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活动(附光盘 第2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

欣赏活动(附光盘 第2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卓娅 编
图书标签:
  • 幼儿园音乐
  • 音乐教育
  • 欣赏活动
  • 幼儿教育
  • 活动设计
  • 光盘
  • 第2版
  • 音乐启蒙
  • 亲子教育
  • 学前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118845
版次:2
商品编码:1214511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共包括四本: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韵律活动。这是其中的一本,是针对幼儿园开展歌唱活动的图书,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法介绍、教育活动设计案例、教学实践体会等几个部分。

目录

再版前言
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一)音乐欣赏中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音乐欣赏中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三)音乐欣赏中教育工艺学的研究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知识入门
(一)音乐欣赏知识入门
(二)舞蹈欣赏知识入门
(三)声乐欣赏知识入门
(四)约翰·马丁-费尔阿班德博士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

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设计
(一)中国音乐作品教育活动设计
1.赶花会
2.阿细跳月
3.蝴蝶找花(化蝶
4.突破封锁线
5.草原小牧民(森吉德玛)
6.龟兔赛跑
7.小牛与牧童(牧童短笛
8.猪八戒背媳妇(百鸟朝凤)
9.天乌乌
10.歌唱二小放牛尉
11.小白兔和大黑熊
12.国歌
13.春姑娘(春江花月夜)
14.小牧童
15.赛马
16.担鲜藕(拔根芦柴花
17.舞狮(将军令
18.京剧与脸谱(京调)
19.苏三起解(京剧选段
20.三只小猪
21.小白船
22.茉莉花
23.元宵乐
(二)外国音乐作品教育活动设计
1.小蜜蜂的舞蹈演出(我和小蚊子跳舞)
2.玩具国(玩具兵进行曲)
3.大树和小鸟(小鸟店)
4.爱丽丝梦游玩具王国(冬日旅行)
5.洋娃娃跳舞(洋娃娃)
6.小熊和小乌(三只小猪)
7.鼹鼠和他的小花们(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
8.欢乐颂
9.小铁匠
10.小树和小精灵(挪威舞曲)
11.小鱼和水草(水族馆)
12.聪明孩子和笨老狼(拨弦)
13.漫游神秘城堡(拨弦)
14.梨子小提琴(梦幻曲)
15.土耳其进行曲
16.军队进行曲
17.绿色、白色和黑色(龙骑兵进行曲)
18.巡逻兵(巡逻兵进行曲)
19.王子与公主(勇敢的苏格兰)
20.快乐的小溪流(洋娃娃)
21.单簧管波尔卡
22.苹果树找医生(啄木鸟)
23.奇妙的森林旅游(旅游列车波尔卡)
24.老鹰捉小鸡、卓别林学理发(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25.啤酒桶和小老鼠(啤酒桶波尔卡)
26.钟表店
27.巨人和小人(威尼斯音乐钟)
28.假面舞会(G大调小步舞曲)
29.小马的化装服(闪烁的小星变奏曲)
30.卖火柴的小女孩(圣母颂)
31.地狱与天堂(片段
32.小精灵和山大王
33.在山魔的宫殿里
34.绿毛虫
35.小猪和老狼(匈牙利舞曲节选
36.野蜂飞舞
37.有趣的玩具盒(安娜波尔卡)
38.动物狂欢节
39.快乐的小象(小象进行曲)
40.小蚊子(单簧管波尔卡)
41.天鹅
42.小猫圆舞曲
43.神秘的蒙娜丽莎
44.国王和跳蚤的故事(跳蚤之歌)
(三)游戏化欣赏活动
1.小班欣赏:寻物游戏“圣诞老人的红帽子”
2.小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我们不怕大野狼”
3.小班欣赏:寻物一输赢竞争一追逐游戏“旋转木马”
4.小班欣赏:控制游戏“机灵的小蝴蝶”
5.中班欣赏:情境表演一控制游戏“喜羊羊和灰太狼”
6.中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妈妈宝贝”
7.中班欣赏:情境表演一领袖模仿游戏“小鱼与美人鱼”
8.中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矮人和玉米”
9.中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狐狸和鸡”
10.大班欣赏:音乐游戏“传声筒”
11.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捉逃游戏“稻草里的火鸡”
12.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挠痒痒”
13.大班欣赏:输赢竞争一捉逃快反游戏“螃蟹歌”
14.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踏雪寻梅”
15.大班欣赏:情境表演一玩乐器游戏“大象和小蚊子”
16.大班欣赏:领袖模仿一镜像游戏“鸭妈妈真糊涂”
17.大班欣赏:领袖模仿游戏“卡加布列岛”
18.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打字机”
19.大班欣赏:情境表演一控制游戏“倒霉的狐狸”
20.大班欣赏:选图一配图游戏“地狱与天堂”
21.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动物狂欢节”
22.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公共汽车”
23.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猴子学样”
24.大班欣赏:科学探究一影子一情境表演游戏“森林舞会”
25.大班欣赏:情境表演游戏“有趣的时钟”364.
26.大班欣赏:玩队形一猜拳游戏“春晓”
27.大班欣赏:身体接触一玩队形游戏“爱之歌”
28.大班欣赏:身体接触一快反游戏“逗你玩”
29.大班欣赏:玩队形游戏“彩虹的约定”

