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教程:
本书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团队编著而成,该课程是国内首批的国家精品课程。本书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第2版)》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第2版)》3本配套教材同时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该教材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国防科技大学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和科研的丰富积累。本书内容新颖、充实,结构清晰、完整,文字通俗、简洁。各章按教学指南、主要内容、例题、习题及参考答案4个部分。教学指南对每一章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理清学习的重点、要点、难点和范围。主要内容包括每一章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等内容摘要,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检查每一章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例题对课程中的典型习题进行指导性分析,重在题目类型、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要点,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一部分的内容对照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检查自己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解题能力。
总之,该教材内容先进、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语言流畅、通俗易懂、难度适中,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谨性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系统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配套的教学资源丰富,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该教材是多年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在全国高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l 国内第1门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精品课的教学和习题指导教材,充分结合了作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
l 本书作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配套教学用书,各章按教学指南、主要内容、例题、习题及参考答案4个部分组织。
l 内容的可读性好,语言简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l 适合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本科生及研究生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材。
教学资源:
l 《计算机体系结构(第2版)》: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指定教材,同时也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通用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本书重点论述了现代大多数计算机都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思想、结构和方法等。同时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计算机系统结构高水平教材。
l PPT电子课件:主教材配套的PPT电子讲稿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
l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考虑到完成实验的工作量,我们选择32位DLX结构的处理器作为实验对象,因为DLX指令系统具有规整、简洁等优点,且具有开源的模拟器和编译器等软件工具供大家使用。除了包含流水线、指令级并行、cache等经典实验内容外,本书还特别面向指令集的设计与优化专门设计了实验。
本书是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优秀教材,配套教学资源丰富。本书的PPT电子课件、实验模拟程序等,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官网下载。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配套教学用书。各章包括教学指南、主要内容、典型题目解析、习题及习题解答4个部分。教学指南对每一章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理清学习的重点、要点、难点和范围。主要内容包括每一章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等内容摘要,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检查每一章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例题对课程中的典型习题进行指导性分析,重在题目类型、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要点,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一部分的内容对照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检查自己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解题能力。
本书是教师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参考用书。
张春元,1996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973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型号项目及企业合作等2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已获授权专利10项。主讲过10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讲人之一,撰写教材3本,其中《计算机体系结构》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发表教学研究文章10余篇,主编出版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实践与探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次。
罗 莉,1997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原理”主讲人之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高性能计算机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该团队获“军队首届科技创新群体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SOC设计技术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型号项目等20余项。近五年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教材三本,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获国家授权专利3项。
肖晓强,2000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军队专业技术三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军队育才奖银奖获得者,“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多个期刊的审稿人。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原理”主讲人之一,先后为本科生主讲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原理与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等8门本科课程,为研究生主讲了“系统模型与模拟”课程。已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原理与设计》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本科教材和3部教学辅导书。主要从事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网络可靠性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车载网络、网络性能参数测量、可靠性分析以及计算机建模与仿真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近年来,在国际会议、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第1章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1
1.1教学指南/1
1.2主要内容/1
1.2.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2
1.2.2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7
1.2.3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分析/14
1.2.4基本的可靠性模型/19
1.3典型题目解析/20
1.4习题及习题解答/21第2章指令系统/30
2.1教学指南/30
2.2主要内容/30
2.2.1指令系统的分类/30
2.2.2寻址方式/32
2.2.3指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34
2.2.4指令系统的发展和改进/37
2.2.5操作数的类型和大小/41
2.2.6MIPS指令系统结构/42
2.3习题及习题解答/47第3章流水线技术/52
3.1教学指南/52
3.2主要内容/52
3.2.1流水线的基本概念/52
3.2.2MIPS的基本流水线/56
3.2.3流水线中的相关/65
3.2.4流水线计算机实例分析
(MIPS R4000)/79
3.2.5向量处理机/84
3.3典型题目解析/85
3.4习题及习题解答/88第4章指令级并行/92
4.1教学指南/92
4.2主要内容/92
4.2.1指令级并行的概念/92
4.2.2指令的动态调度/95
4.2.3控制相关的动态解决技术/103
4.2.4多指令流出技术/109
4.3典型题目解析/113
4.4习题与习题解答/119第5章存储层次/130
5.1教学指南/130
5.2主要内容/130
5.2.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30
5.2.2Cache基本知识/134
5.2.3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144
5.2.4减少Cache失效开销的方法/153
5.2.5减少Cache命中时间的方法/159
5.2.6主存/164
5.2.7虚拟存储器/167
5.2.8存储层次实例/173
5.3典型题目分析/176
5.4习题及习题解答/184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190
