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

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春盛 編
圖書標籤:
  • 急危重癥醫學
  • 重癥醫學
  • 醫學進展
  • 臨床醫學
  • ICU
  • 急診醫學
  • 醫學
  • 醫學教育
  • 學術研究
  • 2017年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248990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729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0
字數:72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首都急危重癥醫學高峰論壇已走過十年曆程,通過10年的砥礪前行和實踐,我們深感學術交流是麵對麵的探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成為一個似有似無的學術輪廓。在第六屆急危重癥醫學高峰論壇上,推齣瞭《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4》。配閤學術交流聘請學有所長的專傢,將一年來在該領域的諸多進展按照專題分類編寫成一本書,與高峰會議形成姐妹篇,使與會者從更深層次地瞭解這一年的急危重癥醫學進展情況,隨時更新知識,緊跟時代步伐。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很受歡迎,使我們喜齣望外。為瞭堅持這一傳統,將好的、新的知識傳遞給讀者和急危重癥醫學同道,於是就有瞭《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的麵世。
  2017年適逢醫改之年,急危重癥醫學的診療、救治是醫改的重中之重,急危重癥醫學科是醫改的主戰場。我們相信,第十屆急危重癥醫學高峰論壇的召開和《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的齣版,會為醫改做齣有益的貢獻。

目錄

第一篇 心肺復蘇、膿毒癥與中毒
第一章 心肺復蘇成功後患者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功能改變的研究進展
第二章 體外膜肺與急診(一)
第三章 體外膜肺與急診(二)
第四章 體外膜肺與急診(三)
第五章 2016年ILCOR/AHA心髒驟停後體溫管理建議解讀
第六章 尿源性膿毒癥的診治進展
第七章 膿毒癥緻急性心肌損害進展
第八章 鈣離子增敏劑在膿毒癥/膿毒癥休剋作用評價
第九章 膿毒癥免疫調理治療新進展
第十章 內質網應激在膿毒癥中的研究進展
第十一章 預測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剋預後的生物標記物研究進展
第十二章 血管活性藥物在膿毒癥休剋應用新進展
第十三章 全身炎癥反應綜閤徵標準是否需要摒棄
第十四章 兒童膿毒性休剋液體復蘇研究進展

第二篇 心血管與腎急癥
第一章 心力衰竭相關生物標記物研究現狀
第二章 2016年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的再認識
第三章 急性CO中毒所緻心肌損害的研究進展
第四章 促血管生成素在心功能不全中的研究進展
第五章 冠狀動脈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識彆與救治
第六章 急性冠脈綜閤徵抗栓治療閤並齣血的急診處理對策
第七章 不典型急性主動脈綜閤徵的早期識彆
第八章 急性心力衰竭診治進展
第九章 射血分數保留心衰的認識與評價
第十章 神經源性肺水腫的研究進展
第十一章 高敏sST2在心衰中的應用
第十二章 利尿劑治療心力衰竭的研究進展
第十三章 胱抑素C結閤常規指標綜閤評價腎功能
第十四章 兒童緻死性心律失常的緊急識彆和治療
第十五章 幾種常見引起右心衰竭的原因及處置

第三篇 神經係統急癥
第一章 神經梅毒的診治進展
第二章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
第三章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進展
第四章 腦齣血進展
第五章 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急診綠色通道構建
第六章 顱內靜脈竇血栓的臨床特徵和診治進展
第七章 暈厥的急診鑒彆診斷思路
第八章 麻醉劑在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的應用

第四篇 呼吸係統與感染急癥
第一章 2017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治療策略
第二章 成人重癥患者呼吸機撤機策略
第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用無創機械通氣研究進展
第四章 急性肺栓塞的評估與治療進展
第五章 認識人感染H7N9禽流感
第六章 黃熱病疾病診治新進展
第七章 炭疽研究進展
第八章 腸道菌群:急危重癥感染控製新靶點
第九章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伴發多髒衰治療進展
第十章 創傷後靜脈血栓栓塞癥

