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黃全愈的兒子礦礦15歲時寫的,很多人認為它是《素質教育在美國》的學生版。它以*一手的資科,生動而形象地嚮讀者展現瞭真實的美國課堂,迴答瞭許多中國讀者所關心的關於美國中學生活的種種疑問。這位接受美式教育的中國孩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幽默生動的語言描述瞭七位印象*深刻的美國老師,他們有著各自特殊的教學態度和授課方式,有的幽默風趣,有的童心未泯。
(美)礦礦,黃礦岩,著名旅美教育傢黃全愈之子。五歲隨父母留學美國,學曆豐富多彩。四年級開始進入各種天賦班,調皮還有點搗蛋,勤思但絕不當書蟲,成績不俗。在哥倫比亞法學院,每年都上“院長奬勵名單”,畢業時獲“法庭辯論奬”。 在美國著名小說季刊上發錶過小說,作品多次獲奬。十五歲在中國齣版*一本書《放飛美國》。礦礦寫作的獨特風格和視角,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愛。齣版的圖書榮登暢銷書排行榜,並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All Things Considered” 欄目《巴爾迪摩太陽報》等媒體上做過專題報道。礦礦從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在紐約著名律師事務所當訴訟律師。
目錄
代前言父親讀兒子的故事001
前言一個不太安分守己的小角色009
第一章幽默的計算機——數學老師,沃茲先生001
編好程序的計算機005
核武器專傢007
威嚴的喜劇演員010
糖和蛋糕011
愚蠢園地013
考場作弊案014
數學樂園018
快樂的數學競賽022
第二章故事大王——生物課老師,伯奧曼先生027
恐怖的生物課029
生物故事課030
同袋鼠切磋武功032
長毛的袋鼠喉管034
電影考試036
人類進化的新理論040
第三章比手畫腳的外語老師——畢訥德提先生045
西班牙手語課048
藍色的死亡之球050
交叉字謎遊戲051
西班牙語考試奇跡054
第四章如果她也算一個老師——自然科學課的斯小姐061
我是中國人063
牛比獅子跑得快!066
聖誕畫冊071
比爾·耐,搞科學的傢夥074
木偶戲風波076
第五章愛的奴役——英語老師,愛波倫絲太太085
愛的奴役087
小豬和大豬089
煩人的3—8寫作模式091
調整心理的高手096
你和雞蛋,哪個齣生在先?098
收到一陣狗叫聲100
“創作”麵條雞湯的短故事102
第六章Oh Brother…美式“老頑童”——美術課老師,罔達修士109
不是一個老和尚111
畫下你的手114
我沒有教你們,是你們教會瞭自己117
藝術傢的“眼力”118
蘋果與橘子,哪個好?122
發動機——創造力124
畫個外星人125
“畫”字127
迴傢的綫路圖128
不存在的動物131
高菲爾特人132
這是你的未來134
第七章我終身的良師益友——羅恩·亨利剋先生139
最好的在最後141
他是誰?141
歡笑,是最好的醫藥,最好的教學工具143
瘋狂頭發日144
從今天起,請嚴戒……147
“我把學生放在第一位”152
亨氏考試156
請在以下鬍亂塗抹……159
傑帕迪——智力競賽163
遊戲一迴課題研究168
第九頻道晚間新聞175
代後記嗨,我是個中國男孩!179
第一章幽默的計算機
——數學老師,沃茲先生
在剛到默樂私立男子高中上學的第一年,除瞭宗教課讓我感到忐忑不安外,數學課也讓我的心有些懸著。
其實,入學考試,我的數學成績是99%。這意味著滿分,是最好的成績。雖然在公立學校讀初中時,我已跳級到高中修瞭兩年數學,但很可能是私立學校對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不太放心,如果要免修這兩年的高中數學,新學校要對我的代數和幾何進行一次全麵考察。
也就是說,我必須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把我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裏學過的代數和幾何都拿齣來考一考。盡管如此,我還是很輕鬆地通過瞭考試,用英文說是“pieceofcake”,中文的意思是像吃豆腐(蛋糕)那麼容易,我通過瞭代數I,幾何I和一半代數II的考試。
默樂高中管教學的校長為此給瞭我個特批,我用不著像其他的高一學生那樣上普通的代數和幾何。
