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AOSPINE大师丛书:颈椎退变性疾病》题为“大师丛书”,但即使在颈椎这一个相对较小的领域内,也很难找到一位能够拥有足够的经验,熟练掌握所有相关手术技术的“大师”。因此,我们邀请了在各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对不同的章节进行撰写。
《AOSPINE大师丛书:颈椎退变性疾病》所选的内容为多数脊柱医生需要掌握的常见技术,包括椎板成形术、前路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椎板切除融合术、后路椎间孔成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及枕颈部固定技术,针对每一章节中的重点及不足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相信对于所有医生,哪怕是对于相关内容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也会有所启发。此外,还有4个章节针对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其他内容,如并发症的规避、颈椎手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颈椎矢状位序列(在临床中被证实具有越来越重要作用)和邻近节段病变及临床医生的针对性处理。我们真心希望《AOSPINE大师丛书:颈椎退变性疾病》作为“大师丛书”的重要部分,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并对相关领域的创新有所帮助。
内页插图
目录
1 开门式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
2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技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椎体次全切术及椎间孔成形术
3 C3-C7椎弓根螺钉在颈椎退变性疾病的适应证及外科技术
4 椎板切除融合术治疗CSM
5 显微内镜下颈椎后路微创椎间孔减压成形术
6 导航系统在颈椎重建外科中的应用
7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8 颈椎矢状位平衡:正常形态和重建的意义
9 颈前路手术并发症:椎动脉损伤,食管穿孔,吞咽困难
10 颈椎相邻节段病变
11 上颈椎螺钉固定技术:如何避免并发症
索引
前言/序言
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还局限于后路椎板切除术。20世纪50年代,Robert Robinson、Ralph Cloward及Robert Bailey等各自独立地对颈椎疾病的前路治疗进行了探索。在过去的60年里,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显微镜下手术,导航技术,影像学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植入物材料如钛合金、钴铬合金以及节段固定与非融合等技术。这些技术在60年以前几乎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前方与后方入路对颈椎的每个节段进行减压并固定。如同题目所描述的一样,本书描述的是颈椎退变疾病的最常用的手术技巧。
本书题为“大师丛书”,但即使在颈椎这一个相对较小的领域内,也很难找到一位能够拥有足够的经验,熟练掌握所有相关手术技术的“大师”。因此,我们邀请了在各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对不同的章节进行撰写。
本书所选的内容为多数脊柱医生需要掌握的常见技术,包括椎板成形术、前路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椎板切除融合术、后路椎间孔成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及枕颈部固定技术,针对每一章节中的重点及不足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相信对于所有医生,哪怕是对于相关内容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也会有所启发。此外,还有4个章节针对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其他内容,如并发症的规避、颈椎手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颈椎矢状位序列(在临床中被证实具有越来越重要作用)和邻近节段病变及临床医生的针对性处理。我们真心希望本书作为“大师丛书”的重要部分,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并对相关领域的创新有所帮助。
《颈椎退变性疾病:AOSPINE大师丛书》—— 现代颈椎病诊疗的智慧结晶 在现代社会,颈椎的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长时间伏案工作、频繁使用电子设备、不当的体态习惯,都让颈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从最初的颈部酸痛、僵硬,到可能引发的头晕、手臂麻木、甚至行走困难,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OSPINE大师丛书:颈椎退变性疾病》应运而生。本书凝聚了全球顶尖脊柱外科专家在颈椎退变性疾病诊疗领域的丰富经验、前沿理念和精湛技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本全面、权威、实用的参考指南。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图文并茂,力求将复杂难懂的医学知识以最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帮助医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复杂的颈椎退变性疾病。 一、 疾病的深入剖析:从基础到前沿 本书首先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层面,详细阐述了颈椎的正常结构及其功能,为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后,对各种主要的颈椎退变性疾病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 颈椎间盘退变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详细介绍了椎间盘的结构、功能以及退变过程中发生的微观和宏观改变。重点阐述了椎间盘退变与颈型颈椎病、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不同退变阶段的影像学表现。本书不仅关注传统的椎间盘突出,更深入探讨了椎间盘节段性不稳定、椎间盘腔隙狭窄等更为隐匿但同样重要的退变表现。 颈椎骨关节炎 (Cervical Osteoarthritis):对颈椎小关节、钩椎关节的退变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包括软骨磨损、骨赘形成、韧带肥厚等。重点分析了这些改变如何导致关节的僵硬、疼痛,以及其对神经根和脊髓的潜在压迫。本书强调了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医生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后纵韧带骨化症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作为一种特殊的颈椎退变性疾病,OPLL因其潜在的脊髓压迫风险而备受关注。本书专门开辟章节,详细介绍了OPLL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诊断,以及不同类型OPLL(如连续型、块状型)的治疗策略。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病例和手术视频,展示了手术治疗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为复杂病例的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颈椎管狭窄症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系统阐述了颈椎管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骨赘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本书深入分析了狭窄程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强调了多平面影像学评估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程度的狭窄,本书提出了截骨减压、椎板切除、融合术等多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对不同手术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权衡分析。 二、 精准诊断的艺术:从症状到影像 准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前提。