第五篇 消化係統急癥
第一章 上消化道大齣血病情評估進展
第二章 重度藥物性肝損傷診治進展
第三章 腹腔間隔室綜閤徵的研究進展
第四章 感染性腹瀉
第五章 急性胰腺炎診療進展
第六章 急性胃黏膜病變研究進展
第七章 急性腸衰竭管理
第八章 危重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進展
第九章 危重患者腸外營養支持現狀
第十章 急腹癥影像學應用進展
第十一章 抗栓治療緻消化道齣血防治策略

第六篇 急診急救技術
第一章 體外肺氧閤患者急性腎損傷及CRRT聯閤治療
第二章 經胸超聲在主動脈綜閤徵的臨床應用

第七篇 綜閤

精彩書摘

  《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
  無論初始心律如何,CA患者的病因依然是選擇ECPR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原發於心功能衰竭的CA患者存活率是沒有潛在心髒疾患的4倍。這些研究雖然並未探究在不同病因的CA患者中ECPR預後不同的原因,但推測,有單一基礎心髒疾患的CA患者較無心髒疾患的CA患者對ECPR可能有更好的治療反應。ELSO注冊的研究中發現,682例兒科ECPR患者,具有潛在心髒疾患是改善存活率的獨立預測因子;同樣295例成人心髒驟停ECPR患者中,有心髒基礎疾患的較沒有心髒疾患的生存率明顯提高。
  嚴重威脅生命的膿毒癥,曾經一直被視為體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的禁忌證。但由於在新生兒膿毒癥中應用ECLS獲得成功,生存率高達72%,因而被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所接受。目前在新生兒和兒童頑固性膿毒癥休剋患者中,美國危重癥醫學會指南將ECLS納入治療原則,以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近來在一項針對兒童應用體外循環技術治療難治性膿毒癥休剋伴發多髒器功能不全的研究中,觀察到40%的患者在應用ECLS之前均齣現瞭心髒驟停,並實施瞭ECPR,存活率達到47%,高度提示ECPR可能在由於嚴重膿毒癥而導緻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和心髒驟停的病人群中獲益。
  ……

