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是有趣的事: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馊了是豆汁;搁臭了,还可以做臭豆腐……’写作工坊有时候也如豆腐作坊:故事写得有头有尾,可以做小说;故事写得有声有色,可以做剧本;故事写残了,可以做散文;故事写没了,只剩下一些情绪,还可以做诗……”
创意写作,从故事开始。
《故事工坊/创意写作书系》通过工坊式写作课堂,对“讲故事”的技巧、方法、练习进行讲解,涉及虚构与非虚构类型的故事创作。写作工坊是一种源于美国、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作家培养机制,本书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对写作工坊的研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与训练模式。在工坊中,参与者们聚在一起研讨经典作品,也像研究经典作品一样研究自己的作品,每个人既是作家,又是读者。写作工坊并不教人如何写作,而是引导参与者一起思考:我的这个题目,如果是莫言,他会怎么写?如果是王安忆,她会怎么写?如果是李洱,他又会怎么写?而写作工坊希望让人知道的是:你要像你一样去写,写你知道的,发现你的声音,成为你自己。
《故事工坊/创意写作书系》正是循着这一思路,一步步展开了“故事材质”、“从开头到结尾”、“故事动力”、“悬念”、“讲故事的人”、“故事逻辑”、“故事类型”、“故事马甲”等几个部分,并附有设立写作工坊的实用性建议,带你展开自己的写作之旅。
前言
第一章 故事材质
第一节 故事材质
第二节 讲故事
工坊活动
第二章 从开头到结尾
节 “叙述可能之逻辑”
第二节 “从开头到结尾”
工坊活动
第三章 故事动力
节 冲突、人物结构及写作动机
第二节 故事动力设置
工坊活动
第四章 悬念
节 悬念的类别与作用
第二节 悬念设置
工坊活动
第五章 讲故事的人
节 眼睛、声音和位置
第二节 “聪明的被动”
工坊活动
第六章 故事逻辑
节 “情理”、“可然律”/“必然律”及“故事逻辑”
第二节 检验故事逻辑
工坊活动
第七章 故事类型
节 类型、成规与价值
第二节 类型化写作
工坊活动
第八章 故事马甲
节 故事马甲
第二节 适得其所
工坊活动
附 录
简谈创意写作工作坊
工坊活动小贴士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节奏控制”的讲解。很多时候,我们写的故事平铺直叙,缺乏高潮迭起的张力,不是因为情节不够好,而是因为节奏拖沓。作者用音乐理论来类比写作节奏,这一点实在是太绝妙了!他将情节的推进比作“小提琴的渐强音”,将关键信息的揭示比作“鼓点的骤停”。我以前总是写着写着就迷失在细节里,不知道哪里该快进,哪里该慢放。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直观的框架,让我学会如何“雕刻时间”。我甚至拿起我之前写的一个场景,重新阅读,然后对照书中的建议,尝试在脑海中给不同的句子分配不同的“时长”,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的语气是那种老派学者的严谨中带着对创作本身的无限热爱,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踏实和充满希望,它让你相信,写作不仅仅是天赋,更是一门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的精妙技艺。
评分我很少给一本书打这么高的分,但这本书实在太独特了。它不是那种强调“天赋论”的书,也不是那种把写作流程分解得像流水线一样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次对“想象力”的深度探险。我最喜欢它探讨“世界构建”的那几章。很多作者都会陷入到为设定而设定的误区,把大量的篇幅浪费在描述宏大的背景上,结果主角的行动反而变得苍白无力。这本书则巧妙地提醒我们,世界观的构建必须为人物服务。它用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了“环境如何塑造角色,角色又如何反作用于环境”这个核心命题。我读的时候,脑子里自动生成了无数个场景的画面,感觉就像是跟作者一起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语言风格上,它保持了一种成熟的、略带哲思的腔调,偶尔还会穿插一些文学典故,读起来韵味十足,绝非那种浮于表面的“速成宝典”可比。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渴望突破瓶颈的写作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醍醐灌顶般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真是令人惊喜!我原本以为它会是那种枯燥的写作技巧手册,充斥着各种教条和刻板的规则,但读完之后才发现我完全错了。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却句句珠玑。作者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写”,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引导你去思考故事的本质。特别是关于“冲突的层次感”那一部分,我以前总是写不出有张力的情节,这本书用生活中的小摩擦举例,一下子就让我茅塞顿开。它教会我的不是固定的公式,而是如何去观察生活,从日常的琐碎中提炼出戏剧性的火花。书中的排版也十分友好,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那些小小的“创作提示”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像黑暗中的一盏小灯,照亮我卡壳的思路。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开始拥有自己的声音和叙事方式。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用新学到的方法去重构我正在写的小说草稿了。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写作群里被安利的,当时大家都在抱怨“人物塑造”总是功亏一篑。我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态买了这本书,结果发现它在人物心理深度挖掘上做得极其到位。它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套“内向型人格特征清单”或者“外向型人格行为模板”。相反,它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去剖析了“动机的矛盾性”——人性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我们总是做着违背自己声称的目标的事情。书里有一段关于“英雄的阴影面”的论述,让我对我的主角有了全新的认知。我原本想塑造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但阅读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只有展现出他真实的恐惧和弱点,这个角色才能真正站立起来,拥有呼吸感。这种从“写故事”到“理解人”的转变,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文字流畅,逻辑清晰,节奏把握得极好,让你一页接一页地往下翻,根本停不下来。
评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面对空白页的恐惧是最大的敌人。我之前试过好几本书,要么是要求太高,让我望而却步;要么是过于简单,读完后感觉就像是看了一篇很长的博客文章。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安全地犯错”的写作环境。它鼓励实验,而不是惩罚失败。其中关于“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的章节,对我触动很大。它不是简单地教我们什么叫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限制,而是探讨了在特定情境下,哪一种视角能最大化读者的情感投入。书里还穿插了一些非常精彩的短篇范例,这些例子本身就具备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它们的结构是如此巧妙地服务于展示不同的叙事技巧。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拿到了一套精密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形状和用途的螺丝刀和扳手,我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用哪一个,而不是胡乱地敲打。强烈推荐给所有还在摸索自己风格的新手。
评分好看,图书馆借了看以后,决定买的,慢慢再看…………
评分练习部分还不错,理论、指导部分不太好。
评分方便快捷
评分没有200-100真不想买。
评分书印刷这些都比较好,就是有一本买重了。
评分很不错的书,大概翻看了一下才来评论,挺好的书,需要细致研读!
评分作者很好的表达了自己,可以当做一本科幻小说。
评分好书
评分凑齐一套,好好研习!!!中国小说很多,研究小说的书也很多,但这样直接教人写小说的就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