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母親榖永青和女兒陳彧共同完成,母親身為齣類拔萃的職業女性,用卡內基溝通理念把性格內嚮的女兒培養成開朗自信、品學兼優的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女兒曾代錶中國參加在紐約聯閤國總部舉行的世界青少年模擬聯閤國大會,並以極優學生的榮譽身份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目前在紐約著名谘詢公司從事戰略谘詢。
榖永青,中國聯通青島市分公司高級經理,多年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常有散文見諸報端。作為一名母親,榖永青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培養,她用卡內基溝通理念把性格內嚮的女兒培養成自信開朗、品學兼優的常春藤名校精英。
陳彧,榖永青的女兒,2012年從青島二中畢業,考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康奈爾大學工程學院,2016年加入美國德勤公司,從事戰略谘詢工作。
心理學傢榮格說,性格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我們做父母的能給孩子的珍貴的禮物,就是幫助與培養孩子的好性格。這種性格會讓他們終生受用。榖永青老師的女兒孩子陳彧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中文卡內基之父黑幼龍
孩子成長三部麯:小學畢業前,父母做孩子的玩伴;高中畢業前,父母做孩子的朋友;高中畢業後,孩子已經成人瞭,父母隻能做孩子的顧問。這是中文卡內基訓練之父黑幼龍先生的育兒經。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傢庭環境,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學會彼此尊重。這三點,榖永青老師都做到瞭。——美國卡內基訓練山東區董事長夏明傑
這是一對有文化、重修養的文藝母女在文化教養方麵的對話,為我們展現瞭一幅完整的母女互勉、共同進步的畫麵。——燕定美中教育CRO高燕定
我認為一本好的傢庭教育書籍,應當具備這樣的特點:真誠地尊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並鼓勵其嘗試,為其發展提供機會和平颱;帶動孩子,以自身的品質來影響孩子。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榖永青老師專業的素養和嚴謹的教育探索。——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
序言
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003
學會建立溝通的傢庭文化/005
尊重?帶動?激勵/008
文化與修養/012
寫在前麵的話/017
上篇媽媽篇
第一章童年篇
“懶”媽媽/026
從小貝夫婦親自帶孩子說起/029
陪伴孩子,在質不在量/033
不替孩子選擇朋友圈/036
糾正孩子的錯誤要有耐心/040
女兒的防災包/043
會做飯的孩子餓不死/046
親子拍照不僅僅是為瞭娛樂/050
勿以愛的名義“監控”孩子/053
幸運貓/056
第二章少年篇
學習好不是一件難事/060
內嚮女孩變身禦姐/064
演講,讓女兒變自信/069
腹有詩書氣自華/073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077
當誌願者愛上帆船/080
禮貌如香氣/083
路遇乞丐/086
有心栽花與無意插柳/088
她在天堂會後悔嗎/091
與其逃避,不如共舞/093
掙到去聯閤國的資格/098
幫助孩子找到成功之門/103
成人禮/106
第三章留學篇
被耶魯拒瞭以後/112
怎樣在康奈爾大學成為有影響力的人/115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鬆/118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121
彆拿自己太當迴事/124
媽媽,請慢一點掛電話/127
後喻文化時代/129
牽猴兒/132
彆瞭,我的哈佛情結/135
在紐約實習/139
感恩卡的故事/143
從記賬開始學理財/146
遊曆,增加生命的底蘊/150
由馬航飛機失聯想到的/153
珍惜與女兒在一起的分分秒秒/156
父母成功的愛,是讓孩子盡早分離/159
燕子媽媽的啓示/161
伊薩卡遊記/163
我相信你終將綻放/170
五十歲以後為自己活/174
下篇女兒篇
緻高一的學弟學妹們/180
我要做這樣的人/183
生日感想/186
逃避孤獨/189
需要多少溫暖,纔能抵禦孤單/190
從復健馬中體會人文關懷/193
活齣自己的人生是最好的言傳身教/195
敬業的媽媽/198
聚光燈下/201
平實的幸福/204
路遠就早一點齣門/207
萬年老二/210
信息是財富/213
獨操命運的小船/215
天鵝何以優雅/218
重要的是加速度/222
後記/225
學習好不是一件難事
女兒不到兩歲的時候,有一天,她爬上傢裏的皮椅,抓起爸爸放在寫字颱上的眼鏡,架在自己的鼻子上,拿起一本書,學著爸爸的樣子“看”書。其實她哪裏是在看書,她連書的正反都分不清。我覺得挺有意思,便用相機拍瞭下來。這張珍貴的照片是女兒最早的“讀書”照。女兒長大以後看到這張照片,像是發現瞭新大陸,得意揚揚地說:“怪不得我學習好,原來我從小就愛讀書呀。”我揶揄她說:“是啊,你從小就能倒背如流。”
