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通过科学的教育设计,教师有可能更好地将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转换成为自己与自己所面对的幼儿的共同的真实发展。
  人们在音乐实践中,应该能够获得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应用多种符号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审美思维、审美创造的基本能力,也是科学思维、科学创造的基本能力。     
内页插图
          目录
   再版前言
一、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幼儿园韵律活动教育教学要点
(一)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材料选编
(二)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
(三)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空间处理
(四)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标记运用
(五)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先行组织者”
(六)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语言
(七)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情绪调整
(八)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九)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学习素质”养成
(十)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
(十一)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网络体系”建构
三、幼儿园韵律活动教育活动设计
(一)歌表演
1.小兔和狼
2.两只小象
3.两只小小鸭
4.丑小鸭
5.谁饿了
6.小猪睡觉
7.我是一只大野狼
8.卡通的歌
9.盖房子
10.羞答答
11.两只懒乌鸦
12.小花猫戏鼠
13.小蚂蚁避雨
14.小青蛙
(二)律动
1.小鸡出壳
2.快乐的小袋鼠
3.抬轿子
4.小星星
5.小熊运西瓜
6.小兔捉迷藏
7.大猫小猫
8.开火车
9.开碰碰车
10.小熊滑冰
11.滑稽的脚先生
12.椅子律动
13.小老鼠和泡泡糖
14.啄木鸟
15.走迷宫的小士兵
16.熊与蜜蜂
17.捉螃蟹
18.地毯上的游戏
19.小熊和小鸟
……
四、幼儿园韵律活动教育教学实践体会      
前言/序言
     音乐活动,是能够使人获得全面发展机会的重要社会实践领域之一。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参与音乐教育过程的所有教师和幼儿在音乐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
  通过科学的教育设计,教师有可能更好地将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转换成为自己与自己所面对的幼儿的共同的真实发展。
  人们在音乐实践中,应该能够获得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应用多种符号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审美思维、审美创造的基本能力,也是科学思维、科学创造的基本能力。
  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应该能够获得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认识他人、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承担自己的和社会责任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每一个人在儿童时代平安快乐地生活、身心健康地成长所必须的,也是每一个人一生中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
  尽管本丛书正是从对教师和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这一出发点来进行设计和编写的,也尽管本丛书中收编的研究成果,均来自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的课题研究实践,其中的活动设计理论和活动设计范例均已在我国幼儿园经过十多年的反复实践和改良,具有比较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但它们毕竟还是前面的探索者所认识到的有限“真理”。因此,教师在选用本丛书提供的理论和范例时,还应该特别注意考虑您自己和您自己所面对的幼儿的具体情况,同时,最好还能够根据您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本丛书中提供的信息进行丰富和完善。
  在本丛书的编写和改编过程中,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薛瑜老师做了大量的组织和统稿工作,南京市商业幼儿园、游府西街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河海大学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市第二幼儿园、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联勤部三八保育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海南等地的幼儿园老师们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图书编辑部的老师一直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的本科、硕士、博士生们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转眼间,这套丛书已经出版10年了。感谢出版社、感谢读者10年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12013年夏天,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全国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学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不懈努力,同样经历了10年艰辛努力的国家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终于正式颁布。对照《指南》的相关精神,我们觉得自己不但在10年前已开始朦胧地意识到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习品质的培养必须细致地落实在每日每时的师幼互动过程里;而且这10年来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学习品质发展”问题的探究努力:2010年长沙第七届全国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上提出将“促进学习品质发展”作为后两年全国音乐舞蹈教育研究的工作重心,并在2012年成都第七届全国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另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再次强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亦反复强调的:幼儿的有效学习只有在他们真实的亲身实践和游戏中才能够事实现。我们也是在2008年南宁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将作为2010年长沙会议的研讨重心,引领了全国从2008~2010两年间的研究方向。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韵律活动(第2版 附光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系列中的重要一环,专注于为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系统、生动、实用的韵律活动指导方案。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践需求,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升级,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  一、 理念引领:贴近时代,关照儿童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在游戏中学习,在韵律中成长”。我们深知,音乐是幼儿情感表达、身体协调、认知发展和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本书的编写紧密围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活动的趣味性、探索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韵律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或身体律动,它更是一个整合性的学习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幼儿可以发展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可以体验丰富的情感,学会用肢体和声音表达喜怒哀乐;可以培养倾听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更能促进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 本书的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3-6岁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发展需求。