6.1教学指南/190
6.2主要内容/190
6.2.1存储设备/190
6.2.2I/O系统的性能分析/197
6.2.3I/O系统的可靠性/200
6.2.4RAID技术/201
6.2.5总线技术/205
6.2.6通道技术/207
6.2.7I/O系统性能与操作系统的
关系/211
6.3典型题目分析/212
6.4习题及习题解答/212第7章多处理机/218
7.1教学指南/218
7.2主要内容/218
7.2.1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218
7.2.2多处理机中的存储器一致性/221
7.2.3对称式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中的
监听协议/222
7.2.4分布式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中的
目录协议/224
7.2.5静态互联网络与动态互联网络/226
7.2.6同步/231
7.3典型题目分析/233
7.4习题及习题解答/234第8章机群计算机/240
8.1教学指南/240
8.2主要内容/240
8.2.1机群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41
8.2.2机群的特点/241
8.2.3机群的分类/241
8.3习题及参考答案/242参考文献/244
本书是与王志英主编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中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主教材)一书完全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参考用书。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主要讨论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涉及较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方向,由于多种原因,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认为学习的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本书根据作者数十年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科研和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整理编写而成,也是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小组多年教学的工作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满足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师的需要。本书的使用将有助于教师对主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便于学习,书中每一章都按教学指南、主要内容、典型题目解析、习题及习题解答四个部分进行组织。作为第2版,本书在内容上依据主教材的变化,进行了更新和增加。
考虑到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应该是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师和学习相应课程的学生,所以在本书每一章的最后一节给出了主教材中全部习题的详细解答,以供讲授、辅导和练习时参考。要注意的是,有些习题的答案并不唯一,设计也不一定最优,读者可以根据解题思路自己解答,不要受到参考答案的限制和束缚。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材在国内已经出版有多种,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面向学生的学习指导用书,但目前还没有见到有针对主讲和辅导教师编写的教师用书面世,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相信它会为广大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提供有益的帮助。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提倡仅仅简单地查阅这一部分的内容,核实自己练习的正确性,而是要给自己留下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其实是否给学生提供习题的详细解答,一直是教育界颇有争议的问题,除了考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因素,如何保持练习题的生命周期也是教师们经常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设计一套较满意的习题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工作,而一旦公布习题详细解答,将导致练习题的生命周期缩短。由于时间的原因以及个人的水平限制,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6年5月
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
我在考虑是否购买《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与习题指导(第2版)》时,非常关注它对于初学者是否友好。计算机体系结构往往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比较难啃的骨头之一,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抽象的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比较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复杂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堆砌晦涩的定义。比如,在介绍流水线技术时,是否能通过生动的比喻或者流程图来帮助我理解其工作原理?在讲解缓存一致性问题时,是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此外,习题部分是否也考虑到了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是否有难度梯度?一些基础的计算题,一些概念辨析题,以及一些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设计题,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不同阶段的学习者都能从中获益。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入手。
评分拿到这本《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与习题指导(第2版)》后,我最先关注的是它在理论讲解之外,是否能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实践指导。从目录上看,习题部分占有相当的篇幅,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计算机体系结构这类课程,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应用,很容易流于空泛。我希望这本习题指导能够涵盖从基础概念的理解性题目,到更具挑战性的设计类、分析类题目,能够真正帮助我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另外,我还在寻找是否配有详细的答案解析,或者至少是关键步骤的提示。对于学习者来说,知道答案固然重要,但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更是关键。如果习题部分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提升,能够成为我复习和备考的得力助手。
评分对于《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与习题指导(第2版)》这本书,我主要看重的是它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平衡。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分支众多的领域,从底层硬件的设计,到上层的软件交互,都包含其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有限的篇幅内,既覆盖到核心的知识点,例如指令集架构、流水线技术、存储体系、I/O系统等,又能够适当地拓展到一些现代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如多核处理器、异构计算、并行处理等。同时,作为一本“教学与习题指导”,它的内容组织应该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大纲,提供清晰的知识脉络,帮助我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并不需要它成为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但它必须成为一个可靠的“知识导航仪”,能够指引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海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评分这本《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与习题指导(第2版)》的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廉价纸,厚度也适中,感觉可以经受住反复翻阅。打开书的时候,那种新书特有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情愉悦。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它的排版,字迹清晰,行距和字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拥挤或疲劳。章节的划分也很合理,标题醒目,方便查找和定位。虽然我还没深入学习,但随便翻了几页,感觉内容组织得很有逻辑性,从基础概念到进阶知识,循序渐进。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很用心,虽然我还没看懂它们具体代表的含义,但从视觉上看,都比较直观,应该有助于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这种细致的排版和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学术类书籍的专业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在品质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意思,整体色调偏向沉稳的蓝色,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书名《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与习题指导(第2版)》的字体选用了一种比较现代、清晰的无衬线体,重点突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这几个核心词汇,而“教学与习题指导”则稍显次要,但字体大小和颜色对比度适中,不至于被忽略。整体而言,封面信息传递得很到位,能够快速让目标读者了解这本书的主题。我还注意到,封面上似乎有一些抽象的图形元素,可能暗示着计算机内部的复杂结构或者数据流动的概念,这个设计小细节还是挺有意思的,能引发读者一些初步的联想。虽然我还没开始细读,但单从封面和排版来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谨且具有学术气息的。它不像一些入门读物那样花哨,而是更注重内容的实质性呈现。希望翻开书页后,里面的内容也能同样令人满意,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个相对抽象的学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