四、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教学实践体会
(一)浅析幼儿园形体艺术欣赏活动中的评价问题
(二)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系列简介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系列,秉承“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汇聚了众多一线资深幼教专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富有趣味性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源。本丛书围绕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音乐学习特点,精心编排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涵盖了歌曲演唱、音乐游戏、韵律活动、乐器体验、音乐欣赏等多个维度,力求在启迪幼儿音乐潜能、培养音乐兴趣的同时,促进其情感、认知、动作、语言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 丛书整体特色与价值 本丛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和“生活化”的音乐呈现。我们深知,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音乐并非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伴随他们成长的快乐源泉。因此,丛书中的每一个活动都紧密围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展开,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教具、以及富含创意的游戏环节,将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系统性与全面性: 丛书内容经过精心设计,覆盖了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音乐发展需求。每一个年龄段都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从基础的节奏感知、音高辨别,到更复杂的音乐形式理解和情感表达,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活动内容也力求全面,既有集体性的合唱、合奏活动,也有个体性的独唱、独奏体验;既有强调模仿与创造的音乐游戏,也有引导感受与想象的音乐欣赏。 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丛书内容来源于大量真实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充满了可操作性。活动设计详略得当,既有清晰的活动目标、详细的活动流程,也有丰富的教具准备建议和家园合作指导。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运用,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趣味性与启发性: 拒绝说教式的音乐教学,提倡寓教于乐。丛书中的歌曲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朗朗上口;音乐游戏设计巧妙,充满互动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乐器体验环节让幼儿亲手探索声音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和表现欲;音乐欣赏活动则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情感魅力,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领域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本丛书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了音乐活动对幼儿其他方面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例如,歌曲演唱能促进语言发展和记忆力提升;律动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控制能力;音乐欣赏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和情感理解能力;乐器演奏能培养幼儿的精细动作和耐性。 倡导家园共育: 深刻认识到家庭在幼儿音乐启蒙中的重要作用,丛书特别设置了“家园共育”板块。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音乐活动建议,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音乐学习中来,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成长环境。 二、 丛书内容细分与亮点 本丛书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旨在为不同教学环节和内容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歌曲教学部分: 精选优质儿歌与歌曲: 涵盖了经典儿歌、改编歌曲、原创歌曲等多种类型,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语言发展和声乐特点。歌曲主题广泛,涉及动植物、生活习惯、情感体验、节日庆典等,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突破传统的“教唱”模式,引入了故事导入法、情境创设法、肢体律动法、多媒体辅助法等,让歌曲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例如,可以通过讲述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童话故事来引入歌曲,让幼儿在故事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歌曲。 注重情感体验与表现: 引导幼儿用声音和肢体去表达歌曲的情感,鼓励幼儿在演唱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色彩,而不是机械地模仿。 拓展性活动: 围绕歌曲内容,设计了相应的音乐游戏、故事创编、绘画表现等拓展活动,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2. 音乐游戏部分: “玩”是核心: 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本部分精心设计了大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音乐游戏,强调让幼儿在玩耍中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等基本要素。 多样化的游戏类型: 包括节奏模仿游戏、动作模仿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等。例如,通过“小猫钓鱼”等游戏,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音乐的快慢变化;通过“小鸟找食”等游戏,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和反应速度。 