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自己看见爱

看见自己看见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淳(谭耀淳) 著,puchipuchi 绘
图书标签:
  • 自我成长
  • 情感疗愈
  • 人际关系
  • 心理学
  • 沟通
  • 觉察
  • 幸福
  • 人生感悟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481396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254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9
字数:1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看见自己看见爱》是一本写给妈妈们的书。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如何调整心态把控亲子关系处理,陪伴孩子成长;第二章面对孩子的校园困扰、情感困扰,该如何为孩子解答分忧;第三章如何在育儿过程中实现自身成长,使自己成为自由、美好的女人。
  《看见自己看见爱》每一篇都分为三大板块,以便妈妈们自测“病症”,从而对症下药——情景回放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再度呈现,让矛盾冲突无所遁形;问诊寻因将背后的心理机制说给你听,从此告别天使与恶魔的恶性循环;大补鸡汤干了这碗鸡汤,以后轻松上路,做一个焕然一新的母亲。

作者简介

  小淳(谭耀淳),广州市市属高中语文一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求上”公众号联合创办人,小淳悦读坊创始人,全国绘本研究实践基地研究员,自由撰稿人,心理学爱好者,爱与自由的信徒。编————有图书《高校真相》及自编教材《小淳悦读教程一》《小淳悦读教程二》。

目录

第一章 天下武功唯爱不破:爱你如你所是
1 慈母不会败儿,道学家才会
2 急惊风的妈妈必然生个“慢郎中”
3 别人家的孩子都从哪里来
4 “唯一”代表的不是价值是压力
5 妈癌高发,看谁中招
6 你带给我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7 生活未必是你想过的生活
8 虎妈or猫爸:养孩子到底哪家强?
9 中国家庭里的爸爸去哪儿了
10 妈妈缺钙,偏爱晒娃
11 妈妈之间为什么爱比惨?
12 高考之前如何防止“妈癌”大爆发
13 在我眼里你是这样好
14 亲子关系里的傲十曼与偏见
15 当你望向我,我感觉到爱
16 齐天大圣的筋斗云
17 少年太多愁滋味
18 所有的不合理背后还是在呼唤爱
19 不听话的孩子是个宝
20 培养,培养,孩子就该陪着养

第二章 白天能懂夜的黑:认识孩子的世界
1 师生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
2 比训导更有效的是爱和尊重
3 每一个点赞都是错打鸡血
4 为什么霸道总裁总是爱上“我”
5 无游戏不童年,电子游戏给了我们什么安慰
6 其实没有那么想恋爱
7 “喑恋狗”,越吠越伤心
8 年轻难免遇人渣之破解大法
9 屠呦呦VS马冬梅,我选马薇薇
10 校园情侣的可行性报告
11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催婚
12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又失败了
13 谁能叫醒装睡的人
14 为何你想上不能上
15 你的身边有没有“学婊”出没?
16 谁在制造“山寨版”
17 人生画卷谨防图穷匕见
18 我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

第三章 梦里不如身是客:看别人的故事读自己的经
1 你愿意为自己花费多少时间?
2 据说有人不折腾,毋宁死
3 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美德
4 活得这么累,干吗还自带偶像包袱
5 我们能偏离日常生活轨迹多少度?
6 为什么我们长大后成了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7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完美暖男猫爸的存在吗?
8 不要公主病,只要女王心
9 意淫男神李健,伤身叉伤神
10 当大龄女神都找到了小鲜肉
11 论“傻白甜”的生存之道
12 拥有蔡康永的小S是最幸福的女人
13 为什么大家都爱“康熙”
14 有没有人爱张雨绮的鱼头汤
15 从“妇女节”到“女神节”“女王节”
16 身为一枚吃货的生物自觉性
17 文艺青年有奋志,智障儿童欢乐多
18 欢迎男色消费时代到来

