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建筑施工测量(第3版)
原价:35.00元
售价:19.3元,便宜15.7元,折扣55
作者:杨晓平,程超胜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60975627
字数:451000
页码:274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建筑施工测量(第3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着力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力求满足高职教育培养工程技术施工一线的高技能测量人才的目标要求,强调测量职业技能的应用,加强基础测量操作和施工测量操作等实践环节。在内容上力求讲清基本概念,测量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够用,重视测量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叙述简明,深入浅出,并能运用图表直观表达测量知识内容和仪器操作技巧,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加深印象,尽可能做到通过课堂学习与室外教学实训,即可使学生掌握相关工程测量基本技能,以便*终为工程实践活动服务。本书由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杨晓平、程超胜担任主编。
《建筑施工测量(第3版)》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新理念系列教材之一。根据高职高 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本书按照由浅人深、相对独立、典型工作任务的原则,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应的工程测量 工作进行分解,并依据其相对应的测量知识及技能进行重新编排。
全书共分5个学习情境,分别为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地区控制测量技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建构筑物变形监 测技术,每个学习情境又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其中学习情境1为测量基本知识与技能储备阶段,是实施测量工作任务的基础;学习情境2 、3对应于工程项目实施的设计阶段,学习情境4对应于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学习情境5对应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及竣工后的运营阶段。每个学习情境 后,附有小结及相应的思考题与习题。
《建筑施工测量(第3版)》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材,也可供土建类其他专业选择使用,同时可作为成人教育和相关 职业岗位培训教材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或自学用书。本书由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杨晓平、程超胜担任主编。
学习情境1 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任务1 认识工程测量及其任务
活动1 认识测量与工程测量
活动2 剖析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任务
活动3 了解规划设计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
活动4 实施测量工作要求
任务2 地面点位的确定
活动1 了解地球形状大小及地表构成规律
活动2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任务3 地面点确定与测量工作方法的关系
活动1 地面点位置确定三要素与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方法
活动2 测量工作实施程序和原则
任务4 测定工作和测设工作施测
活动1 水准测量及高程测设
活动2 角度测量及水平角测设
活动3 钢尺量距与水平距离测设
活动4 全站仪及其基本测量功能
活动5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卫星定位测量施测
任务5 测量误差规律及数据衡量标准
活动1 测量误差及其规律
活动2 衡量观测数据精度的指标
小结
思考与习题1
学习情境2 小地区控制测量技术
任务1 控制测量技术的昨天和今天
活动1 认识控制测量及其技术方法
活动2 了解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手段
活动3 图根控制测量技术规定
活动4 熟悉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流程
活动5 平面控制网点坐标计算基础
任务2 导线测量施测
活动1 熟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及导线的布设形式
活动2 导线测量的外业施测步骤
活动3 导线控制网内业计算示例
活动4 导线测量错误的检查方法
任务3 控制测量之交会定点方法
活动1 前方交会定点方法实施
活动2 后方交会定点方法实施
活动3 测边交会定点方法实施
任务4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及实施
活动1 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
活动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施测
小结
思考与习题2
学习情境3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
任务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探秘
活动1 走进地形图测绘世界
活动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案设计概述
活动3 地形图测绘方法和地面点测量精度要求
任务2 碎部测量技术
活动1 熟悉碎部测量工作內容及一般要求
活动2 碎部点的测绘方法
活动3 地物测绘
活动4 地貌测绘
任务3 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法
活动1 经纬仪平板测图
活动2 全站仪数字测图
活动3 GPS-RTK数字测图简介
活动4 房产分幅图测绘
任务4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活动1 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的应用
活动2 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小结
思考与习题3
学习情境4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
任务1 建筑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及其任务
活动1 建筑施工测量工作实施流程
活动2 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
活动3 掌握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和曲线测设方法
活动4 施工场区控制网布设及施测
任务2 建构筑物施工测量施测
活动1 建构筑物控制网施测
活动2 建构筑物施工放样主要技术规定
活动3 建构筑物平面定位及细部轴线测设
活动4 基础工程(即建构筑物±0.000以下部分)施工测量
活动5 建构筑物±0.000以上部分结构施工测量
活动6 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测量
活动7 建筑场区道路及管线施工测量
任务3 竣工总图的编绘和竣工实测
活动1 了解竣工总图
活动2 竣工总图的编绘及实测
小结
思考与习题4