技能与趣味并重: 游戏的设计既能锻炼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又能培养其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鼓励幼儿创造: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对游戏规则和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改编和创新。 3. 韵律活动部分: 身体是乐器: 强调利用幼儿的身体作为表达音乐的工具,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 丰富多样的动作元素: 涵盖了模仿性动作、创造性动作、集体舞蹈、小组表演等。例如,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节、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等。 培养节奏感和协调性: 通过有节奏的身体律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节奏感,同时锻炼其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感和柔韧性。 情感情绪的表达: 鼓励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释放积极情绪。 4. 乐器体验部分: 接触真实乐器: 提供各种适合幼儿操作的简单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木鱼、三角铁、碰铃等,让幼儿亲手去敲击、摇晃,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发声原理。 认识乐器与声音: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乐器的名称,了解它们是如何发声的,并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去敲击,探索声音的变化。 简单合奏体验: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乐器合奏,感受集体合作演奏的乐趣,培养乐感和团队意识。 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亲手操作乐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将来深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5. 音乐欣赏部分: “听”是关键: 引导幼儿专注于倾听,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情绪和故事。 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精选了各类风格的器乐曲、声乐曲、儿童音乐等,并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会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儿童歌谣,也会选择具有故事情节的交响乐片段。 多元化的欣赏方式: 采用讲故事、看图片、做动作、涂鸦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涵,激发想象力。例如,在欣赏一段描绘森林的音乐时,可以引导幼儿想象森林中的景象,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培养初步的音乐审美: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形成对美好音乐的感受和评价能力。 三、 丛书的目标读者与应用场景 本丛书主要面向以下读者: 幼儿园音乐教师: 是您开展日常音乐教学的得力助手,提供详实的活动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园长与教学管理者: 为您构建科学、系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幼儿家长: 是您在家中陪伴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实用指南,让家庭音乐教育更加轻松有趣。 学前教育专业师生: 是学习和研究幼儿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宝贵参考资料。 本丛书适用于幼儿园的各项音乐教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集体教学活动: 歌曲教学、音乐游戏、律动活动、音乐欣赏等。 区角活动: 音乐游戏区、乐器探索区等。 户外活动: 结合户外环境进行音乐游戏和律动。 家园共育活动: 引导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音乐活动。 四、 结语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系列,是献给每一个热爱音乐、渴望在音乐中成长的孩子的礼物。我们相信,通过本丛书提供的丰富资源和科学方法,您将能够引领孩子们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开启他们一生对音乐的热爱与探索。愿这份丛书成为您在幼儿音乐教育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共同为培养具有音乐素养、健全人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温润的触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明显能感受到出版社在选材上的用心。我尤其喜欢封面那种柔和的色调,搭配上简洁的字体排版,透着一股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气息。翻开内页,纸张的质量也是上乘,即便是高强度的使用,也不容易出现洇墨或者磨损的情况,这对经常需要翻阅和标记的教师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目录清晰明了,让我能迅速定位到我感兴趣的章节。在内容组织上,它并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感,而是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每一部分都像是为一线工作者量身定制的指南。比如,它对于如何将抽象的音乐概念转化为幼儿易于理解的具体活动,提供了一系列详实且富有创意的案例。我试着在我的班级里应用了其中几个小游戏,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们参与的热情远超我的预期。这种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到微观的课堂操作,都做到了无缝衔接的编排,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专业积累和对学前教育一线需求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考究,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总之,从物理体验到内容逻辑,这本书都给我带来了极佳的初步印象,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投入到实践中去探索。