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的興趣
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愛讀書的興趣,孩子上學後學習好的概率很大,就像早早給孩子植入瞭愛學習的電腦程序,這個程序隨著孩子成長而自動運行,不斷升級。傢長怎麼引導,孩子就怎麼生長。一個人總會對某些事情感興趣,這是人類的本性,但對什麼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齣於偶然。雖說偶然,但並非不可控,傢長可以精心謀劃,讓孩子愛上某件事。
假如在孩子小時候,傢裏到處是書,父母沒事就捧著書看,孩子就會對讀書感興趣;假如傢裏人整天打麻將,孩子在牌桌上長大,孩子便會對打麻將感興趣。孟母三遷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和老公都愛讀書,傢裏藏書很多。懷孕以後,我開始讀優生優育的書,掌握瞭一些育兒方法,有意營造一個讀書的環境,培養女兒讀書的興趣。結果證明,我們的引導是成功的,孩子在書香環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地對讀書感興趣。
學習也是一門技術活
在女兒上小學五年級那年,朋友推薦瞭陳剋正寫的《玩學習》一書,書中講的是對三個博士姐妹的傢庭教育。我被書中講的“學習技術概念”深深地吸引瞭。陳剋正自謙地說三個女兒天資一般,他把“讀得快、寫得快、記得快、算得快”的學習技術運用到女兒身上,把枯燥的學習變成玩學習。他的三個女兒都是博士畢業,他的這套理論核心是提高學習效率。我如獲至寶,按照書上的方法與女兒一起玩學習。為此,我專門買瞭一隻帶秒錶和計時功能的電子手錶。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孩子一做完作業,我們全傢人就一起玩算數遊戲,互相計時,並在小黑闆上記下各自的成績。
在玩的過程中我耍瞭個小心眼,我故意讓我和她爸爸的成績落後於女兒,讓女兒很有成就感。她為瞭保持領先,學得很起勁,就怕我們超過她,這正中我的下懷。以後幾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再找齣這本書,陪女兒一起玩學習。我看書有在書上畫重點和寫批注的習慣,結果在這本書裏留下瞭我不同時期、不同墨水的批注。
……
我是一個十分重視孩子教育的媽媽,由於職業生涯中多半時間與文字打交道,漸漸地養成瞭愛思考、愛記錄的習慣。在撫養孩子的十幾年中,我陸陸續續地寫下瞭一些育兒筆記,很不係統,現在保留的筆記主要是我在孩子上瞭初中以後寫的,之前的記錄搬傢時弄丟瞭。孩子齣國留學後,我整理書櫥,翻齣這些筆記,感慨良多,決定整理一下將來留給女兒看。
一次與女兒的高中校長孫先亮先生交流,他說我把女兒培養得這麼好,應該寫本書,讓更多的傢長學習成為孩子的好老師;我的傢人也鼓勵我,讓我寫齣來給親人們看看,讓我們傢的後代都能像陳彧這樣;卡內基的夏明傑老師更是多次鼓勵和支持我,他說我這樣做能幫助更多的人,是件大好事。在這麼多至愛親朋的鼓勵下,我最終下定決心將自己的育兒筆記正式齣版。
由我這個非教育專業人士來寫本教育孩子的書,說實話,我的理論功底是不夠的,寫作過程中幾次打退堂鼓,但真要放棄時,心中還是有些不捨。天下的女人都有可能當媽媽,絕大多數女人是不懂教育理論的,生孩子後要齣於本能地養育他、教育他,而不是有瞭教育理論後纔當媽媽來教育孩子,大都是先實踐(先當媽),再學理論(遇到問題學習),再迴到實踐(用理論指導實踐)。教育傢的孩子未必都是成功的,非教育專業人士的孩子成功的比比皆是。從這個角度想問題,我釋然瞭。
當今社會正處於分享經濟的時代,分享不僅僅是轉發彆人的東西,也是把自己的經驗貢獻給大傢。我把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想法、做法分享給大傢,不是為瞭指導彆人,不是為瞭教育彆的傢長,因為我沒這個資格,有很多更優秀的媽媽,她們做得比我好,她們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更優秀,隻是她們沒有寫齣來罷瞭。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大多數壽命不過百年,就像一顆流星劃過天際。古往今來,數不清的生命像流星雨一樣劃過瞭星空,無聲無息,無蹤無影。我們如今生活的社會之所以讓我們熱愛、留戀,是因為無數的前人為瞭人類的進步和文明貢獻瞭他們的聰明纔智。雖然我是一個渺小的人,但我也想為這個社會貢獻一點光和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點有價值的東西。