活动内容由浅入深,难度适宜,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    融合多元文化与艺术视角: 在活动设计中,我们融入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元素,鼓励幼儿接触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拓展艺术视野。同时,也倡导教师结合本土文化,创造出更具地域特色的韵律活动。    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书旨在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得力助手,提供清晰的活动目标、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丰富的拓展思路。我们鼓励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新,设计出更适合自己班级幼儿的活动。  二、 内容导航:科学编排,体系完整  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编排科学,为教师提供了一份详尽的韵律活动地图。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特定的韵律活动主题展开,并附有详细的活动设计和指导建议。     基础律动训练: 这一部分重点关注幼儿基本身体技能的发展,包括拍手、跺脚、点头、摆臂、模仿动物等简单的身体律动。这些基础训练是后续复杂韵律活动的重要铺垫,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身体意识和节奏感。    音乐游戏与创编: 音乐游戏是韵律活动的核心形式之一。本书提供了大量经典的音乐游戏,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火车快飞”等,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创编。通过游戏,幼儿在模仿、探索、合作中学习音乐元素,发展想象力。    节奏模仿与表现: 这一部分侧重于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通过模仿打击乐器的节奏、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节奏、以及用身体表现不同的节奏型,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美。    情绪表达与角色扮演: 韵律活动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本书设计了许多与情绪主题相关的韵律活动,如通过舒缓的音乐表现平静,通过有力的音乐表现快乐,通过缓慢的动作表现忧伤等。同时,也融入了角色扮演的元素,让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时,用身体和动作来诠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器乐伴奏与合奏: 幼儿对乐器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本书鼓励教师利用各种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三角铁、木鱼等,引导幼儿感受乐器的音色和节奏,并尝试简单的乐器合奏。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倾听和合作能力。    故事与韵律的融合: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形式之一。本书将故事情节与韵律活动巧妙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去演绎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情节,使音乐活动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季节性与节日主题活动: 针对幼儿园常见的季节变化和传统节日,本书提供了相应的韵律活动设计。例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海浪、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以及新年、儿童节等节日主题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生活和艺术的乐趣。  三、 光盘资源:视听结合,辅助教学  本书附带的光盘是其一大亮点。光盘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音乐素材,如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打击乐示范演奏、歌曲演唱以及部分示范性的韵律活动视频。     优质音乐资源: 光盘中的音乐经过精心挑选,音质纯正,风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这些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省去了寻找和制作的麻烦。    示范性视频: 部分精选的韵律活动配有示范视频,直观地展示了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这对于年轻教师或者初次接触韵律活动的教师来说,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互动性与拓展性: 光盘中的资源不仅仅是简单的播放列表,还可以作为教师进行音乐创编和活动拓展的灵感来源。教师可以从中汲取元素,改编或组合,创造出更具个性的活动。  四、 应用指导:实践为王,因材施教  本书不仅提供了活动方案,更注重指导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活动目标与评价: 每个活动都清晰地标明了活动目标,方便教师了解活动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提供了简单的评价建议,帮助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进步。    材料准备与场地布置: 针对每个活动,本书都给出了详细的材料准备清单和场地布置建议,方便教师提前规划和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提问与引导技巧: 教师如何在活动中有效提问和引导,是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思考的关键。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提问技巧和引导语,帮助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点火者”。    课堂管理与安全提示: 韵律活动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因此有效的课堂管理至关重要。本书也提供了相关的策略和注意事项,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家园合作建议: 音乐教育的延伸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本书也提供了一些家园合作的建议,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音乐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五、 创新与特色     情境化设计: 大部分活动都融入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将音乐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例如“小动物找家”、“航海探险”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情境体验中学习。    多元化音乐元素: 除了传统的儿歌和童谣,本书还引入了世界各地的民歌、古典音乐片段、以及一些现代化的音乐元素,丰富了幼儿的音乐体验。    鼓励自主探索与创编: 本书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活动设计中,留有大量的空白和可能性,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模仿、改编和创编,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    强调个体差异: 考虑到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本书提供了多种活动形式和难度层次的选择,以及拓展和变通的建议,帮助教师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结语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韵律活动(第2版 附光盘)”是一本集理论指导、活动设计、资源支持和实践经验于一体的专业性教材。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引导,幼儿园教师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开展韵律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发现自我,快乐成长,收获属于他们的独特旋律。本书不仅是教师的工具书,更是连接教师、幼儿和音乐的美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