前言/序言

  首都急危重癥醫學高峰論壇已走過十年曆程,通過10年的砥礪前行和實踐,我們深感學術交流是麵對麵的探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成為一個似有似無的學術輪廓。在第六屆急危重癥醫學高峰論壇上,我們推齣瞭《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4》。配閤學術交流聘請學有所長的專傢,將一年來在該領域的諸多進展按照專題分類編寫成一本書,與高峰會議形成姐妹篇,使與會者從更深層次地瞭解這一年的急危重癥醫學進展情況,隨時更新知識,緊跟時代步伐。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很受歡迎,使我們喜齣望外。為瞭堅持這一傳統,將最好、最新的知識傳遞給讀者和急危重癥醫學同道,於是就有瞭《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的麵世。
  2017年適逢醫改之年,急危重癥醫學的診療、救治是醫改的重中之重,急危重癥醫學科是醫改的主戰場。我們相信,第十屆急危重癥醫學高峰論壇的召開和《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的齣版,會為醫改做齣有益的貢獻。
《當代外科學進展:挑戰與前沿》 本書精選瞭2017年度在外科領域最具影響力、最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經驗,旨在為廣大外科醫師、科研人員及相關醫務工作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瞭解當代外科學發展脈絡的平颱。本書聚焦於當前外科領域的重大挑戰,並以前瞻性的視角探討未來發展趨勢,匯集瞭來自全球頂尖外科中心的專傢智慧,力求呈現一場學術思想的盛宴。 核心聚焦領域: 1. 微創與機器人手術的革新: 本書深入探討瞭新一代微創技術,包括單孔腹腔鏡、經自然腔道取標本(NOSES)手術等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多個領域的應用進展。特彆關注瞭新一代手術機器人係統的性能提升、術中導航技術的發展以及其在復雜手術中的實踐經驗分享。書中詳細闡述瞭這些技術如何進一步降低創傷、縮短恢復時間,並提高手術精度和安全性。 2. 腫瘤外科的精準與個體化治療: 腫瘤外科是本書的另一重點。書中詳細介紹瞭在腫瘤早期診斷、分子分型、靶嚮治療、免疫治療與手術治療相結閤方麵的最新進展。內容涵蓋瞭基因測序在腫瘤個體化治療中的應用,以及如何根據腫瘤的生物學特性製定最優的手術方案。此外,書中還對難治性腫瘤(如胰腺癌、肝癌、肺癌等)的根治性手術策略、圍手術期管理以及術後輔助治療進行瞭深入剖析,強調瞭多學科協作在提升腫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中的關鍵作用。 3. 器官移植的突破與挑戰: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器官移植領域也迎來瞭新的裏程碑。本書詳細介紹瞭在同種異體器官移植(如肝、腎、心、肺移植)以及異種器官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方麵的最新研究成果。重點關注瞭器官獲取、保存、免疫抑製策略的優化,以及如何應對器官移植後的排斥反應和並發癥。書中還探討瞭再生醫學在器官功能修復和替代方麵的潛力,為未來器官衰竭患者的治療提供瞭新的思路。 4. 創傷與急重癥外科的策略優化: 麵對日益復雜的創傷救治挑戰,本書匯集瞭多位在創傷外科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傢,就多發傷、嚴重創傷的早期評估、救治流程、個體化乾預策略進行瞭詳細闡述。特彆關注瞭低溫、大齣血、顱腦損傷等危重情況的最新處理指南和技術。書中還探討瞭在區域化創傷救治體係建設中的經驗分享,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急救資源配置,提高整體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5. 腹部疾病與消化道重建的新視野: 本書在腹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麵,提供瞭大量前沿信息。包括炎癥性腸病(IBD)、闌尾炎、腹膜炎等常見腹部疾病的最新診療規範。在消化道重建方麵,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的胃腸道重建技術,以及在復雜腹部手術後的功能恢復與並發癥防治方麵的最新進展。特彆關注瞭微生態失調與腸道屏障功能對術後恢復的影響。 6. 感染性疾病外科處理的更新: 細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嚴重感染,是外科領域麵臨的嚴峻考驗。本書係統地梳圖瞭各種外科感染(如腹腔感染、骨髓炎、軟組織感染等)的病原學特點、診斷方法以及最新的抗菌治療與外科乾預策略。書中還強調瞭感染早期識彆、精準診斷和規範化處理的重要性,以降低感染相關的死亡率和並發癥發生率。 本書特色: 權威性與前沿性: 所有章節均由在相關領域具有深厚學術造詣和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傢撰寫,確保內容的權威性和前沿性。 實踐性與指導性: 強調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價值,提供可操作的診療方案和技術指導,有助於提升臨床工作者的實際能力。 係統性與全麵性: 覆蓋瞭2017年度外科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內容係統全麵,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完整的外科發展概覽。 前瞻性與啓發性: 關注外科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探討潛在的技術突破和理論創新,啓發讀者對學科未來的思考。 《當代外科學進展:挑戰與前沿》不僅是一本知識的匯編,更是一次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本書旨在激發外科醫師的創新思維,鼓勵他們在麵對復雜挑戰時,敢於探索,勇於創新,共同推動外科醫學的進步,最終造福廣大患者。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之所以對《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這本書充滿好奇,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新技術的敏感。作為一名在重癥監護領域工作多年的醫生,我深知技術革新對於提升患者預後的巨大影響。2017年,正是許多新興技術,例如新的監護設備、更精準的藥物輸注係統、以及一些微創介入治療手段開始嶄露頭角的時候。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這些新技術在急危重癥醫學中的應用,包括它們的工作原理、臨床優勢、以及在不同疾病狀態下的適用性。我更關注的是,作者們是如何將這些前沿技術與傳統的診療模式相結閤,從而形成一套更全麵、更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舉個例子,對於膿毒癥的早期識彆和乾預,新的生物標誌物和影像學技術能否提供更早、更準確的診斷依據?對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閤徵(MODS)的管理,有沒有更有效的早期預警係統和器官支持策略?這本書,我期望它能成為一本“百科全書”,解答我在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也能為我打開新的視野,激發我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動力。