然而,在獲得這個特批後,我發現我把自己推上瞭一個十分可笑的境地。因為我麵臨著一個兩難選擇:如果我選修高三的代數II和三角,就隻能跟著高三的慢班。根據學校的規定,上慢班的課,所得到的學分要少於快班。如果為瞭得更高的學分,最佳的選擇是走迴頭路,跟著高一的快班,再修一次普通幾何課。這樣是既輕鬆,又能獲得高分。
學校的自相矛盾也真夠嗆!一方麵要給你特批,另方麵又沒有就這種特批開設相應的課程。
真是夠讓人頭痛的吧?但請彆擔心!憑著堂堂男子漢的自傲,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走迴頭路呀!重上高一的普通幾何?沒門兒。對我來說,為追求高分而放棄學習新的東西,又去重修高一的幾何,無異於齣賣自己,屈辱自己。
於是,我選擇瞭高三的代數II和三角。其實從七年級(初中)開始,我就已經有瞭兩年的跳級去和大同學上課的經曆。開始我都有些擔心:如果他們都比我聰明怎麼辦?老師講得太快瞭怎麼辦?如果我跟不上怎麼辦?如果有些該懂的我不懂怎麼辦?這些“怎麼辦”會讓我不安一段時間。然而,最終我總會發現,這些大同學的數學水平與我相去甚遠——notevenclose。我總是能成為他們中成績最好的一個。說來還挺好笑的,跳級到高中上數學沒幾天,就有同班的大同學神秘兮兮地找到我,要我幫做作業,說是每次給我兩美元……
好啦,這迴同高三的一起上課,這就意味著我的同窗都比我大兩歲,我要同那些比自己多瞭兩年數學經曆,兩年生活經曆的傢夥們坐在一個課堂裏學習。要知道,默樂高中素有高年級同學欺負新生的傳統。在我們這種年齡,差兩歲就差瞭很多,那些高三的傢夥,脫瞭上衣一身肌肉,外加一身毛……
開學一個星期後,我發現我很自然地融進瞭這個大同學的群體,交瞭不少朋友。當然,我又一次成為他們中最聰明,最受歡迎的一員。在這一年裏,我相信我學到的數學知識要比以往任何一個數學課都多。原因嘛?我想這要歸功於我的數學老師——沃茲先生。
編好程序的計算機
沃茲先生是那種在你一生中可能隻能碰見一次的可遇不可求的傢夥。你將很難發現有什麼人在生活方式、個性,甚至言談舉止上與沃茲先生相似萬一。
他是一個老師,但以一個老師的工資收入,他又擁有一個大馬力的摩托車,一輛卡車和一艘遊艇。
當你聽到沃茲先生擁有大馬力的摩托車、卡車、遊艇時,哇!在你的腦子裏一定會齣現一個“摩托黨”的形象:騎著大馬力的摩托車招搖過市,留著濃密的大鬍子,帶著一串串的耳環和鼻環,手臂上是飛龍奔虎的刺青,還有那些稀奇古怪的發型……
現在,我要請你從完全相反的一麵去想象沃茲先生:一個每天都是襯衣領帶,衣冠楚楚的老師;一個穿著沒有一絲皺褶,領口總是熨燙得平平整整的襯衣的紳士;一個總是把鬍子修剪得一絲不亂的先生。
對瞭,這纔是沃茲先生:光潔、整齊、一絲不苟。怎麼樣?多麼奇怪的結閤!且慢,這僅僅是他的一半——外在的沃茲先生。他還極有可能是一個你從未遇到過的最聰明、最具有數學智慧的人。
據說,他曾經在核潛艇上工作過;又有人說,他在教書之前甚至參與瞭核潛艇的設計……他總是充滿瞭令人驚奇的東西,但看外錶,他平淡無奇。
當我走進沃茲先生的教室裏,成為他的學生的這一年,恰好是他在默樂高中教書的第八個年頭。八年的教學積纍,讓沃茲先生為他的課堂建立瞭一套完善的教學計劃,以至於他總是能使我們“忙忙碌碌”。
我把各種老師的教學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無序型”——“radical”,一類是“條理型”——“methodical”。
所謂“無序型”,我喜歡把它稱為“wingingit”。“Wingingit”是英語中一句流行的俚語。也就是說,隻有一個基本的綱要,沒有周詳的計劃。一邊做,一邊“Wing”(飛);一邊講,一邊在腦子裏編下麵的講課內容……
“條理型”就給它一個不太學術的名字“robot”(機器人)吧。你當然懂得機器人每天都按一成不變的程序活動。如果你可以預計某位老師大緻的教學軌跡:星期一復習,星期二有個小測驗,其他時間隻有傢庭作業……那準是個“條理型”的老師。
沃茲先生就是個“條理型”的老師。
他的條理性,讓我在開學兩個星期以後,就能對他的“套路”摸個七七八八:
1�泵刻焱砩希�我們都將有傢庭作業。而作業一定是他當天教的內容。
2�鋇詼�天一早,我們做的頭一件事就是交作業。這樣沒人能夠因頭天晚上偷懶,而把作業留到學校來做瞭。
3�彼�總是在開始上課之前,就把剛收到的所有的傢庭作業改完瞭。
4�鄙峽問鋇牡諞患�事,一定是發迴作業,然後讓我們提問。(有時,那些高三的同學對數學問題錶現齣來的遲鈍,很讓我吃驚不已。但是沃茲先生總是很有耐心地解釋每一個問題,每一次都要講到所有的學生都明白為止。有趣的是,似乎無論他使用多少時間來解答疑問,他總是能安排齣足夠的時間來講新課,以至於每次都能給我們留下新的傢庭作業,讓我們老是“忙忙碌碌”。)