学习情境5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技术
任务1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工作及相关规定
活动1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概述
活动2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方法及等级、精度要求
活动3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工作的一般规定
活动4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方案编制及监测内容
任务2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工作施测
活动1 垂直位移监测施测
活动2 建筑深基坑及建构筑物水平位移测量
活动3 建构筑物倾斜观测
活动4 挠度和裂缝观测
任务3 建构筑物变形监测资料及监测报告
任务4 建筑物变形监测实例
小结
思考与习题5
参考文献
最近读完《医学传心录》,真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医学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爱与疗愈的史诗。书中那些看似寻常的医患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却变得如此荡气回肠,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医术,不仅仅在于精湛的技艺,更在于那颗愿意倾听、愿意理解、愿意与病患心意相通的真挚之心。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共情”的部分所打动,它解释了医生如何能够通过深入的感同身受,去触及病患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渴望,从而找到最有效的治疗路径。这是一种超越了语言和物质层面的连接,是纯粹心灵的交流。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与人相处的,是否也能够做到如此细腻的关怀和理解。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医学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在我心中播下了更加善良、更加富有同情心的种子。每一次翻开,都会有新的感悟,仿佛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与书中人物的灵魂对话。
评分说实话,《医学传心录》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认知。我之前一直以为,医学就是一门科学,是基于数据和实验的精准学科。但是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医学更温情、更具人文的一面。它并没有否定科学的价值,但它强调了在科学之外,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一种基于同理心和生命能量的互动。我被书中那些关于“意念”和“能量”的描述深深吸引,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用科学的逻辑去解释,但它却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身体与心灵的相互影响。这本书让我开始关注那些不易被量化但却真实存在的力量,例如希望、信念,以及人与人之间无形的情感纽带。它没有给我提供一套具体的“疗法”,但它给了我一种更宽广的视野,让我去思考,在治愈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绝对不是那种能够速成或者轻易掌握的书。每次拿起《医学传心录》,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那种分量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我承认,有些地方我可能还未能完全领悟,需要反复咀嚼,甚至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和体会。它没有给我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引导我去思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治愈”这个词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身体的康复,更是一种心灵的成长和升华。这本书让我明白,在面对疾病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症状,更要关注病患本身,关注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精神世界。它教会我,倾听比言语更重要,理解比诊断更关键。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进行对话,虽然有时无法立即理解,但那份启迪却是长久而深刻的。
评分《医学传心录》这本书,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那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它不像我读过的大部分医学相关的书籍那样,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冰冷的病理分析。相反,它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用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它不是在“教导”你医学知识,而是在“分享”一种智慧,一种看待生命、看待疾病的角度。我常常被书中的一些比喻和故事所吸引,那些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意象,仿佛能够穿透我日常的浮躁,让我回归到一种更为宁静的思考状态。我试图去理解那些“传心”的奥秘,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它让我思考,在现代社会高科技的洪流中,我们是否渐渐丢失了那些最基本、最纯粹的人文关怀。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涤荡着我被各种信息碎片化侵蚀的心灵,让我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我大概是在一个朋友的书架上偶然瞥见的,书名《医学传心录》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不同生命的思想有种莫名的向往,而“传心”二字恰恰点出了这种神秘的沟通方式。我并没有立刻翻开它,但书名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象着里面会讲述怎样的医者如何用心灵去感应病患的痛苦,又如何通过非物质的交流来治疗顽疾。我曾看过一些关于心灵感应和意念疗法的书籍,虽然有时觉得有些玄乎,但《医学传心录》这个名字,似乎赋予了这些概念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深邃的背景。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不是那种冰冷的医学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医者仁心、关于生命能量、关于人与人之间深层联系的探索。它或许会描绘那些在传统医学之外,另辟蹊径的治疗方法,以及那些在病痛面前,人类内心深处涌现出的不屈和希望。每一次看到这本书,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目光在书脊上游移,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仿佛它藏着某种能让我豁然开朗的智慧,或者至少,能让我对生命和疾病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