精彩书摘

  《看见自己看见爱》:
  传统鸡汤鼓励大家追求完美,做到,所谓潜能无限。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反正就是告诉你人生不能有丝毫松懈,而且充满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iPad不能多看否则影响视力;煎炸不能多吃否则会长痘;超过十点睡觉不利肝脏排毒,周末应该去运动,回家要先做作业,等等。总之,育儿得依照科学手册上讲的来,凡事皆有体例规则。被这些鸡汤灌大的人反感一切失序的情况发生,认为世界充满了随时令你坠落的深渊。
  当一个妈妈辛苦维持家庭生活的规律运作,她自然会对家里其他不配合工作的成员心生怨气,如果那些成员不但不配合,而且还不体谅不认同,那么妈妈就会在感觉自己孤军奋战,独力难支甚至呼救无门。而在妈妈身边的人呢,他们时刻被催促和监督所包围,时间表里填满各种内容,因此心生厌烦,不堪重负。
  对未来总是充满忧虑的人,当下也难以放松。阴天忧心衣服晒不干,晴天害怕会中暑。孩子成绩不好怕他落后,孩子成绩好怕他骄傲。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是我们就在这远虑近忧的夹击之下不得安生,以为只要我科学规划理性安排,我的生活就会得到最优配置,高效发展。谁知,人非机器,孰能无意外孰能无感情。很多我们意识里的最优,不是我们内心喜欢的方式。
  ……
《寻味山海:一段关于归属与重逢的旅程》 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小镇,名为“溪水镇”。小镇依山傍水,四季分明,却也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素生活,世代相传的古老技艺和对自然的敬畏,构成了溪水镇独特的风韵。 故事的主角名叫林陌,一个年轻的纪录片摄影师。他生长于繁华都市,对快节奏的生活感到一丝迷茫,总觉得内心深处缺少了些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整理祖母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上面记录着祖母年轻时在溪水镇度过的时光。日记中描绘的山川景致、风土人情,以及那些充满情感的文字,深深触动了林陌。他决定踏上这趟旅程,去寻找那份遗失的记忆,也去寻找自己内心的答案。 抵达溪水镇的那天,细雨蒙蒙,古老的石板路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林陌租下了一间依山而建的小木屋,推开窗户,就能望见连绵的山峦和蜿蜒的溪流。他开始了他的拍摄计划,镜头对准了溪水镇的点点滴滴。 他遇见了老裁缝李伯,李伯的双手粗糙有力,却能用最普通的布料缝制出最精致的衣裳。李伯的故事里,承载着小镇几代人的衣衫记忆,也诉说着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林陌记录下李伯缝纫时的专注,指尖的温度,以及他眼中闪烁的对这份技艺的热爱。 他跟着捕鱼的张叔,体验了在晨雾中撒网的辛劳与喜悦。张叔朴实的话语里,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这份古老职业的自豪。林陌捕捉到张叔在黎明时分,脸上被江风吹拂出的深深皱纹,以及他将新鲜捕捞的鱼儿递给村民时,那满足而温暖的笑容。 他还拜访了村里的酿酒老人,听他讲述用山泉水和当地特产酿造美酒的故事。老人对酒的热情,如同他对生活的热爱,醇厚而绵长。林陌记录下酒坛上凝结的水珠,以及老人端起一杯酒,脸上洋溢出的岁月沉淀后的智慧光芒。 在拍摄的过程中,林陌遇到了当地一位年轻的茶农,名叫苏婉。苏婉对家乡的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熟知每一种茶叶的生长习性和独特的风味。她带着林陌穿梭在层叠的山茶林中,讲解着采摘茶叶的讲究,以及茶叶背后蕴含的东方美学。苏婉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宁静而坚韧的气质,让林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吸引。 随着拍摄的深入,林陌渐渐发现,溪水镇并非一个完全被遗忘的地方。虽然年轻人大多选择离开,但留下来的人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维系着小镇的生命力。他们不追求物质的丰裕,却懂得享受当下的宁静与和谐。他们的生活,就像溪水镇的名字一样,悠远而绵长,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林陌的镜头,不再仅仅是记录,更开始融入情感。他用画面描绘出小镇清晨的薄雾,午后阳光洒在古老庙宇上的斑驳,以及夜晚星空下的静谧。他捕捉到孩子们在溪边嬉戏的欢声笑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场景。他开始理解,祖母日记里那些看似朴素的文字,其实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林陌发现了他祖母年轻时常去的一处观景点。在那里,他看到了祖母日记中描述的,她和一群朋友们一起放飞孔明灯的场景。林陌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在那片宁静的山坡上,也放飞了一个印着“希望”字样的孔明灯。当孔明灯缓缓升起,载着他的思绪飘向远方时,他感到一种心灵的释放,仿佛与祖母的心灵在此刻产生了连接。 他与苏婉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他们一起品尝当地的美食,分享彼此的故事。苏婉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她对这份古老茶文化的传承,深深打动了林陌。他看到了一个女性身上独立、坚韧,又充满生命力的光芒。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这趟旅程中,不仅仅是在寻找过去的痕迹,更是在与当下的人们建立深刻的联系。 旅程的尾声,林陌完成了他的纪录片。影片的首映式在溪水镇的村委会举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看着镜头里熟悉的景象,听着熟悉的乡音,许多人眼中泛起了泪光。影片不仅展现了溪水镇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村民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情感,以及对这份独特生活方式的珍视。 林陌在影片的最后,留下了一段旁白:“溪水镇,它或许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它有最真挚的情感,最淳朴的生活,以及最动人的故事。在这里,我看见了自然的馈赠,听见了历史的回响,也看见了那些不曾被遗忘的温暖。而最重要的,我在这里,看见了自己,看见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影片结束后,许多年轻人被深深打动,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家乡的意义。一些年轻人决定留下来,或者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方式,为溪水镇注入新的活力。 林陌离开了溪水镇,但他的心留在了那里。他带走的不仅仅是拍摄的素材,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归属感的理解。他知道,这次旅程,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不再感到迷茫,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也找到了连接生命中那些珍贵情感的方式。 溪水镇的故事,就像那条静静流淌的溪水,滋养着一方水土,也滋养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的心灵。而林陌,也在这段旅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也看到了那些在他心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爱。他明白,真正的看见,来自于内心的感知,来自于与世界的连接,来自于对生命最真挚的拥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被理解”的感觉。我读过很多关于自我成长和情感关系的著作,但很多时候,它们都显得有些遥远,仿佛在讲授一套理论,而不是与我分享真实的生命体验。而“看见自己看见爱”则完全不同,它就像是一封来自灵魂深处的来信,每一字每一句都像是在与我对话。作者的笔触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锥心,句句戳心。