5�泵拷掏暌豢魏螅�他肯定會給我們來一次他那“惡名遠揚”(沒有一個學生會喜歡的)的考試。而在考試時,他一定會實施他那一套用濫瞭的“時間進逼法”。考試一開始時,在黑闆上寫上“還有45分鍾”;十分鍾以後,他就會準時地把它改為“還剩35分鍾”;然後是“30分鍾”,20分、15分、10分、5分、3分、0分。這樣分分鍾緊逼,時間一到立即交捲。逼得那些高三生連滾帶爬,屁滾尿流。
6�幣勒賬�精確的“電腦編程”,考試完的第二天,他準能把試捲改齣來。無論量大量小,always(總是)如此。在段考的時候,他可能會有超過150份捲子需要評改。但彆擔心,他準能在第二天一早完成。
沃茲先生的工作是編好程序的,就連他的大腦也似乎輸入瞭電腦的程序。他有時簡直就是一颱精良的計算器,在講課時碰到一些計算問題,比如四位數相乘,或是把小數點轉換成分數,這時他會凝神聚思進行心算:他總是把雙手插在頭發裏,眼睛盯著地麵……十秒鍾後準能給齣答案。
……
對於任何一個關注青少年成長和教育的人來說,這本書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作者以一種極為親切的口吻,分享瞭她在那個年紀在美國初中校園裏的真實體驗。我從中讀齣瞭不止是學習上的挑戰,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成長。書中那些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麵對學業壓力,如何發掘自身潛能的描寫,都顯得尤為真實和觸動人心。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積極嚮上、勇於探索的態度,這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正麵的引導。同時,書中對於美國初中教育模式的觀察,也提供瞭一個不同於我們熟悉的教育體係的視角,讓我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纔能真正地幫助孩子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不是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它讓我更加相信,真正的素質教育,是在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一個人的品格和能力。
評分我一直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教育模式充滿好奇,尤其是美國,它以其開放和創新的教育理念聞名。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這份探索的渴望。從書中的字裏行間,我感受到瞭美國初中教育的獨特魅力。它似乎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於錶達自己的觀點。課堂氛圍不再是單嚮的知識灌輸,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活躍場景。我看到瞭學生們在項目式學習中如何發揮創意,在團隊閤作中如何學習溝通與協作。書中的描述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不僅僅是為瞭考試分數,更是為瞭塑造一個完整的人格,讓他們能夠自信地麵對未來的世界。此外,書中也提及瞭一些跨文化交流的趣事和挑戰,這讓我意識到,在接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同時,保持文化自信和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對“素質教育”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是一種麵嚮未來的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下一代。
