我國的一項調查顯示:50%的爸爸一天之中與孩子互動的時間不到1小時;30%以上的爸爸忙於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對孩子的教育;20%以上的爸爸認為陪伴孩子不重要。這種爸爸很少陪伴孩子的現狀,直接導緻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傢庭的孩子正在遭遇“父愛缺失”。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父親節演說時說:“父愛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無力填補。”這也給所有的父親敲響瞭警鍾:無論工作多忙,都要抽時間來陪伴和教育孩子。
不過,或許就像《爸爸去哪兒》中幾位非常忙碌的明星爸爸一樣,長期不和孩子相處的爸爸們,在突然間與孩子長時間接觸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對孩子其實並不瞭解,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和關心孩子。於是,為瞭讓爸爸對孩子有更好的瞭解,我們編撰瞭這本《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針對那些平時無暇與孩子相處的老爸們。這本書介紹瞭孩子各年齡段的身心特點,闡述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從爸爸那裏吸收的品質、素質,以及爸爸怎麼做纔能最好地將愛和教育傳遞給孩子。
在這本書中,我們結閤當下熱點,加入瞭很多時下熱門話題中的事例和元素,吸收瞭很多節目中很好的教育方式。天下父愛都是一樣的,爸爸在讀明星的親子故事、感受他們的父愛時,也會學到很多更具技巧、更符閤孩子特點的教育方法。另外,我們還在本書中加入瞭大量真實、科學的數據以及經典的案例,還有教育專傢和心理學傢總結齣來的諸多理論。
匯總種種,都是為瞭讓天下的爸爸們更好地愛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是爸爸生命中最好的禮物,而爸爸對孩子優質的教育,則是爸爸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祝願天下所有的爸爸和寶貝,都能在濃濃的愛中,活齣各自的精彩!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一份穿越時空的溫情邀約 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洪流中,我們仿佛被推入瞭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事業的戰場、傢庭的瑣事、人際的應酬,無不占據著我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徵途中,有多少父親,在付齣的同時,也悄悄地在孩子成長的足跡旁留下瞭遺憾的背影?《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並非一本教你如何“拼齣”一番事業的指南,也不是一本詳述育兒技巧的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份穿越時空的溫情邀約,邀請每一位父親,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之間那份最珍貴、也最易被忽略的聯結。 這本書,如同一個老朋友在你耳邊輕聲細語,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空洞的說教,隻有那些觸動心靈的真實故事、感同身受的睏惑、以及迴歸初心後豁然開朗的頓悟。它不提供“萬能鑰匙”,卻能在你心中播下“如何成為”的種子。它不承諾立竿見影的效果,卻能引領你踏上一條持續滋養、溫暖而有力量的父子(女)關係之路。 第一章:父愛,在時光的縫隙裏閃光 我們常常會將“成功”與“付齣”劃等號,以為隻要在事業上披荊斬棘,就是對傢庭最好的迴報。然而,這種“成功”的定義,往往忽略瞭孩子們最純粹的心聲。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能提供物質保障的父親,更是一個能分享他們喜怒哀樂、傾聽他們小小煩惱、並給予他們堅定支持的“爸爸”。 這一章,我們將一同走進那些被工作占據的父親們的生活片段。清晨,當鬧鍾還在沉睡,他已奔赴戰場;深夜,當傢人早已進入夢鄉,他還在燈下奮筆疾書。他的身影,常常是匆忙而模糊的,他的聲音,可能隻剩下疲憊的晚安。然而,在這忙碌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渴望?渴望在孩子睡前,能講一個故事;渴望在周末,能陪他們去公園;渴望在他們取得一點點進步時,能竪起大拇指,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我們會看到,即使是短暫的陪伴,也能在孩子的心田種下深深的愛意。一個父親,即便在齣差途中,也能抽空打一個視頻電話,聽聽孩子今天學瞭什麼新單詞;一個父親,即使加班到很晚,也能在迴傢後,彎下腰,認真地聽孩子描述學校裏發生的一件“大事”。這些看似微小的瞬間,卻如同點點星光,照亮瞭孩子成長的道路,也為父親自己留下瞭溫暖的迴憶。 這一章,旨在喚醒父親們內心深處對於“參與”的渴望。我們不是要你放棄事業,而是要你重新思考“平衡”的意義。當你在事業的巔峰迴首時,你希望看到的是被金錢堆砌的成就,還是被愛與溫情浸潤的親情?父愛,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在你生活的點滴之中,在你願意為之停留的每一個瞬間裏,悄然閃光。 第二章:時間,父愛最忠實的盟友與殘酷的對手 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最容易被我們浪費的資源。在“再忙”的標簽下,時間仿佛成為瞭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將父親與孩子的生活隔離開來。我們總是說“沒時間”,卻很少停下來思考,“沒時間”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不願意”或者“不知道如何”? 這一章,我們將深入探討時間與父愛的關係。我們會分享一些父親們如何巧妙地利用碎片化時間,與孩子建立聯結的故事。比如,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給孩子講個睡前故事的片段;利用午餐的間隙,給孩子發去一個鼓勵的錶情包;利用睡前的片刻,和孩子聊聊一天的趣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能有效地填補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關注和愛。 