我是在20世紀60年代齣生的人,保爾?柯察金是我在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偶像之一。我鬥膽藉用一下保爾的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隻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我迴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我臨死的時候(但願我那時還能思考),我能夠說,我為這個世界留下瞭一本書,貢獻瞭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正能量,也許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我懷女兒的時候看過一本小說,小說的主角叫南彧,我不認識“彧”字,查字典知道是有文采的意思,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文采,於是給女兒取名“彧”。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作傢夢(詳見書中《五十歲以後為自己活》),齣一本書是我的一個夢想。雖然之前齣過一本《情傳萬傢萬傢傳情》,但那完全是齣於工作目的,是為瞭宣傳公司的服務品牌而寫。當下是一個互聯網媒體時代,齣書不再是權威人士的專利,像我這樣的草根一族終於也有機會把自己的觀點發錶齣來,也算是圓自己的一個“作傢夢”吧。
圓自己的“作傢夢”花費的時間廣義上講是十八年,狹義上講是五年,五年中除瞭自己艱苦寫作外,還得到瞭許多人的幫助,在此我要錶達我的感謝。
首先要感謝的是本書作者之一,我的女兒陳彧。感謝她同意我把她性格中的軟弱、膽怯、自卑公之於眾,讓人們看到她的另一麵,就像優雅的天鵝那雙在水下使勁劃拉的不太優雅的腳蹼。感謝她為瞭配閤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挑燈夜戰趕寫書稿,她的文章為本書增光添彩。我不得不承認,她的文章比我的有文采,這也是我期望的結果,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感謝為本書作序的黑幼龍、夏明傑、高燕定、孫先亮先生,他們不僅是我和陳彧共同尊敬的師長,而且在陳彧幾個人生關鍵時期、不同方麵給予瞭陳彧重要的幫助。在接到我請他們作序的電話後,他們沒有推辭,百忙中寫齣熱情洋溢、充滿真情實感的文字。尤其是夏明傑先生,他不但是我和陳彧的良師益友,而且在我寫書的五年中,始終支持我、鼓勵我,給我極大的信心。
感謝我的朋友宋星先生,他在我齣書遇到挫摺的時候鼓勵我,幫助我,讓我有勇氣重新拾起筆從頭再來。我還要感謝青島齣版集團的孟鳴飛董事長,他是我的伯樂。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尹紅俠女士,為本書錦上添花。
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舉瞭。最後我要再次聲明,本書是一位母親養育女兒的心得體會,並非專業的教育理論書籍,書中的一些觀點是針對自身情況,難免偏頗,期待與廣大傢長共同探討培養孩子的方法,讓我們的後代青齣於藍而勝於藍。
榖永青
2016年12月
這本書,我早就想找一本真正能指導我如何培養孩子品格的書瞭。市麵上琳琅滿目的育兒書,要麼講理論講得頭頭是道,卻缺乏可操作性;要麼就隻是分享一些經驗,但這些經驗放在不同傢庭、不同孩子身上,效果大相徑庭。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從更宏觀的角度,告訴我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並且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特彆是“卡內基”和“常春藤”這兩個詞,立刻吸引瞭我。卡內基的精神,我一直都很推崇,那種通過人際交往和積極心態取得成功的理念,我覺得是孩子未來走嚮社會必備的素質。而“常春藤”代錶的則是精英教育,我想知道,在那些頂尖學府裏,除瞭學習成績,他們是否也非常看重品格的培養?這本書會不會揭示齣這種關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品格培養框架,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更有方嚮感地去引導孩子,而不是憑著感覺亂來。我希望它能告訴我,什麼樣的品格是真正有價值的,如何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去植入這些寶貴的種子,並讓它們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關於孩子教育的書籍太多瞭,很多時候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但《從卡內基到常春藤——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在思考,除瞭知識和技能,究竟什麼纔是孩子未來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好性格”這個詞,我覺得非常精準。卡內基,我一直認為他是那種真正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贏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人,他的成功不僅僅是靠財富,更在於他的人格魅力。而“常春藤”,那可是世界頂尖的學府,能夠進入那裏學習的孩子,必定有過人之處,我猜測,除瞭智商,他們的情商和品格也一定非同一般。這本書會不會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在那些成功人士和精英學府中,他們是如何看待和培養孩子的品格的?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實踐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引導我的孩子,讓他們從小就擁有那些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社會中脫穎而齣的優秀品質,不僅僅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更是人格上的魅力者。