评分

这本书在提供具体活动资源方面的丰富度,简直可以用“宝库”来形容。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理论知识很充足,但到了实际操作时,却苦于找不到新颖、能抓住孩子们的“爆款”活动。这本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痛点。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现成的乐谱或歌词,而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资源库。例如,对于一个主题——比如“小动物的家”,书中不仅提供了与之匹配的歌曲,还配套了相应的打击乐编配建议、简单的即兴创作引导语,甚至还有用于创设环境的视觉提示卡片的描述。更赞的是,它对资源的更新和迭代进行了前瞻性的规划。虽然我手中是这个版本,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趋势的把握,比如对电子音乐元素在幼儿阶段的初步尝试的探讨,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价值得以持续保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自制乐器”的部分,那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音色独特且安全环保的乐器的教程,既解决了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又成功地将环保教育和艺术教育结合了起来,这种多维度的融合能力,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深度上的挖掘,远超出了我原先的预期,它成功地在“适龄性”和“专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很多人以为学前音乐教育就是教唱儿歌、做做律动,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这种浅薄的认知。它深入探讨了音乐对幼儿认知发展、情感表达乃至社会性构建的底层逻辑影响。作者没有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解析“为什么这样教”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支持音乐成长的环境”。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非结构化音乐游戏的重要性,并辅以大量的实例说明,是如何通过看似随意的敲打和歌唱,帮助孩子们理解节奏的内部结构和群体合作的概念。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如何进行本土化改编的探讨。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具有全球视野的教育哲学宣言。它鼓励我走出传统的“音乐室”框架,将音乐融入到自然观察、故事讲述乃至日常的区域活动中去。这种思维上的拓展,对于我这位在岗位上有些年头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股久违的清流,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的教学模式,并激发了我对音乐教育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兴趣。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的偏爱,在于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引导力量。它不是那种大声疾呼、生怕别人听不见的口号式教育读物,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前辈,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她的心路历程和独到见解。作者在描述复杂的音乐教育原理时,总能找到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经验的比喻,使得那些原本听起来有些高深的理论,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仿佛就在眼前上演。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错误示范”和“意外情况”时的坦诚。书中并没有回避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小麻烦”,而是坦率地分析了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并提供了多套灵活的应对策略。这种实战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可信度和实用价值。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在与一位高明的同行进行深度交流。特别是在关于如何激发“内向”或“注意力分散”的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那几页,作者给出的建议细致入微,比如调整灯光、改变坐姿、甚至是哼唱某个特定的音调来重新聚集孩子们的注意力,这些都是教科书上难以找到的“黄金细节”。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精准的操作指南,是衡量一本优秀实践用书的关键标准,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

评分

这本书的附带材料——是的,我指的是那个光盘(或其他配套数字资源)——才是真正让这本书“活”起来的点睛之笔。纸质书的优势在于沉淀和翻阅的直观性,但音乐教育活动,尤其是表演性和体验性的内容,终究需要听觉和视觉的辅助。附带的资源包制作得非常精良,音频质量清晰纯净,无论是示范的演唱还是配乐的演奏,都达到了专业水准,这为我们进行示范教学提供了极高的标准参考。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音频,还包含了一些关键活动环节的视频片段。我曾经很困惑于某些律动动作的细节处理,光看文字描述总是难以把握那种微妙的身体语言,但通过视频,我一下子就领悟到了动作幅度和重心的转移应该如何与音乐的强弱变化相匹配。这种“看、听、做”三位一体的学习路径,极大地缩短了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周期。对于那些刚刚接触学前音乐教育的新手老师来说,这份配套资源简直就是定海神针;即便是经验丰富者,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视听呈现效果的最新灵感。这种对全方位学习体验的重视,让整套丛书的价值实现了几何级的增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