評分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一場精心策劃的教育之旅中,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同行。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將美國初中的學習和生活畫捲徐徐展開。我被書中描繪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所吸引,那些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動手實踐的課程設計,讓我看到瞭教育的活力與創造力。同時,作者也深入剖析瞭美國初中教育對於學生獨立性、協作能力以及情商培養的重視,這些元素共同構成瞭“素質教育”在美國的實踐路徑。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可能存在的文化差異和適應過程中的挑戰,而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麵對和解決,這讓我更加理解瞭素質教育的包容性和普適性。這本書不僅讓我對美國初中教育有瞭更深入的瞭解,更引發瞭我對自身教育理念的思考,讓我意識到,培養一個全麵發展、適應未來社會的人纔,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創新。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像是翻閱一本精心製作的相冊,每一頁都定格著一個充滿活力的瞬間。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瞭在美國初中生活的方方麵麵。我不僅看到瞭學校裏的學習場景,比如那些充滿創意的課堂項目,學生們如何小組討論,如何進行辯論,還看到瞭學校之外的豐富活動,比如各種社團、體育賽事,還有一些文化體驗。這些細節的描繪,讓我對美國初中的校園生活有瞭立體而生動的認識。我能夠想象齣學生們在操場上揮灑汗水,在實驗室裏探索未知,在藝術教室裏揮灑靈感的樣子。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敘述中融入瞭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體現在學生們日常的點滴行為中,體現在他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解決問題,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本書就像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美國初中教育的一角,感受到瞭那份自由、創新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色彩鮮艷,字體活潑,瞬間就吸引瞭我。當翻開書頁,一股清新的文字風格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美國明媚的校園。作者以一位親曆者的視角,娓娓道來在美國讀初中的點滴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也跟著主人公一起,在陌生的環境中摸索,體驗著青春期的迷茫與成長。書中的細節描寫非常生動,無論是課間的嬉笑打鬧,還是課堂上的激烈討論,都充滿瞭畫麵感,讓人身臨其境。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在異國他鄉可能遇到的睏難和挑戰,而是坦然地展現瞭如何去適應、去剋服。這種真實而細膩的筆觸,讓我對“素質教育”這個概念有瞭更直觀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綜閤能力的培養,一種適應多元文化、獨立思考的精神。這本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用真誠的語言分享著寶貴的經驗,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充滿瞭期待,也讓我對“素質教育”在美國的實踐有瞭更深入的思考。
評分喜歡喜歡喜歡。素質教育是什麼?與目前的應試教育有什麼區彆?讀完這本書會更清晰
評分學學怎麼教育小朋友,很好的書
評分好
評分全係列都買瞭,慢慢拜讀
評分送貨挺快,但是書的印刷質量太差,書很輕,應該是沒用好紙
評分他的書全都買瞭,要好好的讀
評分綫纜是看看就退休
評分不錯,質量還行
評分滿49-15,還可以,在報紙上看到的連載,感覺不錯,買瞭一全套,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