評分我一直認為,孩子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智商和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情商和品格。我一直為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而苦惱,這本書的標題《從卡內基到常春藤——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正好觸及瞭我內心的痛點。卡內基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成功的典範,他的人格魅力和處世哲學,是很多人學習的榜樣。而“常春藤”則代錶著頂尖的教育資源和未來精英的搖籃。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這兩者聯係起來的?它是否會分享一些在培養孩子品格方麵,來自這些成功人士和頂尖學府的經驗和啓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告訴我,什麼樣的“好性格”是真正能夠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它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優秀,更是在人際交往、麵對挫摺、承擔責任等各個方麵都能遊刃有餘。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讓我能夠在傢中,以一種科學而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塑造那些重要的品格,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走得更遠,更穩健。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感到迷茫。我見過太多隻注重學習成績的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因為缺乏人際交往能力、抗壓能力不足而舉步維艱。這本書的標題,《從卡內基到常春藤——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心。卡內基的名字,在我腦海裏是智慧、情商和人際交往大師的代名詞,他的處世哲學早已被奉為圭臬。而“常春藤”,則是無數人心目中精英教育的殿堂,那裏走齣的學子,往往在各個領域都取得瞭非凡的成就。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卡內基所代錶的成功理念與常春藤學府所推崇的精英素質聯係起來的?它是否會揭示齣,那些成功的精英們,是如何通過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擁有更強的適應性、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遠的影響力?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品格培養指南,讓我能夠更科學、更有方嚮地去引導孩子,讓他們不僅在學業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個真正有價值、有擔當、受人尊敬的人。
評分我一直深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獨立、健全、能夠適應社會並創造價值的人。而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一個良好的品格,無疑是孩子未來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行囊”。《從卡內基到常春藤——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這個書名,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卡內基,一個成功學和人際關係學的典範,他的理念至今仍能啓發無數人。而“常春藤”,則是世界頂尖學府的代名詞,那裏匯聚的往往是未來的精英。我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這兩者緊密聯係起來的?它是否會闡述,那些在卡內基精神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人,以及那些在常春藤學府接受精英教育的學生,在品格方麵有著怎樣的共通之處?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導,幫助我在日常生活中,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孩子的那些“受用終生”的好性格,不僅僅是學術上的優秀,更是在情商、毅力、責任感、同理心等方麵,都能得到充分的滋養和發展,讓我的孩子未來的人生之路,能夠更加寬廣和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