同時,我們也會剖析那些“忙碌”背後可能存在的陷阱。是不是因為我們習慣瞭將時間完全投入到工作,而忽略瞭傢庭的“時間成本”?是不是因為我們過度依賴電子産品,而將本該屬於孩子的陪伴時間,拱手讓給瞭屏幕?本書不會責備,而是邀請你一同去發現,去覺察,然後去做齣調整。 我們會提齣一些關於“時間管理”的全新視角,並非教你如何提高效率,而是教你如何“優先”和“取捨”。當孩子遞給你一張稚嫩的畫作,你是否會放下手中的工作,認真地欣賞?當孩子邀請你參與一場小小的傢庭遊戲,你是否會放慢腳步,享受其中?時間,的確是殘酷的,它悄無聲息地流逝,帶走瞭童年的純真,也可能帶走親情的溫暖。然而,時間,又是父愛最忠實的盟友,隻要你願意,就能在這流逝的時間裏,刻下深刻的父愛印記。 第三章:溝通的藝術,讓“懂”成為父愛的底色 “爸爸,你為什麼總是這麼忙?”“爸爸,我作業錯瞭,你能不能看看?”“爸爸,我今天在學校……” 孩子們的語言,簡單而直接,卻常常在父親忙碌的身影和心不在焉的迴應中,漸漸沉默。溝通,是父愛最直接的錶達方式,也是最容易産生誤解的環節。 這一章,我們將聚焦於父子(女)溝通的藝術。我們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溝通技巧,幫助父親們更好地理解孩子,也讓孩子更願意嚮父親敞開心扉。比如,如何做一個積極的傾聽者,不打斷,不評判,而是用眼神和肢體語言錶達關注;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解釋復雜的問題;如何巧妙地引導孩子錶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我們會探討那些“沉默的溝通”:一個擁抱,一個拍肩,一個鼓勵的微笑,這些非語言的信號,有時比韆言萬語更能觸動孩子的心靈。我們會分享如何放下父親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態與孩子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傾聽他們的秘密。 同時,我們也會關注那些“無效的溝通”。當父親的一句“彆哭瞭,這點小事算什麼”,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否定;當父親的“我都是為你好”成為口頭禪,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被束縛。本書旨在幫助父親們走齣這些溝通的誤區,用真誠、耐心和愛,搭建一座連接心靈的橋梁。讓“懂”成為父愛的底色,讓孩子知道,無論何時何地,都有一個父親在認真地傾聽、理解和支持他們。 第四章:言傳身教,比任何道理都更有力量 “爸爸,你能不能少玩點手機?”“爸爸,你答應我的事情,什麼時候做到?” 孩子們是天生的模仿者,他們通過觀察父親的行為,來塑造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父親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深刻的課堂。 這一章,我們將深入探討言傳身教的力量。我們不會講一些空泛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展示父親的行為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比如,一個熱愛閱讀的父親,即使再忙,也會在睡前翻幾頁書,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對書本産生興趣;一個堅持鍛煉的父親,即使工作再辛苦,也會抽齣時間去跑步,孩子看到父親的堅持,也會學會自律;一個懂得感恩和分享的父親,即使生活不盡如人意,也會用積極的態度麵對,孩子也會學會樂觀和善良。 我們會鼓勵父親們反思自己的行為:你的生活方式,你的處事態度,你的道德底綫,是否是你希望孩子學習的?你是否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某些負麵情緒,傳遞給瞭孩子? 本書不是要求你成為一個完美的榜樣,而是鼓勵你成為一個“真實的”、“努力的”父親。你的每一次堅持,每一次努力,每一次改正錯誤,都是在為孩子樹立榜樣。你的言行,比任何理論都更有說服力,它會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勇氣和責任的種子。 第五章:重拾童心,父愛最純粹的形態 我們常常感嘆孩子們的純真和快樂,卻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丟失瞭那份寶貴的“童心”。忙碌的生活,讓我們變得世故、焦慮,甚至有些疲憊。然而,當父親們願意放下身段,重拾童心,那份純粹的父愛,便能找到最自由的錶達方式。 這一章,我們將邀請父親們一起,重新感受童年的美好。或許是一次簡單的角色扮演,讓父親變身孩子心中的英雄;或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水仗”,讓笑聲充斥整個傢;或許是陪孩子一起搭建一個夢想中的城堡,用積木和想象力構建世界。 我們會分享一些父親們如何利用創意和樂趣,將日常變得充滿驚喜。一個“尋寶遊戲”可以變成一次傢庭探險;一次“睡前故事會”可以變成一場奇幻的旅行。當父親們能夠放下“大人”的包袱,以孩子般的熱情投入其中,那份親子之間的互動,將變得無比自然和快樂。 重拾童心,並非是幼稚的錶現,而是父愛最純粹、最有生命力的形態。它讓溝通變得輕鬆,讓陪伴變得有趣,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溫暖和活力。當你的孩子迴頭看,他們會記得的,不隻是你給瞭他們什麼,更是你和他們一起度過的,那些充滿歡聲笑語、充滿愛與奇跡的時光。 結語:一場關於愛的馬拉鬆 《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它是一場關於愛的馬拉鬆,需要你用耐心、用智慧、用行動,去持續地奔跑。這本書,希望成為你在人生賽道上的一個溫暖的加油站,在你感到疲憊時,給你力量;在你感到迷茫時,給你方嚮;在你迴首往事時,讓你覺得,無論多忙,你都曾努力過,都曾做過一個好爸爸。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承諾,一份對孩子,也對自己,關於愛的承諾。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父愛的獨特韻律,用最真誠的心,去澆灌,去守護,去讓這份父愛,在時光的長河中,永遠閃耀著溫暖而堅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