本书将诊断过程细化到每一个关键环节,指导医生如何通过全面的评估,做出最精准的判断。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强调了详细询问病史的重要性,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放射、诱发因素、缓解因素,以及伴随症状(如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本书列举了多种特异性体格检查方法,如Spurling试验、Lhermitte征、Barre-Lieou征等,并详细解释了这些检查的阳性意义,帮助医生快速锁定病变部位。 影像学评估:本书对各种影像学技术在颈椎退变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介绍。 X线检查:强调了正位、侧位、动力位X线在评估颈椎生物力学、节段性不稳定、骨赘形成等方面的价值。 CT检查:详细阐述了CT在显示骨性结构、钙化、骨化、骨赘形态以及骨关节细节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评估OPLL和椎管狭窄程度时。 MRI检查:将MRI视为诊断颈椎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详细介绍了T1、T2加权像、矢状位、轴位扫描的影像判读要点,重点关注椎间盘信号改变、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方向、脊髓受压程度、神经根受压情况以及脊髓水肿等。本书还介绍了MRI的特殊序列,如CISS/FIESTA序列在显示神经根管狭窄方面的价值。 其他辅助检查:简要介绍了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在评估神经根受损程度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三、 多样化的治疗策略:保守与手术的精妙结合 《AOSPINE大师丛书: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治疗策略的全面覆盖和深度探讨,强调个体化、阶梯化的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本书详细介绍了保守治疗的各种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阐述了止痛药、消炎药、肌松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在缓解症状方面的作用,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介绍了牵引疗法、颈托制动、按摩、热敷、超声波治疗等多种物理治疗手段,并对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详细说明。 运动疗法:强调了颈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提供了系统的颈部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居家锻炼。 生活方式调整:强调了纠正不良姿势、改善工作环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手术治疗方案,并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受累节段、退变类型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了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减压手术: 前路减压术:详细介绍了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ACCTE)。本书通过大量的图例和术中照片,生动展现了手术的关键步骤,包括切口选择、显露椎体、安全避开重要结构(如椎动脉、喉返神经)、椎间盘的完整切除、椎管的充分减压以及植骨融合器的选择和固定。特别强调了对于前方骨赘和OPLL的处理技巧,以及不同融合材料(钛网、PEEK cage、骨替代材料)的优缺点。 后路减压术:详细介绍了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Laminectomy)、半椎板切除术(Hemilaminectomy)、椎板成形术(Laminoplasty)以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本书着重分析了不同减压术式在减压范围、脊髓稳定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例如, Laminoplasty在保持颈椎活动度的同时实现充分减压,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常用方法,本书详细阐述了其术式特点和适应症。 融合术: 前路植骨融合术 (ACDF):详细讨论了单节段、多节段ACDF的适应症、手术技巧、融合材料的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管理。 后路融合术:介绍了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特别是在联合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内固定系统。 微创手术:本书还关注了微创手术技术在颈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内窥镜辅助下的减压和融合术,介绍了其技术优势、适应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四、 复杂病例的挑战与应对 颈椎退变性疾病往往复杂多变,尤其是一些合并畸形、重度压迫或合并其他脊柱疾病的病例,给诊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书特别设置章节,对这些复杂病例的诊疗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重度脊髓压迫:当脊髓受压严重,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成为关键。本书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建议,并分享了专家们处理高难度减压手术的经验。 颈椎不稳:在退变过程中,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常伴随发生,尤其是在进行减压手术后,更需要充分的稳定。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颈椎融合技术的选择,以及不同固定材料的优缺点。 退变性侧弯与后凸畸形:对于因退变引起的颈椎序列改变,本书提供了矫正畸形、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的手术策略,包括截骨、矫正以及长节段固定技术。 合并其他脊柱疾病:例如,颈椎退变与胸椎管狭窄或腰椎退变同时存在的情况,本书强调了整体评估和分阶段手术的重要性,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 五、 术后康复与并发症管理 手术的成功不仅在于术中的精湛技术,更在于术后的精心管理。本书详细阐述了术后康复的各个环节,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早期管理:包括体位指导、疼痛控制、早期活动、伤口护理等。 中远期康复:强调了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包括颈部力量、柔韧性、耐力训练,以及功能性训练,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并发症防治:系统梳理了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效、神经损伤、邻近节退变加速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六、 展望未来:创新与挑战 本书的最后部分,专家们对颈椎退变性疾病诊疗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从新型手术技术的探索,如机器人辅助手术、3D打印技术在假体设计中的应用,到更加精准的药物治疗和再生医学的进展,都为颈椎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如如何更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实践。 《AOSPINE大师丛书:颈椎退变性疾病》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它将帮助每一位颈椎外科医生,在面对复杂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时,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做出最明智的决策,为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本书的出版,无疑为现代颈椎病诊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对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