評分

作為一名對急危重癥醫學教育懷有熱情的醫務工作者,我閱讀《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這本書,更多的是希望它能夠成為我教學和培訓的有力工具。2017年,急危重癥醫學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層齣不窮,如何將這些內容有效地傳達給年輕的醫生和護士,一直是我思考的重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地呈現2017年的重要進展,並配以豐富的圖錶和案例,使之易於理解和消化。我尤其關注書中在“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這兩個方麵的設計。例如,對於一些新興的治療技術,書中是否提供瞭操作步驟的詳細說明,或者模擬練習的指導?對於一些復雜的概念,是否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圖示來幫助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活教材”,不僅能讓學習者掌握最新的知識,更能激發他們對急危重癥醫學的熱情,培養他們嚴謹細緻的臨床思維,為未來的醫學事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纔。

評分

我選擇關注《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這本書,是因為我一直堅信,循證醫學是推動我們專業不斷嚮前發展的核心驅動力。2017年,是無數臨床研究和科學實驗成果集中體現的一年,而一本優秀的進展總結,理應能夠精煉地呈現這些最新的研究證據,並指導臨床實踐。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重點介紹那些在2017年發錶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並對其臨床意義進行深入解讀。例如,在抗感染領域,新的抗生素的使用指南是否有瞭更新?在心血管急癥方麵,新的血栓管理策略是否得到瞭證實?在神經重癥領域,顱內壓監測和腦灌注壓管理的最新優化方案有哪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的文獻引用,讓我們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研究數據,也期待作者們能夠對這些證據進行批判性分析,幫助我們理解其局限性和適用範圍。畢竟,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醫療服務,纔是我們醫生的最終目標。

評分

作為一名在ICU一綫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兵,讀到《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這本書,真是一種久違的激動。翻開目錄,那些熟悉的專業名詞撲麵而來,仿佛迴到瞭當年在培訓班裏,夜以繼日地啃讀文獻的日子。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迷霧中的ICU醫生們點亮瞭一盞明燈,尤其是在2017年這個時間節點,當時的許多技術和理念正處於快速迭代的階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一年裏,有哪些突破性的進展被收錄其中,又有哪些臨床實踐得到瞭更新的指導。尤其對於呼吸支持、循環管理、腎髒替代治療以及感染控製這些核心領域,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詳實的數據和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來支撐。畢竟,ICU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每一次決策都關乎生死。這本書,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更精細化的操作技巧,更前沿的診療思路,從而更好地應對那些復雜多變的危重癥患者。我知道,醫學的進步永無止境,而這本書,無疑是2017年急危重癥領域的一次重要總結和指引,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其中的每一個章節,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提升臨床能力的實實在在的動力。

評分

我對《急危重癥醫學進展:2017》這本書的興趣,更多地體現在對那些“疑難雜癥”的解答上。在ICU工作,我們每天都會麵對各種各樣奇特的病例,有些甚至超齣瞭教科書的範疇。而2017年,無疑是醫學界在不斷挑戰認知邊界的一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收錄一些在這一年裏湧現齣的,極具代錶性的復雜病例分析。這些分析不僅要停留在錶麵的診斷和治療,更要深入到對發病機製的探討,對治療策略選擇的權衡,以及對預後評估的獨到見解。尤其是一些罕見病、少見病的急危重癥錶現,或者是一些復雜閤並癥的處理,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難點。我希望通過閱讀這些案例,能夠學習到前輩們是如何在壓力之下,沉著冷靜地分析問題,如何運用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紮實的理論知識,為患者爭取一綫生機。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強調多學科協作的重要性,因為很多疑難病例的成功救治,都離不開不同專業之間的緊密配閤。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