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眼眶湿润,并非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被深深触动的喜悦。它让我明白,原来我内心的挣扎和困惑,并非孤单一人所承受。书中对“看见自己”的阐述,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被我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在很多方面都误解了自己,也低估了自己。而这种“看见”,并不是一种评判,而是一种接纳和慈悲。当我开始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我开始用更温和的方式对待自己时,我才发现,原来爱,真的可以如此简单地流淌进来。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力量。它让我看到了,原来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蕴藏着不平凡的光芒。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茫茫人海中,我偶然遇见的一盏灯。从翻开第一页起,我就被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所包裹,仿佛作者早已洞悉我内心深处那些未曾言说的迷茫与渴望。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矫揉造作的抒情,而是用一种极其真诚、温和的语调,向我娓娓道来。我常常会在某个深夜,捧着它,看着窗外的月光,跟着文字的指引,去审视自己,去探寻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扰的疑问,那些让我夜不能寐的焦虑,在这本书的陪伴下,似乎都找到了舒缓的出口。我开始留意自己那些细微的情绪变化,不再回避那些不那么美好的感受,而是学着用一种更温柔、更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它们。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真实的模样,也让我看到了那些潜藏在内心深处,却被我忽略的美好。它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描绘一个个场景,一个个心路历程,引导我去思考,去感受,去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直白的建议都来得更为深刻和持久。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句话而停下翻页的动作,反复咀嚼,让它在心中回荡。它让我明白,原来“看见自己”并非易事,它需要勇气,需要耐心,更需要一颗愿意去探索的心。而这份看见,又是多么珍贵,它为接下来的“看见爱”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恰好处于人生的一个低谷期,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与周围的人也格格不入。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来调整自己,但收效甚微。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朋友向我推荐了“看见自己看见爱”。起初,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书中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所震撼。它没有给我任何空洞的安慰,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引导我去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章节,它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很多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与我的成长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和接纳过去的自己,也开始学习如何与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和事和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爱”的可能性,不仅仅是狭义的情侣之爱,更是对家人、朋友、甚至对自己的那种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怀。这种由内而外的觉醒,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这本书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这样的书太多了,标题总是那么吸引人,但内容往往千篇一律,要么鸡汤味儿太浓,要么就是一些空泛的道理。然而,当我翻开“看见自己看见爱”的扉页,一种久违的惊喜感便油然而生。它不像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一本书,它的文字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流畅而又充满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一些生活细节时的那种细腻和精准,仿佛她就站在我身边,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然后将这些观察提炼成最动人的文字。书中有很多关于自我认知的探讨,但它并没有给你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鼓励你去独立思考,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独特价值。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例子而若有所思,继而回想自己的经历,从中找到共鸣,也找到突破口。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问题”并非真的无解,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出了偏差。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着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去接纳那些曾经让我感到自卑的部分,去拥抱那些不完美的自己。这种内心的转变,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贴心的朋友,在迷茫的时候给予指引,在脆弱的时候给予慰藉。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能够穿透我层层叠叠的防御,直抵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读到它的那一刻,仿佛是等待已久,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我的翻阅。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特别,它不像是一篇严肃的论著,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与你分享她生命中的感悟。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停顿下来,陷入沉思,然后被书中的某句话所触动,眼泪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滑落。这种触动,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深深的共鸣,一种被理解的温暖。书中关于“看见自己”的部分,让我开始反思自己长久以来对自我的认知误区,我才发现,原来我在很多时候,都在用一种苛刻甚至带有敌意的眼光审视自己。而当作者引导我去用一种更慈悲、更温柔的方式去接纳和拥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这种内心的转变,让我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它让我明白,原来爱,首先源于对自己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这本书,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